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厂公为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齐泰与黄子澄两人都是朱允炆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彼此之间算是同僚也算是亲信。但从某个角度上上来说,他们还算是敌人。
都是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谁也不服谁,所以偶尔也会有些争执。从本心上来说两人都是为了朱允炆,为了这个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他们今日坐在了一处,商谈今后的安排,以免出了什么误会,争执起来,徒惹人笑。
政治其实就是一个取舍进退的过程,想要做成什么事情,通常需要一定的让步。
黄子澄提出削藩,先易后难,齐泰同意了。齐泰提出了要开武举,强军奋武,黄子澄也同意了。这就是一步进退。而接下来,还有不少其他的事情要谈。
黄子澄提出要肃清吏治,齐泰有提出要清查田亩。黄子澄提出要重农,齐泰又提出要抑商。两人你来我往的将整个大明朝都重新规划了一番。一个东宫侍读,一个兵部左侍郎,搞得好像皇帝和宰相一般,若被外人瞧见了,说不定会讥笑一番。
而为了不让别人讥笑,两人的话题慢慢的转了个弯。
“黄兄大才,足为天下栋梁,我看做个太常寺卿兼任翰林学士当是绰绰有余。”
“哪里哪里。”黄子澄脸上笑的跟朵花一样:“倒是齐兄于武备上的一番见解,我觉得比兵部尚书茹瑺要深刻的多了。”
“黄兄过誉了,齐泰可担当不起啊。”
两人互相的恭维吹捧,谈笑间就为对方封了官,许了愿,美好的未来近在眼前,他们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
朱允炆可不知道自己的官位已经被两人做了主,此刻,他正在徐如意的陪同下,在武英殿中接见一个人,一个看起来平平常常,但气质令人折服的读书人。
他就是朱元璋点名从蜀地汉中叫到朱允炆面前的,人称“正学先生”的方孝孺。
四十一二岁的年纪,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下颌三尺美髯,面如冠玉。身材匀称,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后背微微有些驼,但一身的正气确实让人心仪。
“正学先生远道而来,一路上累了吧,来,”朱允炆亲自给方孝孺斟上茶水,微笑道:“先生尝尝,这是上好的红袍,孤虽然不甚懂茶,但也觉得这茶味道不错。”
方孝孺起身拱手,恭敬地说道:“多谢长孙殿下赐茶,微臣感激不尽。”
若说起来,方孝孺在洪武十年的时候便考中了举人,那一年,他才十岁。这在当时可算是不折不扣的才子,神童。每一个看过他文章的人都会赞一声好,按理说考个进士功名也是不在话下。
可偏偏的,还没等他入京参加会试,他爹方克勤被卷入了空印案之中,被朱元璋砍了脑袋。而他也不得不回家守孝。
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刻苦读书,修身养性。在之后的几年中,他的名气和才气越发的大了,几近天下闻名的程度。
洪武十五年,浙江巡抚吴沉将其举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见之后,说了一声:“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便派他去汉中做了一个讲学官,专职给汉中的儒生们教书。
所以说,方孝孺自称“微臣”,倒也不算错,虽然他的官职有些奇怪。
看方孝孺静静地品茶,朱允炆想了想,开口问道:“先生对于当今天下大事可有何见解否?”
朱允炆一时间其实也没什么想说的,所以就来了这么一句,大概的意思就是让方孝孺随便的说,凡是对江山社稷有用的,他都愿意听。
方孝孺放下茶盏,沉思片刻,开口道:“当今圣上为长孙殿下制定的律法制度已经很完善了,除藩王之策或有瑕疵之外,其它的,臣不认为有什么可改之处。”
“哦?”朱允炆来了兴致。
他见过太多在他,或者他皇爷爷面前夸夸其谈,针砭时弊的人,可从没见过像眼前方孝孺这般,三缄其口的。
朱允炆疑惑道:“先生此言,可是欲效仿汉初曹参之旧事吗?”
曹参,也就是“萧规曹随”这个成语中所说的曹,继萧何之后当上了宰相,对萧何所定下的一切政策不做丝毫的改动。
方孝孺微微一笑:“长孙殿下,其实您心里应该清楚,当今天下在圣上的治理下,百姓已然安居乐业。若你想让百姓们过得更好一些,不能说不可能,但是很难。而且也没有必要。”
“哦?为何没有必要?”
“百姓们没有太多的追求,他们想要的,不过就是一日三餐,能有口饱饭,手里稍微攒下一点余钱即可。其它的他们不会去想,殿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给。”
“若孤想给呢?”
“那就难了。”方孝孺微笑着,侃侃而谈:“北方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为两石上下。南方土地肥沃,两季稻谷亩产可达四石。不计其它苛捐杂税,朝廷对于田税的征收为三十税一,若是加上其它苛捐杂税并入田税中计算,大概可以折为二十税一。
而朝廷每年除了花费在水利等各项工程上的必要用度之外,余者大多都用在了给朝中官员发放俸禄上以及筹措军备上。
也就是说,殿下若想让百姓们多些存饷,就必须继续减少官员们的俸禄。而减少俸禄的后果,就是让贪腐更加严重。这一点我不说,相信殿下也能明白。”
。。。。。。
“正学先生确有大才,殿下若能有此人相助,是天下百姓之福,亦是殿下之福。”
方孝孺离去后,徐如意对朱允炆正色说道。
“哦?”朱允炆惊讶的看着徐如意:“从没见你如此推崇一个人,今日你二人只见了一面便得出如此结论,详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殿下,奴婢懂得不多,但却也知道,治理天下,不外乎文治武功。正学先生不懂军事,点出藩王之弊,却不细说,说明此人有自知之明,不是纸上谈兵之人。而说起文治,他从民生入手,将百姓的收支说的头头是道,又以数字为依据,令人信服。最后又讲决策之权交到了殿下手中,说明他知进退,尊上。这样的... -->>
齐泰与黄子澄两人都是朱允炆身边比较亲近的人,彼此之间算是同僚也算是亲信。但从某个角度上上来说,他们还算是敌人。
都是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谁也不服谁,所以偶尔也会有些争执。从本心上来说两人都是为了朱允炆,为了这个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他们今日坐在了一处,商谈今后的安排,以免出了什么误会,争执起来,徒惹人笑。
政治其实就是一个取舍进退的过程,想要做成什么事情,通常需要一定的让步。
黄子澄提出削藩,先易后难,齐泰同意了。齐泰提出了要开武举,强军奋武,黄子澄也同意了。这就是一步进退。而接下来,还有不少其他的事情要谈。
黄子澄提出要肃清吏治,齐泰有提出要清查田亩。黄子澄提出要重农,齐泰又提出要抑商。两人你来我往的将整个大明朝都重新规划了一番。一个东宫侍读,一个兵部左侍郎,搞得好像皇帝和宰相一般,若被外人瞧见了,说不定会讥笑一番。
而为了不让别人讥笑,两人的话题慢慢的转了个弯。
“黄兄大才,足为天下栋梁,我看做个太常寺卿兼任翰林学士当是绰绰有余。”
“哪里哪里。”黄子澄脸上笑的跟朵花一样:“倒是齐兄于武备上的一番见解,我觉得比兵部尚书茹瑺要深刻的多了。”
“黄兄过誉了,齐泰可担当不起啊。”
两人互相的恭维吹捧,谈笑间就为对方封了官,许了愿,美好的未来近在眼前,他们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
朱允炆可不知道自己的官位已经被两人做了主,此刻,他正在徐如意的陪同下,在武英殿中接见一个人,一个看起来平平常常,但气质令人折服的读书人。
他就是朱元璋点名从蜀地汉中叫到朱允炆面前的,人称“正学先生”的方孝孺。
四十一二岁的年纪,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下颌三尺美髯,面如冠玉。身材匀称,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后背微微有些驼,但一身的正气确实让人心仪。
“正学先生远道而来,一路上累了吧,来,”朱允炆亲自给方孝孺斟上茶水,微笑道:“先生尝尝,这是上好的红袍,孤虽然不甚懂茶,但也觉得这茶味道不错。”
方孝孺起身拱手,恭敬地说道:“多谢长孙殿下赐茶,微臣感激不尽。”
若说起来,方孝孺在洪武十年的时候便考中了举人,那一年,他才十岁。这在当时可算是不折不扣的才子,神童。每一个看过他文章的人都会赞一声好,按理说考个进士功名也是不在话下。
可偏偏的,还没等他入京参加会试,他爹方克勤被卷入了空印案之中,被朱元璋砍了脑袋。而他也不得不回家守孝。
之后的日子里,他每天刻苦读书,修身养性。在之后的几年中,他的名气和才气越发的大了,几近天下闻名的程度。
洪武十五年,浙江巡抚吴沉将其举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接见之后,说了一声:“现在还不是用他的时候”,便派他去汉中做了一个讲学官,专职给汉中的儒生们教书。
所以说,方孝孺自称“微臣”,倒也不算错,虽然他的官职有些奇怪。
看方孝孺静静地品茶,朱允炆想了想,开口问道:“先生对于当今天下大事可有何见解否?”
朱允炆一时间其实也没什么想说的,所以就来了这么一句,大概的意思就是让方孝孺随便的说,凡是对江山社稷有用的,他都愿意听。
方孝孺放下茶盏,沉思片刻,开口道:“当今圣上为长孙殿下制定的律法制度已经很完善了,除藩王之策或有瑕疵之外,其它的,臣不认为有什么可改之处。”
“哦?”朱允炆来了兴致。
他见过太多在他,或者他皇爷爷面前夸夸其谈,针砭时弊的人,可从没见过像眼前方孝孺这般,三缄其口的。
朱允炆疑惑道:“先生此言,可是欲效仿汉初曹参之旧事吗?”
曹参,也就是“萧规曹随”这个成语中所说的曹,继萧何之后当上了宰相,对萧何所定下的一切政策不做丝毫的改动。
方孝孺微微一笑:“长孙殿下,其实您心里应该清楚,当今天下在圣上的治理下,百姓已然安居乐业。若你想让百姓们过得更好一些,不能说不可能,但是很难。而且也没有必要。”
“哦?为何没有必要?”
“百姓们没有太多的追求,他们想要的,不过就是一日三餐,能有口饱饭,手里稍微攒下一点余钱即可。其它的他们不会去想,殿下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给。”
“若孤想给呢?”
“那就难了。”方孝孺微笑着,侃侃而谈:“北方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为两石上下。南方土地肥沃,两季稻谷亩产可达四石。不计其它苛捐杂税,朝廷对于田税的征收为三十税一,若是加上其它苛捐杂税并入田税中计算,大概可以折为二十税一。
而朝廷每年除了花费在水利等各项工程上的必要用度之外,余者大多都用在了给朝中官员发放俸禄上以及筹措军备上。
也就是说,殿下若想让百姓们多些存饷,就必须继续减少官员们的俸禄。而减少俸禄的后果,就是让贪腐更加严重。这一点我不说,相信殿下也能明白。”
。。。。。。
“正学先生确有大才,殿下若能有此人相助,是天下百姓之福,亦是殿下之福。”
方孝孺离去后,徐如意对朱允炆正色说道。
“哦?”朱允炆惊讶的看着徐如意:“从没见你如此推崇一个人,今日你二人只见了一面便得出如此结论,详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殿下,奴婢懂得不多,但却也知道,治理天下,不外乎文治武功。正学先生不懂军事,点出藩王之弊,却不细说,说明此人有自知之明,不是纸上谈兵之人。而说起文治,他从民生入手,将百姓的收支说的头头是道,又以数字为依据,令人信服。最后又讲决策之权交到了殿下手中,说明他知进退,尊上。这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