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农家记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教材上,并没有留意花椒的改口,谢过花椒,又向花椒请教了好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回屋之后,果然找机会同六哥讨论起了学塾中的教材来。
然后不过两天,花椒就发现何氏在抄录《教科书》的同时,六哥也抄录起了教材来……
花椒暗自偷笑。
不过,其实那天秦连豹提出要将女学并入学塾的辰光,花椒实则是懵的。
不过一张小脸虽懵着,可脑子里已经飞快转了起来了。
家庭教育自然要包含女子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儿,花椒倒是没有多想秦连豹心中的顾忌,眼睛亮晶晶的,当即应了下来。
随后就在秦连豹的指点下撰写课程,并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譬如请姚氏左氏婆媳帮着撰写德育章节,请罗氏给衣物章节出谋献策,把食物章节交给香叶,让她去缠秦老娘,又请来袁婶子,请郭氏向她请教育儿知识,又把理财章节交给她设计……
花椒总揽全局,其实起初定下大概基调的辰光只是觉得女孩子需要懂得这些,倒是并没有刻意要去编撰这么一册《家事教科书》,只是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半年后,也不知道怎的,一点一滴的,就积累起了这许多了。
只《教科书》虽然初初定稿,可花椒又不免有些犯愁。这样一来,课程如此繁多,想要修完全部必修课程,或许并不容易。
花椒就有些踌躇,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或许应该推动修业年限的设置,就算做不到“六三三”,也希望尽量往“五四五”“四三四”上头靠……
又是一番涂涂写写,花椒列出历史上的多种可能性之后,去找秦连豹。
只秦连豹听完花椒长篇累牍的叙述之后,却是一愣。
他已经将所有学科教材都已经设置并且编撰完成了,下一步就是要去印刷了,而且一应的规章制度也已经有了大概的雏形,到辰光也会印刷出来,张贴在学塾学舍之中。
关于学塾的制度,他是有着明确的规章的。
譬如说学塾虽然以保育为主,但是也要进行相应的考试,分等第、行赏罚。包括三六九会课、朔望课半月一考、月课一月一考,季课一年四考,以及义学的抽考。
不光是必修科得考,随意科照样得考。不过并不是为了“考”而考,也不是非得死记硬背才算考,秦连豹只是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再譬如说,还要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稽考,设立“扬善簿”同“改过簿”,好事坏事均会记录在案,以约束学生的行为。
可他确实还未思量过“学制”的问题,因为他就没有接触过“学制”。抑或可以这样说,如今世人所念的书,以及他们念书的进度,就已经自成“学制”了。
就拿他为例好了,打小五六岁进入礼诗圩学塾的西塾开始启蒙,通读“三百千”、《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等的启蒙书籍,不管你多大年纪,只要你还想念书,自然而然的就能通过考试升入东塾,开始研读四书五经了。而东塾中再进一步,训诂之后,就可以开始解经了。
自古以来,虽然各家学塾所教授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
自家设立的这个学塾亦是不外如是的,虽然他会着重将力气花在蒙养院之上,但也不是说就不会设立通儒院。只要有家长、孩子愿意接受他的教导,他自然是不予余力的。当然,艺徒院也在他的筹划之中的。
至于花椒所说的这个“学制”,历史上似乎也曾出现过“三舍升补法”,也就是将学舍分为“外舍”、“内舍”同“上舍”,新生入学都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再升入上舍。
不过这种对学生进行分等的做法也确实不算合理,因着遭到反对,似乎并没有存在太久辰光就被废除了。
告诉给花椒听,花椒一愣,没想到古时候就有快慢班了,不过她的目的可不是让人“留级”、“升级”的。
“留级”制度确实不可取,花椒记得,她当年念书的辰光,貌似就已经逐步取消留级制度了。
同秦连豹解释道:“我们不用成绩划分的,只要他们能上满一定的课时,必修科同随意科都能修到一定的学分,自然而然就能升学了……”
只秦连豹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觉得或许并不可取,就细细同花椒商量:“椒椒,爹爹是这样看的,每个人的天资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接受知识的快慢不同、记忆事情的时间长短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心志启迪的辰光也不同……我们或许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一模一样,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孩子,或许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尝试一下……”
花椒一愣。
她想推动学制设置的目的,说到底,仅仅在于她希望能够系统地规划学习进度、增高教育效率、提高学科标准……
可不得不说,秦连豹确实说的很对。
花椒也是过来人,以她的认知来看,学制虽然整齐划一,但是灵活性确实不太够,没有留够伸缩的可能性。
何况秦连豹开设这么多必修科,尤其是工、农、商这三科随意科的目的,究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以及经营意识同能力。
就是希望学生在心智、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能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环境、了解自己的兴趣以及性格,塑造他们的独立性,培养出人格健全、有自我认知能力、生存能力强、目标比较明确的学生来。
或许秦连豹的因材施教会给自己同先生们带来诸多教学以及管理上的困难同不便,但是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培养有自我认知、对社会有用的人。
既然明确了这个目的,那么,手段、方法,或许就应当服从于目的。
教材上,并没有留意花椒的改口,谢过花椒,又向花椒请教了好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回屋之后,果然找机会同六哥讨论起了学塾中的教材来。
然后不过两天,花椒就发现何氏在抄录《教科书》的同时,六哥也抄录起了教材来……
花椒暗自偷笑。
不过,其实那天秦连豹提出要将女学并入学塾的辰光,花椒实则是懵的。
不过一张小脸虽懵着,可脑子里已经飞快转了起来了。
家庭教育自然要包含女子教育,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儿,花椒倒是没有多想秦连豹心中的顾忌,眼睛亮晶晶的,当即应了下来。
随后就在秦连豹的指点下撰写课程,并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譬如请姚氏左氏婆媳帮着撰写德育章节,请罗氏给衣物章节出谋献策,把食物章节交给香叶,让她去缠秦老娘,又请来袁婶子,请郭氏向她请教育儿知识,又把理财章节交给她设计……
花椒总揽全局,其实起初定下大概基调的辰光只是觉得女孩子需要懂得这些,倒是并没有刻意要去编撰这么一册《家事教科书》,只是就这么忙忙碌碌的半年后,也不知道怎的,一点一滴的,就积累起了这许多了。
只《教科书》虽然初初定稿,可花椒又不免有些犯愁。这样一来,课程如此繁多,想要修完全部必修课程,或许并不容易。
花椒就有些踌躇,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或许应该推动修业年限的设置,就算做不到“六三三”,也希望尽量往“五四五”“四三四”上头靠……
又是一番涂涂写写,花椒列出历史上的多种可能性之后,去找秦连豹。
只秦连豹听完花椒长篇累牍的叙述之后,却是一愣。
他已经将所有学科教材都已经设置并且编撰完成了,下一步就是要去印刷了,而且一应的规章制度也已经有了大概的雏形,到辰光也会印刷出来,张贴在学塾学舍之中。
关于学塾的制度,他是有着明确的规章的。
譬如说学塾虽然以保育为主,但是也要进行相应的考试,分等第、行赏罚。包括三六九会课、朔望课半月一考、月课一月一考,季课一年四考,以及义学的抽考。
不光是必修科得考,随意科照样得考。不过并不是为了“考”而考,也不是非得死记硬背才算考,秦连豹只是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再譬如说,还要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稽考,设立“扬善簿”同“改过簿”,好事坏事均会记录在案,以约束学生的行为。
可他确实还未思量过“学制”的问题,因为他就没有接触过“学制”。抑或可以这样说,如今世人所念的书,以及他们念书的进度,就已经自成“学制”了。
就拿他为例好了,打小五六岁进入礼诗圩学塾的西塾开始启蒙,通读“三百千”、《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等的启蒙书籍,不管你多大年纪,只要你还想念书,自然而然的就能通过考试升入东塾,开始研读四书五经了。而东塾中再进一步,训诂之后,就可以开始解经了。
自古以来,虽然各家学塾所教授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但大概就是这么个过程。
自家设立的这个学塾亦是不外如是的,虽然他会着重将力气花在蒙养院之上,但也不是说就不会设立通儒院。只要有家长、孩子愿意接受他的教导,他自然是不予余力的。当然,艺徒院也在他的筹划之中的。
至于花椒所说的这个“学制”,历史上似乎也曾出现过“三舍升补法”,也就是将学舍分为“外舍”、“内舍”同“上舍”,新生入学都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再升入上舍。
不过这种对学生进行分等的做法也确实不算合理,因着遭到反对,似乎并没有存在太久辰光就被废除了。
告诉给花椒听,花椒一愣,没想到古时候就有快慢班了,不过她的目的可不是让人“留级”、“升级”的。
“留级”制度确实不可取,花椒记得,她当年念书的辰光,貌似就已经逐步取消留级制度了。
同秦连豹解释道:“我们不用成绩划分的,只要他们能上满一定的课时,必修科同随意科都能修到一定的学分,自然而然就能升学了……”
只秦连豹深思熟虑之后,还是觉得或许并不可取,就细细同花椒商量:“椒椒,爹爹是这样看的,每个人的天资不同、性格不同、兴趣不同、接受知识的快慢不同、记忆事情的时间长短不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不同,心志启迪的辰光也不同……我们或许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一模一样,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孩子,或许应该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尝试一下……”
花椒一愣。
她想推动学制设置的目的,说到底,仅仅在于她希望能够系统地规划学习进度、增高教育效率、提高学科标准……
可不得不说,秦连豹确实说的很对。
花椒也是过来人,以她的认知来看,学制虽然整齐划一,但是灵活性确实不太够,没有留够伸缩的可能性。
何况秦连豹开设这么多必修科,尤其是工、农、商这三科随意科的目的,究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以及经营意识同能力。
就是希望学生在心智、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能够了解社会、了解职业环境、了解自己的兴趣以及性格,塑造他们的独立性,培养出人格健全、有自我认知能力、生存能力强、目标比较明确的学生来。
或许秦连豹的因材施教会给自己同先生们带来诸多教学以及管理上的困难同不便,但是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培养,培养有自我认知、对社会有用的人。
既然明确了这个目的,那么,手段、方法,或许就应当服从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