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帝国霸业之崛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告您,也会用刀剑刺杀您。南方天气比较潮湿,您只要日日饮酒,别的什么也别做了,只要能让吴王不造反,就算您立功了。”可见,吴王所密谋的事情其实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是为孝景帝。景帝有一个心腹,被人们称为“智囊”,他就是晁错。晁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文帝在世的时候,他就数次上书,对匈奴用兵、守边备塞、劝农诸事提出看法,多被文帝采纳,他也因此成为太子刘启的心腹。
景帝即位后,晁错又提出,诸侯王的实力过于强大,应该改变这种局面,以稳固朝廷的统治。这个建议当初他也对文帝提出过,但是文帝并没有采纳。晁错认为,强大的诸侯已经成了中央政府的心腹大患,如果不及早解决,迟早会酿出大祸。
这种思想在文帝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提出过,他就是贾谊。贾谊在那封著名的奏折中,提出了一件痛哭、二件流涕、六件叹息之事。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值得痛哭的事情就是诸侯过于强大。在研究了汉代建立之后的数次诸侯起兵造反的问题后,他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强大的诸侯总是首先早饭。从楚王韩信到梁王彭越,再到淮南王英布,莫不如此。但是那个时候的诸侯国怎么能跟如今相比,经过建汉以来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大量增加,各诸侯国少则十几万人,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诸侯们的后代跟朝廷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以疏远的关系,在资与他们强大的实力,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待续)
【正文】
但是为什么如今诸侯们跟朝廷一直相安无事呢?因为大国之王还小,朝廷派去辅佐他们的傅相还握着权利。等到几年之后,傅相们年老了,诸侯王们血气方刚了,事情就要糟糕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诸侯们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孙,这样,大国就变小,也就无力跟中央抗衡了。这其实就是推恩令。推恩令在武帝的时候,由主父偃提出,并得以施行,但是这种思想在文帝的时候就已经有贾谊提出来了。
可惜贾谊的这番先见之明并没有被文帝所理解、所采纳。十几年后,文帝去世了,景帝上台了,那些诸侯王们也都长大了,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景帝手里了。
景帝在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之后,觉得问题确实严重,是该解决问题了。晁错提出解决诸侯国过于强大的问题的办法是——削藩。就是通过缩小诸侯国封地的办法来削弱诸侯们的实力。这个办法显然并没有贾谊的那么高明。一个普通人,你想要从他手里夺取东西,他肯定都会拼力反抗,更何况那些素来尊贵骄横的诸侯王呢!失去封地,就意味着失去尊贵的地位,失去无上的权利,他们怎么可能乖乖就范呢?
果然,削藩之事进行得并不顺利,在三个诸侯国之行之后,就引起了诸侯王们的强烈不满,当第四道命令刚刚颁布,叛乱就发生了。挑起叛乱的,正是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的封地有三个郡五十三个城,从他征兵的情况来看,十四岁到六十二岁之间的男子有二十多万人,那么算上其他年龄段的男子,算上女子,他的吴国差不多有六七十万人口,也算是一个大国了。论关系,他是当今皇上的堂叔,如今做侄子的却要夺叔叔的权利。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跟当今皇帝有过节。当年就是这个皇帝打死自己儿子的,而且他肯定对自己当年坚持让把儿子葬在长安心存不满。所以,“削藩”的消息一传出来,他就怀疑是皇帝存心要跟自己过不去。于是,他便加紧了谋反之事。
不过刘濞心中当然清楚,要想起兵,仅靠自己一家的力量是远不能跟朝廷抗衡的,以前就有这样的例子。还在汉文帝的时候,文帝的亲弟弟、刘邦非常宠爱的少子淮南王刘长就企图造反,结果还没有形成规模,就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了。还有济北王刘兴居,趁文帝北上迎战匈奴的机会起兵造反,结果短短三个月,朝廷仅派一个棘薄侯柴武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刘兴居就被剿灭了。再往前数,英布、彭越、陈豨,那可都是威名赫赫的猛将,还不是被轻而易举的平复了。所以,要想起兵,只有一个办法,组建同盟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整个天下动摇,使朝廷土崩瓦解。
汉景帝初,天下的诸侯王还有二十多个,除了吴王自己,齐悼王刘肥的后代七个王,淮南王长的后代三个王,孝文皇帝的儿子两个王,燕王刘泽的孙子燕王定国,赵幽王友的后代赵王遂,楚元王的孙子楚王戊,景帝自己的儿子六个王,此外还有南粤王、闽越王、东瓯王等。景帝的六个儿子看来不会跟自己站在一起,首先他们是父子,关系更亲些,而且这些家伙现在还很小,大权都在相国跟太傅手里,那些人可都是朝廷派来的,对朝廷忠心耿耿。这六个诸侯王被刘濞排除了,剩下的那些,可以试一下。
告您,也会用刀剑刺杀您。南方天气比较潮湿,您只要日日饮酒,别的什么也别做了,只要能让吴王不造反,就算您立功了。”可见,吴王所密谋的事情其实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刘启即位,是为孝景帝。景帝有一个心腹,被人们称为“智囊”,他就是晁错。晁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文帝在世的时候,他就数次上书,对匈奴用兵、守边备塞、劝农诸事提出看法,多被文帝采纳,他也因此成为太子刘启的心腹。
景帝即位后,晁错又提出,诸侯王的实力过于强大,应该改变这种局面,以稳固朝廷的统治。这个建议当初他也对文帝提出过,但是文帝并没有采纳。晁错认为,强大的诸侯已经成了中央政府的心腹大患,如果不及早解决,迟早会酿出大祸。
这种思想在文帝的时候还有一个人提出过,他就是贾谊。贾谊在那封著名的奏折中,提出了一件痛哭、二件流涕、六件叹息之事。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值得痛哭的事情就是诸侯过于强大。在研究了汉代建立之后的数次诸侯起兵造反的问题后,他总结出了这样一个观点——“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强大的诸侯总是首先早饭。从楚王韩信到梁王彭越,再到淮南王英布,莫不如此。但是那个时候的诸侯国怎么能跟如今相比,经过建汉以来这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大量增加,各诸侯国少则十几万人,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诸侯们的后代跟朝廷的关系会越来越疏远,以疏远的关系,在资与他们强大的实力,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待续)
【正文】
但是为什么如今诸侯们跟朝廷一直相安无事呢?因为大国之王还小,朝廷派去辅佐他们的傅相还握着权利。等到几年之后,傅相们年老了,诸侯王们血气方刚了,事情就要糟糕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诸侯们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孙,这样,大国就变小,也就无力跟中央抗衡了。这其实就是推恩令。推恩令在武帝的时候,由主父偃提出,并得以施行,但是这种思想在文帝的时候就已经有贾谊提出来了。
可惜贾谊的这番先见之明并没有被文帝所理解、所采纳。十几年后,文帝去世了,景帝上台了,那些诸侯王们也都长大了,所有的问题都积压到景帝手里了。
景帝在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之后,觉得问题确实严重,是该解决问题了。晁错提出解决诸侯国过于强大的问题的办法是——削藩。就是通过缩小诸侯国封地的办法来削弱诸侯们的实力。这个办法显然并没有贾谊的那么高明。一个普通人,你想要从他手里夺取东西,他肯定都会拼力反抗,更何况那些素来尊贵骄横的诸侯王呢!失去封地,就意味着失去尊贵的地位,失去无上的权利,他们怎么可能乖乖就范呢?
果然,削藩之事进行得并不顺利,在三个诸侯国之行之后,就引起了诸侯王们的强烈不满,当第四道命令刚刚颁布,叛乱就发生了。挑起叛乱的,正是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的封地有三个郡五十三个城,从他征兵的情况来看,十四岁到六十二岁之间的男子有二十多万人,那么算上其他年龄段的男子,算上女子,他的吴国差不多有六七十万人口,也算是一个大国了。论关系,他是当今皇上的堂叔,如今做侄子的却要夺叔叔的权利。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跟当今皇帝有过节。当年就是这个皇帝打死自己儿子的,而且他肯定对自己当年坚持让把儿子葬在长安心存不满。所以,“削藩”的消息一传出来,他就怀疑是皇帝存心要跟自己过不去。于是,他便加紧了谋反之事。
不过刘濞心中当然清楚,要想起兵,仅靠自己一家的力量是远不能跟朝廷抗衡的,以前就有这样的例子。还在汉文帝的时候,文帝的亲弟弟、刘邦非常宠爱的少子淮南王刘长就企图造反,结果还没有形成规模,就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了。还有济北王刘兴居,趁文帝北上迎战匈奴的机会起兵造反,结果短短三个月,朝廷仅派一个棘薄侯柴武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刘兴居就被剿灭了。再往前数,英布、彭越、陈豨,那可都是威名赫赫的猛将,还不是被轻而易举的平复了。所以,要想起兵,只有一个办法,组建同盟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整个天下动摇,使朝廷土崩瓦解。
汉景帝初,天下的诸侯王还有二十多个,除了吴王自己,齐悼王刘肥的后代七个王,淮南王长的后代三个王,孝文皇帝的儿子两个王,燕王刘泽的孙子燕王定国,赵幽王友的后代赵王遂,楚元王的孙子楚王戊,景帝自己的儿子六个王,此外还有南粤王、闽越王、东瓯王等。景帝的六个儿子看来不会跟自己站在一起,首先他们是父子,关系更亲些,而且这些家伙现在还很小,大权都在相国跟太傅手里,那些人可都是朝廷派来的,对朝廷忠心耿耿。这六个诸侯王被刘濞排除了,剩下的那些,可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