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东北小强高句丽(三) (1/2)
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隋末阴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是现在的高句丽已经不是当年落后弱小的萁子朝鲜可比。冯弘最终自己掉了脑袋,白白地送给高句丽几万户来自中原的人口,也让长寿王时期的高句丽人口增加到了九万户,从此高句丽的可战之兵终于可以出动到几万人的数量了,比起以前几千人规模的那种村长打架级别,那是提高得不知到哪里去。
出使南朝的冯盎祖父因此变成了南漂一族,最后被打发到岭南与蛮夷为伍,高句丽却也趁此良机吞并了整个辽东半岛。
长寿王很清楚北魏的强大,没有冲动到和新生的北魏政权一较高下的地步,转而继续向南方收拾百济,经过长期的战争夺取了百济最重要的汉江流域一带,百济的势力退缩到了沿海地区,自此成为朝鲜半岛三国中最弱的一方。
长寿王去世以后,高句丽的这轮扩张告一段落,这次扩张中,高句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利用了中原大乱的良机,一举夺取了整个辽东半岛,向南也控制了朝鲜半岛上的汉江流域,成为了东北地区无可争议的一大强国。
当时的中原,无论南朝还是北朝,都向高句丽派出使者,承认了他们对于辽东和朝鲜半岛的统治权。
可惜花无百日红,长寿王之后,一连几任的高句丽王都是无能之辈,国家后来还陷入了内乱之中,甚至连名义上臣服于高句丽的百济与新罗也开始蠢蠢欲动,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高句丽,夺回了汉江流域。
可是这一过程就相当于朝鲜版的三国演义,百济在战争中出力最多,结果汉江流域却反而落到了新罗之手。
百济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新百联盟破裂,三国之间连年混战,总体上来说,高句丽仍然是瘦死骆驼比马大。是朝鲜三国中最强的一极,占据着萨水以北,辽水以东的广大地区,连强悍的游牧民族契丹和靺鞨(女真的前身。音勿吉)也都是高句丽的仆从部落,有战事时都要派兵助战。
一直到了开皇十年的时候,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继位,此人也就是现在的高丽国王,自隋朝建立以来。历代高句丽王都继续奉行对隋朝的恭顺政策,每年进贡的使者从来没有断过,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一直持续到隋朝开皇九年的灭陈之战。
婴阳王高元刚继位时就目睹了强大的南陈在隋军的全线攻击下,是如何地不堪一击,迅速崩溃的。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于是开始广积粮草,扩充军队,准备抵御隋军的入侵,而隋朝派向高句丽回访的使者,都被高句丽人安排在空无一人的馆舍里。不让他们上街察看高句丽的风土人情,象防贼一样地防着,每次一递完国书就匆匆地把使者打发回去。
不仅如此,两个月前,高句丽的边将向着隋朝的营州(辽西一带)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击,虽然这次攻击被营州刺史韦世冲(曾任南宁州总管的那位,也是个打仗有两把刷子,但喜欢纵兵掳掠的主儿)很轻松地击退,但高句丽敢于越国辽水,主动进攻隋朝。却是几百年来的第一次。
王世充一口讲到这里,心中也开始渐渐地明白,高句丽只怕也是听到了什么隋朝即将与突厥全面大战的风声,纵观这个国家的发家史。一向是趁着中原内乱或者是与北方的游牧帝国大战,无力分兵东顾的时候,趁机蚕食山海关外的地盘,这一次看起来又是想故伎重演了。
杨坚应该是从这个看似寻常的边境冲突中看出了高句丽的野心,决心在与突厥决战前先狠狠地收拾一下这个东北小强,让它在与突厥的大战中不敢打什么歪心思。一言以蔽之,这是一着保障侧翼的战略布局。
&nbs... -->>
可是现在的高句丽已经不是当年落后弱小的萁子朝鲜可比。冯弘最终自己掉了脑袋,白白地送给高句丽几万户来自中原的人口,也让长寿王时期的高句丽人口增加到了九万户,从此高句丽的可战之兵终于可以出动到几万人的数量了,比起以前几千人规模的那种村长打架级别,那是提高得不知到哪里去。
出使南朝的冯盎祖父因此变成了南漂一族,最后被打发到岭南与蛮夷为伍,高句丽却也趁此良机吞并了整个辽东半岛。
长寿王很清楚北魏的强大,没有冲动到和新生的北魏政权一较高下的地步,转而继续向南方收拾百济,经过长期的战争夺取了百济最重要的汉江流域一带,百济的势力退缩到了沿海地区,自此成为朝鲜半岛三国中最弱的一方。
长寿王去世以后,高句丽的这轮扩张告一段落,这次扩张中,高句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利用了中原大乱的良机,一举夺取了整个辽东半岛,向南也控制了朝鲜半岛上的汉江流域,成为了东北地区无可争议的一大强国。
当时的中原,无论南朝还是北朝,都向高句丽派出使者,承认了他们对于辽东和朝鲜半岛的统治权。
可惜花无百日红,长寿王之后,一连几任的高句丽王都是无能之辈,国家后来还陷入了内乱之中,甚至连名义上臣服于高句丽的百济与新罗也开始蠢蠢欲动,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高句丽,夺回了汉江流域。
可是这一过程就相当于朝鲜版的三国演义,百济在战争中出力最多,结果汉江流域却反而落到了新罗之手。
百济咽不下这口气,于是新百联盟破裂,三国之间连年混战,总体上来说,高句丽仍然是瘦死骆驼比马大。是朝鲜三国中最强的一极,占据着萨水以北,辽水以东的广大地区,连强悍的游牧民族契丹和靺鞨(女真的前身。音勿吉)也都是高句丽的仆从部落,有战事时都要派兵助战。
一直到了开皇十年的时候,高句丽的婴阳王高元继位,此人也就是现在的高丽国王,自隋朝建立以来。历代高句丽王都继续奉行对隋朝的恭顺政策,每年进贡的使者从来没有断过,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一直持续到隋朝开皇九年的灭陈之战。
婴阳王高元刚继位时就目睹了强大的南陈在隋军的全线攻击下,是如何地不堪一击,迅速崩溃的。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于是开始广积粮草,扩充军队,准备抵御隋军的入侵,而隋朝派向高句丽回访的使者,都被高句丽人安排在空无一人的馆舍里。不让他们上街察看高句丽的风土人情,象防贼一样地防着,每次一递完国书就匆匆地把使者打发回去。
不仅如此,两个月前,高句丽的边将向着隋朝的营州(辽西一带)发动了试探性的攻击,虽然这次攻击被营州刺史韦世冲(曾任南宁州总管的那位,也是个打仗有两把刷子,但喜欢纵兵掳掠的主儿)很轻松地击退,但高句丽敢于越国辽水,主动进攻隋朝。却是几百年来的第一次。
王世充一口讲到这里,心中也开始渐渐地明白,高句丽只怕也是听到了什么隋朝即将与突厥全面大战的风声,纵观这个国家的发家史。一向是趁着中原内乱或者是与北方的游牧帝国大战,无力分兵东顾的时候,趁机蚕食山海关外的地盘,这一次看起来又是想故伎重演了。
杨坚应该是从这个看似寻常的边境冲突中看出了高句丽的野心,决心在与突厥决战前先狠狠地收拾一下这个东北小强,让它在与突厥的大战中不敢打什么歪心思。一言以蔽之,这是一着保障侧翼的战略布局。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