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大明接见过这些自己在后世时非常崇敬的人以后,就在武英殿召开了军机处的第一次会议,专门商议如何补发九边军饷的事情。
山西巡抚张晓和辽东巡抚毕自肃的请饷折子,孙承宗等军机处一干人等都看过了,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大明让鹿善继把这些折子交给张惟贤先看,然后问孙承宗等人,九边的欠饷应该如何发放。
孙承宗当即回道:“陛下,九边的欠饷由来已久,从天启四年到如今,三年的饷银皆未如数足额发放,臣以为要补欠饷,当务之急则是核实兵员口数,冒领饷银在九边是个顽症,若不先除掉这个顽症,再多的饷银也填不上这个窟窿。”
趁着皇帝沉思的时候,孙承宗又示意一边站着的王则古说话,朱大明看了看王则古点了点头,王则古往前站出来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在军机处负责军饷钱粮有关事宜,微臣以为如今九边各镇将官冒饷、士卒逃亡的情况决不可等闲视之,如不查实如今在籍军卒,九边饷银发放的问题,就是一盘糊涂账。
“天启四年以来,兵部、户部之所以没有足额如数发放,一则固然是因为国库紧张,太仓缺银,二则是考虑到士卒逃亡,各边镇均不满编的情节,如数足额发放不过是便宜了那一部分军中的蛀虫而已。
“是以微臣恳请陛下,在补足九边欠饷之前,首先派员核查九边士卒人数,如此按员发放,一来可以省下部分饷银,二来对九边防务也可做到心中有数。臣请陛下明鉴。”说完退回一边。
朱大明听完没有表态,看着英国公张惟贤,说道:“英国公是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对此怎么看?”
张惟贤略一沉吟,说道:“陛下,九边诸镇之重要自不待言,对拖欠饷银的问题,朝廷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视而不见。
“如今内阁将补发饷银的事体交给军机处处置,对军机处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五军都督府替陛下掌管京营、卫所及九边各镇军籍户口,但是据臣所知,如今的军籍户口在万历十五年至今就没有在重新统计更正过,有的占役,有的逃散,有的绝户,都督府留存的旧档与实际的口数差距甚大,如今除了重新派员分赴九边一一核实,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弄清楚了。
“所以臣倒是很赞同孙阁老的说法,补发欠饷之前,请先核实九边军卒口数,按实有员额发放。
“另外臣也建议陛下,京营欠饷也颇为严重,还请陛下将京师三大营与九边诸镇的欠饷一同补齐。”
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大明军队也是打遍东亚无敌手的一支强军,可惜经过二百多年的蹉跎,如今大明军队的衰落实在是到了历史的一个低点。
当然了,与崇祯十一年以后相比,如今的大明军队外表上看起来还保持着一副强军的样子,虽然外强中干,已经朽不可用了,但在建虏女真、蒙古各部以及各地百姓的眼中,至少九边诸镇募兵组成的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还称得上是一支军队。
事实上从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卫所制度开始,除了募集而来的军队,卫所的军户当兵是没有饷银的。
因为军户当兵是世袭的义务,朝廷给你分配土地耕种,同时不让你纳税,不让你服徭役,就是为了让你当兵打仗,为朝廷效劳的,这是卫所军户的义务,怎么会再给你饷银。
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才会很自豪地说,大明可以养兵百万而不费朝廷一钱。
可惜的是,这样的制度没能维持太久,随着和平日久,仅仅过了一百年,卫所制度就逐渐废弛了。
各级勋贵武臣以及卫所军官不仅占役严重,而且占地严重,本来地位不低的军户,逐渐成了勋贵武臣和卫所军官家中的奴仆,卫所的耕地也逐渐流失,集中到了各种权贵的手中。
一些不堪欺压或者不堪重负的卫所军户开始逃亡,然后成为流民或者隐匿权贵之家,成为权贵们的家奴。
就这样,卫所制度的存在没有积极的作用,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羁绊。
到了嘉靖年间的时候,南北各地卫所的军户已经不能用来打仗了。他们生活贫困、地位低下,也很少参加训练,在抗击倭寇的时候,根本就不能用。
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拿银子从社会上招募青壮,然后训练成军队,用来抵抗倭寇的袭扰。
戚继光的戚家军,俞大猷的俞家军就是这么招募训练来的,都是给饷银的。
再后来从辽东到延绥的九边各镇,在卫所的基础上纷纷采取这种办法招募青壮从军,并且给予服役的军户子弟也发放一定的军饷,如此才算是勉强维持住了北方边防的平静。
&nbs... -->>
朱大明接见过这些自己在后世时非常崇敬的人以后,就在武英殿召开了军机处的第一次会议,专门商议如何补发九边军饷的事情。
山西巡抚张晓和辽东巡抚毕自肃的请饷折子,孙承宗等军机处一干人等都看过了,也有自己的想法。
朱大明让鹿善继把这些折子交给张惟贤先看,然后问孙承宗等人,九边的欠饷应该如何发放。
孙承宗当即回道:“陛下,九边的欠饷由来已久,从天启四年到如今,三年的饷银皆未如数足额发放,臣以为要补欠饷,当务之急则是核实兵员口数,冒领饷银在九边是个顽症,若不先除掉这个顽症,再多的饷银也填不上这个窟窿。”
趁着皇帝沉思的时候,孙承宗又示意一边站着的王则古说话,朱大明看了看王则古点了点头,王则古往前站出来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在军机处负责军饷钱粮有关事宜,微臣以为如今九边各镇将官冒饷、士卒逃亡的情况决不可等闲视之,如不查实如今在籍军卒,九边饷银发放的问题,就是一盘糊涂账。
“天启四年以来,兵部、户部之所以没有足额如数发放,一则固然是因为国库紧张,太仓缺银,二则是考虑到士卒逃亡,各边镇均不满编的情节,如数足额发放不过是便宜了那一部分军中的蛀虫而已。
“是以微臣恳请陛下,在补足九边欠饷之前,首先派员核查九边士卒人数,如此按员发放,一来可以省下部分饷银,二来对九边防务也可做到心中有数。臣请陛下明鉴。”说完退回一边。
朱大明听完没有表态,看着英国公张惟贤,说道:“英国公是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对此怎么看?”
张惟贤略一沉吟,说道:“陛下,九边诸镇之重要自不待言,对拖欠饷银的问题,朝廷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视而不见。
“如今内阁将补发饷银的事体交给军机处处置,对军机处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五军都督府替陛下掌管京营、卫所及九边各镇军籍户口,但是据臣所知,如今的军籍户口在万历十五年至今就没有在重新统计更正过,有的占役,有的逃散,有的绝户,都督府留存的旧档与实际的口数差距甚大,如今除了重新派员分赴九边一一核实,恐怕也没有别的办法可以弄清楚了。
“所以臣倒是很赞同孙阁老的说法,补发欠饷之前,请先核实九边军卒口数,按实有员额发放。
“另外臣也建议陛下,京营欠饷也颇为严重,还请陛下将京师三大营与九边诸镇的欠饷一同补齐。”
大明刚刚建立的时候,大明军队也是打遍东亚无敌手的一支强军,可惜经过二百多年的蹉跎,如今大明军队的衰落实在是到了历史的一个低点。
当然了,与崇祯十一年以后相比,如今的大明军队外表上看起来还保持着一副强军的样子,虽然外强中干,已经朽不可用了,但在建虏女真、蒙古各部以及各地百姓的眼中,至少九边诸镇募兵组成的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还称得上是一支军队。
事实上从明初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卫所制度开始,除了募集而来的军队,卫所的军户当兵是没有饷银的。
因为军户当兵是世袭的义务,朝廷给你分配土地耕种,同时不让你纳税,不让你服徭役,就是为了让你当兵打仗,为朝廷效劳的,这是卫所军户的义务,怎么会再给你饷银。
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明初的时候朱元璋才会很自豪地说,大明可以养兵百万而不费朝廷一钱。
可惜的是,这样的制度没能维持太久,随着和平日久,仅仅过了一百年,卫所制度就逐渐废弛了。
各级勋贵武臣以及卫所军官不仅占役严重,而且占地严重,本来地位不低的军户,逐渐成了勋贵武臣和卫所军官家中的奴仆,卫所的耕地也逐渐流失,集中到了各种权贵的手中。
一些不堪欺压或者不堪重负的卫所军户开始逃亡,然后成为流民或者隐匿权贵之家,成为权贵们的家奴。
就这样,卫所制度的存在没有积极的作用,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羁绊。
到了嘉靖年间的时候,南北各地卫所的军户已经不能用来打仗了。他们生活贫困、地位低下,也很少参加训练,在抗击倭寇的时候,根本就不能用。
朝廷没有办法,只好拿银子从社会上招募青壮,然后训练成军队,用来抵抗倭寇的袭扰。
戚继光的戚家军,俞大猷的俞家军就是这么招募训练来的,都是给饷银的。
再后来从辽东到延绥的九边各镇,在卫所的基础上纷纷采取这种办法招募青壮从军,并且给予服役的军户子弟也发放一定的军饷,如此才算是勉强维持住了北方边防的平静。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