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以罪之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么这个小细节,又是否有必要深究,剖析具体原因呢?
目光反复扫视着啤酒瓶和白酒杯,白中元回忆起了尸检报告,心血检验中发现了极高的酒精成分,周然解析其含量浓度后给出的结论是何正生前引用过大量的白酒,那这岂不是又有了矛盾之象吗?
无论是许琳遇袭时听到的对话,还是走访厂区工人的结果,都表明何正生前的酒量是很大的。根据周然所说,何正生前出现过双硫仑样反应,且不是胃容物中的头孢类药物催化而成,而是服用过解酒药物。
以此为前提,结合酒瓶子来看,何正显然不是在清醒时候无用的双硫仑类解酒药,在这之前应该已经饮用了大量的酒。
“这完全说不通啊?”越是深想,白中元便越是觉得不够合理,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酒精进入人体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绝大部分在肝脏进行代谢,仅2%~10%由肾、肺排泄。
其次,经常喝酒的人且酒量大的人,肝脏解酒的功能同样很强大。
再次,不管那晚是谁在跟何正一起,那个人都是喝酒的,且从许琳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个人不仅跟何正来往密切,还经常与之举杯同饮。能够在酒桌上找到共同话题的人,往往酒量都是相差无几的,酒逢知己千杯少便是这个道理。
最后,与何正一起吃饭的人,酒量同样远超常人。既然如此,怎么推杯换盏半天才喝了这么点儿,这完全无法匹配心血检测出的酒精含量。
揣着这样的疑惑,白中元又蹲下了身子,仔仔细细的搜寻之后,并没有看到任何多余的白酒瓶,更加说不通了。
“难道说,他们曾经吃过两顿饭,这里是第二地点?”
这个念头闪现之后,白中元开始扒拉起了桌子上的骨头,随后又将盆子里剩下的肉块进行了大致的估量。最后得出了一个恐怖的结论,这些肉和骨头数量是不足的,根本无法匹配那晚看到的狗皮。
“不对,不是这样的,当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疏忽。”
此时此刻,白中元的脸色已经有了些发白,因为通过刚才的梳理和分析,他发现了一个无比恐怖的问题。
时间,时间是对不上的。
许琳被绑架时听到了两名嫌疑人的对话,从而得知了他们要饮酒吃地羊的事情,但何正遇害明明是在第二天的晚上啊。而且他们不可能吃了那么久,毕竟何正第二天去上班了,这是众人皆知的。
换句话说,桌子上的残羹剩饭是许琳遭受袭击那晚留下的,而不是何正遇害之前,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何正遇害的当晚,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吃的饭,而且跟他吃饭的那个人很可能并不是犯罪嫌疑人。
这般推断有着何正的邻居口供为证,因为他听到了何正下午打的电话,说要约人在仓库那里见面。但反过来这似乎又是成立的,毕竟他们完全可以在见面之后再约定一起去吃饭,这也是符合逻辑的。
“地羊,去他妈的地羊。”
懊恼之下,白中元的拳头狠狠砸在了桌子上,终年打雁到头来居然让雁啄了眼睛,地羊的确是一条线索,可在执着之下竟然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将前一天的残羹剩饭当成了何正生前的最后一餐,荒唐啊。
既然菜是那天吃剩下的,那么酒自然也就是了,怪不得被子里面的白酒闻起来味道那么的淡,早就蒸发的差不多了。而弄明白这点之后,酒水的饮用量和心血中的酒精含量不匹配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至于为什么喝了这么点儿酒,完全是因为何正第二天还要上班,否则便等同于主动暴露了作案的嫌疑。
“如果不是在何正的宿舍,那又是在什么地方呢?”白中元一遍遍的思索着,怎么都无法推导出大致的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疑惑在白中元脑海盘旋着,那晚叶止白埋葬了很多被杀害掏空骨肉的狗,究竟跟何正有没有关系?毕竟在搞清楚桌子上的残羹剩饭后,时间差已经出来了,难道何正接连两天都在吃地羊不成?
眼下,似乎也只能如此解释了。
不得已,白中元只好掏出了电话:“周然,有个问题我需要再确认一下。”
“你说。”
“何正的胃容物中都有什么?”
“头疱类药物碎片还有很多尚未消化完的食物,其中以肉类居多。”
“果然是这样。”
“白队,果然是什么样?”周然疑惑。
“没什么。”摇摇头,白中元又说道,“对了,还有个问题,通常来说服下头孢类药物多久会彻底融化?”
“怎么问到这个了?”
“有些细节想不通。”
“是这样的,口服的药物通常分为肠溶和胃溶,头孢类药物属于后者,一般在胃中溶解需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完全吸收的话时间会更长一些。”
这番话,让白中元一惊:“也就是说何正在服用下头孢类药物之后便马上遇害了,所以才有了尚未融化的药片残留?”
“提到了这个,我正好有件事要告诉你。”
“什么?”
“白队是清楚的,人的体温在37℃左右。死后由于新陈代谢的停止,体内不能继续产生热能,而尸体内部原有的热能却仍然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方式不断向外界散发。这就使得尸体温度降低,逐渐变冷,直至与外界温度接近或略低于外界温度,这本身就是个渐变的过程对不对?”
“没错。”从警多年,白中元自然清楚这些,“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的尸体冷却快,青壮年较慢,刚生下来的新生儿,在死后5~10小时,即可降到与周围环境相等的温度。由于脂肪有保温作用散热慢,因此肥胖的尸体比瘦弱的尸体冷却得慢。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出血、溺死、大面积烧伤死者的尸体冷却速度快,而猝死、机械性室息死、一氧化碳中毒死的尸体冷却速度就要慢些。”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周然接话说道,“何正死于机械性窒息,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胃容物中是不应该出现残留的药片的。”
“晨会的时候为什么不说?”
“因为当时我考虑的是另外一方面。”
“你是说环境温度还有运输车的制冷会对尸冷现象加速?”白中元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不得不重点考量的因素。
“没错。”
“那为何现在又要说了?”
“因为尸体在彻底解冻之后出现了可疑征象。”
“什么?”
“食道损伤。”
稍稍思索,白中元便找到了话中的关键点:“你是说,胃容物中之所以有药物残留,是嫌疑人在何正死后通过强制手段置入的?”
“我是这样想的,但目前无法给出确凿结论,只能提供个方向。”
“我觉得你是对的。”
“这么相信我?”周然打岔。
“当然,挂了。”
电话挂断,白中元取出了之前的证物袋,现在他终于知道里面半截胶管的真正用处了。
么这个小细节,又是否有必要深究,剖析具体原因呢?
目光反复扫视着啤酒瓶和白酒杯,白中元回忆起了尸检报告,心血检验中发现了极高的酒精成分,周然解析其含量浓度后给出的结论是何正生前引用过大量的白酒,那这岂不是又有了矛盾之象吗?
无论是许琳遇袭时听到的对话,还是走访厂区工人的结果,都表明何正生前的酒量是很大的。根据周然所说,何正生前出现过双硫仑样反应,且不是胃容物中的头孢类药物催化而成,而是服用过解酒药物。
以此为前提,结合酒瓶子来看,何正显然不是在清醒时候无用的双硫仑类解酒药,在这之前应该已经饮用了大量的酒。
“这完全说不通啊?”越是深想,白中元便越是觉得不够合理,具体理由如下。
首先,酒精进入人体后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入血,绝大部分在肝脏进行代谢,仅2%~10%由肾、肺排泄。
其次,经常喝酒的人且酒量大的人,肝脏解酒的功能同样很强大。
再次,不管那晚是谁在跟何正一起,那个人都是喝酒的,且从许琳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个人不仅跟何正来往密切,还经常与之举杯同饮。能够在酒桌上找到共同话题的人,往往酒量都是相差无几的,酒逢知己千杯少便是这个道理。
最后,与何正一起吃饭的人,酒量同样远超常人。既然如此,怎么推杯换盏半天才喝了这么点儿,这完全无法匹配心血检测出的酒精含量。
揣着这样的疑惑,白中元又蹲下了身子,仔仔细细的搜寻之后,并没有看到任何多余的白酒瓶,更加说不通了。
“难道说,他们曾经吃过两顿饭,这里是第二地点?”
这个念头闪现之后,白中元开始扒拉起了桌子上的骨头,随后又将盆子里剩下的肉块进行了大致的估量。最后得出了一个恐怖的结论,这些肉和骨头数量是不足的,根本无法匹配那晚看到的狗皮。
“不对,不是这样的,当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疏忽。”
此时此刻,白中元的脸色已经有了些发白,因为通过刚才的梳理和分析,他发现了一个无比恐怖的问题。
时间,时间是对不上的。
许琳被绑架时听到了两名嫌疑人的对话,从而得知了他们要饮酒吃地羊的事情,但何正遇害明明是在第二天的晚上啊。而且他们不可能吃了那么久,毕竟何正第二天去上班了,这是众人皆知的。
换句话说,桌子上的残羹剩饭是许琳遭受袭击那晚留下的,而不是何正遇害之前,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何正遇害的当晚,是在另外一个地方吃的饭,而且跟他吃饭的那个人很可能并不是犯罪嫌疑人。
这般推断有着何正的邻居口供为证,因为他听到了何正下午打的电话,说要约人在仓库那里见面。但反过来这似乎又是成立的,毕竟他们完全可以在见面之后再约定一起去吃饭,这也是符合逻辑的。
“地羊,去他妈的地羊。”
懊恼之下,白中元的拳头狠狠砸在了桌子上,终年打雁到头来居然让雁啄了眼睛,地羊的确是一条线索,可在执着之下竟然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将前一天的残羹剩饭当成了何正生前的最后一餐,荒唐啊。
既然菜是那天吃剩下的,那么酒自然也就是了,怪不得被子里面的白酒闻起来味道那么的淡,早就蒸发的差不多了。而弄明白这点之后,酒水的饮用量和心血中的酒精含量不匹配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至于为什么喝了这么点儿酒,完全是因为何正第二天还要上班,否则便等同于主动暴露了作案的嫌疑。
“如果不是在何正的宿舍,那又是在什么地方呢?”白中元一遍遍的思索着,怎么都无法推导出大致的位置。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疑惑在白中元脑海盘旋着,那晚叶止白埋葬了很多被杀害掏空骨肉的狗,究竟跟何正有没有关系?毕竟在搞清楚桌子上的残羹剩饭后,时间差已经出来了,难道何正接连两天都在吃地羊不成?
眼下,似乎也只能如此解释了。
不得已,白中元只好掏出了电话:“周然,有个问题我需要再确认一下。”
“你说。”
“何正的胃容物中都有什么?”
“头疱类药物碎片还有很多尚未消化完的食物,其中以肉类居多。”
“果然是这样。”
“白队,果然是什么样?”周然疑惑。
“没什么。”摇摇头,白中元又说道,“对了,还有个问题,通常来说服下头孢类药物多久会彻底融化?”
“怎么问到这个了?”
“有些细节想不通。”
“是这样的,口服的药物通常分为肠溶和胃溶,头孢类药物属于后者,一般在胃中溶解需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完全吸收的话时间会更长一些。”
这番话,让白中元一惊:“也就是说何正在服用下头孢类药物之后便马上遇害了,所以才有了尚未融化的药片残留?”
“提到了这个,我正好有件事要告诉你。”
“什么?”
“白队是清楚的,人的体温在37℃左右。死后由于新陈代谢的停止,体内不能继续产生热能,而尸体内部原有的热能却仍然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方式不断向外界散发。这就使得尸体温度降低,逐渐变冷,直至与外界温度接近或略低于外界温度,这本身就是个渐变的过程对不对?”
“没错。”从警多年,白中元自然清楚这些,“在一般情况下,儿童和老年人的尸体冷却快,青壮年较慢,刚生下来的新生儿,在死后5~10小时,即可降到与周围环境相等的温度。由于脂肪有保温作用散热慢,因此肥胖的尸体比瘦弱的尸体冷却得慢。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出血、溺死、大面积烧伤死者的尸体冷却速度快,而猝死、机械性室息死、一氧化碳中毒死的尸体冷却速度就要慢些。”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周然接话说道,“何正死于机械性窒息,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胃容物中是不应该出现残留的药片的。”
“晨会的时候为什么不说?”
“因为当时我考虑的是另外一方面。”
“你是说环境温度还有运输车的制冷会对尸冷现象加速?”白中元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不得不重点考量的因素。
“没错。”
“那为何现在又要说了?”
“因为尸体在彻底解冻之后出现了可疑征象。”
“什么?”
“食道损伤。”
稍稍思索,白中元便找到了话中的关键点:“你是说,胃容物中之所以有药物残留,是嫌疑人在何正死后通过强制手段置入的?”
“我是这样想的,但目前无法给出确凿结论,只能提供个方向。”
“我觉得你是对的。”
“这么相信我?”周然打岔。
“当然,挂了。”
电话挂断,白中元取出了之前的证物袋,现在他终于知道里面半截胶管的真正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