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穿越之村扉记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啊?会不会太急了?爹,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李小荷又犹犹豫豫起来。
李东林失笑,“只是定亲而已,又不是就让你明天嫁了,怎么会急?就算现在我们家答应,这年底的事情多,到定亲起码也得等到明年了!有什么不好的?”
李东林也不再与李小荷多说了,丢下一句:“好了,这些事都有你娘呢,你就在家继续做你的花酱好了!也不用你操心。”
李东林说得没错,到定亲得到明年了。
虽然谭家一听李家的口风,就马上请来媒人提亲,换了八字,但是两家却议定明年二月再过小订礼。
谭家这样迅速又郑重的态度让夏氏和李东林都很满意,这表示谭家很满意这门亲事,也对李小荷很重视。
夏氏现在虽然要操心两个女儿的事情,忙得不行,但是还是整日乐呵呵的,精神高涨地张罗这张罗那。没办法,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眼看又到了年尾,夏氏兴致勃勃地跟李小荷商量,要买些什么东西带回老家。
虽然在平安镇上安了家,但是回家过年是不会变的。连安家在白水镇那边的,已经分家的二房都要回来的,更何况李东林一家了。
去年过年时,李东林跟夏氏忙着店里的事,根本没时间好好休息休息,今年可是要趁着年节闭市,好好休息一下的。
李家在平安镇的立身之本就是火锅,夏氏当然不会忘记这个,今年一定要在家里给众人好好弄一锅火锅尝尝。这认真说起来,李家一家人还没有一起吃过火锅呢!
夏氏在灶上忙忙碌碌,孙氏在案板上切菜,两妯娌又像以前一样说着家长里短,不过这次换成了夏氏在说,孙氏在听。
“……长得比我们小荷还了高一点呢,看着比以前小时候可是结实了不少,白净了不少。不过,我看她最大的变化啊,是这嘴可比小时候伶俐了不少!还是像弟妹你,能说会道的!”原来是夏氏在跟孙氏说着乌梅的事情。
自乌梅那次来了店里之后,她能出府时就常到李小荷家来,不过她知道了李小荷一家人都住在门店后面,就直接过后面来敲门,没再去店里了。每次她来,都要拉着李小荷聊好久,多是她在说,李小荷在听。次数一多,每次她来,李小荷就准备好蜜水、凳子,只用带着双耳朵听她聊那些小丫鬟的争斗啊,小姐们的首饰衣物什么的就好了。
“哎,当初送她进府的时候,担心的不行,就怕她那闷不吭声的性子讨不了好,现在知道她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些!”孙氏道,“倒是还没恭喜大嫂呢,小兰定亲了,我们这做叔婶的现在才知道!”
“嗨,她一个小辈,又只是定亲,那值得到处宣扬呢。等到时候丫头出门,肯定是要请弟妹回来帮忙的呢!”夏氏笑道。
“那是肯定的啊!诶,大嫂,我就知道这说的是那周家祠堂的,那家情况到底如何?”孙氏作为李小兰的婶婶,跟夏氏打听这事还是很正常的,显得关心侄女不是。
夏氏没避着孙氏,听她问起来就笑道:“说的这家是那周家祠堂本家的,我们亲家喊那周家的族长要做‘伯伯’的,倒是没问隔了几个房头了。不过这原也没什么的。这家有个已经出嫁的女儿,说给我们小兰的这个,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呢,我们小兰嫁过去,是长嫂!”
孙氏一边听夏氏说,一边点头。夏氏见了也很高兴,兴致勃勃道:“那孩子是个好的,这女子家人还是要看孩子,不能只盯着家里条件看!只要有人,日子就不会差了!”
孙氏听了笑道:“倒是没想到嫂子还是给小兰定的周家祠堂的,我还以为嫂子怎么也要给小兰找个‘城里女婿’呢!毕竟嫂子现在在平安镇也算是的‘老板娘’啦!”
夏氏现在是生活如意,以前憋的气早就忘到了脑后,现在也没有计较孙氏的话里有没有其他意思,只道:“那周家祠堂也是我们这周围数得上的大族了,况且他们那边水田多,族人基本上都过得比较富余,哪里又比那镇上的人家差了!弟妹你是不知道,这镇上有些人家,过得还不如我们乡下人呢。我们乡下人,只要有地种着,起码饿不死,不像那镇上的,地也没有。我就见过那没钱过活的,沿着巷子一家一家地敲门问有没有剩饭剩菜的!哎哟,真是……”
周家祠堂之所以叫周家祠堂,那是因为周氏族人修了一个很大的祠堂在那边,每逢有祭告先祖的大事,总要开祠堂让族中中人都祭拜的。就因为这祠堂修的很是气派,所以周围都以“周家祠堂”来做了那边的地名。
而族里能有钱来修缮这么气派的祠堂,也知道这周氏一族生活是比较好的了。
“弟妹还是别说什么老板娘不老板娘的了,弟妹也是开店的人,哪里不知道这开销呢!更何况弟妹可是比我好多了,家里人都是在赚银子,没有花银子的!我啊,有个阿福银子不能断。这小兰的亲事定了,又要准备嫁妆……”
第四十九章
孙氏从分家起,就一心扑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根本没关注其他人。况且白水镇离平安镇得走大半日的路程呢,消息传播很不方便,不是有心打听,两边的事情也不会知道。孙氏根本不知道夏氏的店生意如何,当然她也并不关心。
孙氏是个心气儿高的,自认凭着自己的手艺,能把自己家打理的顺顺当当的,所以她不在意别人如何。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你穷不关我的事,你别来找我,你富我也不会眼红,我自己也有本事。
像孙氏这样的人,那富裕人家自然要夸赞一声“有骨气”,但那穷的,则要“呸”一声,道:“我看你穷时有谁理你!”
夏氏现在过得颇是如意,所以她对于孙氏这样的态度反而有了好感,不再揪着以前的一点那点不快,让自己也不自在。她放松了心态,一想,反正我家有事也求不到你头上来,看你那气性,也不会来我家找我办事,大家就当做一般亲戚,见面三分情,像以前一样,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何必非要说什么亲兄弟、亲妯娌的话来!
夏氏选择性地忽视了二房那一直留在老家,让老婆子照看的阿才。大概这也有现在她不缺一个小孩的那双筷子有关了。
夏氏忽略了这个,作为亲娘的孙氏不可能忽视。她确实不在乎夏氏生意如何,但是有一点,孙氏还是很羡慕的。那就是夏氏竟然能将阿福送去学里!不得不说,这大房还有有点本事的。
孙氏看着玩在一起的阿寿阿才两兄弟,像开玩笑一般说道:“看我们阿才哟,跟哥哥玩得多好?是不是喜欢跟哥哥玩呀,这就对了,你要听哥哥的话哦,以后大了,也跟着哥哥去学堂!”
这话李小荷听了都觉得有点不舒服,孙氏这话什么意思啊?
本来孙氏这话是没有什么的,但是一联想到之前她是怎么将阿才留在这家里,让老婆子帮着看顾,自己一身轻松赚钱去了,就让人不得不多想想她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事不直接跟夏氏李东林说,打着爷爷奶奶为孙子操心的幌子,自己假装不知道,让老人出面为小辈舍老脸。自己还不用欠人情,真是一举两得啊!
是不是前次她把阿才留在家里,大房什么都没说,她就得寸进尺了啊?还“跟着哥哥去学堂”,你以为学堂是你家开的啊,你说去就去!
李小荷睃了一眼夏氏,见她脸上还是盈着笑意,不过那嘴角似乎勾了个嘲讽的弧度,快得差点让李小荷以为是自己眼花。
夏氏脸上笑意是没变,但是对于孙氏说的这话,她也没接。既然她是当玩笑一般说的,那自己就当玩笑一般听呗,她就不信,这次能不问自己的意见,你孙氏就能将这件事情办成了!还以为是仗着老人心疼小儿子,就能把这事情搞定了?这可不是随便丢在家里让老人帮着看看就行的,还不得让李东林去镇上卖人情!
孙氏现在将自家安在了白水镇,白水镇本来就比平安镇小很多,那边根本就没有学堂,所以孙氏要是想让阿才入学,那么只有让他在平安镇上。孙氏自己又得在白水镇开面馆,那阿才最后是不是就待在李东林家,一应事情都由夏氏等人来打理?这是什么道理?你李成林孙氏好好的在呢,就把孩子丢给大哥,还什么都不说,鬼才管你这闲事呢!
反正夏氏是打定主意不管这事的,老婆子又不可能一辈子管着阿才,就让这孙氏自说自话好了。
阿才跟阿寿差的年岁不大,家里又只有他们两个还是一副稚子模样,所以他们两个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李小兰已经定亲,算是大姑娘了,没有像以前一样,还会带着弟弟妹妹玩。她没事就经常待在自己屋里坐针线。
李小荷的亲事其实也算是定下来了,但是夏氏跟李东林都不是多话的人,除了跟两个老人报备了一声之外,就没有多说,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事呢。李小荷也就假装没有这事,也像以前一样,帮着夏氏做活。
倒是进了一年学的阿福,和在茶馆帮了近两年工的二牛,反而很有话聊。
二牛跟阿福两个只差着一岁,虽然二牛是哥哥,但是看起来却更像阿福的弟弟。夏氏从来不对孩子吝啬的,所以自家有条件之后,阿福的营养是很足的,长得很快。又加上这一年阿福就只用上学念书,样的是白白净净的,谁见了也得夸一声是个好小伙!
二牛却是黑黑瘦瘦的,虽然这黑,应该是他本来就生的黑。这大概跟孙氏的遗传基因有关系,因为玉嘉也不白,尽管她的五官是很不错的,但是配上那深色的皮肤,怎么看怎么透着股土气。想来二牛在茶馆的活并不轻松,不过看起来他倒是很满意的,笑着露出口白牙齿,对阿福道:“多识些字还是有好处的,我在茶馆里跑了两年,这掌柜的知道我识得字后,就让我跟着管账的苏先生跑... -->>
“啊?会不会太急了?爹,这样是不是不太好啊?”李小荷又犹犹豫豫起来。
李东林失笑,“只是定亲而已,又不是就让你明天嫁了,怎么会急?就算现在我们家答应,这年底的事情多,到定亲起码也得等到明年了!有什么不好的?”
李东林也不再与李小荷多说了,丢下一句:“好了,这些事都有你娘呢,你就在家继续做你的花酱好了!也不用你操心。”
李东林说得没错,到定亲得到明年了。
虽然谭家一听李家的口风,就马上请来媒人提亲,换了八字,但是两家却议定明年二月再过小订礼。
谭家这样迅速又郑重的态度让夏氏和李东林都很满意,这表示谭家很满意这门亲事,也对李小荷很重视。
夏氏现在虽然要操心两个女儿的事情,忙得不行,但是还是整日乐呵呵的,精神高涨地张罗这张罗那。没办法,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眼看又到了年尾,夏氏兴致勃勃地跟李小荷商量,要买些什么东西带回老家。
虽然在平安镇上安了家,但是回家过年是不会变的。连安家在白水镇那边的,已经分家的二房都要回来的,更何况李东林一家了。
去年过年时,李东林跟夏氏忙着店里的事,根本没时间好好休息休息,今年可是要趁着年节闭市,好好休息一下的。
李家在平安镇的立身之本就是火锅,夏氏当然不会忘记这个,今年一定要在家里给众人好好弄一锅火锅尝尝。这认真说起来,李家一家人还没有一起吃过火锅呢!
夏氏在灶上忙忙碌碌,孙氏在案板上切菜,两妯娌又像以前一样说着家长里短,不过这次换成了夏氏在说,孙氏在听。
“……长得比我们小荷还了高一点呢,看着比以前小时候可是结实了不少,白净了不少。不过,我看她最大的变化啊,是这嘴可比小时候伶俐了不少!还是像弟妹你,能说会道的!”原来是夏氏在跟孙氏说着乌梅的事情。
自乌梅那次来了店里之后,她能出府时就常到李小荷家来,不过她知道了李小荷一家人都住在门店后面,就直接过后面来敲门,没再去店里了。每次她来,都要拉着李小荷聊好久,多是她在说,李小荷在听。次数一多,每次她来,李小荷就准备好蜜水、凳子,只用带着双耳朵听她聊那些小丫鬟的争斗啊,小姐们的首饰衣物什么的就好了。
“哎,当初送她进府的时候,担心的不行,就怕她那闷不吭声的性子讨不了好,现在知道她过得好,我也就放心了些!”孙氏道,“倒是还没恭喜大嫂呢,小兰定亲了,我们这做叔婶的现在才知道!”
“嗨,她一个小辈,又只是定亲,那值得到处宣扬呢。等到时候丫头出门,肯定是要请弟妹回来帮忙的呢!”夏氏笑道。
“那是肯定的啊!诶,大嫂,我就知道这说的是那周家祠堂的,那家情况到底如何?”孙氏作为李小兰的婶婶,跟夏氏打听这事还是很正常的,显得关心侄女不是。
夏氏没避着孙氏,听她问起来就笑道:“说的这家是那周家祠堂本家的,我们亲家喊那周家的族长要做‘伯伯’的,倒是没问隔了几个房头了。不过这原也没什么的。这家有个已经出嫁的女儿,说给我们小兰的这个,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呢,我们小兰嫁过去,是长嫂!”
孙氏一边听夏氏说,一边点头。夏氏见了也很高兴,兴致勃勃道:“那孩子是个好的,这女子家人还是要看孩子,不能只盯着家里条件看!只要有人,日子就不会差了!”
孙氏听了笑道:“倒是没想到嫂子还是给小兰定的周家祠堂的,我还以为嫂子怎么也要给小兰找个‘城里女婿’呢!毕竟嫂子现在在平安镇也算是的‘老板娘’啦!”
夏氏现在是生活如意,以前憋的气早就忘到了脑后,现在也没有计较孙氏的话里有没有其他意思,只道:“那周家祠堂也是我们这周围数得上的大族了,况且他们那边水田多,族人基本上都过得比较富余,哪里又比那镇上的人家差了!弟妹你是不知道,这镇上有些人家,过得还不如我们乡下人呢。我们乡下人,只要有地种着,起码饿不死,不像那镇上的,地也没有。我就见过那没钱过活的,沿着巷子一家一家地敲门问有没有剩饭剩菜的!哎哟,真是……”
周家祠堂之所以叫周家祠堂,那是因为周氏族人修了一个很大的祠堂在那边,每逢有祭告先祖的大事,总要开祠堂让族中中人都祭拜的。就因为这祠堂修的很是气派,所以周围都以“周家祠堂”来做了那边的地名。
而族里能有钱来修缮这么气派的祠堂,也知道这周氏一族生活是比较好的了。
“弟妹还是别说什么老板娘不老板娘的了,弟妹也是开店的人,哪里不知道这开销呢!更何况弟妹可是比我好多了,家里人都是在赚银子,没有花银子的!我啊,有个阿福银子不能断。这小兰的亲事定了,又要准备嫁妆……”
第四十九章
孙氏从分家起,就一心扑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上,根本没关注其他人。况且白水镇离平安镇得走大半日的路程呢,消息传播很不方便,不是有心打听,两边的事情也不会知道。孙氏根本不知道夏氏的店生意如何,当然她也并不关心。
孙氏是个心气儿高的,自认凭着自己的手艺,能把自己家打理的顺顺当当的,所以她不在意别人如何。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你穷不关我的事,你别来找我,你富我也不会眼红,我自己也有本事。
像孙氏这样的人,那富裕人家自然要夸赞一声“有骨气”,但那穷的,则要“呸”一声,道:“我看你穷时有谁理你!”
夏氏现在过得颇是如意,所以她对于孙氏这样的态度反而有了好感,不再揪着以前的一点那点不快,让自己也不自在。她放松了心态,一想,反正我家有事也求不到你头上来,看你那气性,也不会来我家找我办事,大家就当做一般亲戚,见面三分情,像以前一样,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何必非要说什么亲兄弟、亲妯娌的话来!
夏氏选择性地忽视了二房那一直留在老家,让老婆子照看的阿才。大概这也有现在她不缺一个小孩的那双筷子有关了。
夏氏忽略了这个,作为亲娘的孙氏不可能忽视。她确实不在乎夏氏生意如何,但是有一点,孙氏还是很羡慕的。那就是夏氏竟然能将阿福送去学里!不得不说,这大房还有有点本事的。
孙氏看着玩在一起的阿寿阿才两兄弟,像开玩笑一般说道:“看我们阿才哟,跟哥哥玩得多好?是不是喜欢跟哥哥玩呀,这就对了,你要听哥哥的话哦,以后大了,也跟着哥哥去学堂!”
这话李小荷听了都觉得有点不舒服,孙氏这话什么意思啊?
本来孙氏这话是没有什么的,但是一联想到之前她是怎么将阿才留在这家里,让老婆子帮着看顾,自己一身轻松赚钱去了,就让人不得不多想想她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事不直接跟夏氏李东林说,打着爷爷奶奶为孙子操心的幌子,自己假装不知道,让老人出面为小辈舍老脸。自己还不用欠人情,真是一举两得啊!
是不是前次她把阿才留在家里,大房什么都没说,她就得寸进尺了啊?还“跟着哥哥去学堂”,你以为学堂是你家开的啊,你说去就去!
李小荷睃了一眼夏氏,见她脸上还是盈着笑意,不过那嘴角似乎勾了个嘲讽的弧度,快得差点让李小荷以为是自己眼花。
夏氏脸上笑意是没变,但是对于孙氏说的这话,她也没接。既然她是当玩笑一般说的,那自己就当玩笑一般听呗,她就不信,这次能不问自己的意见,你孙氏就能将这件事情办成了!还以为是仗着老人心疼小儿子,就能把这事情搞定了?这可不是随便丢在家里让老人帮着看看就行的,还不得让李东林去镇上卖人情!
孙氏现在将自家安在了白水镇,白水镇本来就比平安镇小很多,那边根本就没有学堂,所以孙氏要是想让阿才入学,那么只有让他在平安镇上。孙氏自己又得在白水镇开面馆,那阿才最后是不是就待在李东林家,一应事情都由夏氏等人来打理?这是什么道理?你李成林孙氏好好的在呢,就把孩子丢给大哥,还什么都不说,鬼才管你这闲事呢!
反正夏氏是打定主意不管这事的,老婆子又不可能一辈子管着阿才,就让这孙氏自说自话好了。
阿才跟阿寿差的年岁不大,家里又只有他们两个还是一副稚子模样,所以他们两个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李小兰已经定亲,算是大姑娘了,没有像以前一样,还会带着弟弟妹妹玩。她没事就经常待在自己屋里坐针线。
李小荷的亲事其实也算是定下来了,但是夏氏跟李东林都不是多话的人,除了跟两个老人报备了一声之外,就没有多说,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事呢。李小荷也就假装没有这事,也像以前一样,帮着夏氏做活。
倒是进了一年学的阿福,和在茶馆帮了近两年工的二牛,反而很有话聊。
二牛跟阿福两个只差着一岁,虽然二牛是哥哥,但是看起来却更像阿福的弟弟。夏氏从来不对孩子吝啬的,所以自家有条件之后,阿福的营养是很足的,长得很快。又加上这一年阿福就只用上学念书,样的是白白净净的,谁见了也得夸一声是个好小伙!
二牛却是黑黑瘦瘦的,虽然这黑,应该是他本来就生的黑。这大概跟孙氏的遗传基因有关系,因为玉嘉也不白,尽管她的五官是很不错的,但是配上那深色的皮肤,怎么看怎么透着股土气。想来二牛在茶馆的活并不轻松,不过看起来他倒是很满意的,笑着露出口白牙齿,对阿福道:“多识些字还是有好处的,我在茶馆里跑了两年,这掌柜的知道我识得字后,就让我跟着管账的苏先生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