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 “陛下,是。”
“会有何结果?”
“臣说陛下是太阳,虽然这轮太阳做得还不够很好,终是仁君,许多百姓对这个国家没有失望。百姓不失望,将士也不会失望。因此结果臣想会是虽败犹荣。”
“朕不解。”
“范雍会误国,延州除了金明寨的将士外,真正将士数量不足,所以必败,可虽败,元昊也只能获得一场惨胜。”
“为何?”
“陛下,再过几天吧,臣只是猜测,只有过了几天,有了确凿的消息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商议。”
赵祯站起来踱来踱去。
郑朗从容地说道:“也许臣想法是错误的,但不管是什么理由,就是不同意夏竦组建训练土军,也不能用霍去病、李靖等名将做为理由。华夏几千年,象这种名将又出过几个?况且我朝的士兵战斗力可及汉唐最巅峰时间的精兵悍卒?国家这几年多灾多难,又有西北兵患,危机重重。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化解这场危机。可是臣看到的是孔道辅等人排挤武将,说王德用象太祖陛下。凭借王德用抢亲之举,他能及太祖陛下?因为孔道辅不附己,张士逊相公用计,使陛下对孔道辅生恶,罢贬孔道辅,将孔道辅活活气死。这是朝争,想要在京城站着脚,必然有争斗,这成了华夏几千年文明的传统。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也许臣某一天也要投入这种尘俗中。”
说得很直接,赵祯只好再次苦笑。
郑朗说得似乎有理,可谁敢用武将?不但是张士逊,自己也不敢用。
之所以罢王德用,还有另一层原因,他呆在西府太久了,所以自己才默认的。
不过没必要向郑朗解释。
郑朗继续说:“这是度,避免不了,但法是不能不顾国家,杨偕之进谏,是不顾国家的争斗。夏竦的品德不及杨偕等人,然而臣观去年的邸报,上书的数人当中,唯有夏竦对西北的认识最为清醒。如果不顾国家利益,只要自己反感的就要打倒,非是进谏,而是一种很严重的戾气。这种后果有可能比郭劝之举更严重。”
“朕明白了。”
“陛下,西北的局势是猜测,再过几天,等到西北奏折进京,才能做决定。陛下让臣进宫谨见,除这个问题外,还提了蔗糖的作坊”
“你说说。”
“如臣猜得不错,自此以后西北战火将会不休,国库这几年多灾多害,很是空虚,想要应付西北的军事消耗,无非有几条途径,节减开支。想要节省开支,节约内宫开支远远不够的,只有改革冗兵与冗官。然而战争打响,不是冗兵,反而需要更多的兵员与官员。”
“是啊。”
“那么只有加税,只要陛下想加税,上面加一成税,摊到百姓头上最少加了五成税。”少年时郑朗反复也与赵祯说过这件事,但郑朗离开时间长了,赵祯自己发生的事情也多,大多数淡忘,如今再次提起来,赵祯黯然点头。
此时的赵祯绝不会愤怒,如郑朗所说,那一朝那一代都有,宋朝在厚养官员的状态下,算是比较好的。
更不会指望每一个官员都有郑朗的能耐,这几年郑朗在下面搞出许多事,为什么没有大臣敢反对,因为搞出名堂,各种税务钱粮,恐怕为朝廷带来一千多万贯的收益。
钱挣得多,花得也多,朝廷国库还是很紧张,不会多出一千多万贯。所以有的大臣也会想到一个问题,没有郑朗替朝廷挣来这么多钱粮,会是什么样状况?
赵祯眼神柔和起来,说道:“这几年,你也辛苦了。”
“论辛苦,陛下才是最辛苦,”郑朗叹息道,小魔女在他身上撒了尿,换了赵祯穿的便衣,穿回去崔娴与杏儿都不相信,一个皇帝怎么穿这种衣服。又徐徐说道:“陛下,所以最好不要加税,平安监的契股能为朝廷敛一部分财,但不是时候,可是蔗糖紧俏,臣听闻契丹人与倭奴国人也产生了兴趣,所以臣认为可以放一放。也不能放开太多,否则供大于求,损害契股的利益,也损害朝廷的利益,臣认为在遂宁与杭州再设两监足矣。以后根据情况再作调控。到秋后再放开一部分平安监的契股,虽不能满足西北的军费,但能缓解一部分燃眉之急。”
“朕准奏。”赵祯道。
但是郑朗很怀疑,如今蔗糖作坊不归他管理,垂涎的人多,其中有许多权贵必然参与,那么必然会有很多黑幕。因此郑朗怀疑能替朝廷敛多少正当的收入。不过战争一旦打响,朝廷逼迫之下,虽有黑幕,不会很严重。
既然说了这件事,郑朗索性将这次进京要说的事,全部说出。又说:“臣想请杭州的茶法采用通商法。”
怕赵祯不懂,郑朗说了茶法的关健。
一开始朝廷实施买扑制,也不能说是错误的。盐酒茶矾香除了香之外,全部是民用物资,家家户户离不开的,所以必须精英集团支持,才能实施下去。买扑制作用之一。
西北与北方用兵,不象东京有大运河与汴河之利,运输困难,运费高昂,若是全部官营,以官府的效率与贪墨,朝廷会产生巨大的亏空。用买扑制交给商人自己解决,朝廷通过交引控制,在开始之初是起良性作用的。
但与郑朗的那种联营不同,那是通过市场作调剂,供大于求,出现亏损,求大于供,会出现盈利。这是通过专营与武力律法强行控制的商业,故产生许多弊端。
终端是西北与北方的物资,粮食是陈粮烂娘,这是结果之一。起端是大户大商人得利,中小户与中小商人破产。
想解决也不是很难,西北实施王安石的市易法!
争议太多了,西北也不是他操神的地方。郑朗未说,只说起端与茶法。实施通商法,朝廷利润会下降,不能想得那么乐观,可会比眼下的茶法为朝廷带来的实利多。又归于各州府商税收入,节约部分官吏。全国性的通商法,郑朗怕麻烦,还是没有说。只说杭州。
一旦杭州实施通商法,会给杭州中小商人与茶户带来实利,是市场决定价格,而不是朝廷与大商人决定价格,缺价会扬,多价会跌,总之肯定茶户收入也会提高。损害的是参与的大商人与大户人家、豪强。
但在杭州不是很困难,大多数会因为蔗糖作坊与平安监,与朝廷捆绑,虽略有不满,但不会有很大的怨言。又是大势所趋,毕竟因为市舶司交易量增加,茶叶大量出口,早迟要找出一个解决之道。
郑朗从头到尾将利害关系一一做了解讲。
说了茶法,更多的讲了买扑制,以及盐酒茶矾的种种利害关系。
赵祯的老师很多,包括夏竦、张士逊,但他们不会向赵祯讲解这个。
郑朗的讲述,赵祯眉头跳了跳,几次出现心领神会的表情。
但不仅是这三件事,还有海外的供给点。
郑朗拿出一幅地图,秋后还有数矿,不仅是吕宋群岛,还有东南诸岛,一直到大洋洲,这是无奈了。往西诸岛因为航海发达,文明也提了上来,当地有比较先进的大小国家,倭奴国两矿让郑朗感到头痛,更不想触动这些国家。
所以必须要设定供给点,不仅提供供给,还有一个作用,提供大量的避风港口。海上多风暴,大风暴来临时,离港口近,船只及时赶入港口,就能增加一份生机。
韩琦回京后也向赵祯说过,但赵祯脸上犹豫不决:“郑卿,此事再作商议。”
郑朗说了第五件事,免役法。
继续在杭州推行免役法。
不象全国推广,仅是杭州一处。
赵祯终于忍不住说道:“郑卿,若是全国执行免役法如何?”
看到太平州执行免役法带来的好处,已经有十几个知州上书提及此事。
郑朗摇头,道:“陛下,此事不能急,国库紧张,一旦全国推及免役法,必然成为国家敛财工具。各州贫富不均,民俗不一,如陕西各州多弓箭手,一旦用免役法代替,将会给百姓增加多少税务?想在全国推广,只有一个办法,朝廷必须持公平之心,用东边富裕的州府节约下来的财富补充西边贫困州府,百姓才不会怨愤,这会很麻烦。而且各州节余多少,补充多少,又不好估计。陛下,此事非能急也。臣几年前临离开京城时,陛下说,代朕看一看江南。所以臣这是特例,看看在数州实施结果如何,再渐渐普及。”
“会有什么麻烦?”
“麻烦很多,”郑朗一一将王安石实施免役法产生的纠纷说出来。
说到底,其中一半纠纷,是王安石将免役法定位在替国家敛财上造成的。可眼下要打仗了,一旦全部实施,必然也会成为敛财工具。失去了公正之心,就会给保守与失去利益的大部分士大夫集团与精英攻击借口。
“好难。”
“陛下,一项国政,甚至陛下的一言一行,都能让全国震动,怎能不麻烦呢?臣只要一州一府上做了一些实事,还给了他们敛财的机会,却闹出这么多风波。何况是全国。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陛下有心,阳光会真正的普照天下。”郑朗说完最后一句,离宫告辞。
时光过得很快,眨眼到了正月二十八。
中书省院内的柳树开始绽放出一小点一小点鹅黄的绿叶。
张士逊在喝着茶,看着窗外初春的明媚春光,向身后的宋庠问道:“今天是第十天了吧?”
宋庠点头。
张士逊眼中闪过一道诡奇的眼神。
郑朗骂皇帝不要紧,有许多后来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骂皇帝以博清名,但居然敢连自己在内东西两府所有宰相都骂了进去。使张士逊怒火冲天。
这几年王曾李迪王曙等人先后死去,吕夷简下放,张士逊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和鼓。他的野心也在膨胀,似乎这一年多来,他在相位上做的事勉强也算合格,所以人格产生分裂,不但打压了孔道辅,郑朗说的那番话也让他大为不满。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既然郑朗说十天,那就给他十天时间。
一盏茶喝完,张士逊说道:“伯庠,你起草一道奏折,弹劾郑朗。”
“弹劾郑朗?”宋庠狐疑地问。
“说他妖言惑众,破坏祖宗法制。”张士逊冷冷地说道。
他气郑朗的不仅不给他面子,要知道郑朗能让赵祯授太子宾客之职,还是自己默认的,否则有这么年轻的太子宾客么?既然不识相,那也不用客气了。
宋庠还在怀疑,对郑朗他也略有不悦,不过值得东府两相来弹劾么?
就算西北没有郑朗说的危害大,也要增加军费,平安监的作用无可替代,两位宰相弹劾郑朗,意味着要么郑朗换州府,要么两位宰相下台。后者可能性很小,可谁去替代郑朗?
就在这时候,外面的衙役进来禀报:“张相公,宋相公,延州急报。”
一声脆响。
张士逊手中的建窑黑瓷茶杯丢在地上,溅起一道道乌黑的凶光。
章得象皱眉道:“让他进来。”
将延州的探子带进来,是急报,用最快的马赶来,探子头上一头汗水,气喘吁吁地说道:“元昊入侵延州,刘平、石元孙将军全军覆没。”
sp; “陛下,是。”
“会有何结果?”
“臣说陛下是太阳,虽然这轮太阳做得还不够很好,终是仁君,许多百姓对这个国家没有失望。百姓不失望,将士也不会失望。因此结果臣想会是虽败犹荣。”
“朕不解。”
“范雍会误国,延州除了金明寨的将士外,真正将士数量不足,所以必败,可虽败,元昊也只能获得一场惨胜。”
“为何?”
“陛下,再过几天吧,臣只是猜测,只有过了几天,有了确凿的消息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商议。”
赵祯站起来踱来踱去。
郑朗从容地说道:“也许臣想法是错误的,但不管是什么理由,就是不同意夏竦组建训练土军,也不能用霍去病、李靖等名将做为理由。华夏几千年,象这种名将又出过几个?况且我朝的士兵战斗力可及汉唐最巅峰时间的精兵悍卒?国家这几年多灾多难,又有西北兵患,危机重重。只有上下一心,才能化解这场危机。可是臣看到的是孔道辅等人排挤武将,说王德用象太祖陛下。凭借王德用抢亲之举,他能及太祖陛下?因为孔道辅不附己,张士逊相公用计,使陛下对孔道辅生恶,罢贬孔道辅,将孔道辅活活气死。这是朝争,想要在京城站着脚,必然有争斗,这成了华夏几千年文明的传统。外战外行,内战内行。也许臣某一天也要投入这种尘俗中。”
说得很直接,赵祯只好再次苦笑。
郑朗说得似乎有理,可谁敢用武将?不但是张士逊,自己也不敢用。
之所以罢王德用,还有另一层原因,他呆在西府太久了,所以自己才默认的。
不过没必要向郑朗解释。
郑朗继续说:“这是度,避免不了,但法是不能不顾国家,杨偕之进谏,是不顾国家的争斗。夏竦的品德不及杨偕等人,然而臣观去年的邸报,上书的数人当中,唯有夏竦对西北的认识最为清醒。如果不顾国家利益,只要自己反感的就要打倒,非是进谏,而是一种很严重的戾气。这种后果有可能比郭劝之举更严重。”
“朕明白了。”
“陛下,西北的局势是猜测,再过几天,等到西北奏折进京,才能做决定。陛下让臣进宫谨见,除这个问题外,还提了蔗糖的作坊”
“你说说。”
“如臣猜得不错,自此以后西北战火将会不休,国库这几年多灾多害,很是空虚,想要应付西北的军事消耗,无非有几条途径,节减开支。想要节省开支,节约内宫开支远远不够的,只有改革冗兵与冗官。然而战争打响,不是冗兵,反而需要更多的兵员与官员。”
“是啊。”
“那么只有加税,只要陛下想加税,上面加一成税,摊到百姓头上最少加了五成税。”少年时郑朗反复也与赵祯说过这件事,但郑朗离开时间长了,赵祯自己发生的事情也多,大多数淡忘,如今再次提起来,赵祯黯然点头。
此时的赵祯绝不会愤怒,如郑朗所说,那一朝那一代都有,宋朝在厚养官员的状态下,算是比较好的。
更不会指望每一个官员都有郑朗的能耐,这几年郑朗在下面搞出许多事,为什么没有大臣敢反对,因为搞出名堂,各种税务钱粮,恐怕为朝廷带来一千多万贯的收益。
钱挣得多,花得也多,朝廷国库还是很紧张,不会多出一千多万贯。所以有的大臣也会想到一个问题,没有郑朗替朝廷挣来这么多钱粮,会是什么样状况?
赵祯眼神柔和起来,说道:“这几年,你也辛苦了。”
“论辛苦,陛下才是最辛苦,”郑朗叹息道,小魔女在他身上撒了尿,换了赵祯穿的便衣,穿回去崔娴与杏儿都不相信,一个皇帝怎么穿这种衣服。又徐徐说道:“陛下,所以最好不要加税,平安监的契股能为朝廷敛一部分财,但不是时候,可是蔗糖紧俏,臣听闻契丹人与倭奴国人也产生了兴趣,所以臣认为可以放一放。也不能放开太多,否则供大于求,损害契股的利益,也损害朝廷的利益,臣认为在遂宁与杭州再设两监足矣。以后根据情况再作调控。到秋后再放开一部分平安监的契股,虽不能满足西北的军费,但能缓解一部分燃眉之急。”
“朕准奏。”赵祯道。
但是郑朗很怀疑,如今蔗糖作坊不归他管理,垂涎的人多,其中有许多权贵必然参与,那么必然会有很多黑幕。因此郑朗怀疑能替朝廷敛多少正当的收入。不过战争一旦打响,朝廷逼迫之下,虽有黑幕,不会很严重。
既然说了这件事,郑朗索性将这次进京要说的事,全部说出。又说:“臣想请杭州的茶法采用通商法。”
怕赵祯不懂,郑朗说了茶法的关健。
一开始朝廷实施买扑制,也不能说是错误的。盐酒茶矾香除了香之外,全部是民用物资,家家户户离不开的,所以必须精英集团支持,才能实施下去。买扑制作用之一。
西北与北方用兵,不象东京有大运河与汴河之利,运输困难,运费高昂,若是全部官营,以官府的效率与贪墨,朝廷会产生巨大的亏空。用买扑制交给商人自己解决,朝廷通过交引控制,在开始之初是起良性作用的。
但与郑朗的那种联营不同,那是通过市场作调剂,供大于求,出现亏损,求大于供,会出现盈利。这是通过专营与武力律法强行控制的商业,故产生许多弊端。
终端是西北与北方的物资,粮食是陈粮烂娘,这是结果之一。起端是大户大商人得利,中小户与中小商人破产。
想解决也不是很难,西北实施王安石的市易法!
争议太多了,西北也不是他操神的地方。郑朗未说,只说起端与茶法。实施通商法,朝廷利润会下降,不能想得那么乐观,可会比眼下的茶法为朝廷带来的实利多。又归于各州府商税收入,节约部分官吏。全国性的通商法,郑朗怕麻烦,还是没有说。只说杭州。
一旦杭州实施通商法,会给杭州中小商人与茶户带来实利,是市场决定价格,而不是朝廷与大商人决定价格,缺价会扬,多价会跌,总之肯定茶户收入也会提高。损害的是参与的大商人与大户人家、豪强。
但在杭州不是很困难,大多数会因为蔗糖作坊与平安监,与朝廷捆绑,虽略有不满,但不会有很大的怨言。又是大势所趋,毕竟因为市舶司交易量增加,茶叶大量出口,早迟要找出一个解决之道。
郑朗从头到尾将利害关系一一做了解讲。
说了茶法,更多的讲了买扑制,以及盐酒茶矾的种种利害关系。
赵祯的老师很多,包括夏竦、张士逊,但他们不会向赵祯讲解这个。
郑朗的讲述,赵祯眉头跳了跳,几次出现心领神会的表情。
但不仅是这三件事,还有海外的供给点。
郑朗拿出一幅地图,秋后还有数矿,不仅是吕宋群岛,还有东南诸岛,一直到大洋洲,这是无奈了。往西诸岛因为航海发达,文明也提了上来,当地有比较先进的大小国家,倭奴国两矿让郑朗感到头痛,更不想触动这些国家。
所以必须要设定供给点,不仅提供供给,还有一个作用,提供大量的避风港口。海上多风暴,大风暴来临时,离港口近,船只及时赶入港口,就能增加一份生机。
韩琦回京后也向赵祯说过,但赵祯脸上犹豫不决:“郑卿,此事再作商议。”
郑朗说了第五件事,免役法。
继续在杭州推行免役法。
不象全国推广,仅是杭州一处。
赵祯终于忍不住说道:“郑卿,若是全国执行免役法如何?”
看到太平州执行免役法带来的好处,已经有十几个知州上书提及此事。
郑朗摇头,道:“陛下,此事不能急,国库紧张,一旦全国推及免役法,必然成为国家敛财工具。各州贫富不均,民俗不一,如陕西各州多弓箭手,一旦用免役法代替,将会给百姓增加多少税务?想在全国推广,只有一个办法,朝廷必须持公平之心,用东边富裕的州府节约下来的财富补充西边贫困州府,百姓才不会怨愤,这会很麻烦。而且各州节余多少,补充多少,又不好估计。陛下,此事非能急也。臣几年前临离开京城时,陛下说,代朕看一看江南。所以臣这是特例,看看在数州实施结果如何,再渐渐普及。”
“会有什么麻烦?”
“麻烦很多,”郑朗一一将王安石实施免役法产生的纠纷说出来。
说到底,其中一半纠纷,是王安石将免役法定位在替国家敛财上造成的。可眼下要打仗了,一旦全部实施,必然也会成为敛财工具。失去了公正之心,就会给保守与失去利益的大部分士大夫集团与精英攻击借口。
“好难。”
“陛下,一项国政,甚至陛下的一言一行,都能让全国震动,怎能不麻烦呢?臣只要一州一府上做了一些实事,还给了他们敛财的机会,却闹出这么多风波。何况是全国。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陛下有心,阳光会真正的普照天下。”郑朗说完最后一句,离宫告辞。
时光过得很快,眨眼到了正月二十八。
中书省院内的柳树开始绽放出一小点一小点鹅黄的绿叶。
张士逊在喝着茶,看着窗外初春的明媚春光,向身后的宋庠问道:“今天是第十天了吧?”
宋庠点头。
张士逊眼中闪过一道诡奇的眼神。
郑朗骂皇帝不要紧,有许多后来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骂皇帝以博清名,但居然敢连自己在内东西两府所有宰相都骂了进去。使张士逊怒火冲天。
这几年王曾李迪王曙等人先后死去,吕夷简下放,张士逊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和鼓。他的野心也在膨胀,似乎这一年多来,他在相位上做的事勉强也算合格,所以人格产生分裂,不但打压了孔道辅,郑朗说的那番话也让他大为不满。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既然郑朗说十天,那就给他十天时间。
一盏茶喝完,张士逊说道:“伯庠,你起草一道奏折,弹劾郑朗。”
“弹劾郑朗?”宋庠狐疑地问。
“说他妖言惑众,破坏祖宗法制。”张士逊冷冷地说道。
他气郑朗的不仅不给他面子,要知道郑朗能让赵祯授太子宾客之职,还是自己默认的,否则有这么年轻的太子宾客么?既然不识相,那也不用客气了。
宋庠还在怀疑,对郑朗他也略有不悦,不过值得东府两相来弹劾么?
就算西北没有郑朗说的危害大,也要增加军费,平安监的作用无可替代,两位宰相弹劾郑朗,意味着要么郑朗换州府,要么两位宰相下台。后者可能性很小,可谁去替代郑朗?
就在这时候,外面的衙役进来禀报:“张相公,宋相公,延州急报。”
一声脆响。
张士逊手中的建窑黑瓷茶杯丢在地上,溅起一道道乌黑的凶光。
章得象皱眉道:“让他进来。”
将延州的探子带进来,是急报,用最快的马赶来,探子头上一头汗水,气喘吁吁地说道:“元昊入侵延州,刘平、石元孙将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