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明月出天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天一早,孙得禄在城门目送着周仁远一行人离开的身影,感叹道“永明王真是个大好人啊!我孙得禄将来一定会报答王爷的援手之举的。”
因为昨夜,周仁远找到他,叫他派人去码头福建水师那里取十万两白银,算自己先借给他修建码头之用。到时朝廷的拨款下来了再还给他,如果朝廷的拨款下不来,天津都司衙门就不用还,算桂王府为天津卫,为朝廷尽点微薄之力。
孙得禄一听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连忙同意。
周仁远便吩咐郑成功写了份手谕,派了两个郑成功的亲兵留给孙得禄,叫他等钦差卫队启程后再去取。
郑成功写手谕的时候心里还犯嘀咕,这永明王真是不拿银子当钱花,一出手就是十万两,那可是自己父亲献给桂王的钱啊。不过这笔钱既然已经送给了桂王,又是用在民生上,郑成功既心疼又安慰。
周仁远这次其实就是把这十万两白银送给孙得禄,一是因为天津卫确实困难,他要帮孙得禄这个忙。二是他知道就算是朱慈烺和自己向崇祯提出拨款给天津修码头和河道,崇祯也不会答应。崇祯现在的主要是作为军饷,而民生他是顾不上的。
周仁远不怕孙得禄自己贪墨这笔银子,自己王爷的身份摆在那里,而且孙得禄敢在自己和朱慈烺面前揭露时弊,可见还是这个正直的将领。周仁远存心结交孙得禄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希望孙得禄将来能帮自己一个大忙。
京城乾清宫内,崇祯正在对着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大发脾气,“你看看,这次鞑子竟然从密云进攻,这个宣大总督吴阿衡平日里不做准备,这次战死死不足惜,朝廷大臣竟然还要给他上封号。而新任宣大总督卢象升上任后,不过是吃了几个败仗,但主力尚存,朝廷有些人就说他是汉奸,通敌,真是气煞朕了。”
陈新甲连忙劝慰道“皇上,前任宣大总督吴阿衡虽说误判敌情,但毕竟是战死殉国,我大明一直是死者为大,朝廷大臣奏请给他上封号,也算给他家人一个安抚。而新任总督卢象升历来被称为常胜将军,这连吃败仗,难免违背了朝廷的期盼。”
“嗯--?”崇祯皱皱眉头,这陈新甲还是不能体会自己的意思,只知道和稀泥,没有原来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贴心,可惜杨嗣昌在陕西得知献贼攻破襄阳,襄王身死,便一病不起,军务都不能料理了。
陈新甲一看崇祯仍然不悦,连忙又说道“当然臣知道卢总督终于朝廷,一心为国,他是断然不会通敌的。兵者,诡道也。朝廷大臣能有几个懂军事的?皇上不必为此等莽夫一般见识。”
崇祯听到这里,心里的气稍微平复了些。叹道“朕也知道卢象升剿流贼的时候未尝败绩,他留下来剿灭流贼最是合适,但北边呢,朝廷哪里还有像卢象升这样德高望重的将领能去宣大压得住那些边将,齐心抵御鞑子?”
陈新甲听完此话心里不觉对卢象升隐隐有些妒忌,但面上不敢表露出来,当即逢迎道“皇上说的是!”
这时掌印大太监王承恩兴冲冲进来禀报“启禀皇上,太子和永明王回京了!”
“什么?”崇祯一下子从龙椅上跳了起来,惊呼道“你说太子和永明王回京了?他们人在哪里?快,快宣他们进来!”
周仁远和朱慈烺风尘仆仆地进入乾清宫,一见崇祯便跪下奏道“儿臣(臣弟)叩见父皇(皇兄)!”
崇祯笑眯眯地说道“太子和永明王快快起身!”他一看陈新甲还在边上,吩咐道“陈大人,你先退下吧!”
陈新甲一听知道他们有私密话要说,连忙躬身对着崇祯,周仁远和朱慈烺行了个礼,退出了乾清宫,回到了自己的朝房。
陈新甲一走,崇祯起身来到朱慈烺身边,慈祥地看了看他,点头道“太子瘦了,不过精神不错,身体好像还比以前强壮了许多。”
朱慈烺眼睛一红,感动道“有劳父皇牵挂!孩儿此行收获良多,这要感谢四叔的教诲!”
崇祯哈哈一笑“你此行能有所收获,朕心里便满意了,你四叔的功劳朕会记在心上。快去见见你母后,你母后自从你走后整日里念叨,快去吧。”
朱慈烺对着崇祯叩了个头,又习惯性地对周仁远施了个礼,周仁远连忙一把扶住朱慈烺,轻声说道“这是在宫里!”
朱慈烺一愣,然后看了看崇祯,好像自己的父皇并没有恼怒,便飞快地朝后宫奔去。
朱慈烺一离去,崇祯笑着对周仁远说道“太子好像对永明王甚是恭敬!”
周仁远捏把汗,连忙说道“太子仁孝,臣弟不敢托大。”
崇祯挥下袖子,“四弟不必谦虚,朕早就说过你是太子的长辈,让太子以师礼敬你。不过在朝廷众臣面前不可失了礼数。”
“臣弟不敢!”周仁远说道。
“朕知道四弟你是个有分寸的人。”崇祯不以为意说道,“说说看吧,此次南下,成果如何?”
“回禀皇兄,此行臣弟不负皇兄所托,郑芝龙答应每年贡献六十万两白银给朝廷,今年的银两已经押运到了京城交接给了户部。”周仁远回道。
“什么?每年六十万两?今年的银两已经给户部了?”崇祯惊讶地合不拢嘴,“朕,朕没听错吧?”
“臣弟所言非虚,不久户部便会告知皇兄。”周仁远点头道。
“哈—哈哈!”崇祯有些失态地笑着,半响才觉得自己有些失态,当即说道“四弟,你劳苦功高,说吧要什么赏赐?”
周仁远躬身道“臣弟为我大明出点微薄之力,理所应当,不敢要皇兄任何赏赐,况且这都是太子的功劳,臣弟不敢居功!”
“诶?自家人就别说两家话了,朕知道你是怕朝廷大臣说你干政,怕朕难办。明面上的赏赐当然不行,不过这暗地里的么,你懂的!”崇祯... -->>
第二天一早,孙得禄在城门目送着周仁远一行人离开的身影,感叹道“永明王真是个大好人啊!我孙得禄将来一定会报答王爷的援手之举的。”
因为昨夜,周仁远找到他,叫他派人去码头福建水师那里取十万两白银,算自己先借给他修建码头之用。到时朝廷的拨款下来了再还给他,如果朝廷的拨款下不来,天津都司衙门就不用还,算桂王府为天津卫,为朝廷尽点微薄之力。
孙得禄一听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连忙同意。
周仁远便吩咐郑成功写了份手谕,派了两个郑成功的亲兵留给孙得禄,叫他等钦差卫队启程后再去取。
郑成功写手谕的时候心里还犯嘀咕,这永明王真是不拿银子当钱花,一出手就是十万两,那可是自己父亲献给桂王的钱啊。不过这笔钱既然已经送给了桂王,又是用在民生上,郑成功既心疼又安慰。
周仁远这次其实就是把这十万两白银送给孙得禄,一是因为天津卫确实困难,他要帮孙得禄这个忙。二是他知道就算是朱慈烺和自己向崇祯提出拨款给天津修码头和河道,崇祯也不会答应。崇祯现在的主要是作为军饷,而民生他是顾不上的。
周仁远不怕孙得禄自己贪墨这笔银子,自己王爷的身份摆在那里,而且孙得禄敢在自己和朱慈烺面前揭露时弊,可见还是这个正直的将领。周仁远存心结交孙得禄还有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希望孙得禄将来能帮自己一个大忙。
京城乾清宫内,崇祯正在对着新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大发脾气,“你看看,这次鞑子竟然从密云进攻,这个宣大总督吴阿衡平日里不做准备,这次战死死不足惜,朝廷大臣竟然还要给他上封号。而新任宣大总督卢象升上任后,不过是吃了几个败仗,但主力尚存,朝廷有些人就说他是汉奸,通敌,真是气煞朕了。”
陈新甲连忙劝慰道“皇上,前任宣大总督吴阿衡虽说误判敌情,但毕竟是战死殉国,我大明一直是死者为大,朝廷大臣奏请给他上封号,也算给他家人一个安抚。而新任总督卢象升历来被称为常胜将军,这连吃败仗,难免违背了朝廷的期盼。”
“嗯--?”崇祯皱皱眉头,这陈新甲还是不能体会自己的意思,只知道和稀泥,没有原来的兵部尚书杨嗣昌贴心,可惜杨嗣昌在陕西得知献贼攻破襄阳,襄王身死,便一病不起,军务都不能料理了。
陈新甲一看崇祯仍然不悦,连忙又说道“当然臣知道卢总督终于朝廷,一心为国,他是断然不会通敌的。兵者,诡道也。朝廷大臣能有几个懂军事的?皇上不必为此等莽夫一般见识。”
崇祯听到这里,心里的气稍微平复了些。叹道“朕也知道卢象升剿流贼的时候未尝败绩,他留下来剿灭流贼最是合适,但北边呢,朝廷哪里还有像卢象升这样德高望重的将领能去宣大压得住那些边将,齐心抵御鞑子?”
陈新甲听完此话心里不觉对卢象升隐隐有些妒忌,但面上不敢表露出来,当即逢迎道“皇上说的是!”
这时掌印大太监王承恩兴冲冲进来禀报“启禀皇上,太子和永明王回京了!”
“什么?”崇祯一下子从龙椅上跳了起来,惊呼道“你说太子和永明王回京了?他们人在哪里?快,快宣他们进来!”
周仁远和朱慈烺风尘仆仆地进入乾清宫,一见崇祯便跪下奏道“儿臣(臣弟)叩见父皇(皇兄)!”
崇祯笑眯眯地说道“太子和永明王快快起身!”他一看陈新甲还在边上,吩咐道“陈大人,你先退下吧!”
陈新甲一听知道他们有私密话要说,连忙躬身对着崇祯,周仁远和朱慈烺行了个礼,退出了乾清宫,回到了自己的朝房。
陈新甲一走,崇祯起身来到朱慈烺身边,慈祥地看了看他,点头道“太子瘦了,不过精神不错,身体好像还比以前强壮了许多。”
朱慈烺眼睛一红,感动道“有劳父皇牵挂!孩儿此行收获良多,这要感谢四叔的教诲!”
崇祯哈哈一笑“你此行能有所收获,朕心里便满意了,你四叔的功劳朕会记在心上。快去见见你母后,你母后自从你走后整日里念叨,快去吧。”
朱慈烺对着崇祯叩了个头,又习惯性地对周仁远施了个礼,周仁远连忙一把扶住朱慈烺,轻声说道“这是在宫里!”
朱慈烺一愣,然后看了看崇祯,好像自己的父皇并没有恼怒,便飞快地朝后宫奔去。
朱慈烺一离去,崇祯笑着对周仁远说道“太子好像对永明王甚是恭敬!”
周仁远捏把汗,连忙说道“太子仁孝,臣弟不敢托大。”
崇祯挥下袖子,“四弟不必谦虚,朕早就说过你是太子的长辈,让太子以师礼敬你。不过在朝廷众臣面前不可失了礼数。”
“臣弟不敢!”周仁远说道。
“朕知道四弟你是个有分寸的人。”崇祯不以为意说道,“说说看吧,此次南下,成果如何?”
“回禀皇兄,此行臣弟不负皇兄所托,郑芝龙答应每年贡献六十万两白银给朝廷,今年的银两已经押运到了京城交接给了户部。”周仁远回道。
“什么?每年六十万两?今年的银两已经给户部了?”崇祯惊讶地合不拢嘴,“朕,朕没听错吧?”
“臣弟所言非虚,不久户部便会告知皇兄。”周仁远点头道。
“哈—哈哈!”崇祯有些失态地笑着,半响才觉得自己有些失态,当即说道“四弟,你劳苦功高,说吧要什么赏赐?”
周仁远躬身道“臣弟为我大明出点微薄之力,理所应当,不敢要皇兄任何赏赐,况且这都是太子的功劳,臣弟不敢居功!”
“诶?自家人就别说两家话了,朕知道你是怕朝廷大臣说你干政,怕朕难办。明面上的赏赐当然不行,不过这暗地里的么,你懂的!”崇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