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侯门纪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客厅上摆好席面,袁训等人准备就坐。葛通过去寒暄几句,对袁训使个眼色,袁训随他后面出去。
“小袁,你看我现在应该怎么办?”逼的两家世子来拜祭,葛通也没有半分得色。一个这是大家的帮忙,一个是前路遥远,长而幽幽,这会儿高兴太早太早。
他凝视袁训,该寻兄弟帮忙的地方,没有必要装硬气。在该是自己有作为的地方,也没有必要去多寻兄弟。
支招儿这事,寻兄弟再合适不过。在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足智多谋,袁训更甚。第一个对葛通说恢复江左郡王建制的外人,就是他。
……
那一个晚上还是六月里,星河银汉耿耿明亮,袁训来见葛通。
“你再逼迫下去,你自己骑虎难下。”袁训用这句话当开场白。
不用他多解释,葛通一听就知道说的是郡王们和他的事情。他回京为的只这一件事,为的是看到他们头断血流。
一句骑虎难下,扎到葛通心里。就没有人提醒,他自己难道想不到逼死郡王们以后,他将树起两家世敌。
为杀父之仇,苏赫能追袁训到敌人都城,为报杀父之仇,苏赫不惜说服全国上下、买动邻国开战。
他对于夺汉人天下的心,远不如杀袁训的心。才有精兵已到边城内,分出一半先打袁家,以致于兵败于妇人的错误决断。
葛通报的是家仇,以后东安世子、靖和世子同他不休不止的,报的也是家仇。没有只能你报家仇,不允许别人报的说法。更没有你认为你有理,别人就认承的说法。
沉浸在快意仇恨中的葛通,如棒打断喝,把他揪回现实中来。
在葛通心里,前后反复的也思考这事,想过结下的将是深仇。但快意,但母亲的仇恨得报,他考虑不到许多。
袁训的话,把他不曾用心想到的那一块儿拽到他面前,让他重新正视。葛通不由问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轻仇恨,重名声。”袁训低声道:“这事情办完,你还要往军中去。枉杀的人,军中自有定论。人心一杆秤,国法都压不平。东安与靖和,名将名声早就出去。为人和人品上出问题,比杀他们还要严重。你想想吧,你现在就是放过他们,他们回去军中,人心也将部分离散。以前不明就里的将军们现在明白了,他们还能佩服他吗?以前以为他们英雄的士兵们也明白了,这军心还能聚拢如以前吗?”
“恢复建制吧!不然你的日子将很难过,不说别人,东安世子与靖和世子以你散兵游勇不能独挡一面的话,就能鼓动各家郡王把你瓜分!”
葛通的眉头跳了跳,像有一簇火苗让袁训的话点燃。
恢复建制,重树江左郡王大旗,这是葛通懂事以后,听到母亲说这段仇恨时,小小的他一时激愤说过的话。
在当时说的时候,是纸上谈兵。在此后数年,他一面和母亲筹划报仇,一面反复完善这个心思。就在袁训提出来的当天,他还想过。
他想的是过上几年再提出,还有犹豫担心阻力重重之感。在袁训说出来以后,葛通觉得有什么地方亮了。
他忽然就贯通,忽然就主意大成,忽然就想到恢复建制不能再等,忽然就决定把儿子过继给舅父。
只有江左郡王还有后人,他提出重树大旗才顺理成章。
在袁训的话出来后,葛通以前反复想不透的地方全数通畅。先让舅父霍君弈有后代,再让他认祖归宗,再就让儿子承继王爵。
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东安郡王与靖和郡王的人头能相提并论吗?相比之下,他们的人头又算得了什么?
葛通这就采纳袁训的意见,又陆续收到担心他的人建议,如连渊夫人和葛通夫人是亲戚,他们两个人算内亲,连渊自己也为他考虑。
这里面也许有袁训联络他们,也许袁训独自上门,别的人也是互不通声气,但意思都差不多。
杀人之事已经过了明路,应该怎么样由皇上裁决,都劝葛通做到这一步上已经可以,把郡王们面皮揭的即使活着,以后军心也受影响,名誉也将缺失,让葛通为自己安全着想,缓和从事。
这才有了葛通上折子,忍家恨为国宁,为两个杀人的郡王说情。
后来事情出乎他意料,皇上一道圣旨看似悲悯,其实逼死人不偿命。两个仇人没有脸色活着,体面的自刎,葛通大仇得报,对袁训等人由衷的感激。
劝他的人并不只是袁训,但袁训是先提出恢复建制的人。葛通在这里还来找他商量,把两道希冀的眸子打在袁训面上。
…。
“两件事,一是霍将军认祖归宗,一是江左郡王大旗重树。哪件先哪件后,就不得而知。”
葛通深吸口气,这里没有别人,他把心头忧愁尽出:“是啊。”
两个人头碰着头嘀咕着,葛通不住点头的时候,有一个人走过来,把他们打断。
他哭丧着脸:“袁兄,我的手疼。”把个手在两人中间一横。葛通就走开,袁训看来人,鼓面颊白眼睛,一脸的寻自己晦气相。
“小二,你怎么了?”袁训狐疑。
小二面如锅底:“你欠人家的书画债,为什么要我还?”
袁训斜眼:“就一幅字,你几时这么小气的?”
“吓!说的好轻巧,就一幅字?一幅吗?”小二把舌头吐得长长的,袖子里取出一个皱巴东西扔给袁训。
袁训展开来看,见是他写给四皇叔的纸笺。上面原本应该是:“小二吾弟见字如晤,今有书画债一桩,弟速速写来,交付来人带回。”
现在呢,变成:“今有书画债数桩,”
一字不在了,变成“数”字,意思这就截然不同。
袁训瞪直眼睛:“这这这,”愤然的在心里骂,这谁他娘的改动?再一想,纸笺是给皇叔殿下的,除去他没有二人。
收起骂,袁训懊丧:“改了。”
小二见到,趾高气扬,气汹汹道:“改了什么!”
下面,劈头盖脸一通话:“我说袁兄,小弟的字虽然好,你也要体谅体谅小弟,小弟才当你拿个好兄长!我国子学里没少写字,沐休还要帮你还债,三幅五幅的不在话下,一还就是十二幅!”
袁训张口结舌:“十二幅?”小二又要加倍的恼:“你还敢不承认吗?”袁训忙低头认错模样,嘟囔:“遇人不淑。”
正在闹,柳至走出在厅口,脸色黑黑:“躲酒呢是不是?不喝的是女人”
“怕你?可笑!”袁训借机回到厅上,再想想小二的话,难免啼笑皆非。暗骂一声贪心的皇叔,就又想到往小二这里是勒索的,那老梁尚书那里,给他的那张纸笺像是还能添上字?
往外面看看,老梁尚书的弟弟梁晋也在这里,不在这个厅上用酒,就在隔壁。有心现在就去找他问问,面前柳至缠个不休,袁训先作罢,先和柳至拼酒。
……
“梁大人,您等我一等。”袁训打马在后面叫,前面梁晋在马上充耳不闻。
袁训纳闷:“我说话不响亮了?”
关安也纳闷:“都震我耳朵,前面那个他是聋子不成?”
袁训认上一认:“没错,是老梁尚书的弟弟梁晋大人,他不是聋子。”放到喉咙再叫一声:“梁二大人!”
前面马上的人掏出马鞭子摆几下,这是在街上,虽不是长街,也时时有人,快马不是乱跑的,他就没有真打马,怎么看只是在比划给袁训看,不想和袁训见面。
袁训心下明了,就更得追上去问问,二梁大人才在葛家不理自己,出了葛家又拔腿就跑模样,不知道四皇叔殿下做的什么手脚,把他得罪成这样。
对关安使个眼色,关安打马拐到无人小巷子里,马速加快,三拐两拐,在梁晋大人马前出现“大人,我家侯爷要见您。”
梁晋装糊涂:“哪个侯爷?”
“忠毅侯。”
梁晋面如土色:“算了吧,我要回家,我跑肚,我要拉稀,你别拦着我。”
说话间,袁训过来:“我做错什么,总得说说吧。”
“你…。太贪心。”梁晋转过脸儿就埋怨他。
袁训苦笑:“得,您就实告诉我吧,怎么改的?”
这都不用提是要画的信出了问题,两个人这就聊起来。
“梁年伯尊鉴,牡丹虽好,不如年伯笔下动人,乞画若干,交来人带回。”
袁训一听就炸了:“我只写乞画,没有若干!”
梁晋撇嘴:“你把我大哥累得吃了三碗参汤,才把你要的画备好。我大哥说你这个人不地道,让全家的人都不要和你来往。”
袁训火冒三丈:“一共画了多少?”三碗参汤?补那么多气,画的是日月和山河长吗?至于说他不地道,侯爷倒不在乎。
梁晋坏笑比划出六,袁训拨转马头就要走,梁晋叫住他:“作什么去?”袁训大动肝火:“讨画去啊,六幅我得分一半。”
“先还我家的债你再走。”刚才是袁训追梁晋,现在是梁晋探身揪住袁训衣袖。梁二爷呲牙:“我大哥说了,画是用心画的,参汤就不找你侯爷要了,但画要还回来。一幅画,两幅你的字。”
袁训倒吸一口凉气:“你们?”恍然明了,也撇撇嘴:“老尚书和皇叔殿下合伙儿骗我的字不是?”
梁晋只摊开一只手:“拿来,不给你走不了。今天不给明天要,明天不给我后天上你家要。”袁训一脸的牙很疼。
……
宝珠没在葛家用饭,早回来在房里坐着。正想着袁训几时回来,是不是吃多酒,外面丫头回话:“侯爷回来了。”
门帘随着一动,袁训黑着脸进来。见到宝珠就欲哭无泪模样:“我让人欺负了!”宝珠一听就乐了,笑容满面来捧场:“是谁这么有能耐?”
一眼就看出不是真让人欺负,宝珠又打趣:“不是你见天儿的欺负别人?”
袁训把话一五一十说出来,宝珠乐得拍着手笑:“又是梁尚书,你又栽他手底下了,”袁训郁闷的道:“我官还没做呢就吃亏,以后长在京里和这些人来往,可要多长心眼才行。”
宝珠在旁边笑个不停,取笑他几句,又把新给他扎花的衣裳取出来给他看,哄他一回。
这个人,从回京就没有轻闲过。先是福王造反他要平乱,再就为舅父上心,耐心为葛通将军寻计策。为女儿在宫里和皇叔们结交,这就吃了个“亏”。
看着是“吃亏”,其实是和皇叔们老尚书们挺好不是,宝珠也能放下心,对表兄当官没有担心。
一直以来,他总像是人缘儿不错,不管在哪里都能相处得很好,就凭这一件,宝珠就为他骄傲,看着他在自己面前总是一副劳累的样子,明知道假装,宝珠也想到一件事,把这件办完,宝珠就专心的只候着他。
怕袁训忘记,提醒道:“晚上,还记得吧?”
袁训漫不经心:“你的事情,我敢不记得?”宝珠停下针线,略有怅然:“把他们全交出去,能有个前程,我也就能放心。”
……
秋夜并不是很凉,繁星带着空寂洒下一地的明亮。太子走进书房,见没有人回话,就知道要见的人还没有到。
书案上摆着数个奏折,上面都有批示。字迹龙飞凤舞,太子见到总生出温暖之感。
这是皇帝批过,挑出一些送来给太子看。因为这信任,太子殿下更肩头沉重,想把担子挑好。这和没出宫以前,师傅们为他讲解的朝政大事不同,虽然他们说的也是实事,但远不如自己面对时更知道艰难。
今天晚上是谁来?
岳父母忠毅侯夫妻。
他们呈报的事情,太子听过也愤怒。福王造反,布衣抗击。事情一过去,转眼就有人不认他们功劳。就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就在父皇和自己脸面前。
这真是岂有此理!
袁训代宝珠呈的话,也让太子心动。
“出身卑贱,却大有作用。殿下也许能用到他,请殿下颁发赏赐,请殿下见上一见吧。”
太子就往宫中见过皇帝,把赏赐数目定下来,让他们今晚来见。
“忠毅侯和夫人求见。”
回话的时候,太子正在看奏折,体会皇帝批在上面的话。这就吩咐下去:“请。”自己起身,踱上两步,离门口近些,其实还在书案旁,表示对岳父母的尊重和迎接。
门帘打起,先进来的是岳父袁训。见他一身宝蓝色罗袍,明明是悠闲贵公子打扮,也遮不住满身的英武气概,太子笑容满面。
后面跟进来的是岳母宝珠,她一进来,太子眼前一亮,脱口笑道:“哎哟,没有想到……”下面半句不肯说出,意思也很明白。
殿下没有想到他的岳母还能有这样的打扮。
淡青色绣银线竹枝的罗袍,男人式样,岳母本就是个美人儿,这样打扮出尘飘逸,即刻把英俊过人的岳父给比下去。
宝珠并没有扭捏色,她男装早已多次,熟悉她的人见到会有诧异,也不是头一回。大大方方随着袁训见过礼,见太子还笑容加深打量她衣裳,宝珠提醒:“殿下,人在外面,您现在见上一见?”
太子收回眼神,忙道:“好。”一面让岳父母坐下,一面自己归座,见外面带进来七、八个人。
为首的一个大汉。如果是在大街上,想来气势不会太差。但知道见的是太子殿下,尊贵的储君,他蔫蔫的不敢透出精神。
在他后面的人,又和他气质不同。有一个人戴着大帽子,他的手趁人不注意,总是理一下帽子。
一般人整理帽子是想摆周正,他却不是。他的眼珠子不老实的乱转,视线总是偏低,跟不敢见人似的。但眸子十足犀利,在他一进来,太子就分明感觉到他像把房中都打量一遍,随后手飞快把帽子转上一转,还是歪的,但是帽子阴影把面庞遮住更多。
太子窃笑,原来帽子还有这样的作用,不是为保暖,是把他自己更好的遮在阴影里,不让别人看清楚他。
这一看就不是正经的人,太子这样的想。
他们在房中站定,百般的不适应,手不知往哪里放,脚不知往哪里摆,除去那戴帽子的小邹以外,别的人大大咧咧平视人惯了,到这里视线要对地,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唰!”
不约... -->>
客厅上摆好席面,袁训等人准备就坐。葛通过去寒暄几句,对袁训使个眼色,袁训随他后面出去。
“小袁,你看我现在应该怎么办?”逼的两家世子来拜祭,葛通也没有半分得色。一个这是大家的帮忙,一个是前路遥远,长而幽幽,这会儿高兴太早太早。
他凝视袁训,该寻兄弟帮忙的地方,没有必要装硬气。在该是自己有作为的地方,也没有必要去多寻兄弟。
支招儿这事,寻兄弟再合适不过。在这里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足智多谋,袁训更甚。第一个对葛通说恢复江左郡王建制的外人,就是他。
……
那一个晚上还是六月里,星河银汉耿耿明亮,袁训来见葛通。
“你再逼迫下去,你自己骑虎难下。”袁训用这句话当开场白。
不用他多解释,葛通一听就知道说的是郡王们和他的事情。他回京为的只这一件事,为的是看到他们头断血流。
一句骑虎难下,扎到葛通心里。就没有人提醒,他自己难道想不到逼死郡王们以后,他将树起两家世敌。
为杀父之仇,苏赫能追袁训到敌人都城,为报杀父之仇,苏赫不惜说服全国上下、买动邻国开战。
他对于夺汉人天下的心,远不如杀袁训的心。才有精兵已到边城内,分出一半先打袁家,以致于兵败于妇人的错误决断。
葛通报的是家仇,以后东安世子、靖和世子同他不休不止的,报的也是家仇。没有只能你报家仇,不允许别人报的说法。更没有你认为你有理,别人就认承的说法。
沉浸在快意仇恨中的葛通,如棒打断喝,把他揪回现实中来。
在葛通心里,前后反复的也思考这事,想过结下的将是深仇。但快意,但母亲的仇恨得报,他考虑不到许多。
袁训的话,把他不曾用心想到的那一块儿拽到他面前,让他重新正视。葛通不由问道:“你有什么好主意?”
“轻仇恨,重名声。”袁训低声道:“这事情办完,你还要往军中去。枉杀的人,军中自有定论。人心一杆秤,国法都压不平。东安与靖和,名将名声早就出去。为人和人品上出问题,比杀他们还要严重。你想想吧,你现在就是放过他们,他们回去军中,人心也将部分离散。以前不明就里的将军们现在明白了,他们还能佩服他吗?以前以为他们英雄的士兵们也明白了,这军心还能聚拢如以前吗?”
“恢复建制吧!不然你的日子将很难过,不说别人,东安世子与靖和世子以你散兵游勇不能独挡一面的话,就能鼓动各家郡王把你瓜分!”
葛通的眉头跳了跳,像有一簇火苗让袁训的话点燃。
恢复建制,重树江左郡王大旗,这是葛通懂事以后,听到母亲说这段仇恨时,小小的他一时激愤说过的话。
在当时说的时候,是纸上谈兵。在此后数年,他一面和母亲筹划报仇,一面反复完善这个心思。就在袁训提出来的当天,他还想过。
他想的是过上几年再提出,还有犹豫担心阻力重重之感。在袁训说出来以后,葛通觉得有什么地方亮了。
他忽然就贯通,忽然就主意大成,忽然就想到恢复建制不能再等,忽然就决定把儿子过继给舅父。
只有江左郡王还有后人,他提出重树大旗才顺理成章。
在袁训的话出来后,葛通以前反复想不透的地方全数通畅。先让舅父霍君弈有后代,再让他认祖归宗,再就让儿子承继王爵。
这么大的一件事情,东安郡王与靖和郡王的人头能相提并论吗?相比之下,他们的人头又算得了什么?
葛通这就采纳袁训的意见,又陆续收到担心他的人建议,如连渊夫人和葛通夫人是亲戚,他们两个人算内亲,连渊自己也为他考虑。
这里面也许有袁训联络他们,也许袁训独自上门,别的人也是互不通声气,但意思都差不多。
杀人之事已经过了明路,应该怎么样由皇上裁决,都劝葛通做到这一步上已经可以,把郡王们面皮揭的即使活着,以后军心也受影响,名誉也将缺失,让葛通为自己安全着想,缓和从事。
这才有了葛通上折子,忍家恨为国宁,为两个杀人的郡王说情。
后来事情出乎他意料,皇上一道圣旨看似悲悯,其实逼死人不偿命。两个仇人没有脸色活着,体面的自刎,葛通大仇得报,对袁训等人由衷的感激。
劝他的人并不只是袁训,但袁训是先提出恢复建制的人。葛通在这里还来找他商量,把两道希冀的眸子打在袁训面上。
…。
“两件事,一是霍将军认祖归宗,一是江左郡王大旗重树。哪件先哪件后,就不得而知。”
葛通深吸口气,这里没有别人,他把心头忧愁尽出:“是啊。”
两个人头碰着头嘀咕着,葛通不住点头的时候,有一个人走过来,把他们打断。
他哭丧着脸:“袁兄,我的手疼。”把个手在两人中间一横。葛通就走开,袁训看来人,鼓面颊白眼睛,一脸的寻自己晦气相。
“小二,你怎么了?”袁训狐疑。
小二面如锅底:“你欠人家的书画债,为什么要我还?”
袁训斜眼:“就一幅字,你几时这么小气的?”
“吓!说的好轻巧,就一幅字?一幅吗?”小二把舌头吐得长长的,袖子里取出一个皱巴东西扔给袁训。
袁训展开来看,见是他写给四皇叔的纸笺。上面原本应该是:“小二吾弟见字如晤,今有书画债一桩,弟速速写来,交付来人带回。”
现在呢,变成:“今有书画债数桩,”
一字不在了,变成“数”字,意思这就截然不同。
袁训瞪直眼睛:“这这这,”愤然的在心里骂,这谁他娘的改动?再一想,纸笺是给皇叔殿下的,除去他没有二人。
收起骂,袁训懊丧:“改了。”
小二见到,趾高气扬,气汹汹道:“改了什么!”
下面,劈头盖脸一通话:“我说袁兄,小弟的字虽然好,你也要体谅体谅小弟,小弟才当你拿个好兄长!我国子学里没少写字,沐休还要帮你还债,三幅五幅的不在话下,一还就是十二幅!”
袁训张口结舌:“十二幅?”小二又要加倍的恼:“你还敢不承认吗?”袁训忙低头认错模样,嘟囔:“遇人不淑。”
正在闹,柳至走出在厅口,脸色黑黑:“躲酒呢是不是?不喝的是女人”
“怕你?可笑!”袁训借机回到厅上,再想想小二的话,难免啼笑皆非。暗骂一声贪心的皇叔,就又想到往小二这里是勒索的,那老梁尚书那里,给他的那张纸笺像是还能添上字?
往外面看看,老梁尚书的弟弟梁晋也在这里,不在这个厅上用酒,就在隔壁。有心现在就去找他问问,面前柳至缠个不休,袁训先作罢,先和柳至拼酒。
……
“梁大人,您等我一等。”袁训打马在后面叫,前面梁晋在马上充耳不闻。
袁训纳闷:“我说话不响亮了?”
关安也纳闷:“都震我耳朵,前面那个他是聋子不成?”
袁训认上一认:“没错,是老梁尚书的弟弟梁晋大人,他不是聋子。”放到喉咙再叫一声:“梁二大人!”
前面马上的人掏出马鞭子摆几下,这是在街上,虽不是长街,也时时有人,快马不是乱跑的,他就没有真打马,怎么看只是在比划给袁训看,不想和袁训见面。
袁训心下明了,就更得追上去问问,二梁大人才在葛家不理自己,出了葛家又拔腿就跑模样,不知道四皇叔殿下做的什么手脚,把他得罪成这样。
对关安使个眼色,关安打马拐到无人小巷子里,马速加快,三拐两拐,在梁晋大人马前出现“大人,我家侯爷要见您。”
梁晋装糊涂:“哪个侯爷?”
“忠毅侯。”
梁晋面如土色:“算了吧,我要回家,我跑肚,我要拉稀,你别拦着我。”
说话间,袁训过来:“我做错什么,总得说说吧。”
“你…。太贪心。”梁晋转过脸儿就埋怨他。
袁训苦笑:“得,您就实告诉我吧,怎么改的?”
这都不用提是要画的信出了问题,两个人这就聊起来。
“梁年伯尊鉴,牡丹虽好,不如年伯笔下动人,乞画若干,交来人带回。”
袁训一听就炸了:“我只写乞画,没有若干!”
梁晋撇嘴:“你把我大哥累得吃了三碗参汤,才把你要的画备好。我大哥说你这个人不地道,让全家的人都不要和你来往。”
袁训火冒三丈:“一共画了多少?”三碗参汤?补那么多气,画的是日月和山河长吗?至于说他不地道,侯爷倒不在乎。
梁晋坏笑比划出六,袁训拨转马头就要走,梁晋叫住他:“作什么去?”袁训大动肝火:“讨画去啊,六幅我得分一半。”
“先还我家的债你再走。”刚才是袁训追梁晋,现在是梁晋探身揪住袁训衣袖。梁二爷呲牙:“我大哥说了,画是用心画的,参汤就不找你侯爷要了,但画要还回来。一幅画,两幅你的字。”
袁训倒吸一口凉气:“你们?”恍然明了,也撇撇嘴:“老尚书和皇叔殿下合伙儿骗我的字不是?”
梁晋只摊开一只手:“拿来,不给你走不了。今天不给明天要,明天不给我后天上你家要。”袁训一脸的牙很疼。
……
宝珠没在葛家用饭,早回来在房里坐着。正想着袁训几时回来,是不是吃多酒,外面丫头回话:“侯爷回来了。”
门帘随着一动,袁训黑着脸进来。见到宝珠就欲哭无泪模样:“我让人欺负了!”宝珠一听就乐了,笑容满面来捧场:“是谁这么有能耐?”
一眼就看出不是真让人欺负,宝珠又打趣:“不是你见天儿的欺负别人?”
袁训把话一五一十说出来,宝珠乐得拍着手笑:“又是梁尚书,你又栽他手底下了,”袁训郁闷的道:“我官还没做呢就吃亏,以后长在京里和这些人来往,可要多长心眼才行。”
宝珠在旁边笑个不停,取笑他几句,又把新给他扎花的衣裳取出来给他看,哄他一回。
这个人,从回京就没有轻闲过。先是福王造反他要平乱,再就为舅父上心,耐心为葛通将军寻计策。为女儿在宫里和皇叔们结交,这就吃了个“亏”。
看着是“吃亏”,其实是和皇叔们老尚书们挺好不是,宝珠也能放下心,对表兄当官没有担心。
一直以来,他总像是人缘儿不错,不管在哪里都能相处得很好,就凭这一件,宝珠就为他骄傲,看着他在自己面前总是一副劳累的样子,明知道假装,宝珠也想到一件事,把这件办完,宝珠就专心的只候着他。
怕袁训忘记,提醒道:“晚上,还记得吧?”
袁训漫不经心:“你的事情,我敢不记得?”宝珠停下针线,略有怅然:“把他们全交出去,能有个前程,我也就能放心。”
……
秋夜并不是很凉,繁星带着空寂洒下一地的明亮。太子走进书房,见没有人回话,就知道要见的人还没有到。
书案上摆着数个奏折,上面都有批示。字迹龙飞凤舞,太子见到总生出温暖之感。
这是皇帝批过,挑出一些送来给太子看。因为这信任,太子殿下更肩头沉重,想把担子挑好。这和没出宫以前,师傅们为他讲解的朝政大事不同,虽然他们说的也是实事,但远不如自己面对时更知道艰难。
今天晚上是谁来?
岳父母忠毅侯夫妻。
他们呈报的事情,太子听过也愤怒。福王造反,布衣抗击。事情一过去,转眼就有人不认他们功劳。就这还是在天子脚下,就在父皇和自己脸面前。
这真是岂有此理!
袁训代宝珠呈的话,也让太子心动。
“出身卑贱,却大有作用。殿下也许能用到他,请殿下颁发赏赐,请殿下见上一见吧。”
太子就往宫中见过皇帝,把赏赐数目定下来,让他们今晚来见。
“忠毅侯和夫人求见。”
回话的时候,太子正在看奏折,体会皇帝批在上面的话。这就吩咐下去:“请。”自己起身,踱上两步,离门口近些,其实还在书案旁,表示对岳父母的尊重和迎接。
门帘打起,先进来的是岳父袁训。见他一身宝蓝色罗袍,明明是悠闲贵公子打扮,也遮不住满身的英武气概,太子笑容满面。
后面跟进来的是岳母宝珠,她一进来,太子眼前一亮,脱口笑道:“哎哟,没有想到……”下面半句不肯说出,意思也很明白。
殿下没有想到他的岳母还能有这样的打扮。
淡青色绣银线竹枝的罗袍,男人式样,岳母本就是个美人儿,这样打扮出尘飘逸,即刻把英俊过人的岳父给比下去。
宝珠并没有扭捏色,她男装早已多次,熟悉她的人见到会有诧异,也不是头一回。大大方方随着袁训见过礼,见太子还笑容加深打量她衣裳,宝珠提醒:“殿下,人在外面,您现在见上一见?”
太子收回眼神,忙道:“好。”一面让岳父母坐下,一面自己归座,见外面带进来七、八个人。
为首的一个大汉。如果是在大街上,想来气势不会太差。但知道见的是太子殿下,尊贵的储君,他蔫蔫的不敢透出精神。
在他后面的人,又和他气质不同。有一个人戴着大帽子,他的手趁人不注意,总是理一下帽子。
一般人整理帽子是想摆周正,他却不是。他的眼珠子不老实的乱转,视线总是偏低,跟不敢见人似的。但眸子十足犀利,在他一进来,太子就分明感觉到他像把房中都打量一遍,随后手飞快把帽子转上一转,还是歪的,但是帽子阴影把面庞遮住更多。
太子窃笑,原来帽子还有这样的作用,不是为保暖,是把他自己更好的遮在阴影里,不让别人看清楚他。
这一看就不是正经的人,太子这样的想。
他们在房中站定,百般的不适应,手不知往哪里放,脚不知往哪里摆,除去那戴帽子的小邹以外,别的人大大咧咧平视人惯了,到这里视线要对地,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唰!”
不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