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宋扬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已成习惯,一个个都想息事宁人。如今朝中啊,还真缺个寇莱公(寇准)般的人物……”
老者偶尔会在家对朝政有一二句议论,作为亲信的中年男子永远只是听听,绝不敢多言,更不会泄露半句。
“罢了,老夫虽有请旨镇守西北,奈何陛下不允,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也管不得许多了。”
老者叹道:“但愿天佑大宋,早日平定西贼之祸,老夫在家好好教教子侄孙辈,青年才俊才是大宋真正的希望。”
“几位公子入四门馆读书之事妥当,李公不必担心。”
“我李家子弟,没能入国子监而去四门馆已算是耻辱,但愿他们知耻而后勇,将来能东华门外唱名。”
轻叹一声,老者悠悠道:“他们啊,要都能像妍儿一般,那我就省心多了,必可含笑九泉。”
……
四门馆招生,勋贵公侯家大都给子弟安排好门路,考试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
关于这一点,上到皇帝,下到国子监的官员博士都心知肚明,都是默许的态度。
自打太祖年间杯酒释兵权之后,大宋对将门格外优渥,其中就包括对其子弟的优待。除了恩荫,国子监和四门馆都会给些许名额,让这些将门子弟有个光彩的出身,将来也好混前程。
寻常将校子弟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得靠着父祖沙场捐躯,也仅仅只能获得一个机会,想要入四门馆还得考试。
这几年大宋对外战事不顺,将校死王事者甚多,子侄自然也不少,竞争自然比较大。
但是寻常将校兵卒出身大都不高,子侄识字读书的人也就相对少,其中不少都是半吊子,所以这考试嘛难免就……
考试当日,薛纵来到位于锡庆院的四门馆时,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
自打那日在汴河畔与党项人有过冲突之后,薛纵便对此事颇感兴趣,毕竟是一条入仕之途。
看人脸色,动不动被小小差役蹬鼻子上脸的日子真不好过。
大宋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若没有点文采,当不上个文官,想要混得体面当真不容易。
只是这考试内容,经史子集自己大都是皮毛浅见,未必能应付啊,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锡庆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接受差役的检视,不得携带书籍与其他杂物。却没有像史书记载的明朝科举那般检查严格,至少没有搜身检查夹带这些举动,相对来说书生们更加体面。
有什么小抄能带?反正薛纵是不知道的。
宋朝的科举貌似与明朝八股模板不同,天知道考官会出什么题目,想提前准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进门之后,院落中是个大广场,已经摆好了数百张案几,庆历三年四门馆的招生选拔考试就在此间进行。
薛纵找到自己的座位,刚刚落座,便有几个衣冠楚楚的博士簇拥着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走来。
一把长胡子乃时代特点,这年头男人都向往做美髯公,但此人年纪应该不很大,也就三十五六岁。从官袍上来看好似乎级别不低,且此人给人一种文雅渊博,沉稳庄重之感,应该很有学识,说不定还是名人了。
一名博士上前道:“本次四门馆招考,是知制诰,翰林欧阳学士主持。”
翰林学士知制诰?
这可是了不得的身份,宋朝的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顾问智囊,实权不大,却是天子近臣。何况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知制诰,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其身份之高,可见一般。
薛纵留意到的是他的姓氏——欧阳,大宋出名的学识渊博,且复姓欧阳的……不会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吧?
中年文官上前道:“诸位学子,本官欧阳修,今日奉命主持考试。”
果然是欧阳修!
薛纵好奇地抬头观察,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史留名的大文豪啊,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是千古名句,不过此时好像还没有诞生。
台阶上的欧阳修并没有注意到,台下有一道钦佩兼好奇的目光,兀自朗声道:“今日考试,并无题目,各位考生尽己所长,写一篇文章便是。
可谈诗论道,可论史言志,抑或对天下之事有什么看法,或对朝廷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论述一二,请诸位考生畅所欲言。”
已成习惯,一个个都想息事宁人。如今朝中啊,还真缺个寇莱公(寇准)般的人物……”
老者偶尔会在家对朝政有一二句议论,作为亲信的中年男子永远只是听听,绝不敢多言,更不会泄露半句。
“罢了,老夫虽有请旨镇守西北,奈何陛下不允,如今已是古稀之年,也管不得许多了。”
老者叹道:“但愿天佑大宋,早日平定西贼之祸,老夫在家好好教教子侄孙辈,青年才俊才是大宋真正的希望。”
“几位公子入四门馆读书之事妥当,李公不必担心。”
“我李家子弟,没能入国子监而去四门馆已算是耻辱,但愿他们知耻而后勇,将来能东华门外唱名。”
轻叹一声,老者悠悠道:“他们啊,要都能像妍儿一般,那我就省心多了,必可含笑九泉。”
……
四门馆招生,勋贵公侯家大都给子弟安排好门路,考试基本上就是走个过场。
关于这一点,上到皇帝,下到国子监的官员博士都心知肚明,都是默许的态度。
自打太祖年间杯酒释兵权之后,大宋对将门格外优渥,其中就包括对其子弟的优待。除了恩荫,国子监和四门馆都会给些许名额,让这些将门子弟有个光彩的出身,将来也好混前程。
寻常将校子弟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得靠着父祖沙场捐躯,也仅仅只能获得一个机会,想要入四门馆还得考试。
这几年大宋对外战事不顺,将校死王事者甚多,子侄自然也不少,竞争自然比较大。
但是寻常将校兵卒出身大都不高,子侄识字读书的人也就相对少,其中不少都是半吊子,所以这考试嘛难免就……
考试当日,薛纵来到位于锡庆院的四门馆时,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
自打那日在汴河畔与党项人有过冲突之后,薛纵便对此事颇感兴趣,毕竟是一条入仕之途。
看人脸色,动不动被小小差役蹬鼻子上脸的日子真不好过。
大宋是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若没有点文采,当不上个文官,想要混得体面当真不容易。
只是这考试内容,经史子集自己大都是皮毛浅见,未必能应付啊,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锡庆院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接受差役的检视,不得携带书籍与其他杂物。却没有像史书记载的明朝科举那般检查严格,至少没有搜身检查夹带这些举动,相对来说书生们更加体面。
有什么小抄能带?反正薛纵是不知道的。
宋朝的科举貌似与明朝八股模板不同,天知道考官会出什么题目,想提前准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进门之后,院落中是个大广场,已经摆好了数百张案几,庆历三年四门馆的招生选拔考试就在此间进行。
薛纵找到自己的座位,刚刚落座,便有几个衣冠楚楚的博士簇拥着一个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走来。
一把长胡子乃时代特点,这年头男人都向往做美髯公,但此人年纪应该不很大,也就三十五六岁。从官袍上来看好似乎级别不低,且此人给人一种文雅渊博,沉稳庄重之感,应该很有学识,说不定还是名人了。
一名博士上前道:“本次四门馆招考,是知制诰,翰林欧阳学士主持。”
翰林学士知制诰?
这可是了不得的身份,宋朝的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顾问智囊,实权不大,却是天子近臣。何况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知制诰,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其身份之高,可见一般。
薛纵留意到的是他的姓氏——欧阳,大宋出名的学识渊博,且复姓欧阳的……不会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吧?
中年文官上前道:“诸位学子,本官欧阳修,今日奉命主持考试。”
果然是欧阳修!
薛纵好奇地抬头观察,唐宋八大家之一,青史留名的大文豪啊,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可是千古名句,不过此时好像还没有诞生。
台阶上的欧阳修并没有注意到,台下有一道钦佩兼好奇的目光,兀自朗声道:“今日考试,并无题目,各位考生尽己所长,写一篇文章便是。
可谈诗论道,可论史言志,抑或对天下之事有什么看法,或对朝廷有什么建议,都可以论述一二,请诸位考生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