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大明小官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雅间里,令官先出一句,余下五人则立即各自对上了一句,随着一道道声音的相继落下,一个简单的数字入诗令也进入了尾声。
这一轮,没有人因对不上来而挨罚。
其实酒令是否有挑战性,主要取决于令官出令的难易程度,以及对手是谁。而行雅令,对于在座的六人都不算太难,因为他们各有各的优势。
李谦自不必说,两榜进士,书香门第,家学渊博这类字眼用在他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便是他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天然优势。
他打小就兼顾着背诵了许多前人的诗词,对偶平仄押韵等格律知识自然也学过不少,基本功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牢固的。至于为何先前所做出来的诗词,都称不上佳作,这自然也与明代的诗词式微有关。
但凡说起诗词歌赋,人们通常喜欢冠之以朝代,譬如先秦诗经,楚辞汉赋,譬如唐诗宋词,元曲杂剧等等。每一个年代,都有每一个年代的文学特色,这是很难通过简单的比较来得出结论的。
如若强行让宋代词之大家,让词圣苏东坡,去与诗仙太白去比一比作诗水平孰高孰低的话,未免显得不太公平。同理,让李太白做出几首比苏东坡更好的词来,对于他这位早就作了古的先贤来说,同样也是很不公平的。
这就好比关公战秦琼,两者身处两个不同的时代,完全没有可比性。
因此,让明人和唐宋先贤比拼诗词,他们肯定是不够看的。
而若是让唐宋两朝的文人们,穿越时空来到明朝写八股文的话,也同样是在强人所难------不说他们那会儿的文体格式是否与明代一致,即便是完全忽略掉这一点,那也是在拿自己的短处与明代士子的长处相比较,胜负还用说么?
所以说,尽管土生土长的李谦原本诗词水平一般,放在这个年代里也算是不错的了。
诗词不如某位生员的说法,那也得看所指对象是谁。放眼整个江南,甚至可以说天底下那么多的秀才,所作诗词比他好的也只占了少数而已。大部分人都在忙着钻研时文,琢磨考官喜好,只望有朝一日能中榜登科,又哪有那许多的闲工夫,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作诗词?
矮子里面拔高个,李谦便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虽说以往也极少能有机会出来与人喝酒行令,功底却还是有的,这便是书香门第的底蕴所在。
而沈天佑的情况,其实和他差不多,只不过是天赋方面欠缺了些,才没能年少成名,但这小子的知识储备量还是很足的。加上和杨清厮混了那么久,早就见惯了这样的场面,行个雅令自然也不在话下。
倒是杨清在这方面,比起他们二人来就略显不足了。好在他记忆力还算可以,往常与人喝酒行令的次数又多,因此便记住了不少字令,当碰上相同的花样时,便拿出别人曾用过的句子来应付一下,倒也还能撑上一撑。
只是青楼女子又哪是那么好对付的?
清倌人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未免夸张了些,但她们于这方面也是实实在在学过几年的,天赋颇高,又热衷于此道者,往往都能成为有名的才女。
论起喝酒行令的经验来,这些姑娘们所经历过的阵仗,恐怕就连杨清都拍马难及------这本就是她们吃饭的本事,属于必学技能之一,又哪还能差得了了?
于是几轮酒令下来,喝酒最多的也只能是杨清了,谁让他知识储备不够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酒桌上自有酒桌上的规矩,酒令一旦开始,便要令行禁止,一如军令般不可违逆。对不上酒令就得认罚,一次罚饮三杯,直到有人率先倒下为止。此外,酒令一但开始,便不可再中途离席了,否则就要自罚三百杯------
担任令官的那位姑娘也真不是吃素的,每当有人对不上酒令时,她便摆出一副六亲不认的架势,可不管你的身份是否尊贵,地位究竟如何。
一番较量下来,杨清输多赢少,早已喝得眼饬耳热,面色通红。
李谦见他这般模样,不禁暗暗撇嘴,心说你这才哪到哪呀?绍兴黄酒最高也就二十来度,当年人武松可是连喝了十八碗,还照样打死了一头猛虎的!
这年代也并非没有高度酒,只不过还不太受文人雅士们的欢迎,也只有平头老百姓才喜欢喝那样的烈酒。像春风一笑楼这样的高级风月场所,平日里接待的多是一些文人墨客,乃至缙绅名士、达官贵族,自然也就不会供应烈酒了。
便是那些喜好附庸风雅的商贾,都是不屑于喝那种高度烈酒的------本来商贾之人就备受士大夫的轻视,他们可不会再干出自贬身份的事情来。
雅令名...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雅间里,令官先出一句,余下五人则立即各自对上了一句,随着一道道声音的相继落下,一个简单的数字入诗令也进入了尾声。
这一轮,没有人因对不上来而挨罚。
其实酒令是否有挑战性,主要取决于令官出令的难易程度,以及对手是谁。而行雅令,对于在座的六人都不算太难,因为他们各有各的优势。
李谦自不必说,两榜进士,书香门第,家学渊博这类字眼用在他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便是他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天然优势。
他打小就兼顾着背诵了许多前人的诗词,对偶平仄押韵等格律知识自然也学过不少,基本功可以说是非常扎实牢固的。至于为何先前所做出来的诗词,都称不上佳作,这自然也与明代的诗词式微有关。
但凡说起诗词歌赋,人们通常喜欢冠之以朝代,譬如先秦诗经,楚辞汉赋,譬如唐诗宋词,元曲杂剧等等。每一个年代,都有每一个年代的文学特色,这是很难通过简单的比较来得出结论的。
如若强行让宋代词之大家,让词圣苏东坡,去与诗仙太白去比一比作诗水平孰高孰低的话,未免显得不太公平。同理,让李太白做出几首比苏东坡更好的词来,对于他这位早就作了古的先贤来说,同样也是很不公平的。
这就好比关公战秦琼,两者身处两个不同的时代,完全没有可比性。
因此,让明人和唐宋先贤比拼诗词,他们肯定是不够看的。
而若是让唐宋两朝的文人们,穿越时空来到明朝写八股文的话,也同样是在强人所难------不说他们那会儿的文体格式是否与明代一致,即便是完全忽略掉这一点,那也是在拿自己的短处与明代士子的长处相比较,胜负还用说么?
所以说,尽管土生土长的李谦原本诗词水平一般,放在这个年代里也算是不错的了。
诗词不如某位生员的说法,那也得看所指对象是谁。放眼整个江南,甚至可以说天底下那么多的秀才,所作诗词比他好的也只占了少数而已。大部分人都在忙着钻研时文,琢磨考官喜好,只望有朝一日能中榜登科,又哪有那许多的闲工夫,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学作诗词?
矮子里面拔高个,李谦便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虽说以往也极少能有机会出来与人喝酒行令,功底却还是有的,这便是书香门第的底蕴所在。
而沈天佑的情况,其实和他差不多,只不过是天赋方面欠缺了些,才没能年少成名,但这小子的知识储备量还是很足的。加上和杨清厮混了那么久,早就见惯了这样的场面,行个雅令自然也不在话下。
倒是杨清在这方面,比起他们二人来就略显不足了。好在他记忆力还算可以,往常与人喝酒行令的次数又多,因此便记住了不少字令,当碰上相同的花样时,便拿出别人曾用过的句子来应付一下,倒也还能撑上一撑。
只是青楼女子又哪是那么好对付的?
清倌人一般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未免夸张了些,但她们于这方面也是实实在在学过几年的,天赋颇高,又热衷于此道者,往往都能成为有名的才女。
论起喝酒行令的经验来,这些姑娘们所经历过的阵仗,恐怕就连杨清都拍马难及------这本就是她们吃饭的本事,属于必学技能之一,又哪还能差得了了?
于是几轮酒令下来,喝酒最多的也只能是杨清了,谁让他知识储备不够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酒桌上自有酒桌上的规矩,酒令一旦开始,便要令行禁止,一如军令般不可违逆。对不上酒令就得认罚,一次罚饮三杯,直到有人率先倒下为止。此外,酒令一但开始,便不可再中途离席了,否则就要自罚三百杯------
担任令官的那位姑娘也真不是吃素的,每当有人对不上酒令时,她便摆出一副六亲不认的架势,可不管你的身份是否尊贵,地位究竟如何。
一番较量下来,杨清输多赢少,早已喝得眼饬耳热,面色通红。
李谦见他这般模样,不禁暗暗撇嘴,心说你这才哪到哪呀?绍兴黄酒最高也就二十来度,当年人武松可是连喝了十八碗,还照样打死了一头猛虎的!
这年代也并非没有高度酒,只不过还不太受文人雅士们的欢迎,也只有平头老百姓才喜欢喝那样的烈酒。像春风一笑楼这样的高级风月场所,平日里接待的多是一些文人墨客,乃至缙绅名士、达官贵族,自然也就不会供应烈酒了。
便是那些喜好附庸风雅的商贾,都是不屑于喝那种高度烈酒的------本来商贾之人就备受士大夫的轻视,他们可不会再干出自贬身份的事情来。
雅令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