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7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这一关就是七年。后来他的同乡听说此事,设法营救,终于让他走出了监狱。

    此时已是隆庆年间,天下已然大变,物是人非。五十多岁、历尽沧桑的徐渭看上去似乎比七十岁的老头还要苍老。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外表落魄不堪的人,竟然就是当年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东南第一军师。

    失去了妻子,失去了前程,连希望也已经失去。

    于是孑然一身的徐渭开始流浪。他游历全国,福建、直隶、山西,然后是蓟州。在那里,他再次见到了戚继光。

    徐渭平生为人孤傲,自负奇才,经常蔑视他人,却唯独对戚继光礼遇有加。因为在他看来,此人极其生猛,其才不下于己,所以引为知交。

    见到这位久别的战友,戚继光十分激动,他安排了酒宴,招待老朋友。在酒桌上,两人把酒言欢,谈及徐渭将来的去向时,戚继光表示,希望他能留下来,在自己的军中效力。

    徐渭却只是笑而不答,戚继光是个机灵人,也就不再提起。徐渭并没有变,虽然落魄,虽然流浪,却依然是那个心高气傲的徐渭。

    于是话题又回到了当年的平倭事略,精研兵法的徐渭开始畅谈天下名将,在他看来,自嘉靖以来武将堪称杰出者唯三人而已:戚继光、俞大猷以及谭纶(时任蓟辽总督),其余的皆是泛泛之辈,不值一提。

    这里提一下谭纶。此人虽后来的名气不如戚继光,当时却是戚继光的上级。他文官出身,喜好军事,从军三十余年,极有谋略,且对敌作战勇猛,每次打仗都要亲自上阵。据统计被他亲手杀死的敌人就多达上百人,可谓是杀人如麻,名将之誉实至名归。

    戚继光同意徐渭的说法,却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你说得没错,只是在我看来,还有一个。”

    第二天,拜别了戚继光,怀着好奇心的徐渭出发前往辽东,他要亲眼见一见那个连戚继光也推崇备至的第四个人——李成梁。

    在辽东,徐渭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时任辽东副总兵的李成梁家要请先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前去应聘。

    当看到眼前这个落魄的半老头子时,李成梁差点准备让人给他盛点饭,打发他赶紧走人。但出于礼貌,他还是极有耐心地询问此人有何专长,能教些什么。

    “兵法。”

    当这个答案传到众人的耳朵里时,在场的所有人几乎同时哄堂大笑,李成梁也禁不住笑出了声。自己就是武将,还要你这个糟老头来教兵法?

    然而,堂下这个人却丝毫不乱,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些嘲笑他的人。

    李成梁不笑了,因为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不久之前,蓟州总兵戚继光曾派人快马前来报信,描述过一个类似的人。

    他改变了态度,小心翼翼地问道:

    “阁下是从孟诸(戚继光号孟诸)那里来的吗?”

    徐渭微微点了点头。

    于是李成梁严词呵斥了那些无礼的部下,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阁下可是姓徐?”

    在得到再次肯定后,他立刻迎下堂来,恭敬地向这位老先生行礼。旁边的人惊讶至极,都瞪大了眼睛,但李成梁却清楚地知道,当他还是一个落魄秀才的时候,这个人已经筹谋东南、名震天下。

    他把自己的长子李如松和次子李如柏叫到身边,当面交付给了徐渭,并叮嘱他们要用心向学,虚心讨教。

    徐渭并没有辜负李成梁的期望。在此后的日子里,他将自己的文赋才学,以及在那段抗倭岁月中所领悟的一切,悉数教给了这两个少年。

    毕竟徐渭的这套理论和之前的先生教授的完全不同,特别是他所传的抗倭兵法,似乎并不适于对付那些平日纵横驰骋于平原之上的蒙古骑兵。李如松产生了疑问:

    “学这些有用吗?”

    徐渭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十分严肃地点了点头。

    于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李如松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着徐先生教给他的一切,他相信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不久之后,徐渭提出了辞职,虽然李成梁百般挽留,他却依然离开了这里,或许在他看来,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

    二十多年后,朝鲜,平壤。

    被追得只剩半条命的朝鲜国王李昖终于回到了他的王宫,而在此之前不久,这里还曾是侵朝日军将领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的指挥部,但现在,他将在这里召开盛大的宴会,欢迎那个赶走日军、将他接回王宫的人。

    蓟辽提督李如松如约前来了。作为援朝军指挥官,他率军自入朝以来,连战连捷,多次击败日军小西行长部,歼灭上万敌军,接连收复平壤、开城、平安、江源等地,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鲜战场危局。

    李昖十分崇敬李如松,对他的用兵之法也佩服得五体投地,毕竟要是没有这位仁兄,估计他还不知在哪个山沟里蹲着。但在他的心中,也有着一个悬而未决的疑问,于是借此机会,他请教了李如松:

    “贵军如此善战,那为何之前祖承训将军会失败呢?”

    李昖所说的祖承训,是先前入朝的明军将领,但他作战不利,没多久就全线败退回国,与后来的李如松形成了强烈反差。

    李如松笑了笑,吩咐手下拿出了一本书,展示在李昖面前:

    “制倭之策,皆在此书之中也。”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纪效新书》,作者戚继光。

    李昖大喜,看过了封面后,准备从李如松的手中接过此书,继续看内容。然而,李如松表面上保持着微笑,手却紧握此书,缓缓地收了回来。

    徐渭的一生

    这是一个很明确的表示——这本书不能给你看。

    李昖没有勉强,却牢牢地记住了此书的名字,后来命人到中国大量购买。《纪效新书》就此传入朝鲜以及日本。

    虽然李如松拿出了硬通货,但李昖仍有所怀疑,他接着询问李如松,难道他打胜仗就只凭这一本书不成?

    李如松收敛了笑容,他庄重地告诉这位国王,此书是名将戚继光所写,书中总结了其当年与倭寇作战十余年之经验,专克日军。虽看似不起眼,却极难领会,要妥善运用,未经长期实践,断不可为。

    而自己能熟悉其中兵法,却非此书所赐,因为该书尚未出版之前,他就早已通晓了其中的奥妙。

    于是李昖好奇地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此书未成之时,你又怎能熟知书中兵法呢?

    “很久以前,我的老师曾教授与我。”

    李如松向着南方昂起了头,他十分清楚,在四十多年前,作为自己的先辈,他的老师曾在那里与戚继光一同战斗,驱除倭寇,保家卫国。

    此时是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

    但李如松不知道的是,几乎与此同时,那个曾经教过他的老先生,正躺在一所破屋之中,他已经卖光了所有的字画,贫病交加,且无人理会。不久之后,他带着满腔的悲愤静悄悄地离开了人世,年七十三岁。

    徐渭传奇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在残酷的命运面前,他已经顽强地坚持了太久。他的一切,都将被载入史册,因为他绝顶的才学机智和那些不朽的功勋。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