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天道:荀子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里的山川秀丽,鱼米飘香,民风质朴,只是由于君王不听屈原大夫的忠告,遭了一场大难,伤了元气,一时难以恢复呀!”
卜尹大夫插言:“荀老夫子,如今我楚国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了。如果没有自强于诸侯之林的决心,令尹绝不会长途跋涉率军援救赵国,与秦国结怨。也绝不会连续作战,挥师北伐,将鲁国平灭。”
荀子叹道:“是呀,今日之楚国已非昔日可比。我很赞赏楚王和令尹的魄力。”
卜尹大夫又说:“当今天下,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我楚国有春申君。四位君子喜爱贤士,列国驰名。今日我令尹亲自登门来请,足见喜爱贤士较他们更为之心切呀!”
荀子则说,假如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一要与我的弟子们商议,二也要请齐王谅解。
春申君深为理解好吧,我们再住上几日,等待荀老夫子的回复。”说完站起身来,特意强调说,“荀老夫子!但愿不要让我们失望呀!”
卜尹大夫也说:“荀老夫子!我们令尹此次远道而来,其真实目的,就是想把您和您的宝贵书籍一起拉到楚国。”三人再次畅怀大笑。
荀子、韩非、李斯和陈嚣送春申君和卜尹出门。春申君又一次诚恳地说:“荀老夫子!黄歇翘首等待您的回音。”
荀子也诚恳点头:“好吧!”
夜晚。荀子面对孤灯,在书斋静心深思。齐国民间的竽声传来,引起他几多哀愁,几多冥想。
第二天,他向韩非、李斯、陈嚣等弟子讲,他从秦国回到齐国的时候,满怀希冀。想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发扬并提升儒学,同时希望齐王能够实行他的主张,革新朝政,铲除邪恶,富国强兵,一统天下;让儒学从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走进现实,成为指导天下一统的大道正理。他在稷下学宫公开批评孟轲、批评诸子百家中非常有名气的十二子,匡正天下学问。同时又吸收它们的有益之处,丰富儒学。他提出法后王以树立君王的权威;又提出用礼义和法制结合治国,王道和霸道并举,希冀将齐国引向一统天下的路径。可是,如今想来好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惊心的梦,一场让他伤心的梦。
荀子说,不过,在齐国几年的努力并没有枉费时光,使得他明晰了许多事情,悟出了许多的道理。而今诸侯争霸,百家争论不休,未来将是一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谁也说服不了谁。他写下两篇文章,一篇叫《王制》,一篇叫《王霸》,回答了如何实现天下一统,一统之后的国家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对未来社会的基本形态做出一个全面的描绘。
他说,早期的儒家,倡导用礼仪治理国家;早期的法家倡导用严峻的法律治理国家。儒法两家相互对立,相互攻击。其实,儒家和法家,两家的理论各有长短,但也都不那么完善。礼治的长处是,使用道德教化的方法,让人自觉服从,这种办法是从思想教育入手,比较温和,容易被人接受,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这种办法靠的是个人自觉,假如不自觉怎么办?违背了礼义怎么办?儒家没有很好的办法。所以,法家就嘲笑儒家无能,认为还是法家主张的严格执法,对违法者严加惩办的治国方法好。
孔子是坚定地主张“礼治”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孔子认为用行政命令和严刑峻法来管制百姓,那百姓就只会避免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和礼义来教化百姓,百姓则不仅会知廉耻还会有归附之心。
而荀子则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就是说,假如不进行教育就惩罚,即便你使用的刑法再多,邪恶的事情依然还会很多。但是,假如单纯依靠教育,不进行惩罚,坏人就得不到惩戒。所以,他把“礼”与“法”一并提出。“礼”的作用是“化”,“法”和“刑”的作用是“治”与“禁”,两相结合,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改变人恶的本性,使人走向善良,使天下走向大治。
所以,他把治国的理念概括为一句话:“治之经,礼与刑。”③治国的基本方法就是两条,一条是礼,一条是刑。
但是,讲礼治和法治结合并用,并不是像一加一那样对等,而是有所侧重。“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④就是说,礼义是制定法律的准则,是制定各种条例规范的总纲。
荀子告诉弟子们,“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⑤推行礼法结合来治理国家是需要人来做的。有使国家混乱的君主,没有注定要混乱的国家。有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人,没有能够自动治理好国家的法。法律不能单独地起作用,条律也不能自动生效。有了善于治国的人,法
律就存在;失去善于治国的人,法律就不存在。所以,“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①
君主在治国道路的选择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是天下最有力的工具;君主,处于天下最有权势的地位。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政治原则去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大安定,大荣耀,成为一切美好的源泉;如果选错了道路,不能够用正确的政治原则去治理国家,国家就会有大危险,大灾难。危乱发展到极点,君主即使想做个平民百姓也不可能,齐湣王、宋献公就是这样。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这三者,是贤明的君主必须慎重选择的,也是仁人一定要弄明白的。
但是,以前的儒家不赞同霸道。孔子几乎不谈霸道,孟子坚决反对霸道,认为“五霸”是“三王”的罪人。而荀子却认为,应当既重视道义追求,又重视现实功利,所以将王道与霸道一并给予肯定。
说到这些,荀子感慨万千,满怀深情地说道:国家,是天下最大的器物,沉重的担子,不可不妥善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它,安置在险恶的地方就危险;不可不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前行,如果道路荒芜、杂草丛生就会阻塞不通;危险、阻塞,国家就会灭亡。所谓安置国家,并非指立疆划界,而是指遵行什么样的道路、和什么样的人一同走。行王者之法,和奉行王道的人一同去治理国家,就能称王天下;遵行霸者的办法,和奉行霸道的人去治理国家,就能称霸诸侯;遵行亡国的办法,和奉行亡国之道的人去治理国家,就会亡国。此三者,是贤明的君主必须要谨慎选择的,也是讲究仁德的人一定要弄明白的。
荀子最后总结出一句话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③纯粹地实行礼法治国之道,就能够称王天下;驳杂地实行礼法治国之道,就能称霸诸侯;一点也做不到的就会灭亡。
他在文章《王霸》里面,告诫那些当权的君主,“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批评当今的君主急于追求享乐而不用心治理国家,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吗?一心享受各种欢乐,岂不是太可悲吗?那些极力追求享乐的君主,可知道最美丽的颜色、最悦耳的音乐、最好吃的美味、最美好的气味、最大的安逸,在哪里?各种快乐的事情,产生于治理好的国家;忧虑祸患,产生于危乱的国家。急于追求享乐而后才想治国的人,是不懂得什么叫享乐的人。贤明的君主,必定要先治理好国家,然后才能得到各种快乐。而糊涂的君主,必定会迫不及待地追求享乐而后才想治国,所以忧虑祸患就多得不可胜数,一直要到身死国亡,而后才会停止。准备用各种办法去求得快乐,却得到了忧虑;准备用各种办法去求得安定,却得到了危险;准备用各种办法去求得幸福,却得到了死亡;这难道不可悲吗?唉呀!手握大权的的君主呀,该思考一下这些话了!
荀子告诉弟子们,上面的这些话,他对齐王和君王后都讲过,他们起初还听一些,后来就相信谗言,一句也听不进去。如今齐国的掌权者既不行义也不行霸,只图暂时苟安,未来的命运会是什么呢?他对齐国有过希望,有过情感,还做过不小的努力,可是如今已经完全失望。因此,他决定接受楚国令尹春申君的邀请,到楚国去。弟子们如果愿意跟随去楚国的,可以随他走。不想去楚国的可以自便。
弟子们听了荀子的讲解,对老师更加敬佩。他们说,荀子提出的礼法治国、王霸并举,是把孔子飘荡在天空的儒学拉回到地上,给它增添了两条坚实的腿脚,让儒学昂首阔步走进社会,指导天下。只可惜老师的真诚努力,被那位独霸朝政的君王后当作害国的祸水;把正确的治国之道,看作是歪理邪说,怎能不让老师伤心。
陈嚣说,那位君王后和老师本来就不是一路人。老师想的是远,她想的是近;老师想的是人,她想得是己;老师想的是一统天下,她想的是苟且偷安。常言说,人挪活,树挪死。老师的主张这么好,此处行不通就到别处去。既然楚国的令尹诚心来请,就应该往楚国去。①
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里的山川秀丽,鱼米飘香,民风质朴,只是由于君王不听屈原大夫的忠告,遭了一场大难,伤了元气,一时难以恢复呀!”
卜尹大夫插言:“荀老夫子,如今我楚国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了。如果没有自强于诸侯之林的决心,令尹绝不会长途跋涉率军援救赵国,与秦国结怨。也绝不会连续作战,挥师北伐,将鲁国平灭。”
荀子叹道:“是呀,今日之楚国已非昔日可比。我很赞赏楚王和令尹的魄力。”
卜尹大夫又说:“当今天下,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魏国有信陵君,我楚国有春申君。四位君子喜爱贤士,列国驰名。今日我令尹亲自登门来请,足见喜爱贤士较他们更为之心切呀!”
荀子则说,假如离开齐国到楚国去,一要与我的弟子们商议,二也要请齐王谅解。
春申君深为理解好吧,我们再住上几日,等待荀老夫子的回复。”说完站起身来,特意强调说,“荀老夫子!但愿不要让我们失望呀!”
卜尹大夫也说:“荀老夫子!我们令尹此次远道而来,其真实目的,就是想把您和您的宝贵书籍一起拉到楚国。”三人再次畅怀大笑。
荀子、韩非、李斯和陈嚣送春申君和卜尹出门。春申君又一次诚恳地说:“荀老夫子!黄歇翘首等待您的回音。”
荀子也诚恳点头:“好吧!”
夜晚。荀子面对孤灯,在书斋静心深思。齐国民间的竽声传来,引起他几多哀愁,几多冥想。
第二天,他向韩非、李斯、陈嚣等弟子讲,他从秦国回到齐国的时候,满怀希冀。想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发扬并提升儒学,同时希望齐王能够实行他的主张,革新朝政,铲除邪恶,富国强兵,一统天下;让儒学从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走进现实,成为指导天下一统的大道正理。他在稷下学宫公开批评孟轲、批评诸子百家中非常有名气的十二子,匡正天下学问。同时又吸收它们的有益之处,丰富儒学。他提出法后王以树立君王的权威;又提出用礼义和法制结合治国,王道和霸道并举,希冀将齐国引向一统天下的路径。可是,如今想来好像是做了一场梦,一场惊心的梦,一场让他伤心的梦。
荀子说,不过,在齐国几年的努力并没有枉费时光,使得他明晰了许多事情,悟出了许多的道理。而今诸侯争霸,百家争论不休,未来将是一个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谁也说服不了谁。他写下两篇文章,一篇叫《王制》,一篇叫《王霸》,回答了如何实现天下一统,一统之后的国家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对未来社会的基本形态做出一个全面的描绘。
他说,早期的儒家,倡导用礼仪治理国家;早期的法家倡导用严峻的法律治理国家。儒法两家相互对立,相互攻击。其实,儒家和法家,两家的理论各有长短,但也都不那么完善。礼治的长处是,使用道德教化的方法,让人自觉服从,这种办法是从思想教育入手,比较温和,容易被人接受,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这种办法靠的是个人自觉,假如不自觉怎么办?违背了礼义怎么办?儒家没有很好的办法。所以,法家就嘲笑儒家无能,认为还是法家主张的严格执法,对违法者严加惩办的治国方法好。
孔子是坚定地主张“礼治”的。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①孔子认为用行政命令和严刑峻法来管制百姓,那百姓就只会避免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和礼义来教化百姓,百姓则不仅会知廉耻还会有归附之心。
而荀子则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就是说,假如不进行教育就惩罚,即便你使用的刑法再多,邪恶的事情依然还会很多。但是,假如单纯依靠教育,不进行惩罚,坏人就得不到惩戒。所以,他把“礼”与“法”一并提出。“礼”的作用是“化”,“法”和“刑”的作用是“治”与“禁”,两相结合,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改变人恶的本性,使人走向善良,使天下走向大治。
所以,他把治国的理念概括为一句话:“治之经,礼与刑。”③治国的基本方法就是两条,一条是礼,一条是刑。
但是,讲礼治和法治结合并用,并不是像一加一那样对等,而是有所侧重。“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④就是说,礼义是制定法律的准则,是制定各种条例规范的总纲。
荀子告诉弟子们,“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⑤推行礼法结合来治理国家是需要人来做的。有使国家混乱的君主,没有注定要混乱的国家。有能把国家治理好的人,没有能够自动治理好国家的法。法律不能单独地起作用,条律也不能自动生效。有了善于治国的人,法
律就存在;失去善于治国的人,法律就不存在。所以,“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①
君主在治国道路的选择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是天下最有力的工具;君主,处于天下最有权势的地位。如果能够用正确的政治原则去治理国家,国家就会大安定,大荣耀,成为一切美好的源泉;如果选错了道路,不能够用正确的政治原则去治理国家,国家就会有大危险,大灾难。危乱发展到极点,君主即使想做个平民百姓也不可能,齐湣王、宋献公就是这样。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这三者,是贤明的君主必须慎重选择的,也是仁人一定要弄明白的。
但是,以前的儒家不赞同霸道。孔子几乎不谈霸道,孟子坚决反对霸道,认为“五霸”是“三王”的罪人。而荀子却认为,应当既重视道义追求,又重视现实功利,所以将王道与霸道一并给予肯定。
说到这些,荀子感慨万千,满怀深情地说道:国家,是天下最大的器物,沉重的担子,不可不妥善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它,安置在险恶的地方就危险;不可不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前行,如果道路荒芜、杂草丛生就会阻塞不通;危险、阻塞,国家就会灭亡。所谓安置国家,并非指立疆划界,而是指遵行什么样的道路、和什么样的人一同走。行王者之法,和奉行王道的人一同去治理国家,就能称王天下;遵行霸者的办法,和奉行霸道的人去治理国家,就能称霸诸侯;遵行亡国的办法,和奉行亡国之道的人去治理国家,就会亡国。此三者,是贤明的君主必须要谨慎选择的,也是讲究仁德的人一定要弄明白的。
荀子最后总结出一句话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③纯粹地实行礼法治国之道,就能够称王天下;驳杂地实行礼法治国之道,就能称霸诸侯;一点也做不到的就会灭亡。
他在文章《王霸》里面,告诫那些当权的君主,“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批评当今的君主急于追求享乐而不用心治理国家,这岂不是太过分了吗?一心享受各种欢乐,岂不是太可悲吗?那些极力追求享乐的君主,可知道最美丽的颜色、最悦耳的音乐、最好吃的美味、最美好的气味、最大的安逸,在哪里?各种快乐的事情,产生于治理好的国家;忧虑祸患,产生于危乱的国家。急于追求享乐而后才想治国的人,是不懂得什么叫享乐的人。贤明的君主,必定要先治理好国家,然后才能得到各种快乐。而糊涂的君主,必定会迫不及待地追求享乐而后才想治国,所以忧虑祸患就多得不可胜数,一直要到身死国亡,而后才会停止。准备用各种办法去求得快乐,却得到了忧虑;准备用各种办法去求得安定,却得到了危险;准备用各种办法去求得幸福,却得到了死亡;这难道不可悲吗?唉呀!手握大权的的君主呀,该思考一下这些话了!
荀子告诉弟子们,上面的这些话,他对齐王和君王后都讲过,他们起初还听一些,后来就相信谗言,一句也听不进去。如今齐国的掌权者既不行义也不行霸,只图暂时苟安,未来的命运会是什么呢?他对齐国有过希望,有过情感,还做过不小的努力,可是如今已经完全失望。因此,他决定接受楚国令尹春申君的邀请,到楚国去。弟子们如果愿意跟随去楚国的,可以随他走。不想去楚国的可以自便。
弟子们听了荀子的讲解,对老师更加敬佩。他们说,荀子提出的礼法治国、王霸并举,是把孔子飘荡在天空的儒学拉回到地上,给它增添了两条坚实的腿脚,让儒学昂首阔步走进社会,指导天下。只可惜老师的真诚努力,被那位独霸朝政的君王后当作害国的祸水;把正确的治国之道,看作是歪理邪说,怎能不让老师伤心。
陈嚣说,那位君王后和老师本来就不是一路人。老师想的是远,她想的是近;老师想的是人,她想得是己;老师想的是一统天下,她想的是苟且偷安。常言说,人挪活,树挪死。老师的主张这么好,此处行不通就到别处去。既然楚国的令尹诚心来请,就应该往楚国去。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