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穿成潘金莲怎么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女人真是时刻都要强,放着旁边一个大男人当摆设,修个木门都要亲力亲为。
潘小园:“诶,咱别一块儿……”
说晚了。俩人同时从犄角旮旯现身。贞姐儿正踮着脚尖摆弄那门,转头一看,小脸红了,不敢多问,顾左右而言他:“这房子……还是老旧,牙行不厚道,要了咱这么多钱……”
武松不说话,绕过小姑娘,点碗灯,上下照照,发现了问题——门框转轴上的销钉有点锈了,因此移位,最好是找锤子重新给钉回去。
大半夜的哪去找锤子,还是徒手更方便,力聚过去,一点点的把那铁钉扳回原位。
贞姐眼睛看直了。平日里有点怕武二叔,这会子也忘了,不由自主凑过去,看他是不是悄悄变戏法呢。
潘小园却没心思欣赏他的“英姿”。看看贞姐儿。这一路上,跟武松的关系基本上公开化了,大家都十分善解人意地问都不问。
可那多半是顾着武松的面子。没名没分的和女人相好,算不算堕他的名声?抛开孙雪娥那样的傻大姐,旁人心里怎么想?
她忽然起了个奇怪的念头。要是下次贞姐再大着胆子问什么,就干脆告诉她,自己跟武松有婚约。免得小姑娘担惊受怕的,老把她武二叔当流氓。
武松把那木门修理好,让贞姐进去睡,他自己得意地左右四顾,院子里空了,潘小园也早就回去了。
此后两三天,大伙也都没闲着,东西慢慢添置齐全,食材买回铺子里,大冬天的也不怕放坏,因此批发价运回来几大车儿;然后写了十几个菜牌儿——孙雪娥的拿手菜并价格——挂在门边;最后是给铺子命名。大伙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东京城里的商铺,大多是家族企业,只是挂个老板的姓氏,就是最亮眼的招牌。譬如李家香铺、梁家珠子铺、曹婆婆肉饼、杜金钩家药行。只有规模宏大的酒店,有的才专门起个吉利喜庆的名字,譬如清风楼、白矾楼、和乐楼,一听就是高消费的销金窟。
郓哥提议就叫武家酒食铺——那是讨好武二哥和潘嫂子的。潘小园还没说话,武松当场给否了。他一走,店里又没有姓武的,再说了,就算有,那店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啊。
这边董蜈蚣和周通帮腔燕青,说叫燕家酒馆。到时候燕青作为老板,往门口那么一站,不用吆喝,定然是高朋满座宾客如流。
燕青笑笑,也推辞了。加盟梁山不久,他还没忘了低调做事。这么大一个“燕”字杵在东京城,梁山上任谁来了,都免不得多看几眼,难免不会有人多想。
再说,他在这暗桩能做多久,他自己也并无定数。
董蜈蚣脑子活络,又提议:“那就姓梁!梁山的梁!到时候来的人一眼能找见!”
没人应和,几个白眼翻过去。还嫌不够张扬呢。
潘小园满脑子都是后世市场营销策略里的奇葩吸睛店铺名,但此时也知道不能太过鹤立鸡群,最好是像风门那些人一样,让人一眼看过记不住的,才叫大隐于世。
轻声提建议:“咱们这个铺子,创业初始,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有什么?”
大家一愣。这答案太明显,孙雪娥的吃食啊。
“大家想想,倘若咱们是一群本分老百姓,拉到个大户人家的厨娘做合伙人,一齐开了间吃食酒铺,那最该拿出手炫耀的,又是什么?”
燕青笑道:“自然是那位本该藏于深闺,却将手艺奉献大众的厨娘了。”
潘小园朝他一竖大拇指:“就姓孙。”
孙雪娥一跳三尺高:“什什么?叫我的名儿?孙家馆子?不成不成,我一个女人家……”
潘小园打算找个时间再给她解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反正眼下是她拿主意,坚定地朝孙雪娥看一眼,说:“不然呢?你的吃食做出来,让人夸了,总得有个夸赞的对象吧?我们这些人都是幕后,你孙大厨的手艺,才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不叫你的名儿,叫什么?这里谁认得燕大厨、武大厨?”
一番话说不上逻辑通顺,但最起码,把孙雪娥说服了。她愣了一会儿,说:“可是、可是我妇道人家……”
“自然不能用真名。就叫孙……孙……”心思一转,笑道:“孙巧手!孙巧手点心。暂时不叫酒店,否则咱们厨房里人手不够,也开不出大的宴席来。”
孙雪娥闭上眼睛,将这个新名号咂摸了好一阵子,陶醉万分:“孙巧手……”
旁人谁也没有更好的建议。武松笑道:“赶明儿该让孙二娘来一趟瞧瞧。”
潘小园赶紧说:“那不成!回头她要是在东溪村开了分店,也用孙巧手的名号,那老乡们该上梁山去投诉她欺诈经营了。”
反正孙二娘不在,不痛不痒的埋汰她一句,几个人哈哈大笑。
其实她还有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想法。东京城百万人口不假,路上相遇的路人甲,一辈子不一定能照第二面。可架不住有时候缘法凑巧。万一中的万一,孙雪娥的这些拿手菜名称,并“孙巧手”的店名,有一丝一缕传到西门庆耳朵里,万一他多那么一点心,万一有闲工夫派人来问一句……
那就是他自投罗网,省了自己和武松多少事。
派两个人出去寻了木匠,第二天,“孙巧手点心”的大招牌就闪亮登场,武松踩个凳子,给钉在了铺面的高处。
但是按照风俗,招牌上的字眼儿还不能露面,先用旧布盖着,等到开张当日,再由掌柜、大厨亲自揭开,算是个“剪彩”。
于是在潘小园的指挥下,几个人又忙忙碌碌了两三天,主要是宣传打广告。潘小园让孙雪娥将她那招牌“腐皮酥”大量制作,派郓哥、燕青、董蜈蚣几个嘴甜的,出去在各大商圈的热闹地区亏本售卖,并且放出风去,这点心是在即将开业的榆林巷“孙巧手”店里才能买到的。
她自己呢,这两天倒不抛头露面了。毕竟跟西门庆同处一城——就算这城里百万人口,两个熟人撞上,基本上算是大海捞针的概率——也要尽量减少暴露的风险。就算是不得已上街,也尽量避开“合昌解库”的所在。
买了一沓子厚纸,订成个大账本儿,拉上贞姐儿,把“孙巧手点心店”从开张以来的账目,清清楚楚地记下来。
本钱是一千贯,外加一百两金子。从梁山一路走来,衣食住行加起来,钱财已经用掉了七八十贯。这还不包括扈三娘食宿自理,有时候还“赞助”个一贯半贯的——反正不是她自己的钱。再加上这几天住客店、市场调查、亏本甩卖,开支估计要一百贯往上。
让贞姐仔细数一遍,得出具体现金数额,还剩下九百零四贯整钱。其中零头便抹掉了。这帮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土匪老爷们,是从来记不得准确地给她报账的。
金子呢,租铺面宅子花了三十两四钱,剩下将近七十两。其实说是一百两金子,梁山又不是钱庄,分派公款的时候谁愿意斤斤计较,称得差不多就够了。所以潘小园直觉认为,拿到的金子不止一百两。果然,让贞姐称了几遍,剩下的金子,堪堪七十一两半。
把钱和金子分别存进两个箱子里,铺子里放一个,宅子里自己的卧室放一个,统统上锁。派贞姐对各位大哥大姐传出话去,要支钱,须得向她提前报备。
随即又想到,怎么能光自己一个人管钱。就算大家没意见,她也得提前想着避嫌。可队伍里的其他人,除了贞姐郓哥,个个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对钱财的兴趣仅限于数它们的时刻,谁愿意担这个担子呢……
潘小园看着那两箱子财产,忽然又不由自主地想到,把钱存在屋子里太亏。这要是有银行,放进去来个定存,还能生利息呢。... -->>
这女人真是时刻都要强,放着旁边一个大男人当摆设,修个木门都要亲力亲为。
潘小园:“诶,咱别一块儿……”
说晚了。俩人同时从犄角旮旯现身。贞姐儿正踮着脚尖摆弄那门,转头一看,小脸红了,不敢多问,顾左右而言他:“这房子……还是老旧,牙行不厚道,要了咱这么多钱……”
武松不说话,绕过小姑娘,点碗灯,上下照照,发现了问题——门框转轴上的销钉有点锈了,因此移位,最好是找锤子重新给钉回去。
大半夜的哪去找锤子,还是徒手更方便,力聚过去,一点点的把那铁钉扳回原位。
贞姐眼睛看直了。平日里有点怕武二叔,这会子也忘了,不由自主凑过去,看他是不是悄悄变戏法呢。
潘小园却没心思欣赏他的“英姿”。看看贞姐儿。这一路上,跟武松的关系基本上公开化了,大家都十分善解人意地问都不问。
可那多半是顾着武松的面子。没名没分的和女人相好,算不算堕他的名声?抛开孙雪娥那样的傻大姐,旁人心里怎么想?
她忽然起了个奇怪的念头。要是下次贞姐再大着胆子问什么,就干脆告诉她,自己跟武松有婚约。免得小姑娘担惊受怕的,老把她武二叔当流氓。
武松把那木门修理好,让贞姐进去睡,他自己得意地左右四顾,院子里空了,潘小园也早就回去了。
此后两三天,大伙也都没闲着,东西慢慢添置齐全,食材买回铺子里,大冬天的也不怕放坏,因此批发价运回来几大车儿;然后写了十几个菜牌儿——孙雪娥的拿手菜并价格——挂在门边;最后是给铺子命名。大伙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东京城里的商铺,大多是家族企业,只是挂个老板的姓氏,就是最亮眼的招牌。譬如李家香铺、梁家珠子铺、曹婆婆肉饼、杜金钩家药行。只有规模宏大的酒店,有的才专门起个吉利喜庆的名字,譬如清风楼、白矾楼、和乐楼,一听就是高消费的销金窟。
郓哥提议就叫武家酒食铺——那是讨好武二哥和潘嫂子的。潘小园还没说话,武松当场给否了。他一走,店里又没有姓武的,再说了,就算有,那店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啊。
这边董蜈蚣和周通帮腔燕青,说叫燕家酒馆。到时候燕青作为老板,往门口那么一站,不用吆喝,定然是高朋满座宾客如流。
燕青笑笑,也推辞了。加盟梁山不久,他还没忘了低调做事。这么大一个“燕”字杵在东京城,梁山上任谁来了,都免不得多看几眼,难免不会有人多想。
再说,他在这暗桩能做多久,他自己也并无定数。
董蜈蚣脑子活络,又提议:“那就姓梁!梁山的梁!到时候来的人一眼能找见!”
没人应和,几个白眼翻过去。还嫌不够张扬呢。
潘小园满脑子都是后世市场营销策略里的奇葩吸睛店铺名,但此时也知道不能太过鹤立鸡群,最好是像风门那些人一样,让人一眼看过记不住的,才叫大隐于世。
轻声提建议:“咱们这个铺子,创业初始,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有什么?”
大家一愣。这答案太明显,孙雪娥的吃食啊。
“大家想想,倘若咱们是一群本分老百姓,拉到个大户人家的厨娘做合伙人,一齐开了间吃食酒铺,那最该拿出手炫耀的,又是什么?”
燕青笑道:“自然是那位本该藏于深闺,却将手艺奉献大众的厨娘了。”
潘小园朝他一竖大拇指:“就姓孙。”
孙雪娥一跳三尺高:“什什么?叫我的名儿?孙家馆子?不成不成,我一个女人家……”
潘小园打算找个时间再给她解释“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反正眼下是她拿主意,坚定地朝孙雪娥看一眼,说:“不然呢?你的吃食做出来,让人夸了,总得有个夸赞的对象吧?我们这些人都是幕后,你孙大厨的手艺,才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不叫你的名儿,叫什么?这里谁认得燕大厨、武大厨?”
一番话说不上逻辑通顺,但最起码,把孙雪娥说服了。她愣了一会儿,说:“可是、可是我妇道人家……”
“自然不能用真名。就叫孙……孙……”心思一转,笑道:“孙巧手!孙巧手点心。暂时不叫酒店,否则咱们厨房里人手不够,也开不出大的宴席来。”
孙雪娥闭上眼睛,将这个新名号咂摸了好一阵子,陶醉万分:“孙巧手……”
旁人谁也没有更好的建议。武松笑道:“赶明儿该让孙二娘来一趟瞧瞧。”
潘小园赶紧说:“那不成!回头她要是在东溪村开了分店,也用孙巧手的名号,那老乡们该上梁山去投诉她欺诈经营了。”
反正孙二娘不在,不痛不痒的埋汰她一句,几个人哈哈大笑。
其实她还有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想法。东京城百万人口不假,路上相遇的路人甲,一辈子不一定能照第二面。可架不住有时候缘法凑巧。万一中的万一,孙雪娥的这些拿手菜名称,并“孙巧手”的店名,有一丝一缕传到西门庆耳朵里,万一他多那么一点心,万一有闲工夫派人来问一句……
那就是他自投罗网,省了自己和武松多少事。
派两个人出去寻了木匠,第二天,“孙巧手点心”的大招牌就闪亮登场,武松踩个凳子,给钉在了铺面的高处。
但是按照风俗,招牌上的字眼儿还不能露面,先用旧布盖着,等到开张当日,再由掌柜、大厨亲自揭开,算是个“剪彩”。
于是在潘小园的指挥下,几个人又忙忙碌碌了两三天,主要是宣传打广告。潘小园让孙雪娥将她那招牌“腐皮酥”大量制作,派郓哥、燕青、董蜈蚣几个嘴甜的,出去在各大商圈的热闹地区亏本售卖,并且放出风去,这点心是在即将开业的榆林巷“孙巧手”店里才能买到的。
她自己呢,这两天倒不抛头露面了。毕竟跟西门庆同处一城——就算这城里百万人口,两个熟人撞上,基本上算是大海捞针的概率——也要尽量减少暴露的风险。就算是不得已上街,也尽量避开“合昌解库”的所在。
买了一沓子厚纸,订成个大账本儿,拉上贞姐儿,把“孙巧手点心店”从开张以来的账目,清清楚楚地记下来。
本钱是一千贯,外加一百两金子。从梁山一路走来,衣食住行加起来,钱财已经用掉了七八十贯。这还不包括扈三娘食宿自理,有时候还“赞助”个一贯半贯的——反正不是她自己的钱。再加上这几天住客店、市场调查、亏本甩卖,开支估计要一百贯往上。
让贞姐仔细数一遍,得出具体现金数额,还剩下九百零四贯整钱。其中零头便抹掉了。这帮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土匪老爷们,是从来记不得准确地给她报账的。
金子呢,租铺面宅子花了三十两四钱,剩下将近七十两。其实说是一百两金子,梁山又不是钱庄,分派公款的时候谁愿意斤斤计较,称得差不多就够了。所以潘小园直觉认为,拿到的金子不止一百两。果然,让贞姐称了几遍,剩下的金子,堪堪七十一两半。
把钱和金子分别存进两个箱子里,铺子里放一个,宅子里自己的卧室放一个,统统上锁。派贞姐对各位大哥大姐传出话去,要支钱,须得向她提前报备。
随即又想到,怎么能光自己一个人管钱。就算大家没意见,她也得提前想着避嫌。可队伍里的其他人,除了贞姐郓哥,个个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对钱财的兴趣仅限于数它们的时刻,谁愿意担这个担子呢……
潘小园看着那两箱子财产,忽然又不由自主地想到,把钱存在屋子里太亏。这要是有银行,放进去来个定存,还能生利息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