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带着神龙回娘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心田好,民风纯正,才救了你的一条命。但咱也不能有恩不报。眼下你母亲有病,咱的钱上答谢不了。
“为了报答那里的人们对你的救命之恩,我想,不如在牛骨村开一个香油坊,咱按成本价卖给人们香油,以这种方式,报答人们对你的恩情。”
油故闻听忙说:“父亲,孩儿也正有此意。这不正打算给你说哩嘛,没想到咱父子不谋而合,想到一块儿去了。
“我还想,为了报答人们对我的救命之恩,除了按成本卖给人们香油外,我还打算把磨香油的手艺传给他们,在几个牛骨村里,都搞起油坊来。
“我们不为别的,就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让那里的人们富裕起来,报答他们的恩情。还有那个神医,我也不知道是哪村的,总归是棘津州的。
“在那里开油坊,遇见她的机会还会大些。如果再见了她,也给母亲要一支神药水,让母亲尽快好起来。”
老掌柜的:“这个主意好!我们静海县有销路,他们磨出的香油,当地卖不了的,我们就收起来,运到静海县去卖。
“在这里咱按批发价收,静海那里油少价格高,咱只赚取中间差价。数量多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油故:“只是母亲面前,孩儿不能天天守着尽孝了!”
老掌柜:“只要你活着,就是尽孝哩。这次如果你回不来,你母亲还不得追了你去。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只要闯出一番事业来,你母亲一准高兴的没法,说不定病情就能好转。”
父子俩都是务实之人,急性子,只要认准了的事,就立马行动。
油故很快在东牛骨村开起了香油坊。
油故的手艺好,他打的香油,一是清亮,二是纯香,夏天浇在小菜上,光闻那香味,就能增加食欲。
他在东牛骨村干了不到一年,方圆十多里的人们都认准他家的油,加之他人缘好,买卖做的又精,生意十分火红。
站稳脚跟打开市场以后,油故开始招收徒弟,把自己的榨油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只要学会了,就鼓励他回家开油坊。
人们见磨香油盈利,油故又肯教,纷纷到他的作坊里来学徒,学会了就自己另起炉灶。很快,五个牛骨村都建起了香油作坊。
除了当地人买的外,剩余的全部交给油故,再有油故运往天津静海县,趸卖给批发商。
由于销路好,来钱快,五个牛骨村的村民,几乎家家开油坊,五个村渐渐富裕起来。
再说油故:
就在他家一墙之隔,有个做杂货生意的店铺,掌柜姓乌,名子来。乌子来讲话有点冲,好抬死杠子,还爱好沾个小便宜,人们背地里便把他的名字倒过来,叫成了乌赖子。
乌掌柜人缘也不太好,生意做得也小,家境不算宽裕。
因和油故掌柜是近邻,两家相处的也还算好。油故掌柜便供着乌老板香油吃。乌掌柜也偶然回敬一些针头线脑的常用东西给油故掌柜。
1111乌掌柜有一个三岁的女儿,长得很是乖巧伶俐。油故掌柜很喜欢,便认做干女儿,扯了两丈花布给干女儿做了春、夏、秋、冬四套花衣服,乌掌柜也回敬了四坛酒。两家就“干亲家”的你来我往了。
这年冬天,油故掌柜老家送来信,说是老太太不行了。油故掌柜临行前,要把二十坛香油暂时放在乌掌柜家,说是等老太太过世后过了“五七”就回来。
因每个坛子都是封了口的,也不怕风吹雨淋,就放在乌掌柜家后院,顺墙根摆着。
乌掌柜还弄了两样小菜请油故老板喝了两杯,算是送行。两个干亲家就此道了别,油故掌柜第二天一早就走了。
1111话说这天,乌掌柜在后院铺了两张席子晒豆子,不知是谁家几只鸡从墙洞里钻进来了,连吃带刨,豆子滚的到处都是。
乌掌柜看见了,气得抓起一只小板凳就砸,这一板凳飞出去却砸在了油故掌柜的香油坛上。
乌掌柜不由得叫了声“不好”,心想这下要赔人家一坛香油了。岂料坛子砸碎后,却不见一滴香油流出。而是坛底有两锭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甚是耀眼。
乌掌柜急忙跑过去,一手抓起一只银锭掂了掂:“乖乖,都是二十两的银元宝”。
乌掌柜又打开其它坛子,每坛都有两锭二十两重的银锭子。二十坛一共有四十锭——八百两。
乌掌柜惊得目瞪口呆。心想:这么多银子,别说有了,连看也没看见过。乖乖,这油故掌柜还真能攒,平日还说打油利小,真是的,利小能攒下这么多银子?
心田好,民风纯正,才救了你的一条命。但咱也不能有恩不报。眼下你母亲有病,咱的钱上答谢不了。
“为了报答那里的人们对你的救命之恩,我想,不如在牛骨村开一个香油坊,咱按成本价卖给人们香油,以这种方式,报答人们对你的恩情。”
油故闻听忙说:“父亲,孩儿也正有此意。这不正打算给你说哩嘛,没想到咱父子不谋而合,想到一块儿去了。
“我还想,为了报答人们对我的救命之恩,除了按成本卖给人们香油外,我还打算把磨香油的手艺传给他们,在几个牛骨村里,都搞起油坊来。
“我们不为别的,就为了推广这项技术,让那里的人们富裕起来,报答他们的恩情。还有那个神医,我也不知道是哪村的,总归是棘津州的。
“在那里开油坊,遇见她的机会还会大些。如果再见了她,也给母亲要一支神药水,让母亲尽快好起来。”
老掌柜的:“这个主意好!我们静海县有销路,他们磨出的香油,当地卖不了的,我们就收起来,运到静海县去卖。
“在这里咱按批发价收,静海那里油少价格高,咱只赚取中间差价。数量多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油故:“只是母亲面前,孩儿不能天天守着尽孝了!”
老掌柜:“只要你活着,就是尽孝哩。这次如果你回不来,你母亲还不得追了你去。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只要闯出一番事业来,你母亲一准高兴的没法,说不定病情就能好转。”
父子俩都是务实之人,急性子,只要认准了的事,就立马行动。
油故很快在东牛骨村开起了香油坊。
油故的手艺好,他打的香油,一是清亮,二是纯香,夏天浇在小菜上,光闻那香味,就能增加食欲。
他在东牛骨村干了不到一年,方圆十多里的人们都认准他家的油,加之他人缘好,买卖做的又精,生意十分火红。
站稳脚跟打开市场以后,油故开始招收徒弟,把自己的榨油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只要学会了,就鼓励他回家开油坊。
人们见磨香油盈利,油故又肯教,纷纷到他的作坊里来学徒,学会了就自己另起炉灶。很快,五个牛骨村都建起了香油作坊。
除了当地人买的外,剩余的全部交给油故,再有油故运往天津静海县,趸卖给批发商。
由于销路好,来钱快,五个牛骨村的村民,几乎家家开油坊,五个村渐渐富裕起来。
再说油故:
就在他家一墙之隔,有个做杂货生意的店铺,掌柜姓乌,名子来。乌子来讲话有点冲,好抬死杠子,还爱好沾个小便宜,人们背地里便把他的名字倒过来,叫成了乌赖子。
乌掌柜人缘也不太好,生意做得也小,家境不算宽裕。
因和油故掌柜是近邻,两家相处的也还算好。油故掌柜便供着乌老板香油吃。乌掌柜也偶然回敬一些针头线脑的常用东西给油故掌柜。
1111乌掌柜有一个三岁的女儿,长得很是乖巧伶俐。油故掌柜很喜欢,便认做干女儿,扯了两丈花布给干女儿做了春、夏、秋、冬四套花衣服,乌掌柜也回敬了四坛酒。两家就“干亲家”的你来我往了。
这年冬天,油故掌柜老家送来信,说是老太太不行了。油故掌柜临行前,要把二十坛香油暂时放在乌掌柜家,说是等老太太过世后过了“五七”就回来。
因每个坛子都是封了口的,也不怕风吹雨淋,就放在乌掌柜家后院,顺墙根摆着。
乌掌柜还弄了两样小菜请油故老板喝了两杯,算是送行。两个干亲家就此道了别,油故掌柜第二天一早就走了。
1111话说这天,乌掌柜在后院铺了两张席子晒豆子,不知是谁家几只鸡从墙洞里钻进来了,连吃带刨,豆子滚的到处都是。
乌掌柜看见了,气得抓起一只小板凳就砸,这一板凳飞出去却砸在了油故掌柜的香油坛上。
乌掌柜不由得叫了声“不好”,心想这下要赔人家一坛香油了。岂料坛子砸碎后,却不见一滴香油流出。而是坛底有两锭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甚是耀眼。
乌掌柜急忙跑过去,一手抓起一只银锭掂了掂:“乖乖,都是二十两的银元宝”。
乌掌柜又打开其它坛子,每坛都有两锭二十两重的银锭子。二十坛一共有四十锭——八百两。
乌掌柜惊得目瞪口呆。心想:这么多银子,别说有了,连看也没看见过。乖乖,这油故掌柜还真能攒,平日还说打油利小,真是的,利小能攒下这么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