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如何正确地围观林黛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四川某县的一所精致的小院内,一位夫人满面春风地招呼丈夫来到内院,拿着一封信说道:“这次很快就收到公公的回信了,看来公公对我们修儒还是挺重视的,朝廷这邮驿真是太好了。相公快看看,公公说什么了?”这位夫人就是孔尚兰的妻子崔氏,崔氏原是孔尚兰同窗之妹。当初孔尚兰在山乐书院读书的时候,崔氏的长兄崔丕业是个性情温和之人,对于有麻烦的同窗特别热心帮助,说白了就是有点婆婆妈妈的,不过对于当时刚刚十几岁就孤身被亲生父亲送来山里学习的孔尚兰来说,那简直是男神一般的存在。见孔尚兰总是孤身一人,所以书院休息放假的时候,崔丕业就常常带着孔尚兰回家小住,孔尚兰就渐渐地和崔家的人熟了起来。崔氏的父亲是江南当地一个县里的小县令,官位虽小,但是却是一个勤恳务实的好官,孔尚兰和崔丕业跟着崔氏的父亲在处理公事的时候也学了不少务实的东西。谁知当时江南甄家人霸道横行,有个甄家的旁支夺了县里一户富户人家的田地,还将人家才刚十三岁的闺女抢回家去做了第十八房小妾,那女子不从,直接吊死了,那甄家旁支不仅觉得愧疚,反而说那富户欠他一条人命,将他的夫人也害死了。那富户一纸诉状告到了崔县令这里,崔县令被捕快劝说着不要管这件事情,可是崔县令如果是能够袖手旁观的人,就不会教出崔丕业这样热心的孩子了,他表面按兵不动,却悄悄写了折子去跟他的老师求助,最后将甄家那旁支关到大牢里,秋后问斩。
谁知甄家不知如何手眼通天,将这已经判了死罪的人捞了出来不说,更是将那富户全家都抓到一个屋子里,活活烧死了。崔县令知道后心道不好,连夜将闺女送上乐山书院寻找儿子,并让她带了书信一封,并不准打开。所以当崔丕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崔县令和其妻子已经因为歹人袭击县衙,一起被害死了。知道这件事的的崔丕业像疯了一样想要报仇,却愣是被孔尚兰和崔氏联手按住了,为了保住崔家最后的血脉,崔氏兄妹跟着孔尚兰连夜回了山东,这才免于死在甄家手里。孔尚兰回山东的路上向崔丕业提亲,说要娶崔氏,好说歹说,这才定了下来,交换了信物。直到这时,崔氏兄妹才知道崔丕业的这个落魄同窗居然是山东曲阜孔家后人,还是嫡次子。崔丕业担心自己妹妹嫁过去没法跟出身高门大户的妯娌相处,想要退婚,最后孔尚兰向他保证,婚礼必须在孔家办,婚礼结束后立刻就会离开孔家,决不让妻子受到任何刁难,当然他说到做到,崔丕业这才放下心来。甄家虽然猜到应该是孔尚兰带走了崔氏兄妹,最后碍于孔家,他们还是放弃了追杀崔家兄妹。
有了妹妹的婚事给崔丕业操心,再有崔氏和孔尚兰多次劝说,崔丕业也暗藏起心中仇恨,改名换姓以期将来为父报仇,这么多年一直不敢再考科举,只好在孔尚兰身边做了个幕僚,谁知这一忍,就忍了十五年。这十五年来,甄家一件件丧尽天良的事情做下来,最终还要造反,终究惹来了灭族之祸,得知仇人死的那一天,崔氏和他哥哥抱着头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崔丕业这才光明正大的恢复姓氏,准备重新参加科举,做了这么多年的幕僚,见识了孔尚兰的手段,崔丕业也从一个古道热肠的滥好人变成了一个有舍有得的人,仇恨并没有蒙蔽他的双眼,他现在更加期望在新皇的带领下一展自己的抱负。
这都是后话,且说这崔氏婚后不受公婆待见,所以连带着孔肃对孔尚兰也有了意见,两人也就低调的靠孔尚兰自己的能力在四川某处谋了县令一职,做的风生水起。一般孔尚兰也很少给孔肃写信,这次由于儿子也高中了,他想着怎么也能让父亲高兴高兴,这才说提笔写了一封信。结果写完信,震惊整个朝廷的事情发生了,太子和八阿哥居然联合起来造反!官场的大震动使得孔尚兰忙了好一段时间,直到上官去京城参加新皇即位大典,他闲下来之后,才想起来给父亲把信寄去。彼时邮驿已经运营好一段时间了,邮信已经非常快速了,但即便如此,孔尚兰也要很久才能收到父亲的回信,估计也是哪天父亲实在闲的没事才能想起来他。不过没想到这次父亲居然几天就回了信,他看着信封,不由的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待拆完信看了之后,心情更是糟糕。
看到自家相公的表情,崔氏不由地在心里又一次埋怨公公如此偏心,却是温柔地笑着对孔尚兰说:“公公没有给修儒贺礼,夫君也不必如此难过吧,大不了咱们记到账本上,回头见了婆婆叫我去要来,保证不比大伯家的修贤少。”
孔尚兰知道自家夫人是安慰自己,想了想父亲的要求,不由得再次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命修贤编书,修贤不想去,父亲便想着修儒也在翰林院,想叫修儒替了修贤。”
崔氏惊讶道:“这可如何替得?冒名顶替可是欺君之罪啊!”
孔尚兰说道:“我也就是正在生气这点,父亲居然让我写信劝修儒自己向皇上提出来,这不是毁我儿子的前途吗?”
崔氏见孔尚兰又有些激动,她连忙拉着丈夫的手,当年她可是亲眼见过这位公公是如何偏心丈夫那性子洒脱的大伯的,也亏得大伯性子洒脱,丈夫这才不想兄弟阋墙,不然以这位公公处事不公,自己丈夫早就要跟大伯闹的不可开交了。
孔尚兰平静了一下心情,接着说道:“其实修书这件事情也未必不是好事,虽然现在各位皇子夺位结束,新皇已经上任,但是太上皇健在,而且看皇帝的性子,太上皇还要再掌控两年,太上皇的老臣还好,修儒他们这种新人到底要效忠皇帝还是太上皇呢?不如去修书躲个清静呢。”
崔氏听得连连点头,反而奇怪了:“既然如此,为何公公反而要让修儒去呢?”公公不可能因为修儒考的好就要为修儒着想的,什么都是那孔修贤不要了,才有可能轮的上修儒。
四川某县的一所精致的小院内,一位夫人满面春风地招呼丈夫来到内院,拿着一封信说道:“这次很快就收到公公的回信了,看来公公对我们修儒还是挺重视的,朝廷这邮驿真是太好了。相公快看看,公公说什么了?”这位夫人就是孔尚兰的妻子崔氏,崔氏原是孔尚兰同窗之妹。当初孔尚兰在山乐书院读书的时候,崔氏的长兄崔丕业是个性情温和之人,对于有麻烦的同窗特别热心帮助,说白了就是有点婆婆妈妈的,不过对于当时刚刚十几岁就孤身被亲生父亲送来山里学习的孔尚兰来说,那简直是男神一般的存在。见孔尚兰总是孤身一人,所以书院休息放假的时候,崔丕业就常常带着孔尚兰回家小住,孔尚兰就渐渐地和崔家的人熟了起来。崔氏的父亲是江南当地一个县里的小县令,官位虽小,但是却是一个勤恳务实的好官,孔尚兰和崔丕业跟着崔氏的父亲在处理公事的时候也学了不少务实的东西。谁知当时江南甄家人霸道横行,有个甄家的旁支夺了县里一户富户人家的田地,还将人家才刚十三岁的闺女抢回家去做了第十八房小妾,那女子不从,直接吊死了,那甄家旁支不仅觉得愧疚,反而说那富户欠他一条人命,将他的夫人也害死了。那富户一纸诉状告到了崔县令这里,崔县令被捕快劝说着不要管这件事情,可是崔县令如果是能够袖手旁观的人,就不会教出崔丕业这样热心的孩子了,他表面按兵不动,却悄悄写了折子去跟他的老师求助,最后将甄家那旁支关到大牢里,秋后问斩。
谁知甄家不知如何手眼通天,将这已经判了死罪的人捞了出来不说,更是将那富户全家都抓到一个屋子里,活活烧死了。崔县令知道后心道不好,连夜将闺女送上乐山书院寻找儿子,并让她带了书信一封,并不准打开。所以当崔丕业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崔县令和其妻子已经因为歹人袭击县衙,一起被害死了。知道这件事的的崔丕业像疯了一样想要报仇,却愣是被孔尚兰和崔氏联手按住了,为了保住崔家最后的血脉,崔氏兄妹跟着孔尚兰连夜回了山东,这才免于死在甄家手里。孔尚兰回山东的路上向崔丕业提亲,说要娶崔氏,好说歹说,这才定了下来,交换了信物。直到这时,崔氏兄妹才知道崔丕业的这个落魄同窗居然是山东曲阜孔家后人,还是嫡次子。崔丕业担心自己妹妹嫁过去没法跟出身高门大户的妯娌相处,想要退婚,最后孔尚兰向他保证,婚礼必须在孔家办,婚礼结束后立刻就会离开孔家,决不让妻子受到任何刁难,当然他说到做到,崔丕业这才放下心来。甄家虽然猜到应该是孔尚兰带走了崔氏兄妹,最后碍于孔家,他们还是放弃了追杀崔家兄妹。
有了妹妹的婚事给崔丕业操心,再有崔氏和孔尚兰多次劝说,崔丕业也暗藏起心中仇恨,改名换姓以期将来为父报仇,这么多年一直不敢再考科举,只好在孔尚兰身边做了个幕僚,谁知这一忍,就忍了十五年。这十五年来,甄家一件件丧尽天良的事情做下来,最终还要造反,终究惹来了灭族之祸,得知仇人死的那一天,崔氏和他哥哥抱着头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崔丕业这才光明正大的恢复姓氏,准备重新参加科举,做了这么多年的幕僚,见识了孔尚兰的手段,崔丕业也从一个古道热肠的滥好人变成了一个有舍有得的人,仇恨并没有蒙蔽他的双眼,他现在更加期望在新皇的带领下一展自己的抱负。
这都是后话,且说这崔氏婚后不受公婆待见,所以连带着孔肃对孔尚兰也有了意见,两人也就低调的靠孔尚兰自己的能力在四川某处谋了县令一职,做的风生水起。一般孔尚兰也很少给孔肃写信,这次由于儿子也高中了,他想着怎么也能让父亲高兴高兴,这才说提笔写了一封信。结果写完信,震惊整个朝廷的事情发生了,太子和八阿哥居然联合起来造反!官场的大震动使得孔尚兰忙了好一段时间,直到上官去京城参加新皇即位大典,他闲下来之后,才想起来给父亲把信寄去。彼时邮驿已经运营好一段时间了,邮信已经非常快速了,但即便如此,孔尚兰也要很久才能收到父亲的回信,估计也是哪天父亲实在闲的没事才能想起来他。不过没想到这次父亲居然几天就回了信,他看着信封,不由的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待拆完信看了之后,心情更是糟糕。
看到自家相公的表情,崔氏不由地在心里又一次埋怨公公如此偏心,却是温柔地笑着对孔尚兰说:“公公没有给修儒贺礼,夫君也不必如此难过吧,大不了咱们记到账本上,回头见了婆婆叫我去要来,保证不比大伯家的修贤少。”
孔尚兰知道自家夫人是安慰自己,想了想父亲的要求,不由得再次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皇上命修贤编书,修贤不想去,父亲便想着修儒也在翰林院,想叫修儒替了修贤。”
崔氏惊讶道:“这可如何替得?冒名顶替可是欺君之罪啊!”
孔尚兰说道:“我也就是正在生气这点,父亲居然让我写信劝修儒自己向皇上提出来,这不是毁我儿子的前途吗?”
崔氏见孔尚兰又有些激动,她连忙拉着丈夫的手,当年她可是亲眼见过这位公公是如何偏心丈夫那性子洒脱的大伯的,也亏得大伯性子洒脱,丈夫这才不想兄弟阋墙,不然以这位公公处事不公,自己丈夫早就要跟大伯闹的不可开交了。
孔尚兰平静了一下心情,接着说道:“其实修书这件事情也未必不是好事,虽然现在各位皇子夺位结束,新皇已经上任,但是太上皇健在,而且看皇帝的性子,太上皇还要再掌控两年,太上皇的老臣还好,修儒他们这种新人到底要效忠皇帝还是太上皇呢?不如去修书躲个清静呢。”
崔氏听得连连点头,反而奇怪了:“既然如此,为何公公反而要让修儒去呢?”公公不可能因为修儒考的好就要为修儒着想的,什么都是那孔修贤不要了,才有可能轮的上修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