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公府表小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猜猜看这是什么?”徐宝则不经意地摆弄着身上簇新小粉袄的衣角,得意地说。
冉念烟摇头。
其实她知道这是西北名产蜜渍葡萄,爱吃甜食的她第一次见到这种吃食还是在进宫后,投其所好的太监每年耗资万两从西北购入,可当她知道其中贪弊后,立即下令废除一切不必要的采买,正是此次大刀阔斧使谢暄起了辅佐她的念头。
可是西北的进献的贡品中却突然多了蜜渍葡萄,那里是徐夷则的地盘,不费国库的钱,她也就坐享其成了。
她拿起一颗葡萄,心里感到异样。
徐宝则似乎料定她没见过这东西,笑道:“这是蜜渍葡萄,是大伯父从西北带回来的!我这儿还多一匣子,送给你好了!”
冉念烟收下后的第二天才从徐泰则那儿听说,蜜渍葡萄是徐夷则带回来的,每人一盒。
“他也真是奇怪,我们的都是他亲手给的,你的那盒偏要宝则转交,白送了她一个人情!”
他又道:“对了,送给你那盒和我们的不一样——盒子上都有勾勾圈圈的突厥文,我们的是一样的,你的和我们不一样。”
冉念烟笑道:“哦?可能因为我是表亲吧。”
她将盒子收起,想着日后找人看看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万幸,徐夷则终究没来找过她,不几日,随着徐衡一起回到西北。
在镇国公府小住几日,母女二人也该回去了,可就在这个关口,徐家南府传来讣闻,说是老太爷的夫人前天晚上殁了。
说来也奇,徐家本是淮右布衣,在大梁朝却出了两位国公。最早是先祖徐英辅佐梁大~祖定鼎中原,封镇国公,太~祖宾天后,皇子间同室操戈,幽王夺了自己大哥的天下,迁都幽州,也就是现在的京城。
徐衡这一支的祖先徐信并非是徐英的嫡出,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庶子,自知京都金陵容不下自己的志向,自请北上追随幽王,后来幽王入继大统,留守金陵的公府嫡派徐仪誓死抵抗,被押入诏狱,随幽王六次南下的徐信则以从龙之功入主镇国公府。
过了很多年,弥留之际的幽王回忆起曾经做过的刚愎自用之事,忽然想起诏狱里的徐仪,可惜他早已绝食而死,无奈之下派人找到流落民间的徐仪之子徐曾,恢复他国公世子的身份,封号楚国,也算了了临死前一桩心病。
自此,徐家一门出了两位国公,为了区分,徐信的镇国公府称作北府,徐曾的楚国公府称作南府,两府虽是同宗同源,却素有恩怨,楚国公府觉得自己才是正统,镇国公府却坚持自己受皇命继承镇国公徐英的宗脉,谁是大宗嫡系,谁是小宗旁支,无须旁人赘言。
如今故去的南府太夫人正是徐曾的正妻卢氏,却不是发妻,当年徐曾流落市井,无傍身之计,亏得人品风流,被金陵城外高淳县的富户刘家看中,招来做了赘婿,徐曾后来东山再起,自愧当年入赘的耻辱,便抛弃了刘氏,将刘氏所生的子嗣变为庶出,另聘高门。此事人尽皆知,只是忌惮徐曾的势力,极少提起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了~~~
求评论,求收藏,求作者收藏_(:3」∠)_
☆、第十三章
还未等北府上下有所反应,寿宁侯府却先差人来探望母亲了,说是南府老太爷的夫人到底是亲族长辈,请母亲代为吊唁,一是她和南府沾亲,二是聊表侯府的心意,如今三爷身体抱恙,三夫人有孕,大爷大夫人去又显得轻慢,说来说去还是母亲合适,也不用急着回去,先把南府那位发送走了吧。
外祖母问来的人是谁,母亲说是个生面孔,自称是老夫人新提拔的,原本在厨房管事,夫人们不去那等下处,不认识也合情理。
外祖母语气平平道:“看来你回来这些日子,寿宁侯府倒是开天辟地了,什么泥沙都翻腾上来,说是夫人们不认识厨下的人,你那目无下尘的婆婆就认识吗,难保不是走了谁的门路。”
母亲道:“要是走门路,恐怕就是三弟妹了,您也知道,我那大嫂在老太太面前是说不上话的。三弟妹还是年轻,可也是要当娘的人了,想必慢慢就懂事了。”
外祖母耐心地道:“你以为人的秉性会随着时间改变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尤其是宅子里的女人,眼前就是那么一亩三分地,来来去去那么一干人,只有越上年纪越患得患失的,就算真有活明白的,也绝不是你那三弟妹。她要强是好事,可我管不着她是好是坏,只看她待你如何。”
母亲难堪道:“娘!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外祖母笑道:“知道知道,不过你暂且别回去,上次听你说起每日往三房送一帖安胎药,生养过的谁不知道,若不是身子差怕养不活,谁会胡乱吃那种药!万一她真出事了,你还是提早避嫌为好,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家休养几天,瞧这大半年瘦了这许多!”
母亲想了片刻,道:“那边的事倒是能交给大嫂打理,她虽是颗墙头草,可也明白,在我手下还能得到些实权,三弟妹却是容不下任何人的,如今府里没有大事,最大的事就是三弟妹的身孕,却是个吃力又得罪人的差事,我尽早抽身,图个清净吧——至于裁换掉的人,大嫂和婆婆十分精明,三弟妹既动不了我的人,又动不了大房和慈荫堂的根基,不过是摆布些小鱼小虾,就由着她去闹吧!”
冉念烟并没怎么去过楚国公府,对它有限的了解都是来自别人的描述。
若说镇国公府大气,一街之隔的楚国公府则是娟秀严整,俨然一副江南灵秀之气。
卢氏的灵柩在家中停了七日,十月初三正是下葬的日子,当天阖家内亲以及前来吊唁的亲朋一一在灵堂前哭过灵,往长明灯中添过香油,卢氏的长子徐彻在大门前摔盆起灵,一架架白纷纷的引魂幡护送着执绋的孝子贤孙去向城外西郊的徐氏祖坟。
大人们在外面忙碌,孩子们只需安安稳稳待在后宅,嬷嬷们嘱咐过了,今日只准哭,不准笑,孩子们起初不敢违背,后来见她们都忙于操持丧事,没人管束,也就随心所欲起来,年纪小的男孩女孩凑在一起斗秋虫,虫鸣混着人声,叽叽喳喳个不停。
尤其是北府来的泰则和宝则,既不用穿重孝,又和南府的卢氏老夫人不相熟,谈不上什么悲切,南府大少爷恒则的双生子令宣、令和同他们年纪相仿,也不太明白外面发生的事,和他们玩到一处去。
徐希则陪父亲应酬去了,北府来的孩子中只剩徐安则和冉念烟安安静静地坐在回廊下。
看着满眼素白,徐安则觉得自己身上穿了两年的斩衰也不显得突兀了。
“你说人是不是都会死?”他问身边的冉念烟。
冉念烟正拿着石块在地上画画,随手把石块一丢,看着徐安则稚气却迷茫的脸,点头道:“是人都会死。”
“那我们也会死?”
冉念烟没点头,只是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我们还是小孩子,南府的老夫人活了五十五年,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
这句话,徐安则似乎消化了很久才木木地问:“为什么我爹爹只能活二十三岁?”
冉念烟没办法和五岁的孩子解释什么叫生死有命,低头继续在地上鬼画符。
她写的是徐泰则闲暇时教她的三字经,徐泰则对自己的功课不上心,教别人倒很有热情,每天两句,昨天已学到了“养不教,父之过”上。
冉念烟偷偷地写,见人来了,就把字抹掉。
晚上母亲回来后,卢氏的神主已被送入祠堂,听大人们闲聊,原来下午还闹出一场风波。
刘氏所生的一子一女拒绝在卢氏牌位前行庶子之礼,又说刘氏在城外潭柘寺出家做了姑子,她的儿女要接她回来奉养,她却不答应。
; “猜猜看这是什么?”徐宝则不经意地摆弄着身上簇新小粉袄的衣角,得意地说。
冉念烟摇头。
其实她知道这是西北名产蜜渍葡萄,爱吃甜食的她第一次见到这种吃食还是在进宫后,投其所好的太监每年耗资万两从西北购入,可当她知道其中贪弊后,立即下令废除一切不必要的采买,正是此次大刀阔斧使谢暄起了辅佐她的念头。
可是西北的进献的贡品中却突然多了蜜渍葡萄,那里是徐夷则的地盘,不费国库的钱,她也就坐享其成了。
她拿起一颗葡萄,心里感到异样。
徐宝则似乎料定她没见过这东西,笑道:“这是蜜渍葡萄,是大伯父从西北带回来的!我这儿还多一匣子,送给你好了!”
冉念烟收下后的第二天才从徐泰则那儿听说,蜜渍葡萄是徐夷则带回来的,每人一盒。
“他也真是奇怪,我们的都是他亲手给的,你的那盒偏要宝则转交,白送了她一个人情!”
他又道:“对了,送给你那盒和我们的不一样——盒子上都有勾勾圈圈的突厥文,我们的是一样的,你的和我们不一样。”
冉念烟笑道:“哦?可能因为我是表亲吧。”
她将盒子收起,想着日后找人看看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万幸,徐夷则终究没来找过她,不几日,随着徐衡一起回到西北。
在镇国公府小住几日,母女二人也该回去了,可就在这个关口,徐家南府传来讣闻,说是老太爷的夫人前天晚上殁了。
说来也奇,徐家本是淮右布衣,在大梁朝却出了两位国公。最早是先祖徐英辅佐梁大~祖定鼎中原,封镇国公,太~祖宾天后,皇子间同室操戈,幽王夺了自己大哥的天下,迁都幽州,也就是现在的京城。
徐衡这一支的祖先徐信并非是徐英的嫡出,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庶子,自知京都金陵容不下自己的志向,自请北上追随幽王,后来幽王入继大统,留守金陵的公府嫡派徐仪誓死抵抗,被押入诏狱,随幽王六次南下的徐信则以从龙之功入主镇国公府。
过了很多年,弥留之际的幽王回忆起曾经做过的刚愎自用之事,忽然想起诏狱里的徐仪,可惜他早已绝食而死,无奈之下派人找到流落民间的徐仪之子徐曾,恢复他国公世子的身份,封号楚国,也算了了临死前一桩心病。
自此,徐家一门出了两位国公,为了区分,徐信的镇国公府称作北府,徐曾的楚国公府称作南府,两府虽是同宗同源,却素有恩怨,楚国公府觉得自己才是正统,镇国公府却坚持自己受皇命继承镇国公徐英的宗脉,谁是大宗嫡系,谁是小宗旁支,无须旁人赘言。
如今故去的南府太夫人正是徐曾的正妻卢氏,却不是发妻,当年徐曾流落市井,无傍身之计,亏得人品风流,被金陵城外高淳县的富户刘家看中,招来做了赘婿,徐曾后来东山再起,自愧当年入赘的耻辱,便抛弃了刘氏,将刘氏所生的子嗣变为庶出,另聘高门。此事人尽皆知,只是忌惮徐曾的势力,极少提起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了~~~
求评论,求收藏,求作者收藏_(:3」∠)_
☆、第十三章
还未等北府上下有所反应,寿宁侯府却先差人来探望母亲了,说是南府老太爷的夫人到底是亲族长辈,请母亲代为吊唁,一是她和南府沾亲,二是聊表侯府的心意,如今三爷身体抱恙,三夫人有孕,大爷大夫人去又显得轻慢,说来说去还是母亲合适,也不用急着回去,先把南府那位发送走了吧。
外祖母问来的人是谁,母亲说是个生面孔,自称是老夫人新提拔的,原本在厨房管事,夫人们不去那等下处,不认识也合情理。
外祖母语气平平道:“看来你回来这些日子,寿宁侯府倒是开天辟地了,什么泥沙都翻腾上来,说是夫人们不认识厨下的人,你那目无下尘的婆婆就认识吗,难保不是走了谁的门路。”
母亲道:“要是走门路,恐怕就是三弟妹了,您也知道,我那大嫂在老太太面前是说不上话的。三弟妹还是年轻,可也是要当娘的人了,想必慢慢就懂事了。”
外祖母耐心地道:“你以为人的秉性会随着时间改变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尤其是宅子里的女人,眼前就是那么一亩三分地,来来去去那么一干人,只有越上年纪越患得患失的,就算真有活明白的,也绝不是你那三弟妹。她要强是好事,可我管不着她是好是坏,只看她待你如何。”
母亲难堪道:“娘!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外祖母笑道:“知道知道,不过你暂且别回去,上次听你说起每日往三房送一帖安胎药,生养过的谁不知道,若不是身子差怕养不活,谁会胡乱吃那种药!万一她真出事了,你还是提早避嫌为好,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在家休养几天,瞧这大半年瘦了这许多!”
母亲想了片刻,道:“那边的事倒是能交给大嫂打理,她虽是颗墙头草,可也明白,在我手下还能得到些实权,三弟妹却是容不下任何人的,如今府里没有大事,最大的事就是三弟妹的身孕,却是个吃力又得罪人的差事,我尽早抽身,图个清净吧——至于裁换掉的人,大嫂和婆婆十分精明,三弟妹既动不了我的人,又动不了大房和慈荫堂的根基,不过是摆布些小鱼小虾,就由着她去闹吧!”
冉念烟并没怎么去过楚国公府,对它有限的了解都是来自别人的描述。
若说镇国公府大气,一街之隔的楚国公府则是娟秀严整,俨然一副江南灵秀之气。
卢氏的灵柩在家中停了七日,十月初三正是下葬的日子,当天阖家内亲以及前来吊唁的亲朋一一在灵堂前哭过灵,往长明灯中添过香油,卢氏的长子徐彻在大门前摔盆起灵,一架架白纷纷的引魂幡护送着执绋的孝子贤孙去向城外西郊的徐氏祖坟。
大人们在外面忙碌,孩子们只需安安稳稳待在后宅,嬷嬷们嘱咐过了,今日只准哭,不准笑,孩子们起初不敢违背,后来见她们都忙于操持丧事,没人管束,也就随心所欲起来,年纪小的男孩女孩凑在一起斗秋虫,虫鸣混着人声,叽叽喳喳个不停。
尤其是北府来的泰则和宝则,既不用穿重孝,又和南府的卢氏老夫人不相熟,谈不上什么悲切,南府大少爷恒则的双生子令宣、令和同他们年纪相仿,也不太明白外面发生的事,和他们玩到一处去。
徐希则陪父亲应酬去了,北府来的孩子中只剩徐安则和冉念烟安安静静地坐在回廊下。
看着满眼素白,徐安则觉得自己身上穿了两年的斩衰也不显得突兀了。
“你说人是不是都会死?”他问身边的冉念烟。
冉念烟正拿着石块在地上画画,随手把石块一丢,看着徐安则稚气却迷茫的脸,点头道:“是人都会死。”
“那我们也会死?”
冉念烟没点头,只是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我们还是小孩子,南府的老夫人活了五十五年,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
这句话,徐安则似乎消化了很久才木木地问:“为什么我爹爹只能活二十三岁?”
冉念烟没办法和五岁的孩子解释什么叫生死有命,低头继续在地上鬼画符。
她写的是徐泰则闲暇时教她的三字经,徐泰则对自己的功课不上心,教别人倒很有热情,每天两句,昨天已学到了“养不教,父之过”上。
冉念烟偷偷地写,见人来了,就把字抹掉。
晚上母亲回来后,卢氏的神主已被送入祠堂,听大人们闲聊,原来下午还闹出一场风波。
刘氏所生的一子一女拒绝在卢氏牌位前行庶子之礼,又说刘氏在城外潭柘寺出家做了姑子,她的儿女要接她回来奉养,她却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