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盛世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宿谊回到家之后,问了一下管家京中的形式。
走了一年多,京中不说翻天覆地,变化肯定是比较大的。
进士开科一年后,终于稍稍显示出其影响力。第二等进士还在朝中实习,第三等的地方官已经在地方站稳了脚步。世家们开始没觉得什么,这些人虽然做官,但都是从低级别做起。昱朝地域较广,世族也只会盯着自家祖地,或者是较为富裕的地方。而且即使这些地方的地方官不是自家人,只要自家人还在朝中当大官,也没什么大碍。
他们本也没打算割据自立。
于是比起留在京中的那几位进士稍稍让世家警惕了一些,外放的进士都没有引起多大关注。
前线又在打仗,宿天师还被行刺,朝中形势一度紧张,世家也分不出心去关心几个外放的地方官。于是在尘埃落定的时候,世家发现皇帝将这些进士安插到富裕、关键的地方为官,觉得有些不妥,但已经无可奈何。
第一届进士的确都是人中龙凤,即使是考上的是第三等,但处事能力都是杠杠的。基本上外放的进士都作出了不错的政绩。他们又是坚决拥护皇帝,对皇帝的政策实施的十分彻底。这让新的作物的推广,在这些人的领地中十分迅速。而推广新作物而已,当地豪族虽然想从中牟利,但遇上一个非要推广的,他们也无所谓。反正其实也不是必须和中央唱反调,不过是觉得自家粮食够吃,就懒得改变,外加想通过粮种坑点钱而已。
除了粮食之外,皇帝还推行了许多新政策,比如关键的减税政策。
这些政策在世家控制的地方官手中,是不会被实行的。而多收的税赋,进入谁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但地方官换了,这些手段就不奏效了。除非侵吞赋税的是朝中的那几个大世家,不然这些进士是不会买账的。
然而朝中的几个大世家虽然有一千种方式敛财,却不会用这种会落下明显把柄的方法。皇帝现在只是被其他事绊住了手脚,懒得查。待皇帝想查的话,多收税赋这种事,根本无法掩饰。到时候皇帝想抓谁,一逮一个准。
说白了,皇帝就是养肥了这些肥羊,等待时机成熟宰了加餐而已。
能将主意打到赋税上的,大部分都是地方豪族,或是有特殊企图的人。
这些人官官相护,若不上报也就罢了。地方官网络上安插了“钉子”,那“钉子”所在的地方还是最关键的地方,就让他们不得不收手了。
即使那些“钉子”并无什么背景,耐不住他们都是中央直接下来的,而且还有一个顾大人在外面跑远了还没回京。
顾敖出去禁毒宣传的时候,挂着一御史的头衔。他可以直接监督地方官,并且直接向中央递折子,直达圣听。
这些地方官出来的时候,都被教导过了,有事可以直接给京中上折子,如果怕被拦住的话,就给顾大人悄悄递折子吧。
顾大人是个好官,他知道怎么做。
这群进士们可不像是依附世家的那些被“举荐”的地方官。那些被举荐的地方官基本上是仕途到头了,他们就念着好好服务当地豪族,好让自己长久的在这个位置待下去。而进士们所任职的地方官,现在的位置只是起点,三年之后,留在中央的那群进士实习结束,他们这群人则也要迎来考核。不说进中央,这些远了些,但可以升官啊。
谁拦了他们的政绩,等于阻了他们仕途。现在地方豪族还没勾连那些进士的意向,都把进士们当做“异物”排斥。这些进士从地方豪族上得不到好处,而打击他们能获得好处,谁都知道怎么做。
敢在第一次进士开科就一路考上来的人,本身都具有野心和赌性。
于是地方上这一年很有些意思,经过一年,新的作物成熟了,粮仓堆满了,棉花做成的衣物也穿在百姓身上了,各地百姓们吃饱穿暖,连税赋也减免了,十分高兴,纷纷要上万民伞。
进士们见多识广,胆子贼大,这些手段玩得很溜。
地方一闹腾,中央也不稳了。虽然中央的世家不会特意去从赋税上抠钱,但不代表这些地方豪族不会以各种名目上供,以求得庇佑。
于是这些世家就想折腾一下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官,但顾敖的折子一上来,将那些地方的赋税收取情况一一列举,这些世家不得不改变口风,说这些地方官做得好了。
私自收取赋税,说轻一点是贪,说重一点,就是有自立之心了。
而且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在国家复苏关键关头拖后腿的世家,也有一腔热血想要让国家更强盛的世家。以王家和慕家为首的这一派世家便是如此,慕晏如今得了这么大的战功,隐隐有成为世家领头羊的趋势。
其他世家,虽说在朝中都有比慕晏如今更高的官职,但论功劳和前景,谁也比不过慕晏。慕晏成为朝中第一人,已经是可以预见的状况。
何况慕晏还有宿谊这个天师好友当神级辅助。
“所以说,河清在前线打仗,有人在后面拖后腿?”宿谊冷笑,“陛下减了这么多年的税,还有人加好几倍收?照他们这种收法,若不是有进士在地方为官,阻了他们的贪婪,河清若陷在高句丽,恐怕后方起火吧。”
宿谊即使不懂什么军事,也知道此次攻打高句丽如此顺利,实属侥幸。若按照正常状况,即使奇袭成功,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打下高句丽全境,且让其毫无还手之力。
慕晏在高句丽战场上花的这么多时间,基本上不是打仗的时间,而是留在那里,整治治安,重建秩序,为昱朝接管此地做准备。
若是攻打就花了大半年时间,那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可想象。
这时候昱朝那些被收取重赋的百姓若被人挑拨,地方生了乱,皇帝陛下就该焦头烂额了。
宿谊不介意用最大的恶意揣度那些多收赋税的人,除了贪婪之外,谁知道那些人有没有如此想法?
作为藩王,居然会私通外国,还有什么他们干不出来的?
当年,他们竞争不过自家皇帝老爹,就将主意打到他和他弟弟身上,就知道这些人有多么无耻,道德底线有多么低了。
即使是在古代,两方争夺去算计对方稚龄孩子,也是一件十分令人不齿的事。两军敌对还会归还家属,他和那些叔伯还是一个阵营的。
管家应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连朝中一些隐秘事也信手拈来,让宿谊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如今朝中状况。
总的来说,虽然有乱子,但因为皇帝陛下应对得当,慕晏又飞快的结束了高句丽的战斗,且耗费不多,所以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慕晏这边的战果,是决定性因素。
藩王和世家都看着高句丽的战场,皇帝此举实属赌博。若是慕晏败了或是耗费太多,那皇帝好不容易集聚的君权又得分散减弱。
宿谊摸摸脑袋,他总算明白了,这群人怎么宁愿暴露自己,都要不断派杀手刺杀他。
虽然他是一个谦虚的人,慕晏这边取得的战果,他也觉得,自己可能起了不小作用。那作用虽然是侥幸,是莫名其妙如同天助,但没有自己横插一杠子,的确没那么容易。
“不过现在我已经回京城了,就让那些刺杀的人继续在外面晃悠吧,最好能被一网打尽。”宿谊笑呵呵道。
.................................
朝中局势虽然十分紧张,几方势力都在最后角力。
但这和宿谊已经没关系了。即使这角力的原因和过程都和他有关系。
宿谊终于又回到了他在京城是美好的宅男日子。京中的实验室虽搬迁了大部分去青州,但太子又让工匠们将宿谊留在京中已经空下来的实验室重新添置了一番装备。
宿谊的那些实验器材都是让宫中工匠打造的,虽然他们... -->>
宿谊回到家之后,问了一下管家京中的形式。
走了一年多,京中不说翻天覆地,变化肯定是比较大的。
进士开科一年后,终于稍稍显示出其影响力。第二等进士还在朝中实习,第三等的地方官已经在地方站稳了脚步。世家们开始没觉得什么,这些人虽然做官,但都是从低级别做起。昱朝地域较广,世族也只会盯着自家祖地,或者是较为富裕的地方。而且即使这些地方的地方官不是自家人,只要自家人还在朝中当大官,也没什么大碍。
他们本也没打算割据自立。
于是比起留在京中的那几位进士稍稍让世家警惕了一些,外放的进士都没有引起多大关注。
前线又在打仗,宿天师还被行刺,朝中形势一度紧张,世家也分不出心去关心几个外放的地方官。于是在尘埃落定的时候,世家发现皇帝将这些进士安插到富裕、关键的地方为官,觉得有些不妥,但已经无可奈何。
第一届进士的确都是人中龙凤,即使是考上的是第三等,但处事能力都是杠杠的。基本上外放的进士都作出了不错的政绩。他们又是坚决拥护皇帝,对皇帝的政策实施的十分彻底。这让新的作物的推广,在这些人的领地中十分迅速。而推广新作物而已,当地豪族虽然想从中牟利,但遇上一个非要推广的,他们也无所谓。反正其实也不是必须和中央唱反调,不过是觉得自家粮食够吃,就懒得改变,外加想通过粮种坑点钱而已。
除了粮食之外,皇帝还推行了许多新政策,比如关键的减税政策。
这些政策在世家控制的地方官手中,是不会被实行的。而多收的税赋,进入谁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但地方官换了,这些手段就不奏效了。除非侵吞赋税的是朝中的那几个大世家,不然这些进士是不会买账的。
然而朝中的几个大世家虽然有一千种方式敛财,却不会用这种会落下明显把柄的方法。皇帝现在只是被其他事绊住了手脚,懒得查。待皇帝想查的话,多收税赋这种事,根本无法掩饰。到时候皇帝想抓谁,一逮一个准。
说白了,皇帝就是养肥了这些肥羊,等待时机成熟宰了加餐而已。
能将主意打到赋税上的,大部分都是地方豪族,或是有特殊企图的人。
这些人官官相护,若不上报也就罢了。地方官网络上安插了“钉子”,那“钉子”所在的地方还是最关键的地方,就让他们不得不收手了。
即使那些“钉子”并无什么背景,耐不住他们都是中央直接下来的,而且还有一个顾大人在外面跑远了还没回京。
顾敖出去禁毒宣传的时候,挂着一御史的头衔。他可以直接监督地方官,并且直接向中央递折子,直达圣听。
这些地方官出来的时候,都被教导过了,有事可以直接给京中上折子,如果怕被拦住的话,就给顾大人悄悄递折子吧。
顾大人是个好官,他知道怎么做。
这群进士们可不像是依附世家的那些被“举荐”的地方官。那些被举荐的地方官基本上是仕途到头了,他们就念着好好服务当地豪族,好让自己长久的在这个位置待下去。而进士们所任职的地方官,现在的位置只是起点,三年之后,留在中央的那群进士实习结束,他们这群人则也要迎来考核。不说进中央,这些远了些,但可以升官啊。
谁拦了他们的政绩,等于阻了他们仕途。现在地方豪族还没勾连那些进士的意向,都把进士们当做“异物”排斥。这些进士从地方豪族上得不到好处,而打击他们能获得好处,谁都知道怎么做。
敢在第一次进士开科就一路考上来的人,本身都具有野心和赌性。
于是地方上这一年很有些意思,经过一年,新的作物成熟了,粮仓堆满了,棉花做成的衣物也穿在百姓身上了,各地百姓们吃饱穿暖,连税赋也减免了,十分高兴,纷纷要上万民伞。
进士们见多识广,胆子贼大,这些手段玩得很溜。
地方一闹腾,中央也不稳了。虽然中央的世家不会特意去从赋税上抠钱,但不代表这些地方豪族不会以各种名目上供,以求得庇佑。
于是这些世家就想折腾一下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官,但顾敖的折子一上来,将那些地方的赋税收取情况一一列举,这些世家不得不改变口风,说这些地方官做得好了。
私自收取赋税,说轻一点是贪,说重一点,就是有自立之心了。
而且世家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在国家复苏关键关头拖后腿的世家,也有一腔热血想要让国家更强盛的世家。以王家和慕家为首的这一派世家便是如此,慕晏如今得了这么大的战功,隐隐有成为世家领头羊的趋势。
其他世家,虽说在朝中都有比慕晏如今更高的官职,但论功劳和前景,谁也比不过慕晏。慕晏成为朝中第一人,已经是可以预见的状况。
何况慕晏还有宿谊这个天师好友当神级辅助。
“所以说,河清在前线打仗,有人在后面拖后腿?”宿谊冷笑,“陛下减了这么多年的税,还有人加好几倍收?照他们这种收法,若不是有进士在地方为官,阻了他们的贪婪,河清若陷在高句丽,恐怕后方起火吧。”
宿谊即使不懂什么军事,也知道此次攻打高句丽如此顺利,实属侥幸。若按照正常状况,即使奇袭成功,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打下高句丽全境,且让其毫无还手之力。
慕晏在高句丽战场上花的这么多时间,基本上不是打仗的时间,而是留在那里,整治治安,重建秩序,为昱朝接管此地做准备。
若是攻打就花了大半年时间,那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可想象。
这时候昱朝那些被收取重赋的百姓若被人挑拨,地方生了乱,皇帝陛下就该焦头烂额了。
宿谊不介意用最大的恶意揣度那些多收赋税的人,除了贪婪之外,谁知道那些人有没有如此想法?
作为藩王,居然会私通外国,还有什么他们干不出来的?
当年,他们竞争不过自家皇帝老爹,就将主意打到他和他弟弟身上,就知道这些人有多么无耻,道德底线有多么低了。
即使是在古代,两方争夺去算计对方稚龄孩子,也是一件十分令人不齿的事。两军敌对还会归还家属,他和那些叔伯还是一个阵营的。
管家应是早就做好了准备,因此连朝中一些隐秘事也信手拈来,让宿谊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如今朝中状况。
总的来说,虽然有乱子,但因为皇帝陛下应对得当,慕晏又飞快的结束了高句丽的战斗,且耗费不多,所以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慕晏这边的战果,是决定性因素。
藩王和世家都看着高句丽的战场,皇帝此举实属赌博。若是慕晏败了或是耗费太多,那皇帝好不容易集聚的君权又得分散减弱。
宿谊摸摸脑袋,他总算明白了,这群人怎么宁愿暴露自己,都要不断派杀手刺杀他。
虽然他是一个谦虚的人,慕晏这边取得的战果,他也觉得,自己可能起了不小作用。那作用虽然是侥幸,是莫名其妙如同天助,但没有自己横插一杠子,的确没那么容易。
“不过现在我已经回京城了,就让那些刺杀的人继续在外面晃悠吧,最好能被一网打尽。”宿谊笑呵呵道。
.................................
朝中局势虽然十分紧张,几方势力都在最后角力。
但这和宿谊已经没关系了。即使这角力的原因和过程都和他有关系。
宿谊终于又回到了他在京城是美好的宅男日子。京中的实验室虽搬迁了大部分去青州,但太子又让工匠们将宿谊留在京中已经空下来的实验室重新添置了一番装备。
宿谊的那些实验器材都是让宫中工匠打造的,虽然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