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东晋门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托付给他,我也安心了。”
公元334年7月,77岁的陶侃病逝。一来陶侃自己活得岁数大,兄弟们都已去世,而长子又在几年前死在战场上;二来世子陶夏岁数不过三十出头,做太守或许还说得过去,做荆江这样的大州刺史是很难服众的。陶侃也知道无法将荆州传与子弟,于是临死前在殷羡的劝说下,由殷羡将八州刺史的兵符、印件全部上交给庾亮,并向朝廷推荐庾亮代管荆江二州。还命王愆期代为统领整个江州部队,等待庾亮接收。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来统领。
陶侃没有将军队交给几个儿子,表现出了愿意听从朝廷安排的决心。
46岁的庾亮接到八州刺史的兵符令箭,兴奋!可高兴之余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再次问津于范汪。
范汪说道:“在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对于荆江二州,您应分别对待。我的计谋核心就是八个字:安抚荆州,掌控江州。”
庾亮满腹经纶,却并没有什么战略才华,于是赶紧请汪范说明。
汪范说道:“荆州的将领清一色陶氏子侄,应以安抚为主,让其子侄分别带领部队,各守一郡。分散他们的军事实力,防止他们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对于江州,却必须做到控制江州,没有江州给荆州造成的军事压力,荆州的陶氏子弟是不会乖乖臣服的。”
庾亮醒悟:“一面安抚荆州陶氏,一面控制江州,对陶氏来说是恩威并举。好计谋,可是如何控制江州?”
“仍然是恩威并济,”范汪说道:“由于我军主力部队紧邻江州,派大将毛宝移防黄冈,对武昌造成压力。之后,您再亲自移镇武昌,接收王愆期代领的江州主力部队。”
“江州主要有三支部队,王愆期、邓岳和周抚。王愆期原本就心属大将军,您可以请他来做您的安西将军司马(此一职务是庾亮的军事参谋长,其地位已经超越太守)。”
汪范接着说:“而周抚是陶氏姻亲,邓岳为陶氏故吏,必须把他们支走,换上我们的人。不过要下大本钱,只有给他们好处,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走。”
庾亮不住的点头。
汪范:“在下认为升武昌太守邓岳为广州刺史,让其远离江州;南昌太守周抚升为益州刺史,让他去巴东监控蜀国。这样将军的嫡系部队便可轻松控制江州。”
庾亮大喜:“就照你的意思办!”
一切说好,按汪范的谋略办。汪范该走了却没有动一步。
“还有什么不妥?”庾亮问。
汪范答:“这次行动事关国运,动的强人太多。不管是陶氏四强,还是周抚、邓岳都是军事强人,而且六人互为依仗,疏忽了一个就可能战火纷飞!所以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
庾亮疑惑的说:“封周抚、邓岳为封疆大吏,支出江州。分散陶氏四兄弟做四方太守,你的方案已经很好了,我没觉得还有哪一方没有照顾到。”
汪范说:“荆州的上游还有一个桓宣,他对下游的陶氏四兄弟压力极大,还有他,没有照顾到。不过现在只要陶氏四强听话,我们没并动陶氏四兄弟的想法,所以如何拉拢桓宣倒不是很紧要的事情。可是,眼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有一位大咖的利益没有照顾到,他若有一点点煽风点火,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哦,是谁!?”庾亮惊问。
汪范没有说话,却伸手指了指东方。
庾亮默不作声,沉思着说:“给我们捣乱,对他有什么好处?”
汪范鞠躬道:“大将军不能这样想,王导老了,现在由他的儿子们掌握朝中权柄,万一有人对我们不满意,从中捣乱,我们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庾亮沉思了一会儿,叹道:“近年来我管理西藩,确实对王司徒关心很少。”庾亮果然是清新高雅,语出不凡。
汪范说道:“琅琊王氏上一代人才凋落,而新人大多年轻,还请大将军能扶持一二,以表关怀。”
庾亮没有回答。
过了一会儿,庾亮悠悠的问道:“新一代琅琊王氏谁为翘楚?”
汪范答道:“王允之。”
庾亮一愣:“再次?”(王允之虽然年轻,但是阅历丰富,如今已是四郡太守,被琅琊王氏寄予厚望,可出将入相。他的职位已经很高了,庾亮不可能把他请来。)
汪范答曰:“王胡之。”
庾亮摇了摇头:“再次?”
汪范犹豫了一下,回道:“王羲之。”
庾亮点了点头,“让王羲之来做我的长史,你意下如何?”这个长史的位置,本来很多人以为非汪范莫属。
汪范回曰:“王羲之的确是最佳人选,因为他还是司空郗鉴的女婿。不过,我请求您请王胡之和王羲之同时来武昌。王胡之愿意留下,则高官聘用。”
托付给他,我也安心了。”
公元334年7月,77岁的陶侃病逝。一来陶侃自己活得岁数大,兄弟们都已去世,而长子又在几年前死在战场上;二来世子陶夏岁数不过三十出头,做太守或许还说得过去,做荆江这样的大州刺史是很难服众的。陶侃也知道无法将荆州传与子弟,于是临死前在殷羡的劝说下,由殷羡将八州刺史的兵符、印件全部上交给庾亮,并向朝廷推荐庾亮代管荆江二州。还命王愆期代为统领整个江州部队,等待庾亮接收。他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来统领。
陶侃没有将军队交给几个儿子,表现出了愿意听从朝廷安排的决心。
46岁的庾亮接到八州刺史的兵符令箭,兴奋!可高兴之余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再次问津于范汪。
范汪说道:“在下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对于荆江二州,您应分别对待。我的计谋核心就是八个字:安抚荆州,掌控江州。”
庾亮满腹经纶,却并没有什么战略才华,于是赶紧请汪范说明。
汪范说道:“荆州的将领清一色陶氏子侄,应以安抚为主,让其子侄分别带领部队,各守一郡。分散他们的军事实力,防止他们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对于江州,却必须做到控制江州,没有江州给荆州造成的军事压力,荆州的陶氏子弟是不会乖乖臣服的。”
庾亮醒悟:“一面安抚荆州陶氏,一面控制江州,对陶氏来说是恩威并举。好计谋,可是如何控制江州?”
“仍然是恩威并济,”范汪说道:“由于我军主力部队紧邻江州,派大将毛宝移防黄冈,对武昌造成压力。之后,您再亲自移镇武昌,接收王愆期代领的江州主力部队。”
“江州主要有三支部队,王愆期、邓岳和周抚。王愆期原本就心属大将军,您可以请他来做您的安西将军司马(此一职务是庾亮的军事参谋长,其地位已经超越太守)。”
汪范接着说:“而周抚是陶氏姻亲,邓岳为陶氏故吏,必须把他们支走,换上我们的人。不过要下大本钱,只有给他们好处,让他们高高兴兴的走。”
庾亮不住的点头。
汪范:“在下认为升武昌太守邓岳为广州刺史,让其远离江州;南昌太守周抚升为益州刺史,让他去巴东监控蜀国。这样将军的嫡系部队便可轻松控制江州。”
庾亮大喜:“就照你的意思办!”
一切说好,按汪范的谋略办。汪范该走了却没有动一步。
“还有什么不妥?”庾亮问。
汪范答:“这次行动事关国运,动的强人太多。不管是陶氏四强,还是周抚、邓岳都是军事强人,而且六人互为依仗,疏忽了一个就可能战火纷飞!所以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
庾亮疑惑的说:“封周抚、邓岳为封疆大吏,支出江州。分散陶氏四兄弟做四方太守,你的方案已经很好了,我没觉得还有哪一方没有照顾到。”
汪范说:“荆州的上游还有一个桓宣,他对下游的陶氏四兄弟压力极大,还有他,没有照顾到。不过现在只要陶氏四强听话,我们没并动陶氏四兄弟的想法,所以如何拉拢桓宣倒不是很紧要的事情。可是,眼前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有一位大咖的利益没有照顾到,他若有一点点煽风点火,我们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哦,是谁!?”庾亮惊问。
汪范没有说话,却伸手指了指东方。
庾亮默不作声,沉思着说:“给我们捣乱,对他有什么好处?”
汪范鞠躬道:“大将军不能这样想,王导老了,现在由他的儿子们掌握朝中权柄,万一有人对我们不满意,从中捣乱,我们就什么事都办不成。”
庾亮沉思了一会儿,叹道:“近年来我管理西藩,确实对王司徒关心很少。”庾亮果然是清新高雅,语出不凡。
汪范说道:“琅琊王氏上一代人才凋落,而新人大多年轻,还请大将军能扶持一二,以表关怀。”
庾亮没有回答。
过了一会儿,庾亮悠悠的问道:“新一代琅琊王氏谁为翘楚?”
汪范答道:“王允之。”
庾亮一愣:“再次?”(王允之虽然年轻,但是阅历丰富,如今已是四郡太守,被琅琊王氏寄予厚望,可出将入相。他的职位已经很高了,庾亮不可能把他请来。)
汪范答曰:“王胡之。”
庾亮摇了摇头:“再次?”
汪范犹豫了一下,回道:“王羲之。”
庾亮点了点头,“让王羲之来做我的长史,你意下如何?”这个长史的位置,本来很多人以为非汪范莫属。
汪范回曰:“王羲之的确是最佳人选,因为他还是司空郗鉴的女婿。不过,我请求您请王胡之和王羲之同时来武昌。王胡之愿意留下,则高官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