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元末翘楚朱元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六章??红巾军闯江浙连破五城??克镇江朱元璋设署称王(7页)
1356年三月,张士诚从高邮迁都到隆平府(今苏州),以承天寺为执政场所,改称周王。他盘腿坐在大殿中,向大梁射上三箭,作为标识。
由于张士诚出身贫苦,“周国”政权初创之时,他就下令废除元朝施于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为了促进农业发展,1354年(至正十四年)三月,张士诚颁布《州县务农桑令》。
此令曰:“元氏之乱多在民穷,夫独(难道)其君(皇帝)之不仁哉?良以(的确因为)有司(地方官吏)不宣德意,妄立科条,志在肥家(统治之地),不恤民隐(伤痛)。百姓求生无路,引义不能,遂至崩解。余(我)起兵之意,诚欲出(救出)生民于涂炭,予所在以安全。食为民之天,农桑为民事之本,有土有财只在利导,既富且教,尤要提携。令下之日,务(务必)曲(周到)体(体会)余衷,相机度(衡量)宜,俾(使)处处有生养之具(饭食),毋徒以文具(空洞的条文)相涂饰也。用命慎择长吏,嗣后(随后)以民生登耗(增减)为殿最(优劣)。”
为了整饬民风,匡扶纲常(三纲五常),张士诚决定发展教育,颁布了《州县兴学校令》。
此令曰:“风化之本系人伦,贤才之兴关学校。今者豪杰并起,相与背叛,良由(的确因为)父子、夫妇、兄弟之道失序,故君臣之义不明,廉(谦恭)耻道(道德)丧,王纲(君为臣纲)解纽(脱离权柄),实在于斯。凡属州县,聿稽(考证)前典,务选明博好礼之士朝夕讽诵(背诵朗读),以修明伦序(人伦次序),以兴起贤能。”
在隆平府,张士诚设立学士院,开办弘文馆,招纳“将吏子弟、民间俊秀”,入学者的日常饮食和津贴都由“周国”政权提供。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1365年,张士诚在江浙地区先后两次举行乡试,遴选了一批优秀的读书人为官。他还设立礼贤馆,广纳四方文士,江浙一带的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靠,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元末名士都曾在张士诚帐下任职,为其出谋划策。
不久,张士德以隆平府(姑苏城)为依托,接连攻占周边城市常州路城、松江府(今上海松江区)。
张士德,生一张佛手瓜脸。长一对卧龙眉——眉秀弯长,毫稀见肉,眉尾上扬,伏射天仓,居额有彩。眉下嵌一双夜明眼。印堂略窄,下挺一只君子鼻——梁高不露骨,天根宽而有势;年寿挺拔,准头圆润有收;兰台、廷尉适宜。
古代面相学认为:卧龙眉主使兄弟众多。夜明眼主使心高志大,性情刚强,最为独断,属大贵中富之相。君子鼻者为人正直,见强不怕,见弱不欺;少年得志,中年大发。
再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大本营、根据地,命令总管徐达、汤和等人攻打镇江路城(今江苏镇江市)。
他依然担心士兵们进城后抢劫财物,滥杀无辜,因此告诫诸将说:“我自起兵,未尝妄杀。今尔等将(带领)兵往,当体(体会)我心,戒(警告)戢(约束)士兵。城下(攻下)之日,毋焚掠、毋杀戮!有犯令者,处以军法;纵(放任)之者,罚无赦!”
各位将领皆叩头应道:“谨受命!”
1356年三月丙申(十六)日,徐达、汤和、廖永安、俞通海率部水陆并进,攻打镇江。
镇江古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南面、西面利用运河作为护城河,北面借用北固山作为屏障。此城东西间略窄,南北间较宽,城墙周长约6482米(不含北固山)。
东墙从北固山东南角起,封闭北固山与其南丘(今烈士陵园)的隘口后,延南丘东麓向南延伸到东门坡北端后,延东门坡、今梦溪园巷、今酒海街东侧略向东南延伸,直到今日工人疗养院南面运河岸边。
南墙从东墙南端延运河向西直到今珍珠路西北端向北转折之处止。
西墙从今珍珠路西北端向北沿双井路西侧穿过今长江路,直到长江边止。
北墙从西墙北端沿长江路北侧向东延伸,直到长江路东端(北固山的西麓)止。
此城有四门。
东门位于东门坡路与今中山东路交汇处的东侧东墙。
南门位于距离东南墙角约300米的南墙处。进入南门是条几米宽的路,叫南门街(今称南门大街),斜通西北,直达东门街(今中山东路)。
西门位于今双井路与大西路交汇处的西面西墙。门离西面运河大约有120米,此外建有瓮城,在瓮城南墙开有一个城门。此处易守难攻。
运河经过瓮城后折向西流了大约416米才向北进入长江,在直达江边的西墙北段的西面形成一个大约500米长、433米宽(约216500平方米)的平原。
北门(叫仁和门)位于长江路东端(北固山的西麓)。门内一条石板街(民国时拓宽,今为解放路)贯通镇江南北。石板街的西面是一个练兵的大校场。
三月丁酉(十七)日,朝廷下旨在杭州设立行枢密院,命江浙行省左丞相实达特穆尔兼任行枢密院知院,统领行省各路军队,并可便宜行事,围剿起义军。
这一天,按照军事计划,徐达所部先锋赵德胜和镇抚丁德兴及陆仲亨先行攻占了镇江西津湾元军的苗军水寨。其首领率残部逃遁。
接着,大部队渡过江边的运河在镇江城西集结。汤和、徐达采用攻打金陵的战术,架起20部云梯,两部一组靠上垛口,集中300名弓弩手(分为10个小队)掩护蚁兵,攻打约433米长的西墙北段。
战斗持续了一天,红军攻进镇江城,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定定和守将段武继续顽强抵抗,直至战死。
战斗结束后,汤和、徐达等将军自北门(仁和门)进城。因朱氏红军纪律严明,官兵秋毫无犯,城中平静如常。
进驻镇江后,徐达没有忘记朱元璋的嘱托。
事先,朱元璋对他说:“我闻镇江有叫秦元之者,才器老成。尔当寻访,告之我欲见也。”
徐达在城内遍访,找到此人。此人名叫从龙,字元之,洛阳人。曾经是元廷官员,官至江南行御史台侍御史(从二品)。见天下大乱,辞职避居镇江。
朱元璋接到汤和攻克镇江的战报和徐达寻得秦从龙的书信后,非常高兴。马上命令侄子(义子)朱文正、外甥(义子)朱文忠携带两锭金元宝和十匹带有花纹的绢布,代表自己前往他的住处敬献,聘请他到应天府做事。
秦从龙没有想到素昧平生的朱元璋如此看重他,料定此人非一般豪杰可比,遂与妻子陈氏乘船一同前往金陵。朱元璋得信后亲自到城南的龙江(今外秦淮河)码头迎接。
当时,朱元璋邀请秦从龙和他住在一个院子,朝夕询问他对时事的看法。
考虑到镇江是应天府(今南京)东面的门户,又是水陆军事重镇,朱元璋便在此地设置了一个军事机构、两个元帅府。
他先把镇江路改名江淮府,?设置江淮行枢密院。接着设立秦淮翼元帅府,晋升俞通海为秦淮翼统军元帅,驻守镇江,主要负责镇江至应天府一带的江防。
“秦淮”代指应天府(今南京),“秦淮翼”代指江淮府(今镇江),是应天府的翼卫之城。
朱元璋又设置一个淮兴翼元帅府,晋升汤和为淮兴翼统军元帅,晋升随汤和参战的华云龙为管军总管。
“淮兴”,寓意淮西豪杰(朱元璋为首的一帮兄弟)开始兴盛。
朱元璋还提前设了一个镇江翼元帅府,暂置镇江。晋升徐达为镇江翼统军元帅,随徐达参战的丁德兴升为管军总管、陆仲亨升为镇抚。但是,没有晋升赵德胜。攻打金陵方山寨,作为先锋,他一马当先,杀敌无数;攻打镇江水寨,又是他身先士卒。论武艺,徐达比不了赵德胜;论战功,先有赵德胜、丁德兴及陆仲亨打胜仗,才显出统领徐达有功。
“镇江翼”是暗指镇江南面之翼常州。任命徐达为镇江翼统军元帅,是为不久的将来攻占常州做准备。计划攻占常州后,由徐达镇守。
任命后,朱元璋把此意图告知徐达。憨厚的徐达感激不尽。他从总管邓愈的手下晋升到与汤和平级,深知多打仗才能多立功,立功多才能升得快。朱元璋这是在多多给他机会。
过了几天,没有领兵权的先锋赵德胜随统军元帅徐达攻占了镇江路的丹阳县及吕城乡(今丹阳市吕城镇)、奔牛乡(今奔牛镇)。徐达报请朱元璋批准,授予他领军先锋,镇守丹阳。有了领兵之权,赵德胜无喜无怨,把母亲从金陵接到丹阳侍奉。
一日,汤和巡察镇江东南的吕城、奔牛。战败逃回老家牛塘乡牛灞村的元军小将陈保二带领部分兵士前来投诚。
陈保二,常州路牛塘乡(今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人。元末动荡,他聚众拉队伍,以黄布包头。后被朝廷收编。
夏季四月,辛亥日是朔日(初一)。壬子日(初二),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率部攻下元廷的湖州路城(今浙江湖州市)。
四月乙丑(十五)日,统军元帅徐达携总管丁德兴、镇抚常遇春、陆仲亨攻打镇江南面55多公里的金坛县,当天占领了县城。
金坛本属常州路管辖,是常州西面的门户,离常州城只有36公里。徐达命常遇春、陆仲亨镇守金坛,自己携丁德兴返回镇江翼元帅府。
五月庚辰朔日(初一),太平府当涂县一农民敬献瑞麦,一茎两穂,一共只有两株。当时,这是罕见的事情,被视为祥瑞之象。
李善长看过之后,笑道:天佑吾也!今岁小麦丰收耳!
1356年六月庚戌朔日(初一),朱元璋命令管军总管邓愈、邵成攻打溧阳州正南60公里的广德路城(今安徽宣城市广德县)。
广德属于路、县衙门同城,广德路辖广德、建平(今安徽郎溪县)两县。
乙卯日(初六),邓愈、邵成携汤昌、费聚及耿炳文攻克广德城。
接到战报,朱元璋非常高兴,把广德路改名广兴府。所辖广德县改为广阳县。
接着,朱元璋在广兴府城设置广兴翼行军元帅府,任命邓愈为广兴翼行军元帅,邵成为副帅,汤昌为行军总管,费聚为管军总管。并提升22岁的耿炳文为镇抚。
不久,邓愈率部又攻占了广德东北面的长兴州(湖州路所辖)。当地一个挂有江浙行枢密院佥院(正三品)头衔的郑元帅带领一万余义兵(民兵)前来投靠。邓愈毕竟年轻,不善驭将之道,让他单独驻守长兴。
六月辛未(二十二)日,朱元璋在太平府(当涂城)设置行枢密院,以总管花云为院判(元廷职俸正五品),镇守太平府。后来,又晋升耿再成为院判。
话说陈保二投诚后被安排到总管徐达的部队,徐达的一些部下虐待、歧视陈保二,叫詹泉和叫李强的两个小将还强占他的财物。陈保二忍无可忍,结果反叛。
六月壬申(二十三)日,陈保二诱骗绑架了詹、李两位小将,跑到常州,投奔了张士诚的“周国”。
过了两日,徐达打探到陈保二驻扎在常州西南面大通河以南的老家牛塘乡,所部有1000余人。为了解救跟随自己多年的两位小将,轻敌的徐达带领3000兵马于早晨从丹阳出发前往攻打。
徐达率部出城后顺着京杭运河南岸行进,经过奔牛乡后,沿着大通河西面南下再随之转弯向东... -->>
第十六章??红巾军闯江浙连破五城??克镇江朱元璋设署称王(7页)
1356年三月,张士诚从高邮迁都到隆平府(今苏州),以承天寺为执政场所,改称周王。他盘腿坐在大殿中,向大梁射上三箭,作为标识。
由于张士诚出身贫苦,“周国”政权初创之时,他就下令废除元朝施于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为了促进农业发展,1354年(至正十四年)三月,张士诚颁布《州县务农桑令》。
此令曰:“元氏之乱多在民穷,夫独(难道)其君(皇帝)之不仁哉?良以(的确因为)有司(地方官吏)不宣德意,妄立科条,志在肥家(统治之地),不恤民隐(伤痛)。百姓求生无路,引义不能,遂至崩解。余(我)起兵之意,诚欲出(救出)生民于涂炭,予所在以安全。食为民之天,农桑为民事之本,有土有财只在利导,既富且教,尤要提携。令下之日,务(务必)曲(周到)体(体会)余衷,相机度(衡量)宜,俾(使)处处有生养之具(饭食),毋徒以文具(空洞的条文)相涂饰也。用命慎择长吏,嗣后(随后)以民生登耗(增减)为殿最(优劣)。”
为了整饬民风,匡扶纲常(三纲五常),张士诚决定发展教育,颁布了《州县兴学校令》。
此令曰:“风化之本系人伦,贤才之兴关学校。今者豪杰并起,相与背叛,良由(的确因为)父子、夫妇、兄弟之道失序,故君臣之义不明,廉(谦恭)耻道(道德)丧,王纲(君为臣纲)解纽(脱离权柄),实在于斯。凡属州县,聿稽(考证)前典,务选明博好礼之士朝夕讽诵(背诵朗读),以修明伦序(人伦次序),以兴起贤能。”
在隆平府,张士诚设立学士院,开办弘文馆,招纳“将吏子弟、民间俊秀”,入学者的日常饮食和津贴都由“周国”政权提供。
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1365年,张士诚在江浙地区先后两次举行乡试,遴选了一批优秀的读书人为官。他还设立礼贤馆,广纳四方文士,江浙一带的知识分子纷纷前来投靠,施耐庵、罗贯中、陈基、陈维先等元末名士都曾在张士诚帐下任职,为其出谋划策。
不久,张士德以隆平府(姑苏城)为依托,接连攻占周边城市常州路城、松江府(今上海松江区)。
张士德,生一张佛手瓜脸。长一对卧龙眉——眉秀弯长,毫稀见肉,眉尾上扬,伏射天仓,居额有彩。眉下嵌一双夜明眼。印堂略窄,下挺一只君子鼻——梁高不露骨,天根宽而有势;年寿挺拔,准头圆润有收;兰台、廷尉适宜。
古代面相学认为:卧龙眉主使兄弟众多。夜明眼主使心高志大,性情刚强,最为独断,属大贵中富之相。君子鼻者为人正直,见强不怕,见弱不欺;少年得志,中年大发。
再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大本营、根据地,命令总管徐达、汤和等人攻打镇江路城(今江苏镇江市)。
他依然担心士兵们进城后抢劫财物,滥杀无辜,因此告诫诸将说:“我自起兵,未尝妄杀。今尔等将(带领)兵往,当体(体会)我心,戒(警告)戢(约束)士兵。城下(攻下)之日,毋焚掠、毋杀戮!有犯令者,处以军法;纵(放任)之者,罚无赦!”
各位将领皆叩头应道:“谨受命!”
1356年三月丙申(十六)日,徐达、汤和、廖永安、俞通海率部水陆并进,攻打镇江。
镇江古城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南面、西面利用运河作为护城河,北面借用北固山作为屏障。此城东西间略窄,南北间较宽,城墙周长约6482米(不含北固山)。
东墙从北固山东南角起,封闭北固山与其南丘(今烈士陵园)的隘口后,延南丘东麓向南延伸到东门坡北端后,延东门坡、今梦溪园巷、今酒海街东侧略向东南延伸,直到今日工人疗养院南面运河岸边。
南墙从东墙南端延运河向西直到今珍珠路西北端向北转折之处止。
西墙从今珍珠路西北端向北沿双井路西侧穿过今长江路,直到长江边止。
北墙从西墙北端沿长江路北侧向东延伸,直到长江路东端(北固山的西麓)止。
此城有四门。
东门位于东门坡路与今中山东路交汇处的东侧东墙。
南门位于距离东南墙角约300米的南墙处。进入南门是条几米宽的路,叫南门街(今称南门大街),斜通西北,直达东门街(今中山东路)。
西门位于今双井路与大西路交汇处的西面西墙。门离西面运河大约有120米,此外建有瓮城,在瓮城南墙开有一个城门。此处易守难攻。
运河经过瓮城后折向西流了大约416米才向北进入长江,在直达江边的西墙北段的西面形成一个大约500米长、433米宽(约216500平方米)的平原。
北门(叫仁和门)位于长江路东端(北固山的西麓)。门内一条石板街(民国时拓宽,今为解放路)贯通镇江南北。石板街的西面是一个练兵的大校场。
三月丁酉(十七)日,朝廷下旨在杭州设立行枢密院,命江浙行省左丞相实达特穆尔兼任行枢密院知院,统领行省各路军队,并可便宜行事,围剿起义军。
这一天,按照军事计划,徐达所部先锋赵德胜和镇抚丁德兴及陆仲亨先行攻占了镇江西津湾元军的苗军水寨。其首领率残部逃遁。
接着,大部队渡过江边的运河在镇江城西集结。汤和、徐达采用攻打金陵的战术,架起20部云梯,两部一组靠上垛口,集中300名弓弩手(分为10个小队)掩护蚁兵,攻打约433米长的西墙北段。
战斗持续了一天,红军攻进镇江城,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从一品)定定和守将段武继续顽强抵抗,直至战死。
战斗结束后,汤和、徐达等将军自北门(仁和门)进城。因朱氏红军纪律严明,官兵秋毫无犯,城中平静如常。
进驻镇江后,徐达没有忘记朱元璋的嘱托。
事先,朱元璋对他说:“我闻镇江有叫秦元之者,才器老成。尔当寻访,告之我欲见也。”
徐达在城内遍访,找到此人。此人名叫从龙,字元之,洛阳人。曾经是元廷官员,官至江南行御史台侍御史(从二品)。见天下大乱,辞职避居镇江。
朱元璋接到汤和攻克镇江的战报和徐达寻得秦从龙的书信后,非常高兴。马上命令侄子(义子)朱文正、外甥(义子)朱文忠携带两锭金元宝和十匹带有花纹的绢布,代表自己前往他的住处敬献,聘请他到应天府做事。
秦从龙没有想到素昧平生的朱元璋如此看重他,料定此人非一般豪杰可比,遂与妻子陈氏乘船一同前往金陵。朱元璋得信后亲自到城南的龙江(今外秦淮河)码头迎接。
当时,朱元璋邀请秦从龙和他住在一个院子,朝夕询问他对时事的看法。
考虑到镇江是应天府(今南京)东面的门户,又是水陆军事重镇,朱元璋便在此地设置了一个军事机构、两个元帅府。
他先把镇江路改名江淮府,?设置江淮行枢密院。接着设立秦淮翼元帅府,晋升俞通海为秦淮翼统军元帅,驻守镇江,主要负责镇江至应天府一带的江防。
“秦淮”代指应天府(今南京),“秦淮翼”代指江淮府(今镇江),是应天府的翼卫之城。
朱元璋又设置一个淮兴翼元帅府,晋升汤和为淮兴翼统军元帅,晋升随汤和参战的华云龙为管军总管。
“淮兴”,寓意淮西豪杰(朱元璋为首的一帮兄弟)开始兴盛。
朱元璋还提前设了一个镇江翼元帅府,暂置镇江。晋升徐达为镇江翼统军元帅,随徐达参战的丁德兴升为管军总管、陆仲亨升为镇抚。但是,没有晋升赵德胜。攻打金陵方山寨,作为先锋,他一马当先,杀敌无数;攻打镇江水寨,又是他身先士卒。论武艺,徐达比不了赵德胜;论战功,先有赵德胜、丁德兴及陆仲亨打胜仗,才显出统领徐达有功。
“镇江翼”是暗指镇江南面之翼常州。任命徐达为镇江翼统军元帅,是为不久的将来攻占常州做准备。计划攻占常州后,由徐达镇守。
任命后,朱元璋把此意图告知徐达。憨厚的徐达感激不尽。他从总管邓愈的手下晋升到与汤和平级,深知多打仗才能多立功,立功多才能升得快。朱元璋这是在多多给他机会。
过了几天,没有领兵权的先锋赵德胜随统军元帅徐达攻占了镇江路的丹阳县及吕城乡(今丹阳市吕城镇)、奔牛乡(今奔牛镇)。徐达报请朱元璋批准,授予他领军先锋,镇守丹阳。有了领兵之权,赵德胜无喜无怨,把母亲从金陵接到丹阳侍奉。
一日,汤和巡察镇江东南的吕城、奔牛。战败逃回老家牛塘乡牛灞村的元军小将陈保二带领部分兵士前来投诚。
陈保二,常州路牛塘乡(今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人。元末动荡,他聚众拉队伍,以黄布包头。后被朝廷收编。
夏季四月,辛亥日是朔日(初一)。壬子日(初二),张士诚的大将赵打虎率部攻下元廷的湖州路城(今浙江湖州市)。
四月乙丑(十五)日,统军元帅徐达携总管丁德兴、镇抚常遇春、陆仲亨攻打镇江南面55多公里的金坛县,当天占领了县城。
金坛本属常州路管辖,是常州西面的门户,离常州城只有36公里。徐达命常遇春、陆仲亨镇守金坛,自己携丁德兴返回镇江翼元帅府。
五月庚辰朔日(初一),太平府当涂县一农民敬献瑞麦,一茎两穂,一共只有两株。当时,这是罕见的事情,被视为祥瑞之象。
李善长看过之后,笑道:天佑吾也!今岁小麦丰收耳!
1356年六月庚戌朔日(初一),朱元璋命令管军总管邓愈、邵成攻打溧阳州正南60公里的广德路城(今安徽宣城市广德县)。
广德属于路、县衙门同城,广德路辖广德、建平(今安徽郎溪县)两县。
乙卯日(初六),邓愈、邵成携汤昌、费聚及耿炳文攻克广德城。
接到战报,朱元璋非常高兴,把广德路改名广兴府。所辖广德县改为广阳县。
接着,朱元璋在广兴府城设置广兴翼行军元帅府,任命邓愈为广兴翼行军元帅,邵成为副帅,汤昌为行军总管,费聚为管军总管。并提升22岁的耿炳文为镇抚。
不久,邓愈率部又攻占了广德东北面的长兴州(湖州路所辖)。当地一个挂有江浙行枢密院佥院(正三品)头衔的郑元帅带领一万余义兵(民兵)前来投靠。邓愈毕竟年轻,不善驭将之道,让他单独驻守长兴。
六月辛未(二十二)日,朱元璋在太平府(当涂城)设置行枢密院,以总管花云为院判(元廷职俸正五品),镇守太平府。后来,又晋升耿再成为院判。
话说陈保二投诚后被安排到总管徐达的部队,徐达的一些部下虐待、歧视陈保二,叫詹泉和叫李强的两个小将还强占他的财物。陈保二忍无可忍,结果反叛。
六月壬申(二十三)日,陈保二诱骗绑架了詹、李两位小将,跑到常州,投奔了张士诚的“周国”。
过了两日,徐达打探到陈保二驻扎在常州西南面大通河以南的老家牛塘乡,所部有1000余人。为了解救跟随自己多年的两位小将,轻敌的徐达带领3000兵马于早晨从丹阳出发前往攻打。
徐达率部出城后顺着京杭运河南岸行进,经过奔牛乡后,沿着大通河西面南下再随之转弯向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