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琉璃世琉璃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太祖驾崩,众妃殉葬,大明的后宫骤然冷清。
皇帝在乾清宫,太皇太妃月华宫不动,太后住了坤宁宫,皇后是交泰宫。除了这四个宫殿,其他的住所便都空着。因尚在太祖服丧期间,太后不好劝皇帝再纳妃,朱允炆倒乐得个清静。
时近岁末,树木凋零,花草枯萎,原本空落的宫庭更显得一片萧瑟。马淑仪迎着清晨的薄曦,一早便到了坤宁宫。到了晌午,宁国大长公主也过来了,二人围坐在太后榻前,都有些担心。
太后很紧张:“哀家这梦做了好几天了,一闭上眼就看到先帝(指朱标),看着我流泪。昨天淑仪陪我去社稷庙,奉先殿都拜了,昨夜还是照样梦见。先帝光流泪,不说话。到底是怎么了呢?”
宁国大长公主见太后额头皱纹深深,面孔下塌,几天时间老了好几岁,估计是吓得不轻,劝道:“太后别担心!先帝和太后一向恩爱,大哥来看看你也不奇怪”。
太后一听却更怕,早听说恩爱的夫妻容易相连相带,难道这是他来带我了?这恐惧却不好说出口。
马淑仪劝道:“母后,先歇歇吧。我回头再去奉先殿里上香祝祷”。
这时太监葛仁匆匆跑进来:“禀告太后,陛下不在宫里。小的就请王公公过来了”。原来太后怕得忍不住,派人去叫朱允炆,不想竟不在宫里。
王直恭敬行礼:“太后!陛下出去了,估计还有一会儿才能回来。太后有何吩咐?”
太后问:“陛下去哪儿了?”
王直迟疑着尚未说话,宁国大长公主喝道:“大胆!太后问话你敢不回?”
朱如画始终记得太祖在时王直对自己的怠慢,知道现在王直大不如前:虽然皇帝依旧信任,但是皇帝自有原来东宫的张元亨等一帮心腹;而且即便是朱允炆,也远不如太祖强势,特别是在太后面前。此时见太后面露不快,趁机发作。
王直连忙道:“小的不敢!陛下是去天禧寺了”。
王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太祖走了靠山没了。太后如果真要为难自己这个秉笔太监,即使太皇太妃和皇帝有心相救,也不一定有能力。
太后哼了一声:“又去天禧寺!”
宁国大长公主问王直:“陛下经常去天禧寺?”
王直低头轻声道:“每天去,基本是傍晚时候”
太后怒极:“每天去!这个逆子!”说着连连咳嗽。
马淑仪急忙近前,一边拍背一边劝道:“母后别急,陛下一会儿就回来了”说着问王直:“太后这几天总是梦魇,以前在东宫从来没有过。宫里有过这种事吗?”
王直想了想,恭敬答道:“太祖有一段时间很厉害,每天晚上做梦就看到过世的亲属,后来严重到不敢睡觉”。
太后果然心思转移到这个话题,瞅着王直问:“后来怎么办的?”
王直答道:“后来请了慧远国师来,国师说这是多生多劫的亲属在恶鬼道求助,要诵持《地藏经》,每日四十九遍。后来太祖按国师说的连续念诵了五天就好了”。
马淑仪问得仔细:“太祖是自己每天念四十九遍?”有心帮太后一起念诵。
王直老老实实地答道:“国师说至亲眷属诵持也可以。太祖后来自己念七遍,其它是李才人诵持的”。说到这里声音已经有些小:“国师说皈依的人诵持,更容易借力地藏菩萨,度这些鬼道的众生。不戒荤的人有浊气,怕不大好。”
太后哼了一声,又怕对菩萨不敬,极力忍住。
宁国大长公主却问道:“李才人会念我们的地藏经?她不是念的高丽经文吗?”
王直低声道:“高丽并没有自己文字,经文是用汉字记载,说是一样的。而且就算有不一样,地藏菩萨有一世化身是高丽王子叫金乔觉,后来在九华山成道。所以恐怕地藏经也是他们高丽念的是对的”。
宁国大长公主不服气:“我不信,地藏菩萨会是高丽人?”
王直恭敬答道:“慧远国师说,地藏菩萨有过很多次化身。过去无量劫前,曾化过婆罗门女,光目孝女,六万劫的国王等等。唐朝开元年间的这个高丽王子只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之一,世寿九十九岁入灭,九华山也因此成了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
说到这里王直停了停:“太祖和李才人这些谈很多,小的在旁边无意听到一些,其实不大明白”。
宁国大长公主见他滑头推脱,正欲说话,门口小太监宣道:“圣上驾到!”连忙和马淑仪一起跪迎圣驾。
朱允炆缓步走了进来,给太后请安行礼,问道:“母后找孩儿的?”
太后哼了一声:“你还记得母后!”朱允炆见太后面色不虞,宁国大长公主脸有不平,王直垂首不语,便询问地望向马淑仪。
马淑仪轻声道:“母后这几天都不舒服,每晚梦魇。刚问王公公,说是太祖也有过”。
朱允炆微笑道:“是啊,皇祖父上次也是,后来是李才人帮着念《地藏经》念好的。母后不舒服,让她来诵持就是”。
朱允炆一直在想着改善太后和莲花的关系,这时觉得是个机会,急忙提议。太后不言语,有心拒绝,但是实在又怕得狠,一时踌躇不决。
宁国大长公主微微冷笑道:“父皇梦魇是好了,可是最终送命了不是?”这话说的甚是刻毒,竟把朱元璋的死因归咎于莲花。
朱允炆不禁怒火攻心,肃容说道:“皇祖父清明节在中都老家染恙,皇姑当时在场亲身经历。皇祖父一病多日,日渐沉重,李才人不辞辛劳每日侍奉御榻之前。皇姑都知道吧?”
宁国大长公主见皇帝动怒,倒也不敢再说,讪讪地低了头。
朱允炆接着道:“我大明皇宫,干净肃整,皇姑如果来陪伴母亲,朕心存感激;朕却不欢迎散步谣言搬弄是非之人!”说到这里语气颇严厉。
宁国大长公主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如此重话,差点哭出来,见皇帝面色严厉,忍住眼泪,轻声道:“是”。
太后见宁国大长公主受窘,心里过意不去,喝道:“怎么这么说话?”
朱允文回过头,温言劝道:“母后梦魇,诵经会好些。如果不想李才人来,母亲自己诵持也好”。说着,招手让王直拿了本地藏经来。
太后见这本经文可不薄,四十九遍得念到什么时候?迟疑道:“说是要直属亲眷,哀家已经贬她为庶人。。”
朱允文微微含笑:“母后,孩儿上次就说了,李才人永远是孩儿的妻子,是母后的媳妇”,看了眼皇后:“和淑仪一样。”马淑仪怔了怔,并不吭声。宁国大长公主撇了撇嘴,也没说话。
朱允炆接着道:“天就要晚了,这会儿去接还来得及;不然就明天了”。
太后又想了一会儿,道:“好吧,宣李宜宁进来”。
朱允炆听到这个称呼一愣,随即笑笑,转头吩咐王直:“去天禧寺,接李娘娘来为太后诵经”。
****************
天已经黑了,莲花迈步走向坤宁宫,见后宫里景物依旧,不由心中感慨。
大半年前前,常和朱允炆在这里漫步,后来皇祖父生病,更是日日在此忙碌。如今那个慈祥的老祖父却已天人永隔,“未肯睽良愿,空期嗣好音” 此后生死两茫,却到何处再寻?
莲花和王直进了殿内,里面静悄悄的。
葛仁进去通报,一会儿出来道:“进来吧,太后在歇息,皇后吩咐到太后榻边上诵经”。宫里的太监们对于怎么称呼莲花都有些犹疑,只好尽量含糊其辞。
莲花进了寝宫,见太后闭目躺着,皇后坐在榻前,连忙上前行礼。马淑仪摆摆手,示意不要出声,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小凳子,又递给莲花一本地藏经。莲花摇头示意不用经书也不用小凳子,整整衣容端端正正地跪坐在榻前,左手持念珠,微闭双目,诵起了经文。
莲花诵经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隐隐传到耳中却说不出的温润动听,如榻前焚着的檀香,飘飘袅袅的没入空中,香味似不可捉摸却沉郁厚重沁入肺腑,令人平和宁静。马淑仪在一旁听着,也渐渐地灵台一片明净。
不知... -->>
自太祖驾崩,众妃殉葬,大明的后宫骤然冷清。
皇帝在乾清宫,太皇太妃月华宫不动,太后住了坤宁宫,皇后是交泰宫。除了这四个宫殿,其他的住所便都空着。因尚在太祖服丧期间,太后不好劝皇帝再纳妃,朱允炆倒乐得个清静。
时近岁末,树木凋零,花草枯萎,原本空落的宫庭更显得一片萧瑟。马淑仪迎着清晨的薄曦,一早便到了坤宁宫。到了晌午,宁国大长公主也过来了,二人围坐在太后榻前,都有些担心。
太后很紧张:“哀家这梦做了好几天了,一闭上眼就看到先帝(指朱标),看着我流泪。昨天淑仪陪我去社稷庙,奉先殿都拜了,昨夜还是照样梦见。先帝光流泪,不说话。到底是怎么了呢?”
宁国大长公主见太后额头皱纹深深,面孔下塌,几天时间老了好几岁,估计是吓得不轻,劝道:“太后别担心!先帝和太后一向恩爱,大哥来看看你也不奇怪”。
太后一听却更怕,早听说恩爱的夫妻容易相连相带,难道这是他来带我了?这恐惧却不好说出口。
马淑仪劝道:“母后,先歇歇吧。我回头再去奉先殿里上香祝祷”。
这时太监葛仁匆匆跑进来:“禀告太后,陛下不在宫里。小的就请王公公过来了”。原来太后怕得忍不住,派人去叫朱允炆,不想竟不在宫里。
王直恭敬行礼:“太后!陛下出去了,估计还有一会儿才能回来。太后有何吩咐?”
太后问:“陛下去哪儿了?”
王直迟疑着尚未说话,宁国大长公主喝道:“大胆!太后问话你敢不回?”
朱如画始终记得太祖在时王直对自己的怠慢,知道现在王直大不如前:虽然皇帝依旧信任,但是皇帝自有原来东宫的张元亨等一帮心腹;而且即便是朱允炆,也远不如太祖强势,特别是在太后面前。此时见太后面露不快,趁机发作。
王直连忙道:“小的不敢!陛下是去天禧寺了”。
王直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太祖走了靠山没了。太后如果真要为难自己这个秉笔太监,即使太皇太妃和皇帝有心相救,也不一定有能力。
太后哼了一声:“又去天禧寺!”
宁国大长公主问王直:“陛下经常去天禧寺?”
王直低头轻声道:“每天去,基本是傍晚时候”
太后怒极:“每天去!这个逆子!”说着连连咳嗽。
马淑仪急忙近前,一边拍背一边劝道:“母后别急,陛下一会儿就回来了”说着问王直:“太后这几天总是梦魇,以前在东宫从来没有过。宫里有过这种事吗?”
王直想了想,恭敬答道:“太祖有一段时间很厉害,每天晚上做梦就看到过世的亲属,后来严重到不敢睡觉”。
太后果然心思转移到这个话题,瞅着王直问:“后来怎么办的?”
王直答道:“后来请了慧远国师来,国师说这是多生多劫的亲属在恶鬼道求助,要诵持《地藏经》,每日四十九遍。后来太祖按国师说的连续念诵了五天就好了”。
马淑仪问得仔细:“太祖是自己每天念四十九遍?”有心帮太后一起念诵。
王直老老实实地答道:“国师说至亲眷属诵持也可以。太祖后来自己念七遍,其它是李才人诵持的”。说到这里声音已经有些小:“国师说皈依的人诵持,更容易借力地藏菩萨,度这些鬼道的众生。不戒荤的人有浊气,怕不大好。”
太后哼了一声,又怕对菩萨不敬,极力忍住。
宁国大长公主却问道:“李才人会念我们的地藏经?她不是念的高丽经文吗?”
王直低声道:“高丽并没有自己文字,经文是用汉字记载,说是一样的。而且就算有不一样,地藏菩萨有一世化身是高丽王子叫金乔觉,后来在九华山成道。所以恐怕地藏经也是他们高丽念的是对的”。
宁国大长公主不服气:“我不信,地藏菩萨会是高丽人?”
王直恭敬答道:“慧远国师说,地藏菩萨有过很多次化身。过去无量劫前,曾化过婆罗门女,光目孝女,六万劫的国王等等。唐朝开元年间的这个高丽王子只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之一,世寿九十九岁入灭,九华山也因此成了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
说到这里王直停了停:“太祖和李才人这些谈很多,小的在旁边无意听到一些,其实不大明白”。
宁国大长公主见他滑头推脱,正欲说话,门口小太监宣道:“圣上驾到!”连忙和马淑仪一起跪迎圣驾。
朱允炆缓步走了进来,给太后请安行礼,问道:“母后找孩儿的?”
太后哼了一声:“你还记得母后!”朱允炆见太后面色不虞,宁国大长公主脸有不平,王直垂首不语,便询问地望向马淑仪。
马淑仪轻声道:“母后这几天都不舒服,每晚梦魇。刚问王公公,说是太祖也有过”。
朱允炆微笑道:“是啊,皇祖父上次也是,后来是李才人帮着念《地藏经》念好的。母后不舒服,让她来诵持就是”。
朱允炆一直在想着改善太后和莲花的关系,这时觉得是个机会,急忙提议。太后不言语,有心拒绝,但是实在又怕得狠,一时踌躇不决。
宁国大长公主微微冷笑道:“父皇梦魇是好了,可是最终送命了不是?”这话说的甚是刻毒,竟把朱元璋的死因归咎于莲花。
朱允炆不禁怒火攻心,肃容说道:“皇祖父清明节在中都老家染恙,皇姑当时在场亲身经历。皇祖父一病多日,日渐沉重,李才人不辞辛劳每日侍奉御榻之前。皇姑都知道吧?”
宁国大长公主见皇帝动怒,倒也不敢再说,讪讪地低了头。
朱允炆接着道:“我大明皇宫,干净肃整,皇姑如果来陪伴母亲,朕心存感激;朕却不欢迎散步谣言搬弄是非之人!”说到这里语气颇严厉。
宁国大长公主长这么大第一次被如此重话,差点哭出来,见皇帝面色严厉,忍住眼泪,轻声道:“是”。
太后见宁国大长公主受窘,心里过意不去,喝道:“怎么这么说话?”
朱允文回过头,温言劝道:“母后梦魇,诵经会好些。如果不想李才人来,母亲自己诵持也好”。说着,招手让王直拿了本地藏经来。
太后见这本经文可不薄,四十九遍得念到什么时候?迟疑道:“说是要直属亲眷,哀家已经贬她为庶人。。”
朱允文微微含笑:“母后,孩儿上次就说了,李才人永远是孩儿的妻子,是母后的媳妇”,看了眼皇后:“和淑仪一样。”马淑仪怔了怔,并不吭声。宁国大长公主撇了撇嘴,也没说话。
朱允炆接着道:“天就要晚了,这会儿去接还来得及;不然就明天了”。
太后又想了一会儿,道:“好吧,宣李宜宁进来”。
朱允炆听到这个称呼一愣,随即笑笑,转头吩咐王直:“去天禧寺,接李娘娘来为太后诵经”。
****************
天已经黑了,莲花迈步走向坤宁宫,见后宫里景物依旧,不由心中感慨。
大半年前前,常和朱允炆在这里漫步,后来皇祖父生病,更是日日在此忙碌。如今那个慈祥的老祖父却已天人永隔,“未肯睽良愿,空期嗣好音” 此后生死两茫,却到何处再寻?
莲花和王直进了殿内,里面静悄悄的。
葛仁进去通报,一会儿出来道:“进来吧,太后在歇息,皇后吩咐到太后榻边上诵经”。宫里的太监们对于怎么称呼莲花都有些犹疑,只好尽量含糊其辞。
莲花进了寝宫,见太后闭目躺着,皇后坐在榻前,连忙上前行礼。马淑仪摆摆手,示意不要出声,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小凳子,又递给莲花一本地藏经。莲花摇头示意不用经书也不用小凳子,整整衣容端端正正地跪坐在榻前,左手持念珠,微闭双目,诵起了经文。
莲花诵经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隐隐传到耳中却说不出的温润动听,如榻前焚着的檀香,飘飘袅袅的没入空中,香味似不可捉摸却沉郁厚重沁入肺腑,令人平和宁静。马淑仪在一旁听着,也渐渐地灵台一片明净。
不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