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日月永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起案件并没有拖个太久,都察院在打听到朱文奎这位新主簿的身份后,很快便提审了张东,已经定了性的案件,张东也没做死里逃生的美梦,全盘认了下来,最后随着大理寺一纸批复,坦然走上了法场。
从四品大员到死囚,只是因为他的儿子,打伤了一个小二。
一件本来只需要一个人或几个人蹲三五年牢狱的小案件,闹到最后,却是两个人人头落地,那个贪财的讼棍一样因诬陷罪反坐而死。
所以很多时候犯了错不可怕,怕的就是一错再错,最后就是难以弥补的巨大过失。
这个道理可能现在整个张家上下都懂了,但观刑的人会有这种感触吗,整个南京城上下的权贵们会因此而警醒吗。
这种事现在说不得,唯一知道的,便是南京城的治安瞬间好了太多。
谁都知道应天府来了一个新的刑房主簿,一个铁头娃。
而当朱文奎一次回宫的路上被人‘尾随’后,其大皇子的身份便不胫而走,这才让所有人恍然大悟。
难怪这新主簿天不怕地不怕,感情是这个背景。
主簿,硬!
昔有曹阿瞒任洛阳北部尉,现有大皇子任南京主簿官,以今仿古,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南京城里说书的先生算是有了赚钱的谈资,老百姓们也算欢欣鼓舞,但所有的权贵豪商可就没那么轻松了,一个个除了背地里大骂朱家父子不是人之外,便是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束,有犯事的,更是亲手带去应天府自首。
打架伤人,一狠不过几年牢狱,自首赔钱,一两年也就出来了。
真等到应天府上门拿人,还不知道事往哪里发展呢。
张东升的案件可就是前车之鉴呐。
“这两年,安心在应天府当差,等两年后,大大小小的民情都熟稔了,就去凤阳做知府吧。”
这个安排是朱允炆提前告诉的朱文奎,让后者为之一愣。
去凤阳做知府?
“当年太祖定分封制,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出去,大藩如秦、晋、燕、蜀、楚,辖制多为一省之地,小的,也有几个府,让他们自己把控地方的军事、政治甚至是外交权,锻炼出了好几个堪称人杰般的儿子。
这种方法是很可取的,只是难免让地方坐大,威胁中央的集权统治地位,这些藩王豢养士兵,自定赋税,俨然国中之国,所以朕登基之后,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把这些藩王全部砍掉了,因为朕要对大明进行改造,不允许任何杂音的出现。”
朱允炆对着朱文奎解释自己这番做的缘由。
“不过,等将来朕将大明的发展扶上了朕想看到的路之后,分封势必会重启,只是由对内改成了对外,省考和国考就是在为外分封打基础,宗人府里你那些兄弟已经开始通过省考出仕为官,升迁快的,现在基本都是同知或县令了。
文奎,你的亲兄弟不多,只有文圻、文圩、文堤等寥寥三四个,文圩和文堤又太小,但朕为你们安排的路是一样的,先在南京脚下锻炼几年,然后外放,包括大了之后进入总参亦或者礼部、商部,政、军、经济、外交都要学。
在这条路上,朕都会留有考验等着你们,命运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里,即使无法通过,这些都学会之后,外面也会有广袤的天地留给你们去闯。”
没有通过考验的会被外分封建制,那么通过考验的呢?
自然是向奉天殿里的那张位子发起冲锋了。
朱允炆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路线都一样,除非哪一个主动开口说,他对皇位没有兴趣,不想参加这种考验,那么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
想混个安乐王爷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朱允炆自己的儿子,到现在一个被封王的都没有,那些已经逐渐长起来的小叔叔们,也是一个王爵没获封,更别说朱允炆的几个弟弟了,如朱允熞、朱允熙等人。
哪里还有新的王爵啊。
等未来大明开启外分封制度的时候,那么,别说王爵了,就算这些人跑到外面自立称帝那也是随他们去,就如同大蒙古--元帝国制度。
很多人容易把蒙古帝国体系搞混淆,以为元朝代表蒙古帝国,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元朝的皇帝是四大汗国的共同领导人,但不代表元朝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这是两个概念。
在成吉思汗缔造的大蒙古体系下,忽必烈缔造的元朝和四大汗国的政治地位是平齐的,这是五个政治主权独立的国度,而在这五个政治主体上还有一个虚构的政治体,即蒙古帝国。那么这五个独立的国家就有一个共同的领导,即蒙古帝国的大汗。
而忽必烈即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也是元朝的皇帝,定都或者说居住在北京,使得元朝有些特殊地位罢了。
元朝并不等同于蒙古帝国。
纽带性高度类似于后世的苏联,即大陆化普遍帝国。
因为这种政治制度,加上忽必烈这位蒙古帝国大汗的独特思维、开放的胸怀,使得蒙古帝国成为了一个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超强大帝国,东亚的财富、大草原制霸无敌的武力、东欧中亚开放的商业模式等几种要素都被糅合进这个蒙古帝国中。
蒙古帝国的强大得益这种政治体,衰败的速度亦来自于这种政治体。
随着东亚帝国即元帝国的财政崩溃,正统的蒙古帝国大汗世系被赶出中原回归草原后,这个体系就宣布结束了,加之帖木儿汗国的崛起,又消灭掉了四大汗国中的两个,这个普遍帝国倒塌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后世的苏联。
起码后者绝大部分国力和军事力量还有俄罗斯联邦来继承,前者连个继承者都没有,直接衍生和分裂出两个弱小至极的游牧族:
瓦剌和鞑靼。
弱小!
比起大蒙古这个普遍帝国来说,瓦剌和鞑靼就显得极其弱小了,他们不仅斗不过崛起的帖木儿,甚至连征服从通古斯南下逃出来的野人族群都做不到。
困在草原周期性的历史难题中几... -->>
这起案件并没有拖个太久,都察院在打听到朱文奎这位新主簿的身份后,很快便提审了张东,已经定了性的案件,张东也没做死里逃生的美梦,全盘认了下来,最后随着大理寺一纸批复,坦然走上了法场。
从四品大员到死囚,只是因为他的儿子,打伤了一个小二。
一件本来只需要一个人或几个人蹲三五年牢狱的小案件,闹到最后,却是两个人人头落地,那个贪财的讼棍一样因诬陷罪反坐而死。
所以很多时候犯了错不可怕,怕的就是一错再错,最后就是难以弥补的巨大过失。
这个道理可能现在整个张家上下都懂了,但观刑的人会有这种感触吗,整个南京城上下的权贵们会因此而警醒吗。
这种事现在说不得,唯一知道的,便是南京城的治安瞬间好了太多。
谁都知道应天府来了一个新的刑房主簿,一个铁头娃。
而当朱文奎一次回宫的路上被人‘尾随’后,其大皇子的身份便不胫而走,这才让所有人恍然大悟。
难怪这新主簿天不怕地不怕,感情是这个背景。
主簿,硬!
昔有曹阿瞒任洛阳北部尉,现有大皇子任南京主簿官,以今仿古,倒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南京城里说书的先生算是有了赚钱的谈资,老百姓们也算欢欣鼓舞,但所有的权贵豪商可就没那么轻松了,一个个除了背地里大骂朱家父子不是人之外,便是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束,有犯事的,更是亲手带去应天府自首。
打架伤人,一狠不过几年牢狱,自首赔钱,一两年也就出来了。
真等到应天府上门拿人,还不知道事往哪里发展呢。
张东升的案件可就是前车之鉴呐。
“这两年,安心在应天府当差,等两年后,大大小小的民情都熟稔了,就去凤阳做知府吧。”
这个安排是朱允炆提前告诉的朱文奎,让后者为之一愣。
去凤阳做知府?
“当年太祖定分封制,把自己的儿子都分封出去,大藩如秦、晋、燕、蜀、楚,辖制多为一省之地,小的,也有几个府,让他们自己把控地方的军事、政治甚至是外交权,锻炼出了好几个堪称人杰般的儿子。
这种方法是很可取的,只是难免让地方坐大,威胁中央的集权统治地位,这些藩王豢养士兵,自定赋税,俨然国中之国,所以朕登基之后,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把这些藩王全部砍掉了,因为朕要对大明进行改造,不允许任何杂音的出现。”
朱允炆对着朱文奎解释自己这番做的缘由。
“不过,等将来朕将大明的发展扶上了朕想看到的路之后,分封势必会重启,只是由对内改成了对外,省考和国考就是在为外分封打基础,宗人府里你那些兄弟已经开始通过省考出仕为官,升迁快的,现在基本都是同知或县令了。
文奎,你的亲兄弟不多,只有文圻、文圩、文堤等寥寥三四个,文圩和文堤又太小,但朕为你们安排的路是一样的,先在南京脚下锻炼几年,然后外放,包括大了之后进入总参亦或者礼部、商部,政、军、经济、外交都要学。
在这条路上,朕都会留有考验等着你们,命运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里,即使无法通过,这些都学会之后,外面也会有广袤的天地留给你们去闯。”
没有通过考验的会被外分封建制,那么通过考验的呢?
自然是向奉天殿里的那张位子发起冲锋了。
朱允炆对每一个孩子都是公平的,每个人的路线都一样,除非哪一个主动开口说,他对皇位没有兴趣,不想参加这种考验,那么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去吧。
想混个安乐王爷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朱允炆自己的儿子,到现在一个被封王的都没有,那些已经逐渐长起来的小叔叔们,也是一个王爵没获封,更别说朱允炆的几个弟弟了,如朱允熞、朱允熙等人。
哪里还有新的王爵啊。
等未来大明开启外分封制度的时候,那么,别说王爵了,就算这些人跑到外面自立称帝那也是随他们去,就如同大蒙古--元帝国制度。
很多人容易把蒙古帝国体系搞混淆,以为元朝代表蒙古帝国,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元朝的皇帝是四大汗国的共同领导人,但不代表元朝是四大汗国的宗主国,这是两个概念。
在成吉思汗缔造的大蒙古体系下,忽必烈缔造的元朝和四大汗国的政治地位是平齐的,这是五个政治主权独立的国度,而在这五个政治主体上还有一个虚构的政治体,即蒙古帝国。那么这五个独立的国家就有一个共同的领导,即蒙古帝国的大汗。
而忽必烈即是蒙古帝国的大汗也是元朝的皇帝,定都或者说居住在北京,使得元朝有些特殊地位罢了。
元朝并不等同于蒙古帝国。
纽带性高度类似于后世的苏联,即大陆化普遍帝国。
因为这种政治制度,加上忽必烈这位蒙古帝国大汗的独特思维、开放的胸怀,使得蒙古帝国成为了一个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超强大帝国,东亚的财富、大草原制霸无敌的武力、东欧中亚开放的商业模式等几种要素都被糅合进这个蒙古帝国中。
蒙古帝国的强大得益这种政治体,衰败的速度亦来自于这种政治体。
随着东亚帝国即元帝国的财政崩溃,正统的蒙古帝国大汗世系被赶出中原回归草原后,这个体系就宣布结束了,加之帖木儿汗国的崛起,又消灭掉了四大汗国中的两个,这个普遍帝国倒塌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后世的苏联。
起码后者绝大部分国力和军事力量还有俄罗斯联邦来继承,前者连个继承者都没有,直接衍生和分裂出两个弱小至极的游牧族:
瓦剌和鞑靼。
弱小!
比起大蒙古这个普遍帝国来说,瓦剌和鞑靼就显得极其弱小了,他们不仅斗不过崛起的帖木儿,甚至连征服从通古斯南下逃出来的野人族群都做不到。
困在草原周期性的历史难题中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