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七零吃货军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丁小甜拆开信, 抽出信纸, 展开来看。
只见上面写着。
小甜同志,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 家里也写了信来, 我是站在你这边的。
不过,你带着秀琳回了娘家,生活上一定会遭遇困难,我看不如过些日子气消了就回去, 毕竟那是我们的家。
稍后我会给你寄些钱来。
地址是你大哥新屋这边没错吧?
另外,我也很想念你和孩子。
何忠灿,某年某月某日
这种写信的调调跟何忠灿说话的风格相近,都是很简短,不废话。
看完信, 丁小甜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让在一边坐着看丁小甜看信的唐玉香有点儿紧张,她碰一碰女儿,问:“小甜, 女婿信上怎么说的啊。”
“妈, 忠灿说,他支持我,站在我这边, 稍后他会给我寄点钱来。不过, 他还是劝我气消了, 就回去。”丁小甜说。
“这还差不多, 看来,女婿也是个明理的人。”唐玉香听了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呢?”
“等忠灿回来探亲,那个时候,正好我在光荣小学代课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了。我这就给忠灿写信,告诉他我在光荣公社小学代课的事情,还有学校放暑假了,我会带着秀琳去部队上看他。”
“这样不错。”
接着丁小甜又跟母亲说起了姑姑丁红英昨天晚上到自己那里来想占便宜要肥皂的事情,还有自己是怎么拒绝她的。看样子姑姑记仇了,以后不晓得会不会报复自己。
唐玉香听完说:“小甜,你做得对,你别怕,你身后还有一家人呢。”
丁小甜点点头。
母女两人说话间,秀琳已经睡着了。
丁小甜就把孩子抱到母亲屋子里的床上睡了,接着出去把自行车还给队部。
她再走回新屋那边,一边跟母亲说些闲话,一边把给丈夫的信写了。
在信中,丁小甜告诉他,自己回到娘家这边后,把老屋打扫干净,自己的兄弟帮着把房顶修修,她带着女儿秀琳就在老屋住下了。还有,生产队的夏队长帮着推荐她去了光荣公社小学当二年级的数学代课老师,每个月有三十一块钱的工资,但是没有正式编制老师的福利。学生放暑假后,她打算带带着秀琳去部队上看他,具体出发时间,等她定下了出发的时间买了票,会给他发个电报。现在她跟女儿秀琳在娘家这里,娘家人都很照顾她,生活上也没什么困难。至于回婆家,她想等到他回家探亲的时候再跟着一起回去。以及,如果他给寄钱,就寄到大哥这边。
本来,她想在信里跟他谈谈大家和小家的问题,可是后来一想,想要在信里面说清楚自己的主张,并且说服丈夫是很难的。不如下个月放了暑假去丈夫的部队上探亲,再面对面地跟他探讨好一些。所以,她就没写这事。
比起丈夫简短的信,丁小甜写给他的信要多上一页,显得啰嗦一点儿,这也符合她跟何忠灿在一起时说话的调调。
何忠灿曾经说过,丁小甜话多,不过,他爱听。
想到这里,丁小甜笑了笑,在信的最后落款,丁小甜,某年某月某日。
写好信,她管母亲要了个信封,把信折好装进去。
这时候,午睡的秀琳也醒了,丁小甜带着信,抱着孩子回新屋那边去了。
回去之后,她照常是喂鸡,顺便去找大喇叭焦大娘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就是自己认识的老师的朋友是钢铁厂的,有胶鞋要换鸡蛋,如果焦大娘想换胶鞋的话明后天可以来找自己。
焦大娘忙问:“小甜,一双胶鞋咋换的?”
丁小甜说:“十六个鸡蛋,这可便宜,大娘,你要的话就快点儿,我给你留一双,鞋子不多,眨眼就没了。”
焦大娘也知道公社黑市上的胶鞋是两元钱一双,如果按照丁小甜说的,十六个鸡蛋,就算一角钱一个,也才一块六,省下了四毛钱呢。
这当然可以说是便宜!
她早就想给儿子买一双胶鞋穿,现在丁小甜那里有胶鞋,她肯定愿意用鸡蛋去换一双胶鞋的。
“小甜,我要一双,我儿子的脚是四十一码的,明天我就把鸡蛋给你送来。”焦大娘说。
“好,我一定给大娘留着。”丁小甜一口答应。
丁小甜从焦大娘回家之后算了算账,一双胶鞋十六个鸡蛋,古老师给自己两双胶鞋,能换三十二个鸡蛋,古老师要的价格是二十一个鸡蛋,自己在中间能赚十三个鸡蛋。
五块肥皂,古老师算的是是能换二十二个鸡蛋,实际上自己可以换到五十个鸡蛋,能赚二十八个鸡蛋。
再来做除法,十三除以二,得出每双胶鞋她可以赚六点五个鸡蛋。鸡蛋按照八分钱算,就是五毛二。
二十八除以五,得出每块肥皂能赚五点六个鸡蛋。鸡蛋按照八分钱算的话,就是四毛四。
拿胶鞋和肥皂比较,得出胶鞋的利润率更高。
这是古老师这边的情况。
袁会计那边,一块肥皂三毛六,她可以换十个鸡蛋,除去成本,她赚了六毛四。
把袁会计这边提供的肥皂和古老师那边提供的肥皂相比,显然是袁会计这边,一块肥皂她要多赚两毛。
单从这方面比较,明显是跟袁会计做肥皂换鸡蛋的买卖,她更赚。
然而,考虑到古老师那边认识的钢厂车间主任爱人有可能提供很多的以物换物的买卖,丁小甜觉得从古老师那里少赚几毛钱也无所谓。
去焦大娘那边预先卖出了一双胶鞋之后,丁小甜认为接下来的事情,只需要等待就行了。
果然,下午下工之后,丁小甜早早地做好晚饭,跟女儿一起吃完晚饭,又特意烧了一壶开水凉起来,一会好招待上门来买鸡蛋的人喝。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她这里来了三四拨人,都是来用鸡蛋换肥皂的。
昨天换剩下的十一块肥皂,一会儿功夫就被全部换完了,后面再来的人,就只能空手而回了。
不过,丁小甜对她们说了,明后天学校还有老师拿来肥皂和胶鞋跟社员们换鸡蛋,今天没有换到肥皂的人明天来还有胶鞋换,只不过两双胶鞋里面的一双已经被焦大娘预定了,要想换胶鞋的明天下午早点儿来。
听说丁小甜这里还可以换胶鞋,她们当然会打听多少鸡蛋换一双,丁小甜说十六个鸡蛋换一双胶鞋,她们一听,都抢着要剩下那一双。
丁小甜只能说明天谁先来谁先换,要是没换到也不要紧,过些日子,学校老师又发劳保了,她还可以帮忙,让大家用鸡蛋换到胶鞋和肥皂。
没换到肥皂的社员们回去了,丁小兰和丁建军进屋了,一眼看到桌子上的一百多个鸡蛋,两人就问她肥皂都换出去了吗?原来今天他们从别的社员嘴里听说了二姐当了代课老师,就拿到了村里人紧缺的肥皂回来,不少人抢着拿鸡蛋去换肥皂的事情。吃晚饭的时候,又听到了大嫂在那念叨二姐不照顾家里人,结果他们的妈妈说二姐要给家里拿肥皂,就是不喜欢别人去要。等到在老屋吃了晚饭回来,看到二姐屋里一会儿进去一个人,他们就耐心地外面等着,看着没人进去了,才走进来跟丁小甜说话。
丁小甜点头,笑着告诉他们:“十一块肥皂都换出去了。明天早晨你们在我这里吃饭,我煮稀饭,每个人给你们煮个鸡蛋吃。”
“二姐,不用了,你都是帮学校的同事换鸡蛋,我们吃了你的鸡蛋,你咋跟同事交待?”丁小兰一听立马摆手说。
丁建军倒是吞了口口水,笑嘻嘻地问:“二姐,你给我们吃了,你们学校的老师不数数吗?”
丁小甜压低声说:“我帮忙,肯定还是要给我点儿好处才行啊,吃几个鸡蛋是没问题的。放心,你们明天早晨来吃就是。”
丁建军一听立马高兴起来:“好,好,简直好久没吃煮鸡蛋了,好想吃。”
丁小兰望着弟弟摇头叹气:“哎,好吃鬼。”
“对了,建国,给你的书,你每天看没看?”丁小甜忽然问。
丁建国苦哈哈地说:“看了啊,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看了半个小时的,语文还好,我能读懂。就是数学,自学起来有点儿困难,一道题要做半个小时,一天只能做一道题。”
丁小甜:“数学先自己思考解题方法,实在做不出来了再拿过来问我。”
丁小兰一直对二姐让四弟学习有点儿疑惑,这时就问了:“二姐,你为啥叫四弟学习,不叫我学习呢?”
丁小甜看向丁小兰:“怎么,三妹,你也想学习吗?要是你也想的话,你跟建国两人可以一起学,还能彼此监督,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们两个还可以讨论一下。”
丁小兰今年十七岁,要是四年之后恢复高考,她才二十一岁,年纪也不算大。
当然比起丁建国年纪大上一些。
丁老太重生之后,看到四弟时,就想起了他因为没读书,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都毁了,所以想让他读书。
至于自己的三妹丁小兰,两年之后跟夏队长的儿子夏志强恋爱结婚。
夏志强很有本事,改革开放后,建了村办建筑材料厂,发家致富。二十年后,成立了建材集团,身家上亿,三妹成了董事长夫人... -->>
丁小甜拆开信, 抽出信纸, 展开来看。
只见上面写着。
小甜同志,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 家里也写了信来, 我是站在你这边的。
不过,你带着秀琳回了娘家,生活上一定会遭遇困难,我看不如过些日子气消了就回去, 毕竟那是我们的家。
稍后我会给你寄些钱来。
地址是你大哥新屋这边没错吧?
另外,我也很想念你和孩子。
何忠灿,某年某月某日
这种写信的调调跟何忠灿说话的风格相近,都是很简短,不废话。
看完信, 丁小甜脸上没什么表情, 这让在一边坐着看丁小甜看信的唐玉香有点儿紧张,她碰一碰女儿,问:“小甜, 女婿信上怎么说的啊。”
“妈, 忠灿说,他支持我,站在我这边, 稍后他会给我寄点钱来。不过, 他还是劝我气消了, 就回去。”丁小甜说。
“这还差不多, 看来,女婿也是个明理的人。”唐玉香听了松了一口气,笑着说,“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呢?”
“等忠灿回来探亲,那个时候,正好我在光荣小学代课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了。我这就给忠灿写信,告诉他我在光荣公社小学代课的事情,还有学校放暑假了,我会带着秀琳去部队上看他。”
“这样不错。”
接着丁小甜又跟母亲说起了姑姑丁红英昨天晚上到自己那里来想占便宜要肥皂的事情,还有自己是怎么拒绝她的。看样子姑姑记仇了,以后不晓得会不会报复自己。
唐玉香听完说:“小甜,你做得对,你别怕,你身后还有一家人呢。”
丁小甜点点头。
母女两人说话间,秀琳已经睡着了。
丁小甜就把孩子抱到母亲屋子里的床上睡了,接着出去把自行车还给队部。
她再走回新屋那边,一边跟母亲说些闲话,一边把给丈夫的信写了。
在信中,丁小甜告诉他,自己回到娘家这边后,把老屋打扫干净,自己的兄弟帮着把房顶修修,她带着女儿秀琳就在老屋住下了。还有,生产队的夏队长帮着推荐她去了光荣公社小学当二年级的数学代课老师,每个月有三十一块钱的工资,但是没有正式编制老师的福利。学生放暑假后,她打算带带着秀琳去部队上看他,具体出发时间,等她定下了出发的时间买了票,会给他发个电报。现在她跟女儿秀琳在娘家这里,娘家人都很照顾她,生活上也没什么困难。至于回婆家,她想等到他回家探亲的时候再跟着一起回去。以及,如果他给寄钱,就寄到大哥这边。
本来,她想在信里跟他谈谈大家和小家的问题,可是后来一想,想要在信里面说清楚自己的主张,并且说服丈夫是很难的。不如下个月放了暑假去丈夫的部队上探亲,再面对面地跟他探讨好一些。所以,她就没写这事。
比起丈夫简短的信,丁小甜写给他的信要多上一页,显得啰嗦一点儿,这也符合她跟何忠灿在一起时说话的调调。
何忠灿曾经说过,丁小甜话多,不过,他爱听。
想到这里,丁小甜笑了笑,在信的最后落款,丁小甜,某年某月某日。
写好信,她管母亲要了个信封,把信折好装进去。
这时候,午睡的秀琳也醒了,丁小甜带着信,抱着孩子回新屋那边去了。
回去之后,她照常是喂鸡,顺便去找大喇叭焦大娘告诉她一个好消息,就是自己认识的老师的朋友是钢铁厂的,有胶鞋要换鸡蛋,如果焦大娘想换胶鞋的话明后天可以来找自己。
焦大娘忙问:“小甜,一双胶鞋咋换的?”
丁小甜说:“十六个鸡蛋,这可便宜,大娘,你要的话就快点儿,我给你留一双,鞋子不多,眨眼就没了。”
焦大娘也知道公社黑市上的胶鞋是两元钱一双,如果按照丁小甜说的,十六个鸡蛋,就算一角钱一个,也才一块六,省下了四毛钱呢。
这当然可以说是便宜!
她早就想给儿子买一双胶鞋穿,现在丁小甜那里有胶鞋,她肯定愿意用鸡蛋去换一双胶鞋的。
“小甜,我要一双,我儿子的脚是四十一码的,明天我就把鸡蛋给你送来。”焦大娘说。
“好,我一定给大娘留着。”丁小甜一口答应。
丁小甜从焦大娘回家之后算了算账,一双胶鞋十六个鸡蛋,古老师给自己两双胶鞋,能换三十二个鸡蛋,古老师要的价格是二十一个鸡蛋,自己在中间能赚十三个鸡蛋。
五块肥皂,古老师算的是是能换二十二个鸡蛋,实际上自己可以换到五十个鸡蛋,能赚二十八个鸡蛋。
再来做除法,十三除以二,得出每双胶鞋她可以赚六点五个鸡蛋。鸡蛋按照八分钱算,就是五毛二。
二十八除以五,得出每块肥皂能赚五点六个鸡蛋。鸡蛋按照八分钱算的话,就是四毛四。
拿胶鞋和肥皂比较,得出胶鞋的利润率更高。
这是古老师这边的情况。
袁会计那边,一块肥皂三毛六,她可以换十个鸡蛋,除去成本,她赚了六毛四。
把袁会计这边提供的肥皂和古老师那边提供的肥皂相比,显然是袁会计这边,一块肥皂她要多赚两毛。
单从这方面比较,明显是跟袁会计做肥皂换鸡蛋的买卖,她更赚。
然而,考虑到古老师那边认识的钢厂车间主任爱人有可能提供很多的以物换物的买卖,丁小甜觉得从古老师那里少赚几毛钱也无所谓。
去焦大娘那边预先卖出了一双胶鞋之后,丁小甜认为接下来的事情,只需要等待就行了。
果然,下午下工之后,丁小甜早早地做好晚饭,跟女儿一起吃完晚饭,又特意烧了一壶开水凉起来,一会好招待上门来买鸡蛋的人喝。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她这里来了三四拨人,都是来用鸡蛋换肥皂的。
昨天换剩下的十一块肥皂,一会儿功夫就被全部换完了,后面再来的人,就只能空手而回了。
不过,丁小甜对她们说了,明后天学校还有老师拿来肥皂和胶鞋跟社员们换鸡蛋,今天没有换到肥皂的人明天来还有胶鞋换,只不过两双胶鞋里面的一双已经被焦大娘预定了,要想换胶鞋的明天下午早点儿来。
听说丁小甜这里还可以换胶鞋,她们当然会打听多少鸡蛋换一双,丁小甜说十六个鸡蛋换一双胶鞋,她们一听,都抢着要剩下那一双。
丁小甜只能说明天谁先来谁先换,要是没换到也不要紧,过些日子,学校老师又发劳保了,她还可以帮忙,让大家用鸡蛋换到胶鞋和肥皂。
没换到肥皂的社员们回去了,丁小兰和丁建军进屋了,一眼看到桌子上的一百多个鸡蛋,两人就问她肥皂都换出去了吗?原来今天他们从别的社员嘴里听说了二姐当了代课老师,就拿到了村里人紧缺的肥皂回来,不少人抢着拿鸡蛋去换肥皂的事情。吃晚饭的时候,又听到了大嫂在那念叨二姐不照顾家里人,结果他们的妈妈说二姐要给家里拿肥皂,就是不喜欢别人去要。等到在老屋吃了晚饭回来,看到二姐屋里一会儿进去一个人,他们就耐心地外面等着,看着没人进去了,才走进来跟丁小甜说话。
丁小甜点头,笑着告诉他们:“十一块肥皂都换出去了。明天早晨你们在我这里吃饭,我煮稀饭,每个人给你们煮个鸡蛋吃。”
“二姐,不用了,你都是帮学校的同事换鸡蛋,我们吃了你的鸡蛋,你咋跟同事交待?”丁小兰一听立马摆手说。
丁建军倒是吞了口口水,笑嘻嘻地问:“二姐,你给我们吃了,你们学校的老师不数数吗?”
丁小甜压低声说:“我帮忙,肯定还是要给我点儿好处才行啊,吃几个鸡蛋是没问题的。放心,你们明天早晨来吃就是。”
丁建军一听立马高兴起来:“好,好,简直好久没吃煮鸡蛋了,好想吃。”
丁小兰望着弟弟摇头叹气:“哎,好吃鬼。”
“对了,建国,给你的书,你每天看没看?”丁小甜忽然问。
丁建国苦哈哈地说:“看了啊,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看了半个小时的,语文还好,我能读懂。就是数学,自学起来有点儿困难,一道题要做半个小时,一天只能做一道题。”
丁小甜:“数学先自己思考解题方法,实在做不出来了再拿过来问我。”
丁小兰一直对二姐让四弟学习有点儿疑惑,这时就问了:“二姐,你为啥叫四弟学习,不叫我学习呢?”
丁小甜看向丁小兰:“怎么,三妹,你也想学习吗?要是你也想的话,你跟建国两人可以一起学,还能彼此监督,遇到不懂的地方,你们两个还可以讨论一下。”
丁小兰今年十七岁,要是四年之后恢复高考,她才二十一岁,年纪也不算大。
当然比起丁建国年纪大上一些。
丁老太重生之后,看到四弟时,就想起了他因为没读书,稀里糊涂地过,一辈子都毁了,所以想让他读书。
至于自己的三妹丁小兰,两年之后跟夏队长的儿子夏志强恋爱结婚。
夏志强很有本事,改革开放后,建了村办建筑材料厂,发家致富。二十年后,成立了建材集团,身家上亿,三妹成了董事长夫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