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我和新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爸!爸!水渠通水了!你们快去看看吧。我们的新房子可以用了。”自从刘宅差不多建好以来,刘满每天的晨练都往自由山上跑,去看看工程的进展。尽管刘遥在梅宅旁边搭建了一个不那么可怕的厕所,还能就近用门前小河的水冲洗,但是新宅里面那用现在的眼光看十分简陋的卫生间依旧是她最大的渴盼。
姚英看上去一点也不兴奋:“才不要去看。”父女二人对望一眼,表示完全不能理解。就听到姚英接着再说了一句:“我们收拾东西,今天晚上就睡过去。”虚无缥缈地看一眼算啥?执行力要强,直接搬过去!
刘满的情绪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又再次恢复到兴奋,立即去收拾东西,才注意到家里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床上堆满了大包小包,抗议了起来:“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都不告诉我!”
“连我们都知道了!”梅夫人带着梅香笑嘻嘻地走了进来。手里端着食物和一些祭拜用的东西。门口响起马铃铛的声音,是高管家牵着马车来帮着搬家。姚英看刘满一副“怎么只有我不知道”的表情,有点哭笑不得,说道:“你自己天天去看工地,也天天待在这个家里,怎么会对那边可以住了这边收拾东西要搬了这么明显的事情一点概念都没有呢?”
刘满也很奇怪自己的视而不见,耸耸肩,跑去搬东西。刘遥帮着说了一句:“不过我们家是要建立一个什么事情都说出来的习惯,不要搞心照不宣。万一没有灵犀呢,岂不是要误事?就像日本人都说一句“我要开动了”一样,要有程序化和仪式化的概念。”
“那是为了让食物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被吃的时候吓一跳。”刘满扛着个包袱卷笑嘻嘻地应了一句跑开了。
自由山上的景观有了很大变化。一片红砖别墅围着相对而立的两幢长条形两层小楼,一个街区已经基本建设完毕。街区北面就是刘家的新宅子,之间隔着一块500米左右宽的空地,那是预留作为学校、图书馆之类公共建筑和广场的空间。
刘满一路飞奔到了自由山上,扛着行李就往自己家跑去,健步如飞。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每个人的体力都有增长,可是看到在那个世界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的女儿现在可以当全劳力用了,刘遥两口子还是有点悲喜交集。看了看一骑绝尘的女儿,夫妇二人没有跟上,转身走向街区中间的两排小楼。
两排小楼本来是准备给没成家的单身汉和小孩准备的,可是所有人都喜欢那些有厨房的住宅。刘遥也不勉强,安排了几所住宅作为单身汉和小孩的住所,单身汉大家分摊租金,小孩就免费提供住处。那两排小楼,一排做了军队的驻地,一排就做了医院。
刘遥抱着儿子走到小楼跟前,两个中年汉子正在挂“刘氏伤科诊所”的牌子。两口子商量了很久,觉得不命名为医院,对外宣布只治外伤,避免医治其它必须依靠药剂的病患。对面的小楼两头,分别挂着“自由山军事学堂”和“自由山文化学堂”两块招牌。姚英在这两块招牌前面也站了好久,才转身走进诊所。
小楼的一半被诊所占据,有十来个房间。第一个房间是候诊室,房间正中放着几排会议室一样的座椅,靠墙则有几张竹床。患者和家属在接受治疗之前可以在这里等候。房间里摆放了水桶、茶杯和垃圾桶,尽头则是厕所,也有水渠提供清洁的河水。
“我特别要求不许放痰盂。那个东西太脏了。所有人都得去卫生间。”姚英强调着。候诊室由贺家派来的丫头管理,她也负责询问病情和初步的清理。这丫头瘦小而沉默,但是无论多少病患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这个时空的病人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基本都是比较严重了才来看病,医治不好轻则残疾,重则丧命。好在病人多是外科症状,就靠着简单的手术技术和严格的消毒,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能够跟上的营养,诊所竟然创下很高的治愈率。对于无法诊断和不能治疗的疾病,诊所也直接说明,婉拒病人。
声名远扬之后,来看病的病人一直在稳步增加,好在稳婆和梅家、贺家送来的两个丫环也都参与进来,三个女人吃住在诊所,再加上抵充治疗费的两个汉子,诊所的人力资源勉强可以应付目前的需要。当需要更多人手的时候,刘满带着的一个班就会顶上。王带喜孙巧巧都接受过基本的医疗培训,只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孙巧巧,换药出了名的疼。
诊所有了充足的病人,也就逐渐兴旺起来,接诊室,换药和简单治疗的操作间,手术室,备品间,仓库,住院病人宿舍、员工宿舍……几个女生班的孩子在各个房间忙进忙出。今后,她们都将成为高水平的医生。
在原来的世界里行医就会被送进监狱的两个人,是这个时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想着这个,两人走近了候诊室,迎面的墙上写着两行大字:
治愈或期半数,助益可望八九,心怀十足慈善。
小病一两起。大病十两起。留诊每日一钱。汤药另计。
“咱这个收费标准,没吓到人吧?”刘遥满意地看着墙上自相矛盾的两排大字,回头问姚英。
“人是没吓到。招牌一挂,什么病人都来了。每天都忙个不停。”姚英抱怨说:“可是小梅听说有人在说你手黑,一点都不慈善。你不觉得这两排大字不应该挂在一起吗?”
“咱这个半数八九十成,来源是一个美国医生的名言。我大概记得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之类。照抄原话没人看得懂,只能这么写。至于慈善,大家不会理解成不要钱吧?”对于诊费,刘遥从头就没有打算便宜。病人若是付不出费用,就要干最少半年活来抵充诊费。
“那倒没有。我问过了,在疾病流行的时候,这个时空的方式是有钱的人出钱买药,医家平价卖药。慈善的主体不是医院,是有钱人。”
“那就对了。医院就管提供服务。服务提供者不收取足够的费用怎么保证服务质量?你问问刚才挂招牌的两个人,他们愿意现在这样干活抵债还是愿意挂掉?医疗从来就不该是便宜的,否则哪里会有好的治水平?”
“是啊,来的时候一个是伤口深度感染,小腿都快要烂断掉了。一个是背上的疮,人都烧昏迷了。两个人都又脏又臭。”小满放下包袱又回来了,在一边插嘴道,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
“爸!爸!水渠通水了!你们快去看看吧。我们的新房子可以用了。”自从刘宅差不多建好以来,刘满每天的晨练都往自由山上跑,去看看工程的进展。尽管刘遥在梅宅旁边搭建了一个不那么可怕的厕所,还能就近用门前小河的水冲洗,但是新宅里面那用现在的眼光看十分简陋的卫生间依旧是她最大的渴盼。
姚英看上去一点也不兴奋:“才不要去看。”父女二人对望一眼,表示完全不能理解。就听到姚英接着再说了一句:“我们收拾东西,今天晚上就睡过去。”虚无缥缈地看一眼算啥?执行力要强,直接搬过去!
刘满的情绪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又再次恢复到兴奋,立即去收拾东西,才注意到家里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床上堆满了大包小包,抗议了起来:“原来你们早就知道了!都不告诉我!”
“连我们都知道了!”梅夫人带着梅香笑嘻嘻地走了进来。手里端着食物和一些祭拜用的东西。门口响起马铃铛的声音,是高管家牵着马车来帮着搬家。姚英看刘满一副“怎么只有我不知道”的表情,有点哭笑不得,说道:“你自己天天去看工地,也天天待在这个家里,怎么会对那边可以住了这边收拾东西要搬了这么明显的事情一点概念都没有呢?”
刘满也很奇怪自己的视而不见,耸耸肩,跑去搬东西。刘遥帮着说了一句:“不过我们家是要建立一个什么事情都说出来的习惯,不要搞心照不宣。万一没有灵犀呢,岂不是要误事?就像日本人都说一句“我要开动了”一样,要有程序化和仪式化的概念。”
“那是为了让食物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被吃的时候吓一跳。”刘满扛着个包袱卷笑嘻嘻地应了一句跑开了。
自由山上的景观有了很大变化。一片红砖别墅围着相对而立的两幢长条形两层小楼,一个街区已经基本建设完毕。街区北面就是刘家的新宅子,之间隔着一块500米左右宽的空地,那是预留作为学校、图书馆之类公共建筑和广场的空间。
刘满一路飞奔到了自由山上,扛着行李就往自己家跑去,健步如飞。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每个人的体力都有增长,可是看到在那个世界从来没有干过体力活的女儿现在可以当全劳力用了,刘遥两口子还是有点悲喜交集。看了看一骑绝尘的女儿,夫妇二人没有跟上,转身走向街区中间的两排小楼。
两排小楼本来是准备给没成家的单身汉和小孩准备的,可是所有人都喜欢那些有厨房的住宅。刘遥也不勉强,安排了几所住宅作为单身汉和小孩的住所,单身汉大家分摊租金,小孩就免费提供住处。那两排小楼,一排做了军队的驻地,一排就做了医院。
刘遥抱着儿子走到小楼跟前,两个中年汉子正在挂“刘氏伤科诊所”的牌子。两口子商量了很久,觉得不命名为医院,对外宣布只治外伤,避免医治其它必须依靠药剂的病患。对面的小楼两头,分别挂着“自由山军事学堂”和“自由山文化学堂”两块招牌。姚英在这两块招牌前面也站了好久,才转身走进诊所。
小楼的一半被诊所占据,有十来个房间。第一个房间是候诊室,房间正中放着几排会议室一样的座椅,靠墙则有几张竹床。患者和家属在接受治疗之前可以在这里等候。房间里摆放了水桶、茶杯和垃圾桶,尽头则是厕所,也有水渠提供清洁的河水。
“我特别要求不许放痰盂。那个东西太脏了。所有人都得去卫生间。”姚英强调着。候诊室由贺家派来的丫头管理,她也负责询问病情和初步的清理。这丫头瘦小而沉默,但是无论多少病患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这个时空的病人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基本都是比较严重了才来看病,医治不好轻则残疾,重则丧命。好在病人多是外科症状,就靠着简单的手术技术和严格的消毒,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能够跟上的营养,诊所竟然创下很高的治愈率。对于无法诊断和不能治疗的疾病,诊所也直接说明,婉拒病人。
声名远扬之后,来看病的病人一直在稳步增加,好在稳婆和梅家、贺家送来的两个丫环也都参与进来,三个女人吃住在诊所,再加上抵充治疗费的两个汉子,诊所的人力资源勉强可以应付目前的需要。当需要更多人手的时候,刘满带着的一个班就会顶上。王带喜孙巧巧都接受过基本的医疗培训,只是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孙巧巧,换药出了名的疼。
诊所有了充足的病人,也就逐渐兴旺起来,接诊室,换药和简单治疗的操作间,手术室,备品间,仓库,住院病人宿舍、员工宿舍……几个女生班的孩子在各个房间忙进忙出。今后,她们都将成为高水平的医生。
在原来的世界里行医就会被送进监狱的两个人,是这个时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想着这个,两人走近了候诊室,迎面的墙上写着两行大字:
治愈或期半数,助益可望八九,心怀十足慈善。
小病一两起。大病十两起。留诊每日一钱。汤药另计。
“咱这个收费标准,没吓到人吧?”刘遥满意地看着墙上自相矛盾的两排大字,回头问姚英。
“人是没吓到。招牌一挂,什么病人都来了。每天都忙个不停。”姚英抱怨说:“可是小梅听说有人在说你手黑,一点都不慈善。你不觉得这两排大字不应该挂在一起吗?”
“咱这个半数八九十成,来源是一个美国医生的名言。我大概记得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之类。照抄原话没人看得懂,只能这么写。至于慈善,大家不会理解成不要钱吧?”对于诊费,刘遥从头就没有打算便宜。病人若是付不出费用,就要干最少半年活来抵充诊费。
“那倒没有。我问过了,在疾病流行的时候,这个时空的方式是有钱的人出钱买药,医家平价卖药。慈善的主体不是医院,是有钱人。”
“那就对了。医院就管提供服务。服务提供者不收取足够的费用怎么保证服务质量?你问问刚才挂招牌的两个人,他们愿意现在这样干活抵债还是愿意挂掉?医疗从来就不该是便宜的,否则哪里会有好的治水平?”
“是啊,来的时候一个是伤口深度感染,小腿都快要烂断掉了。一个是背上的疮,人都烧昏迷了。两个人都又脏又臭。”小满放下包袱又回来了,在一边插嘴道,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