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水浒大寨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说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除取消节度使制度并降低武将权利外,同时将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将统治区域始定为十五路,及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路级行政区已增至二十三路。这山东济州正是隶属于二十三路中京东西路,其余隶属于京东西路的州县还包括有应天府(南京),袭庆府(兖),兴仁府(曹),东平府(郓),以及徐州,单州,濮州,拱州等地。
这山东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其为孔孟之乡,自然文风大盛。远有东汉时期人称康成先生的经学大师郑玄,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近有本朝父子状元的梁灏梁固,以及进士及第,官至宰相的王旦王相公,就是当今贵为苏门四学士,文采斐然的晁朴之,那也是山东密州诸城人。因此,这山东各地都十分看重教化之事,对读书人也是十分尊崇。
巨野县学内有一位刘姓教谕,据说神宗元丰年间,就弱以冠之年高中举人,而后游学天下,结交诸多文人雅士,不过此后的会试考试中却名落孙山,因此心灰意冷,在此教书为业。
济州治所巨野县城城内有一座兴学坊,乃是神宗时期所建,济州州学及县学都在此处。而今刘教瑜年纪已五旬上下,其人性子虽有些孤傲,对学员也严厉,不过学识渊博,闻名百里,在县学里德高望重,人人皆不呼其名,而敬称其曰刘夫子。
刘夫子教书有个习惯,每课是先领学生读一遍,就让学生自己念,熟悉文章内容。学生念两三遍后,他再一字一句领着读一遍,矫正学生的错误,接着再让学生念两遍,然后喊声“一、二“,让学生默念几遍,接着就开始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背书,背不出的就要挨板子。
这天,刘夫子还是按老规矩教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之后的《过秦论》时,学生读了一遍之后他又领读了一遍,而后就让学生自己念。待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学生们已经都诵读了四五遍了,刘夫子开始提问学生背书。刘夫子现在教授的学生有二十三四人,其中课业较好的有三五人,《过秦论》也都只能背诵到中篇。可是其余人等站起一个背四五句就不会了,再站起一个背一两句下边都忘了。
王老先生接着把二十多个学生全提了一遍,谁知连一个能全篇背下来的也没有。没有生僻文字,篇幅也不太长的文章,所有学生都没背诵下来,上等生也只是背诵一半而已,刘夫子不由气得青筋暴起。他不由得有些怀念他曾在东京教授的第一班学生,虽不十分聪明却是谦恭好学。尤其其中一个自己的得意弟子,博闻强记不说,文章花团锦簇,字字珠帘,更难得是见识广博,每每有惊人之语。仔细算来,再有两三个月他就该来济州了,到有些期待与他坐而论道了。
两厢一比较,刘夫子更觉得现在的这班学生愚笨顽劣。由于天热,刘夫子满脸通红,头上的汗刷刷下淌。一怒之下,刘夫子伸手捞过戒尺,胡子一撅,将戒尺往教桌上敲了两下。这是刘夫子即将打人的征兆。
“你们说,脑袋里装的都是浆糊么,怎么都背不下来。”由于生气,刘夫子的语气也高昂起来。
“既然都背不下来,那把手都给我伸出来放到教桌上。不会背,那我可要连着一个个打了!“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有些羞愧,却也期盼能有同学将文章背默下来。可等了许久,仍是没人背默下来,学生们只好把手伸出来放在课桌上。
刘夫子看着学生们都主动伸出手,心里又急又气。再次喊:“还是没有人背诵到下篇么?”
“只要有一个能背下来的,我也不打你们!“
等了片刻,依然没有学生站起来主动背诵。刘夫子一咬牙,将戒尺举过头顶,就要往第一位学生的手上打去。就在此时,只听窗外喊道:“刘夫子,且慢!我来背!“这声音不太雄浑,略显稚嫩,却也有一种坚韧。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心……”也不等刘夫子答应,窗外之人就自顾自的默背起来,背书之声由远及近,传人教室。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话说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除取消节度使制度并降低武将权利外,同时将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将统治区域始定为十五路,及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路级行政区已增至二十三路。这山东济州正是隶属于二十三路中京东西路,其余隶属于京东西路的州县还包括有应天府(南京),袭庆府(兖),兴仁府(曹),东平府(郓),以及徐州,单州,濮州,拱州等地。
这山东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其为孔孟之乡,自然文风大盛。远有东汉时期人称康成先生的经学大师郑玄,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近有本朝父子状元的梁灏梁固,以及进士及第,官至宰相的王旦王相公,就是当今贵为苏门四学士,文采斐然的晁朴之,那也是山东密州诸城人。因此,这山东各地都十分看重教化之事,对读书人也是十分尊崇。
巨野县学内有一位刘姓教谕,据说神宗元丰年间,就弱以冠之年高中举人,而后游学天下,结交诸多文人雅士,不过此后的会试考试中却名落孙山,因此心灰意冷,在此教书为业。
济州治所巨野县城城内有一座兴学坊,乃是神宗时期所建,济州州学及县学都在此处。而今刘教瑜年纪已五旬上下,其人性子虽有些孤傲,对学员也严厉,不过学识渊博,闻名百里,在县学里德高望重,人人皆不呼其名,而敬称其曰刘夫子。
刘夫子教书有个习惯,每课是先领学生读一遍,就让学生自己念,熟悉文章内容。学生念两三遍后,他再一字一句领着读一遍,矫正学生的错误,接着再让学生念两遍,然后喊声“一、二“,让学生默念几遍,接着就开始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背书,背不出的就要挨板子。
这天,刘夫子还是按老规矩教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之后的《过秦论》时,学生读了一遍之后他又领读了一遍,而后就让学生自己念。待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学生们已经都诵读了四五遍了,刘夫子开始提问学生背书。刘夫子现在教授的学生有二十三四人,其中课业较好的有三五人,《过秦论》也都只能背诵到中篇。可是其余人等站起一个背四五句就不会了,再站起一个背一两句下边都忘了。
王老先生接着把二十多个学生全提了一遍,谁知连一个能全篇背下来的也没有。没有生僻文字,篇幅也不太长的文章,所有学生都没背诵下来,上等生也只是背诵一半而已,刘夫子不由气得青筋暴起。他不由得有些怀念他曾在东京教授的第一班学生,虽不十分聪明却是谦恭好学。尤其其中一个自己的得意弟子,博闻强记不说,文章花团锦簇,字字珠帘,更难得是见识广博,每每有惊人之语。仔细算来,再有两三个月他就该来济州了,到有些期待与他坐而论道了。
两厢一比较,刘夫子更觉得现在的这班学生愚笨顽劣。由于天热,刘夫子满脸通红,头上的汗刷刷下淌。一怒之下,刘夫子伸手捞过戒尺,胡子一撅,将戒尺往教桌上敲了两下。这是刘夫子即将打人的征兆。
“你们说,脑袋里装的都是浆糊么,怎么都背不下来。”由于生气,刘夫子的语气也高昂起来。
“既然都背不下来,那把手都给我伸出来放到教桌上。不会背,那我可要连着一个个打了!“
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有些羞愧,却也期盼能有同学将文章背默下来。可等了许久,仍是没人背默下来,学生们只好把手伸出来放在课桌上。
刘夫子看着学生们都主动伸出手,心里又急又气。再次喊:“还是没有人背诵到下篇么?”
“只要有一个能背下来的,我也不打你们!“
等了片刻,依然没有学生站起来主动背诵。刘夫子一咬牙,将戒尺举过头顶,就要往第一位学生的手上打去。就在此时,只听窗外喊道:“刘夫子,且慢!我来背!“这声音不太雄浑,略显稚嫩,却也有一种坚韧。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心……”也不等刘夫子答应,窗外之人就自顾自的默背起来,背书之声由远及近,传人教室。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