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最后的三国2:兴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而偏厢车则不同,无论是近程的骑兵冲击,还是远程的弓箭打击,它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防守,只用敌人攻不破这一道防御,他们就无计可施。
马隆正是利用偏厢车千里横扫秃发树机能,曹亮当然有理由相信,用偏厢车来对付匈奴人,绝对有效。
当然,偏厢车也并不是没有弱点的,在战争之中,往往是一物降一物的,在现在战争中,号称是陆战之王的坦克照样不是有反坦克导弹来对付它么。
而偏厢车最大的弱点就是机动能力弱,如果敌人能使用投石车尤其是重型投石车来攻击的话,再结实厚重的偏厢车也扛不住大石块的狂轰滥炸。
但让曹亮比较庆幸的是,匈奴人并没有投石车这类武器,自从匈奴人南迁到并州以来,朝廷对他们管理还是十分的严格的,自然不会让他们有机会拥有投石车,床弩、攻城车这类型的重型武器。
而匈奴人自身也并不会对那些重型的机械武器感兴趣,他们的军队的一贯发展思路还是以骑兵为主体,而且由于自内迁以来,匈奴人弃牧为耕或者是半牧半耕的状况,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骑兵的发展。
和匈奴人全盛时期比起来,现在的匈奴人,早已没有了当初那种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质,民风彪悍,桀骜不驯。
没有投石车,单凭血肉之躯就想要破开曹亮精心准备的偏厢车阵,确实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曹亮自然是有恃无恐,在现阶段,匈奴人根本就没有对付偏厢车的良策。
刘猛自然是一愁莫展,东观之战已经打了快一天了,匈奴人根本就看不到攻破魏军偏厢车阵的希望,战场上所依留下来的尸体,绝大部分是匈奴人的,为了攻破魏军的战阵,匈奴人已经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现在匈奴人也深陷泥沼之中,攻不进去,撤退又不甘心,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刘猛所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到最后是无计可施,刘蛟也是愁眉苦脸,垂头丧气。
当初在晋阳大营之时,听闻到祁县大陵失守之后,刘蛟恨不得一口气奔回大陵去,将攻破的大陵的魏军斩杀个干干净净,也算是报仇血恨了。
可现在,魏军就在东观,就在匈奴人的眼皮子底下,可隔着一道偏厢车,匈奴人就是拿魏军没有任何的办法。
要说士气,现在匈奴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士气了,右部匈奴和中部匈奴的人家人,都失陷在了祁县和大陵之中,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人,在同一天遭了殃,报仇心切的匈奴人几乎都红了眼,对这支魏军是仇深似海,恨不得生啖其肉睡寝其皮。
所以战斗一开始,匈奴人的攻势简直就是前所未有,四面围攻的方式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为了尽快地拿下战斗,匈奴人一开始就跟发了疯似的。
但是结果,却让每一个匈奴兵凉透了心。
>
而偏厢车则不同,无论是近程的骑兵冲击,还是远程的弓箭打击,它都可以做到滴水不漏的防守,只用敌人攻不破这一道防御,他们就无计可施。
马隆正是利用偏厢车千里横扫秃发树机能,曹亮当然有理由相信,用偏厢车来对付匈奴人,绝对有效。
当然,偏厢车也并不是没有弱点的,在战争之中,往往是一物降一物的,在现在战争中,号称是陆战之王的坦克照样不是有反坦克导弹来对付它么。
而偏厢车最大的弱点就是机动能力弱,如果敌人能使用投石车尤其是重型投石车来攻击的话,再结实厚重的偏厢车也扛不住大石块的狂轰滥炸。
但让曹亮比较庆幸的是,匈奴人并没有投石车这类武器,自从匈奴人南迁到并州以来,朝廷对他们管理还是十分的严格的,自然不会让他们有机会拥有投石车,床弩、攻城车这类型的重型武器。
而匈奴人自身也并不会对那些重型的机械武器感兴趣,他们的军队的一贯发展思路还是以骑兵为主体,而且由于自内迁以来,匈奴人弃牧为耕或者是半牧半耕的状况,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骑兵的发展。
和匈奴人全盛时期比起来,现在的匈奴人,早已没有了当初那种草原游牧民族的特质,民风彪悍,桀骜不驯。
没有投石车,单凭血肉之躯就想要破开曹亮精心准备的偏厢车阵,确实是有很大难度的,所以曹亮自然是有恃无恐,在现阶段,匈奴人根本就没有对付偏厢车的良策。
刘猛自然是一愁莫展,东观之战已经打了快一天了,匈奴人根本就看不到攻破魏军偏厢车阵的希望,战场上所依留下来的尸体,绝大部分是匈奴人的,为了攻破魏军的战阵,匈奴人已经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现在匈奴人也深陷泥沼之中,攻不进去,撤退又不甘心,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刘猛所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到最后是无计可施,刘蛟也是愁眉苦脸,垂头丧气。
当初在晋阳大营之时,听闻到祁县大陵失守之后,刘蛟恨不得一口气奔回大陵去,将攻破的大陵的魏军斩杀个干干净净,也算是报仇血恨了。
可现在,魏军就在东观,就在匈奴人的眼皮子底下,可隔着一道偏厢车,匈奴人就是拿魏军没有任何的办法。
要说士气,现在匈奴人最不缺乏的就是士气了,右部匈奴和中部匈奴的人家人,都失陷在了祁县和大陵之中,也就是说,他们的家人,在同一天遭了殃,报仇心切的匈奴人几乎都红了眼,对这支魏军是仇深似海,恨不得生啖其肉睡寝其皮。
所以战斗一开始,匈奴人的攻势简直就是前所未有,四面围攻的方式也正体现了这一点,为了尽快地拿下战斗,匈奴人一开始就跟发了疯似的。
但是结果,却让每一个匈奴兵凉透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