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道德经讲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天地造化万物,千变万化,千种万类,自然而然,当作而作,自动运行,从不辞谢而停止。圣人教化万民亦是如此。天地生育万物,皆是自然而然。以无心为心,以万物之心为心,从不容于有心,大公无私,创造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天地虽然无为,无为中自有“不为而为”之妙用。天地造福万物,不求人知人见,不炫耀己功,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不图其回报。圣人教民亦是如然。
天地有好生之德,万物有好生之情。天地以其好生之德养育万物,万物以其好生之德养育人类生命。稻麦蔬菜为人类供给食物,牺牲自己的微小生命,成就人类的大命;药材奉献了自己的全身,以其德性治人身之病。这就是大公无我的精神!人与万物本为同根所生,与万物同体,息息相关,休戚(喜乐和忧虑)与共。花木不辞劳作,吸聚天地精华,制造新鲜氧气,供养人类呼吸养命;又将人类吐出的二氧化碳等污浊之气,吸入己身,再造加工。人与万物共生天地之间,相互依存,各取所需,互惠峥嵘。造化的神奇,互惠的巨大力量,是人的主观意识所难思议的。
天地万物皆具有利益人类的善德,奈何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失去了本有的天真道性。非但对天地万物知恩不报,反而破坏自然,回报天地以私欲恶心,真是太不应该!修真人须知相生相克之理,当效法天地万物好生之德。若久行不仁,必得不仁之报,丝毫不差。有道是“心存好生必长生,多行逆暴则自亡”;合道则生,失道则亡。修道之理尽在其中。
【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功成而弗居”,“弗”,即不。天地间的万物,都是不辞辛劳地在造作着,以尽其天性,以它们所创造的成果,无私地奉献给大自然。它们虽然劳作不息,生长不已,但却从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人类万物,却从不恃功自傲。也从不把自己创造的财富占为私有。无论山林树木,谷物蔬菜等等,都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人类。这便是万物的天德之性。
“弗居”的“居”字,就是占住的意思。正因为天地万物这种不占为己有的德性,才使人更加尊敬,并从中体认自然天性的伟大。故修道者“以万物为师”,就是“师”万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天地赐万物以生命,成就万物之性,其功浩大,其德深厚。但天地从不以功自居。圣人舍己忘私,德育万民之生,成就万民之性,助万物完备天理,其功德齐天。但圣人功成事就,谦退于后,不以高位而自居。这是圣人效法天地“功成而弗居”的德性。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夫”字是衔接承上之辞。“惟”者,独的意思。“居”者,占住之意。此句是说,惟独圣人功成不居其位,虚心应物,忘名忘相,无人无我。不见有为之迹,不立教化之名,故曰“不居”。
道德自圣人而立,教化随圣人而出。圣人之心虽不居其功,其功不会因圣人之“不居”而离去,而是福德常在,永不离身。圣人道德高于天下,天下人自然归伏于圣德之下。正如大海之水,万派千流,不求归而自归矣。故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说解】
首章言万物从无名中来,本章又言万事从无欲中去,都是归于无为。太上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顺应自然,为当为之为,在无心中去为,也就是“为无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含有相反相成的对立关系,因而事物中才有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待。“为”与“无为”也是相反的对立关系,而“为无为”却是两者的巧妙结合,是道的执中应用。
“道”与“名”也如同正反相合的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的肯定与否定形态。“道”的定名,都是为了表达的方便,姑且名之而已。道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不定态,其名只是人为意识的塑造而已。叫它是“道”,已是头上安头,着于名相了。要想明白这个不可见、不可闻之道,只有在万事万物中去体认,在应用上去体会,才能了解“有无同出而异名”的道妙。因此,太上才在本章推出美与善等道理,加以阐发,让人从中体悟大道。
大道之理,都是辩证的统一体。有真善美,便有假丑恶;天堂虽好,却总有人偏要追求地狱;无为之境虽使人向而往之,但却总有人愿意沐浴在有为的苦海里。与其舍一而取一,不如两两相忘,不执着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所以真假、美丑、善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没有绝对标准。
美与善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所追求的境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都要求做人要达到至善,生活行为要做到至美的境界,为做人学道树立了一个美善的架构。这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做人便无所遵循,无正确的人生导向。但是作为修德证道,修到一定层次,则要明白道本为一之理。即“变生于定”,二由一起。凡是人以主观意识之心所为的美与善之道,一落入后天痕迹,即已染上不善不美的灰尘,因为其中已掺杂了私心有为的成份,而使美与善失去了天然的纯真。
修真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可过份偏执。即使偏执于真善美,偏执于仁义道德,也会求益反有害,求德反损德。盖因性中仍有尘,难入真道境。故人常说:“爱美成癖(pi),癖好是大病。”爱美,是享受欲的必然趋向。向善,是要好心理的自然表现。“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作好事”,都是上古时代的道化与德治,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在今日物质第一的世界里,要真正实现这种理想境界,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太上从第一章至本章的大段阐述,从形而上道的“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的道理,自始至终,都是要人勿偏执一端,莫陷入执着。
修道者为了追求真理,又必须先立起一个目标,在主观意识中建起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由有入无,执两用中,方合道义。道就是佛家所说的“真如”。真者如也,如其真也。如果把“真如”确定在美善的范畴,这个“真”也就不会如如自在了。这是修真者在思想观念上必须突破的大问题。因此佛学以解脱理解上困扰的“见惑”,观念上困扰的“思惑”,也就是道家的“为无为法”,并作为证道的重心所在。由此可见,佛家与道家学说本为一家,理本同根同源。只是道家用归纳法来指示,释家用演绎法来详析而已。
大道之妙,不无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此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不属于思求,也不能言会。修道之人,若能离去分别之心,绝去名相之念,归道德于心身,以无为而应物。不起美丑善恶之想,不生有无之见;不存难易之谋,不有长短之争;不行高下相倾之事,不作音声逆顺之为;绝去凡尘缠绕之弊,除却牵强傲忤之心。如此静心定性,则万有之实理,未尝不空;万事之幻境,一目了然。到此境界,虽不以道德自居自有,但道德之功力,却终身不去矣。
本章的要旨,是教人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全力奉献,而不辞劳瘁(cui)。不计较名利,功成而不据为己有。万物皆是秉承天地生生不已之德,所以万物也像天地一样,只有付出,没有占有之心,没有回报之念。人若能效法天地万物之心,去做人处事,那才是最高的道德风范。如果以为我对社会贡献太多,得到的却很少,那就是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不是效法天地之德。
安民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贤”本是德才兼备之义。“尚”,是崇尚。自春秋以后,“贤”字已经变味,被世人曲解为有才能的人。“不尚贤”,就是不追求权贵厚禄,不攀比高官权位。这个“贤”字,已非圣贤之“贤”,而是指世俗权贵的能言善辩,能文行巧,会施弄权术之辈。
“使民不争”之“民”字,即现代语言的“人们”、“人类”的意思,而不是在上统治者对在下百姓之称谓。两者的观念不完全相同。古时文字辞汇不多,所以每有转注假借的用法。
尚贤与不尚贤,因时空的运转,历史条件的不同,其内涵也不尽相同。换一句话说,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天下人人归道,个个皆具道德,就没有必要去标榜贤人与愚人,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等等分别。之所以提出“尚贤”,是因为存在着不贤;之所以提出“不尚贤”,是怕那些不贤之徒心生私欲,混水摸鱼,伪装“贤”之名,而去干不贤的勾当,污染这个“贤”字的尊严。
“贤”,即今人所言的德才兼备。但人们往往偏解了“贤”字的真义,只重才能,而轻视道德品质;以头上所戴头衔的高低,作为选贤任能的标准,并作为丰厚待遇的依据。于是便出现剽窃论文,伪造文凭,不择手段,拚争高职称的“尚贤”之风。不仅扰乱了社会,更重要的是污染了人的心灵。可见“不尚贤,使民不争”,时至今日,也还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人之所以有“尚贤”之心,是人我之心未了,分别之心未除。追求贤能的人,皆有以才恃势,以自尊大,争胜攀高的虚荣心。自大者,必有不平之肇端;争先者,必有祸患随其身。所以,在上位之人,若以后天聪明才智施治天下,民必效仿之,便以机巧之心对策于上,这就是“上下相争”。天下滋生相争之心,就会出现争权夺利,攀高附上,人心自私,道德滑坡,民风败乱,社会亦不得安宁。
圣人以才智内养心性,以德化民,施无为之治,人心返朴,自然无争心。崇尚贤才本是自然之情,若是有意标榜提倡,必诱使人争名逐利,追求虚表荣华,而不务求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实事;投机取巧,而自以为能。如此之“贤”,已失“贤”之真意,其结果必然是为害民心,危害社会。
太上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乱,霸道横行,是纷争霸主的混乱时期。争霸者皆网络人才,起用贤士,作为称霸的资本。那时的所谓“贤者”,就是有才能、有知识、有本领的人。当时墨子特别强调“尚贤”,主张起用贤人主政当政。那时的霸主,多是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所以墨子才提出“尚贤”。墨子的“尚贤”思想,与太上的“不尚贤”完全相反。太上认为,这种“尚贤”只能是人治的应病之药而已,已经离开了道德之本,因而后患无穷。
人类历史上千古兴亡的人物,从做人作事两方面而论,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忠与奸,很难下个确切的结论。有德之人不言功,小人挟才以显能;人心隔肚皮,真假难分清。因此,“选贤与能”的标准也难定论。或以道德仁义作标准,或以才能作标准,其结果都会被人心歪用。正面标准一立,反面模式便随之而兴。所以古人说:“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ju)。”此话是说,一个道理、一个标准的立起,就好比打了一个固定的桩,为拴物所用。无论是拴驴,还是拴鹰犬,事所必至,皆由人心。任何事情,如果不人为去标榜,那么真正有贤德之人,就会顺从自然趋势的发展;才能不足之人,也会心安理得。倘若标榜一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会出现不择手段地攫(ju)取。这种“争”必生紊乱,必留后患,害人心性。这正是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本意。
人的心理状态很怪,喜欢彼此“比周”。“周”是圆圈,若是情投意合者,便成为一个小圈子。对相近者,誉之又誉;对相憎者,群而攻之。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毁誉,很难有绝对的标准。所以对相互憎怨的诽谤,或互相亲近的称誉,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听而迷惑。如果先入为主,一落入旋涡,诽誉相争,则必受损德败性之害。
上古时代,人心朴实,无需标榜什么标准名号,个个都是有德之人,不需求贤人来治世。后来王道衰落,社会变乱,所以才需要请贤人来治世。法家虽有“国有常法,虽危不亡”之论,但淮南子却认为不见得:“鸟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虽然法律严格,然而众生业海,照样犯罪杀人。这就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道理。这又否定了法家的道理。纵观春秋各家之论,虽各有其专,但都是断章取义,多是对大道的肢解。无论是墨子的“尚贤”人治,还是法家的“法治”,都是一种离道的偏颇。还是要道德化人间,才能使天下真正太平。正因为“尚贤”所固有的弊病,所以太上才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盗”之一字,内涵深义。盗有多种多类,有拦路抢劫之盗,有撬门入室之盗;有明盗,有暗盗;有剽窃之盗,有人心之盗……仅以哲学范畴解析,“盗”就是偷,是暗中将人之钱财,以不正当的手段据为己有。比如贪污受贿,欺世盗名等等。
“盗”又含有取之义。佛家以“不与取”为盗。所谓“与取”,是得到物主的同意给予。所谓“不与取”,就是未经别人同意,而取为己有。道家与佛家有同义。《阴符经》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是说万物取天地之精华;人又取万物之精华;万物又反夺人之精华。天地人万物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修道就是盗取天地万物的光炁,再造自己的性命。天地无私,唯德是辅。故修道者夺取天地万物之精华,是天经地义,以道合道,故“盗”即为“道”。反之,凡不合道德的事物,则称为“盗”。人若背道损德,七情六欲过甚,顺人道下滑,就是一个被天地万物所反盗的过程。
“难得之货”,即金玉珠宝诸类。物以稀为贵。对这些珍贵的“难得之货”,如若过分提倡,必然会助长人们贪求欲得之念。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以不正当的手段盗取。难得之货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是一种灵魂腐蚀剂,极易引起民风的颓变。今人崇拜金钱万能,追求物质享受,社会上出现的贪污盗窃,杀人放火,卖淫嫖娼,贩毒吸毒,造假行伪,欺诈行骗,短斤少两等等,皆是“难得之货”引起的祸端。凡此种种歪风邪气,污染社会,乱人常心,惑人本性,诱人邪念,导人妄行,害人至甚至烈。
“难得之货”,就是滋生盗贼的隐患,是社会紊乱的诱因,是万恶之渊。在上者若提倡荣华,显耀富贵,彰扬虚名,必然是惑迷人心,拉人下水。在上者的言行举止,就是万民的楷模。若不求俭朴,讲究排场;奢侈浪费,不讲廉洁。则盗风必起,正气沦丧。这是最大的误导。
修真人应视金钱如粪土,淡泊名利,不贪求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视财为身外之物,不过积钱财,不聚珍货。财乃大道所生,不可聚敛私有。聚财如聚祸,财多人心乱;有财施舍众生,不为一己享用,此乃是舍财养心之道。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此两句是对“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的总结。换言之,如果说“不尚贤,使民不争”是消极的避免好名的争斗,“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则是消极的避免争利的后果。而“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则是积极的釜底抽薪之法,从欲心深处拔除毒根的根本措施。名与势本来就是权势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权势是果。权与势,是人性中占有欲的扩展和放大。虽是贤者,亦在所难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对当今人类社会心态的真实写照。
世间固然也有人淡泊欲望,唾责名利,认为名利之心不合道性的智者。但“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除非诚心实证佛道双修、性命双修的大志向者,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彻底摆脱欲心的缚绑。在修真者看来,欲心是造业的罪恶深渊,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在世俗人看来,人欲却是创造的动力,人如果没有占有支配的欲望,这个世界便没有生气活力,沉寂得像死亡一样。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自然真理的认知必有差异,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是与非,对与错,各有其说。
道家佛家把人的欲心归纳为“七情六欲”,即“喜、怒、哀、乐、爱、恶、欲”。并且将人世间一切物质世界的事物,凡是心中沾染执着,产生贪爱留恋欲望者,都看作是欲。例如情欲、爱欲、色欲、物欲,凡有贪图之心者,都算是欲。欲又有善恶之分,善欲可与信愿并称,恶欲可与坠(zhui)落衔接。尤其是佛家戒律,视色欲、物欲如毒蛇猛兽,为害生命与道业甚烈。这与太上的“不见欲,使民心不乱”同出一辙。魏晋以后,儒释道三家文化相结合,才汇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轻视物欲,偏重乐天知命,安于自然生活的思想,便普遍生根。
空净师有句名言:“人心是一个很矛盾的怪物”。许多人在道理上,也能明白无欲无私符合道性的要求。但遇到实际问题时,自己总难免缠缚在欲网上打转,钻进欲圈中走不出来。所以要彻底放下人心欲望,确实是件难上加难之事,非大志大愿者,非有咬钉嚼铁的精神,难以超越心头山上的云遮雾障,难以渡过苦海达彼岸。对此,每个持正真修者,都会有辛酸的泪水和刻骨铭心的感受。正如一位修证者发出的心声:“修真苦,修真难,万般诸苦犹可忍,放下人心最苦难!”可见欲心之顽固!
修真人要能做到:对于种种可见可欲之事,心不起,念不动,心地清静自然。世俗间的幻境甚多,名誉地位、金钱享受,灯红酒绿,花前月下……等等诱人之欲,无处不有。若能心地空明,不见于物,惟见于道;处物应物,不留于心。岂有一物可求?既无物可欲,心君自然安泰,幻缘岂能摇动?学道之人,果能空其心,视物如幻,此心不静而自静;心既清静,何以能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圣人之治”,是说圣人治身与治国相同。所谓“虚其心”,主要是讲修心炼性,以性带命的功夫。也就是要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之义。虚心是美德,圣人心地虚灵明妙,荡荡空空,无一物所系,无一毫尘垢。无嗜欲,无乱烦。柔弱谦和,平易近人,处下不争。故曰“虚其心”。“虚其心”就是改造世界观,离情弃欲,去掉私心,这是最重要的修道前提。如果没有这一步克己功夫,就很难达到心清静,性空明的境界;更难迈入“实其腹”的境界。即使终日炼气,意守丹田,仍然跳不出常人的规则,难以做到性命双修的升华。一个人真能做到“虚其心”,无欲无妄,心如止水。自然就可以达到吕祖在《百字铭》中所说的:“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祖宗,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吕祖这一百字,就是对“虚心实腹”的最好注解。
“实其腹”,主要是讲炼命促性的功夫。即怀道抱一,意守丹田;神凝气聚,神气合一;精全髓满,真炁充盈;百病不生,乾体康宁。乃至神清气足,理备道全,结为金丹,养育圣胎等,这些都是“实腹”之义。圣人腹中包藏宇宙,涵养万物,心可上通天,下透地,与天地合为一体,与天地共长久。德深功高,积累深厚,能无为而无不为。故曰“实其腹”。
“实其腹”就是炼气的功夫。历史上先辈们对“气”字有大量精辟的论述。气有多层含义。有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有空气之气,即人呼吸之“气”;有人食五谷后化生的水谷之“气”;人体内又有营气、卫气、真炁、邪气等等。气是人体生命三大要素之一,人一刻也不能离开气。古有“三寸气断,命归黄泉”之说。人一口气上不来,就意味着死亡。
“实其腹”的真义,就在于一个“炁”字。此“炁”字由上无下火组成,内含天机。就层次而言,此炁来自宇宙本源,为先天无极的光炁混合状态,是含有道性的高能量、全息性的精华物质。它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本源,也是人体性命两大系统的根本。有此炁即有此命,无此炁则命不存。人的生老病死,皆与此“炁”密切相关。修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生命升华。在腹部下丹田安炉设鼎,吸聚天地精华之炁,剔除体内陈渣,去阴增阳。使真炁充盈,水火相济,初而达到身体健康;进而步步凝炼升质,使体内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终而使人体光化炁化,性命合天,达到复返先天,与自然相合,而尽享长生久视的天人合—之乐。
“弱其志”,比如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便是弱志之义。又如赤子之无心,无知无识,神定气和,柔和谦让,与世无争。一言一行皆不敢自恃自傲,严以律己,谦以待人。即使为国家、为天下作出巨大贡献,亦不敢为天下先。道在于柔,不在于强;德在于顺,不在于背。人能弱其志,不与物争;敛华就实,谦美之德自然归之于身。若以人心用事,处处争胜好强,自夸自傲,显能露才,这都是“强其志”的表现,不合道性法则。
所谓“强骨”者,就命体而言,就是真精重聚,真炁充盈,髓满骨坚之义。就其心性而言,就是要以道德战胜自己的人心私欲,而不是以道德求胜于人。此两者就是“强骨”之义。以德胜己者,谓之“强骨”;以能求胜于人者,谓之“强力”。强骨者,有自强不息之妙,有勇猛精进之心。修真是伟大的人体生命科学事业。在实证的前进路上,必然是荆棘坎坷,千难万险,魔关重重。面对种种考验,惟有此种“强骨”精神,惟有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刚骨气,才能勇登彼岸。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上文所言之虚心、实腹、弱志、强骨,说的都是无为之道。
“常使民无知无欲”,其义是教人返朴... -->>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天地造化万物,千变万化,千种万类,自然而然,当作而作,自动运行,从不辞谢而停止。圣人教化万民亦是如此。天地生育万物,皆是自然而然。以无心为心,以万物之心为心,从不容于有心,大公无私,创造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天地虽然无为,无为中自有“不为而为”之妙用。天地造福万物,不求人知人见,不炫耀己功,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不图其回报。圣人教民亦是如然。
天地有好生之德,万物有好生之情。天地以其好生之德养育万物,万物以其好生之德养育人类生命。稻麦蔬菜为人类供给食物,牺牲自己的微小生命,成就人类的大命;药材奉献了自己的全身,以其德性治人身之病。这就是大公无我的精神!人与万物本为同根所生,与万物同体,息息相关,休戚(喜乐和忧虑)与共。花木不辞劳作,吸聚天地精华,制造新鲜氧气,供养人类呼吸养命;又将人类吐出的二氧化碳等污浊之气,吸入己身,再造加工。人与万物共生天地之间,相互依存,各取所需,互惠峥嵘。造化的神奇,互惠的巨大力量,是人的主观意识所难思议的。
天地万物皆具有利益人类的善德,奈何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失去了本有的天真道性。非但对天地万物知恩不报,反而破坏自然,回报天地以私欲恶心,真是太不应该!修真人须知相生相克之理,当效法天地万物好生之德。若久行不仁,必得不仁之报,丝毫不差。有道是“心存好生必长生,多行逆暴则自亡”;合道则生,失道则亡。修道之理尽在其中。
【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功成而弗居”,“弗”,即不。天地间的万物,都是不辞辛劳地在造作着,以尽其天性,以它们所创造的成果,无私地奉献给大自然。它们虽然劳作不息,生长不已,但却从不据为己有;养育了人类万物,却从不恃功自傲。也从不把自己创造的财富占为私有。无论山林树木,谷物蔬菜等等,都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人类。这便是万物的天德之性。
“弗居”的“居”字,就是占住的意思。正因为天地万物这种不占为己有的德性,才使人更加尊敬,并从中体认自然天性的伟大。故修道者“以万物为师”,就是“师”万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天地赐万物以生命,成就万物之性,其功浩大,其德深厚。但天地从不以功自居。圣人舍己忘私,德育万民之生,成就万民之性,助万物完备天理,其功德齐天。但圣人功成事就,谦退于后,不以高位而自居。这是圣人效法天地“功成而弗居”的德性。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夫”字是衔接承上之辞。“惟”者,独的意思。“居”者,占住之意。此句是说,惟独圣人功成不居其位,虚心应物,忘名忘相,无人无我。不见有为之迹,不立教化之名,故曰“不居”。
道德自圣人而立,教化随圣人而出。圣人之心虽不居其功,其功不会因圣人之“不居”而离去,而是福德常在,永不离身。圣人道德高于天下,天下人自然归伏于圣德之下。正如大海之水,万派千流,不求归而自归矣。故曰“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本章说解】
首章言万物从无名中来,本章又言万事从无欲中去,都是归于无为。太上所说的“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顺应自然,为当为之为,在无心中去为,也就是“为无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含有相反相成的对立关系,因而事物中才有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对待。“为”与“无为”也是相反的对立关系,而“为无为”却是两者的巧妙结合,是道的执中应用。
“道”与“名”也如同正反相合的逻辑辩证,不自立于不变的肯定与否定形态。“道”的定名,都是为了表达的方便,姑且名之而已。道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不定态,其名只是人为意识的塑造而已。叫它是“道”,已是头上安头,着于名相了。要想明白这个不可见、不可闻之道,只有在万事万物中去体认,在应用上去体会,才能了解“有无同出而异名”的道妙。因此,太上才在本章推出美与善等道理,加以阐发,让人从中体悟大道。
大道之理,都是辩证的统一体。有真善美,便有假丑恶;天堂虽好,却总有人偏要追求地狱;无为之境虽使人向而往之,但却总有人愿意沐浴在有为的苦海里。与其舍一而取一,不如两两相忘,不执着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所以真假、美丑、善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没有绝对标准。
美与善是古今中外人所景仰、所追求的境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都要求做人要达到至善,生活行为要做到至美的境界,为做人学道树立了一个美善的架构。这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做人便无所遵循,无正确的人生导向。但是作为修德证道,修到一定层次,则要明白道本为一之理。即“变生于定”,二由一起。凡是人以主观意识之心所为的美与善之道,一落入后天痕迹,即已染上不善不美的灰尘,因为其中已掺杂了私心有为的成份,而使美与善失去了天然的纯真。
修真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不可过份偏执。即使偏执于真善美,偏执于仁义道德,也会求益反有害,求德反损德。盖因性中仍有尘,难入真道境。故人常说:“爱美成癖(pi),癖好是大病。”爱美,是享受欲的必然趋向。向善,是要好心理的自然表现。“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作好事”,都是上古时代的道化与德治,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在今日物质第一的世界里,要真正实现这种理想境界,还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太上从第一章至本章的大段阐述,从形而上道的“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的道理,自始至终,都是要人勿偏执一端,莫陷入执着。
修道者为了追求真理,又必须先立起一个目标,在主观意识中建起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由有入无,执两用中,方合道义。道就是佛家所说的“真如”。真者如也,如其真也。如果把“真如”确定在美善的范畴,这个“真”也就不会如如自在了。这是修真者在思想观念上必须突破的大问题。因此佛学以解脱理解上困扰的“见惑”,观念上困扰的“思惑”,也就是道家的“为无为法”,并作为证道的重心所在。由此可见,佛家与道家学说本为一家,理本同根同源。只是道家用归纳法来指示,释家用演绎法来详析而已。
大道之妙,不无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此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不属于思求,也不能言会。修道之人,若能离去分别之心,绝去名相之念,归道德于心身,以无为而应物。不起美丑善恶之想,不生有无之见;不存难易之谋,不有长短之争;不行高下相倾之事,不作音声逆顺之为;绝去凡尘缠绕之弊,除却牵强傲忤之心。如此静心定性,则万有之实理,未尝不空;万事之幻境,一目了然。到此境界,虽不以道德自居自有,但道德之功力,却终身不去矣。
本章的要旨,是教人要效法天道“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全力奉献,而不辞劳瘁(cui)。不计较名利,功成而不据为己有。万物皆是秉承天地生生不已之德,所以万物也像天地一样,只有付出,没有占有之心,没有回报之念。人若能效法天地万物之心,去做人处事,那才是最高的道德风范。如果以为我对社会贡献太多,得到的却很少,那就是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不是效法天地之德。
安民章第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尚贤”,“贤”本是德才兼备之义。“尚”,是崇尚。自春秋以后,“贤”字已经变味,被世人曲解为有才能的人。“不尚贤”,就是不追求权贵厚禄,不攀比高官权位。这个“贤”字,已非圣贤之“贤”,而是指世俗权贵的能言善辩,能文行巧,会施弄权术之辈。
“使民不争”之“民”字,即现代语言的“人们”、“人类”的意思,而不是在上统治者对在下百姓之称谓。两者的观念不完全相同。古时文字辞汇不多,所以每有转注假借的用法。
尚贤与不尚贤,因时空的运转,历史条件的不同,其内涵也不尽相同。换一句话说,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天下人人归道,个个皆具道德,就没有必要去标榜贤人与愚人,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等等分别。之所以提出“尚贤”,是因为存在着不贤;之所以提出“不尚贤”,是怕那些不贤之徒心生私欲,混水摸鱼,伪装“贤”之名,而去干不贤的勾当,污染这个“贤”字的尊严。
“贤”,即今人所言的德才兼备。但人们往往偏解了“贤”字的真义,只重才能,而轻视道德品质;以头上所戴头衔的高低,作为选贤任能的标准,并作为丰厚待遇的依据。于是便出现剽窃论文,伪造文凭,不择手段,拚争高职称的“尚贤”之风。不仅扰乱了社会,更重要的是污染了人的心灵。可见“不尚贤,使民不争”,时至今日,也还有其现实的积极意义。
人之所以有“尚贤”之心,是人我之心未了,分别之心未除。追求贤能的人,皆有以才恃势,以自尊大,争胜攀高的虚荣心。自大者,必有不平之肇端;争先者,必有祸患随其身。所以,在上位之人,若以后天聪明才智施治天下,民必效仿之,便以机巧之心对策于上,这就是“上下相争”。天下滋生相争之心,就会出现争权夺利,攀高附上,人心自私,道德滑坡,民风败乱,社会亦不得安宁。
圣人以才智内养心性,以德化民,施无为之治,人心返朴,自然无争心。崇尚贤才本是自然之情,若是有意标榜提倡,必诱使人争名逐利,追求虚表荣华,而不务求实际;坐享其成,而不做实事;投机取巧,而自以为能。如此之“贤”,已失“贤”之真意,其结果必然是为害民心,危害社会。
太上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乱,霸道横行,是纷争霸主的混乱时期。争霸者皆网络人才,起用贤士,作为称霸的资本。那时的所谓“贤者”,就是有才能、有知识、有本领的人。当时墨子特别强调“尚贤”,主张起用贤人主政当政。那时的霸主,多是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所以墨子才提出“尚贤”。墨子的“尚贤”思想,与太上的“不尚贤”完全相反。太上认为,这种“尚贤”只能是人治的应病之药而已,已经离开了道德之本,因而后患无穷。
人类历史上千古兴亡的人物,从做人作事两方面而论,贤与不肖,君子与小人,忠与奸,很难下个确切的结论。有德之人不言功,小人挟才以显能;人心隔肚皮,真假难分清。因此,“选贤与能”的标准也难定论。或以道德仁义作标准,或以才能作标准,其结果都会被人心歪用。正面标准一立,反面模式便随之而兴。所以古人说:“一句合头语,千古系驴橛(ju)。”此话是说,一个道理、一个标准的立起,就好比打了一个固定的桩,为拴物所用。无论是拴驴,还是拴鹰犬,事所必至,皆由人心。任何事情,如果不人为去标榜,那么真正有贤德之人,就会顺从自然趋势的发展;才能不足之人,也会心安理得。倘若标榜一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会出现不择手段地攫(ju)取。这种“争”必生紊乱,必留后患,害人心性。这正是老子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本意。
人的心理状态很怪,喜欢彼此“比周”。“周”是圆圈,若是情投意合者,便成为一个小圈子。对相近者,誉之又誉;对相憎者,群而攻之。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毁誉,很难有绝对的标准。所以对相互憎怨的诽谤,或互相亲近的称誉,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听而迷惑。如果先入为主,一落入旋涡,诽誉相争,则必受损德败性之害。
上古时代,人心朴实,无需标榜什么标准名号,个个都是有德之人,不需求贤人来治世。后来王道衰落,社会变乱,所以才需要请贤人来治世。法家虽有“国有常法,虽危不亡”之论,但淮南子却认为不见得:“鸟穷则啄,兽穷则触,人穷则诈。峻刑严法,不可以禁奸。”虽然法律严格,然而众生业海,照样犯罪杀人。这就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道理。这又否定了法家的道理。纵观春秋各家之论,虽各有其专,但都是断章取义,多是对大道的肢解。无论是墨子的“尚贤”人治,还是法家的“法治”,都是一种离道的偏颇。还是要道德化人间,才能使天下真正太平。正因为“尚贤”所固有的弊病,所以太上才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盗”之一字,内涵深义。盗有多种多类,有拦路抢劫之盗,有撬门入室之盗;有明盗,有暗盗;有剽窃之盗,有人心之盗……仅以哲学范畴解析,“盗”就是偷,是暗中将人之钱财,以不正当的手段据为己有。比如贪污受贿,欺世盗名等等。
“盗”又含有取之义。佛家以“不与取”为盗。所谓“与取”,是得到物主的同意给予。所谓“不与取”,就是未经别人同意,而取为己有。道家与佛家有同义。《阴符经》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是说万物取天地之精华;人又取万物之精华;万物又反夺人之精华。天地人万物相互依存,互惠互利。修道就是盗取天地万物的光炁,再造自己的性命。天地无私,唯德是辅。故修道者夺取天地万物之精华,是天经地义,以道合道,故“盗”即为“道”。反之,凡不合道德的事物,则称为“盗”。人若背道损德,七情六欲过甚,顺人道下滑,就是一个被天地万物所反盗的过程。
“难得之货”,即金玉珠宝诸类。物以稀为贵。对这些珍贵的“难得之货”,如若过分提倡,必然会助长人们贪求欲得之念。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以不正当的手段盗取。难得之货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是一种灵魂腐蚀剂,极易引起民风的颓变。今人崇拜金钱万能,追求物质享受,社会上出现的贪污盗窃,杀人放火,卖淫嫖娼,贩毒吸毒,造假行伪,欺诈行骗,短斤少两等等,皆是“难得之货”引起的祸端。凡此种种歪风邪气,污染社会,乱人常心,惑人本性,诱人邪念,导人妄行,害人至甚至烈。
“难得之货”,就是滋生盗贼的隐患,是社会紊乱的诱因,是万恶之渊。在上者若提倡荣华,显耀富贵,彰扬虚名,必然是惑迷人心,拉人下水。在上者的言行举止,就是万民的楷模。若不求俭朴,讲究排场;奢侈浪费,不讲廉洁。则盗风必起,正气沦丧。这是最大的误导。
修真人应视金钱如粪土,淡泊名利,不贪求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视财为身外之物,不过积钱财,不聚珍货。财乃大道所生,不可聚敛私有。聚财如聚祸,财多人心乱;有财施舍众生,不为一己享用,此乃是舍财养心之道。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此两句是对“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的总结。换言之,如果说“不尚贤,使民不争”是消极的避免好名的争斗,“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则是消极的避免争利的后果。而“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则是积极的釜底抽薪之法,从欲心深处拔除毒根的根本措施。名与势本来就是权势的必要工具,名利是因,权势是果。权与势,是人性中占有欲的扩展和放大。虽是贤者,亦在所难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对当今人类社会心态的真实写照。
世间固然也有人淡泊欲望,唾责名利,认为名利之心不合道性的智者。但“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除非诚心实证佛道双修、性命双修的大志向者,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彻底摆脱欲心的缚绑。在修真者看来,欲心是造业的罪恶深渊,是修道最大的障碍。在世俗人看来,人欲却是创造的动力,人如果没有占有支配的欲望,这个世界便没有生气活力,沉寂得像死亡一样。各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对自然真理的认知必有差异,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是与非,对与错,各有其说。
道家佛家把人的欲心归纳为“七情六欲”,即“喜、怒、哀、乐、爱、恶、欲”。并且将人世间一切物质世界的事物,凡是心中沾染执着,产生贪爱留恋欲望者,都看作是欲。例如情欲、爱欲、色欲、物欲,凡有贪图之心者,都算是欲。欲又有善恶之分,善欲可与信愿并称,恶欲可与坠(zhui)落衔接。尤其是佛家戒律,视色欲、物欲如毒蛇猛兽,为害生命与道业甚烈。这与太上的“不见欲,使民心不乱”同出一辙。魏晋以后,儒释道三家文化相结合,才汇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轻视物欲,偏重乐天知命,安于自然生活的思想,便普遍生根。
空净师有句名言:“人心是一个很矛盾的怪物”。许多人在道理上,也能明白无欲无私符合道性的要求。但遇到实际问题时,自己总难免缠缚在欲网上打转,钻进欲圈中走不出来。所以要彻底放下人心欲望,确实是件难上加难之事,非大志大愿者,非有咬钉嚼铁的精神,难以超越心头山上的云遮雾障,难以渡过苦海达彼岸。对此,每个持正真修者,都会有辛酸的泪水和刻骨铭心的感受。正如一位修证者发出的心声:“修真苦,修真难,万般诸苦犹可忍,放下人心最苦难!”可见欲心之顽固!
修真人要能做到:对于种种可见可欲之事,心不起,念不动,心地清静自然。世俗间的幻境甚多,名誉地位、金钱享受,灯红酒绿,花前月下……等等诱人之欲,无处不有。若能心地空明,不见于物,惟见于道;处物应物,不留于心。岂有一物可求?既无物可欲,心君自然安泰,幻缘岂能摇动?学道之人,果能空其心,视物如幻,此心不静而自静;心既清静,何以能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圣人之治”,是说圣人治身与治国相同。所谓“虚其心”,主要是讲修心炼性,以性带命的功夫。也就是要做到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之义。虚心是美德,圣人心地虚灵明妙,荡荡空空,无一物所系,无一毫尘垢。无嗜欲,无乱烦。柔弱谦和,平易近人,处下不争。故曰“虚其心”。“虚其心”就是改造世界观,离情弃欲,去掉私心,这是最重要的修道前提。如果没有这一步克己功夫,就很难达到心清静,性空明的境界;更难迈入“实其腹”的境界。即使终日炼气,意守丹田,仍然跳不出常人的规则,难以做到性命双修的升华。一个人真能做到“虚其心”,无欲无妄,心如止水。自然就可以达到吕祖在《百字铭》中所说的:“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祖宗,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吕祖这一百字,就是对“虚心实腹”的最好注解。
“实其腹”,主要是讲炼命促性的功夫。即怀道抱一,意守丹田;神凝气聚,神气合一;精全髓满,真炁充盈;百病不生,乾体康宁。乃至神清气足,理备道全,结为金丹,养育圣胎等,这些都是“实腹”之义。圣人腹中包藏宇宙,涵养万物,心可上通天,下透地,与天地合为一体,与天地共长久。德深功高,积累深厚,能无为而无不为。故曰“实其腹”。
“实其腹”就是炼气的功夫。历史上先辈们对“气”字有大量精辟的论述。气有多层含义。有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有空气之气,即人呼吸之“气”;有人食五谷后化生的水谷之“气”;人体内又有营气、卫气、真炁、邪气等等。气是人体生命三大要素之一,人一刻也不能离开气。古有“三寸气断,命归黄泉”之说。人一口气上不来,就意味着死亡。
“实其腹”的真义,就在于一个“炁”字。此“炁”字由上无下火组成,内含天机。就层次而言,此炁来自宇宙本源,为先天无极的光炁混合状态,是含有道性的高能量、全息性的精华物质。它是生天生地生万物的本源,也是人体性命两大系统的根本。有此炁即有此命,无此炁则命不存。人的生老病死,皆与此“炁”密切相关。修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生命升华。在腹部下丹田安炉设鼎,吸聚天地精华之炁,剔除体内陈渣,去阴增阳。使真炁充盈,水火相济,初而达到身体健康;进而步步凝炼升质,使体内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终而使人体光化炁化,性命合天,达到复返先天,与自然相合,而尽享长生久视的天人合—之乐。
“弱其志”,比如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便是弱志之义。又如赤子之无心,无知无识,神定气和,柔和谦让,与世无争。一言一行皆不敢自恃自傲,严以律己,谦以待人。即使为国家、为天下作出巨大贡献,亦不敢为天下先。道在于柔,不在于强;德在于顺,不在于背。人能弱其志,不与物争;敛华就实,谦美之德自然归之于身。若以人心用事,处处争胜好强,自夸自傲,显能露才,这都是“强其志”的表现,不合道性法则。
所谓“强骨”者,就命体而言,就是真精重聚,真炁充盈,髓满骨坚之义。就其心性而言,就是要以道德战胜自己的人心私欲,而不是以道德求胜于人。此两者就是“强骨”之义。以德胜己者,谓之“强骨”;以能求胜于人者,谓之“强力”。强骨者,有自强不息之妙,有勇猛精进之心。修真是伟大的人体生命科学事业。在实证的前进路上,必然是荆棘坎坷,千难万险,魔关重重。面对种种考验,惟有此种“强骨”精神,惟有不畏艰难险阻的坚刚骨气,才能勇登彼岸。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上文所言之虚心、实腹、弱志、强骨,说的都是无为之道。
“常使民无知无欲”,其义是教人返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