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带着族人去求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般来说, 开荒,还是在有名的贫瘠盐碱地带开荒,只要政府的人眼睛没瞎, 那百分之百都应该是举双手双脚欢迎。因为只要这事儿成了, 开荒免税,减免的几年过去之后,这地就能为衙门财税增加一笔收入,在政绩上, 还能获得一个劝课农桑,增加税赋来源的好名声, 更有利于升职加薪。所以这事儿没有什么官是不欢迎的。
只是,这世上凡事儿都有例外, 看着好像谁都有利,可事实上在开荒的事儿上,没什么好处的人还是存在的, 比如那些税吏, 就是如此, 最起码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如此。
小吏这个群体, 不知道从那个朝代开始, 就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干这个的, 基本全是本地人, 甚至还变成了代代相传的家族事业。而这些吏员世家因为披着官府的皮, 能接触到来自县令, 知府等官员知识分子的熏陶,又深入最底层,可以说是当地最手眼通天的人物。
这样的人,你说他们不知道山窝子以前的情况?不知道邱澄明他们开荒?不知道那玉米产量?怎么可能。他们什么都知道,就是开始不知道,就凭着他们胥吏世家的联姻网,不用几天也一样能知道。只是一步错步步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那是坐等看笑话,觉得这新搬来的脑子不好,居然选了这么一个没油水的地方落脚,以后只怕是勉强活着都难,除了当猎户,或者牧民,都看不到这些人有什么出路。这么一想,那真是连着去走动看一眼都懒了。穷人有什么好看的,等着差不多时候,去收个人头税也就成了,走多了亏了自家的鞋底子呢。
可不想,转头就听到他们居然开荒了,这事儿整的,那些税吏们感觉太阳都快从西边出来了,这盐碱地也有人忙乎?这是力气没处使还是怎么的?是,这治理盐碱地的事儿确实是能干,什么淘洗土层啊,什么用水冲啊,什么埋肥水养啊,都是法子,可那要花费多少钱?多少工夫?多少时间?这帮穷鬼能有那么大的本钱?
胥吏们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已经盯上了这山窝子,虽然不怎么看好,可关注度绝对是上去了不少的。紧接着那玉米出来了,这下子这些人心动了,只觉得怕这些人敢开荒,就是因为有这能在盐碱地上生长的好种子。是的,他们觉得是种子,是玉米的功劳,依然没有想到那些地,而是开始想打那玉米的主意。
好在人邱澄明他们没有遮着掩着,这玉米的种子在往外放,所以他们也没有采取什么激烈的手段,想着自己弄点种子试试,若是成了,那再说。也正是这样的迟疑,邱澄明公心发作的那么一个利民举动,让当时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山窝子的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而后头马匪的失败,又加重了胥吏们对这山窝子人的实力猜测,再加上衙门氛围的诡异波动,几方原因之下,这才能一连这么多时间,都啥事儿没有。
可事儿到了如今,情况又变了,这不是城头换大旗了嘛,这不是权利更替了嘛,为了献媚上级,争取新权利也好,还是为了留点后路也罢,这胥吏们忍不住的把心思又往这山窝子转了过去。
虽然说玉米他们其实已经有了,虽然说山窝子连着两次杀退了马匪,实在是厉害,可他们收税这么个名正言顺的事儿,好像也不是不能办的吧。这山窝子连着种了两年的玉米了,应该有点钱。这年头民不与官斗是常识,应该不会在意他们去收点好处吧。
名正言顺的确实没问题,不过想多伸手?那也要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邱澄明一到县城,头一件事儿就是在几个胥吏看的见的情况下,正式的拜访了那青年,哦,人家现在是县长了,这官升的,不是一般的快,可见那省城的关系估计是挺铁的,那王大头的事儿,带给他的政治资本也绝对得到了最佳的利用。
而作为这一场功劳的功臣,人县长自然是要给脸的,不但是见了,还对于人邱澄明主动提及的税赋问题,给予了最直接积极的回复。
“新迁徙的本就有优待,你们那地方又是荒废的地方,全都要重头开始,这优待自然要加厚点,这样吧,三年内这人头税就先免了,至于地,盐碱地开出来也不容易,按照规矩,三年免税,五年半税总是要的... -->>
一般来说, 开荒,还是在有名的贫瘠盐碱地带开荒,只要政府的人眼睛没瞎, 那百分之百都应该是举双手双脚欢迎。因为只要这事儿成了, 开荒免税,减免的几年过去之后,这地就能为衙门财税增加一笔收入,在政绩上, 还能获得一个劝课农桑,增加税赋来源的好名声, 更有利于升职加薪。所以这事儿没有什么官是不欢迎的。
只是,这世上凡事儿都有例外, 看着好像谁都有利,可事实上在开荒的事儿上,没什么好处的人还是存在的, 比如那些税吏, 就是如此, 最起码在他们自己看来是如此。
小吏这个群体, 不知道从那个朝代开始, 就已经有了一个十分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干这个的, 基本全是本地人, 甚至还变成了代代相传的家族事业。而这些吏员世家因为披着官府的皮, 能接触到来自县令, 知府等官员知识分子的熏陶,又深入最底层,可以说是当地最手眼通天的人物。
这样的人,你说他们不知道山窝子以前的情况?不知道邱澄明他们开荒?不知道那玉米产量?怎么可能。他们什么都知道,就是开始不知道,就凭着他们胥吏世家的联姻网,不用几天也一样能知道。只是一步错步步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那是坐等看笑话,觉得这新搬来的脑子不好,居然选了这么一个没油水的地方落脚,以后只怕是勉强活着都难,除了当猎户,或者牧民,都看不到这些人有什么出路。这么一想,那真是连着去走动看一眼都懒了。穷人有什么好看的,等着差不多时候,去收个人头税也就成了,走多了亏了自家的鞋底子呢。
可不想,转头就听到他们居然开荒了,这事儿整的,那些税吏们感觉太阳都快从西边出来了,这盐碱地也有人忙乎?这是力气没处使还是怎么的?是,这治理盐碱地的事儿确实是能干,什么淘洗土层啊,什么用水冲啊,什么埋肥水养啊,都是法子,可那要花费多少钱?多少工夫?多少时间?这帮穷鬼能有那么大的本钱?
胥吏们实际上在那个时候已经盯上了这山窝子,虽然不怎么看好,可关注度绝对是上去了不少的。紧接着那玉米出来了,这下子这些人心动了,只觉得怕这些人敢开荒,就是因为有这能在盐碱地上生长的好种子。是的,他们觉得是种子,是玉米的功劳,依然没有想到那些地,而是开始想打那玉米的主意。
好在人邱澄明他们没有遮着掩着,这玉米的种子在往外放,所以他们也没有采取什么激烈的手段,想着自己弄点种子试试,若是成了,那再说。也正是这样的迟疑,邱澄明公心发作的那么一个利民举动,让当时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山窝子的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而后头马匪的失败,又加重了胥吏们对这山窝子人的实力猜测,再加上衙门氛围的诡异波动,几方原因之下,这才能一连这么多时间,都啥事儿没有。
可事儿到了如今,情况又变了,这不是城头换大旗了嘛,这不是权利更替了嘛,为了献媚上级,争取新权利也好,还是为了留点后路也罢,这胥吏们忍不住的把心思又往这山窝子转了过去。
虽然说玉米他们其实已经有了,虽然说山窝子连着两次杀退了马匪,实在是厉害,可他们收税这么个名正言顺的事儿,好像也不是不能办的吧。这山窝子连着种了两年的玉米了,应该有点钱。这年头民不与官斗是常识,应该不会在意他们去收点好处吧。
名正言顺的确实没问题,不过想多伸手?那也要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邱澄明一到县城,头一件事儿就是在几个胥吏看的见的情况下,正式的拜访了那青年,哦,人家现在是县长了,这官升的,不是一般的快,可见那省城的关系估计是挺铁的,那王大头的事儿,带给他的政治资本也绝对得到了最佳的利用。
而作为这一场功劳的功臣,人县长自然是要给脸的,不但是见了,还对于人邱澄明主动提及的税赋问题,给予了最直接积极的回复。
“新迁徙的本就有优待,你们那地方又是荒废的地方,全都要重头开始,这优待自然要加厚点,这样吧,三年内这人头税就先免了,至于地,盐碱地开出来也不容易,按照规矩,三年免税,五年半税总是要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