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林家有女初修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宣统二年春末,嘉定府乐山县。
二月份时同盟会革命党行动猖獗,秦炳、程德藩等数百人分路夺取嘉定童家场等处团练局枪弹,发动了历史留名的“川南嘉定起义”。
革命党虽然被早有戒备的朝廷兵马逼得改赴屏山,此次起义还是让嘉定府城的气氛绷紧。
嘉定府城乐山县,作为一府政治中心,事情过去两个月,街上的行人都仿佛依旧少几分。
乐山县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史称“天下风光在蜀,蜀之胜曰嘉州”,本是山川秀发,商贾喧阗之所,受到革命党事件冲击,那些商人们也不得不缩着脑袋,被县衙抓住了又会有巧立名目的“摊派”。
峨眉山茶,金口河的乌天麻,这些都是乐山本地的名产品。不过这年月,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消弱,政令不通,天南地北做生意的商人们行事不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采茶为生的当地人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四月初,茶工们吃住都在山上,忙碌几天为的就是为了最值钱的“明前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
华夏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在惊蛰和春分后,茶树开始发新芽,到了“清明”前这部分新芽既可以采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茶叶生长速度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峨眉山茶中的“明前茶”一向为客商所追捧。
都说明前西湖龙井贵,峨眉山茶集川蜀山水精华,芽叶细嫩,色翠香幽,不如明前龙井精贵,却另有一种山茶的野趣,并不愁销路。
乐山县城南面有条长街,巷子既窄且长,十几米的弯曲街道,倒挤了有百来户人家,是县城出了名的贫民聚集地。
临街的一楼都是店面,木板一张张卸开,大小不过十平方米的店铺就露出全貌,铺子最里面通常会有一条只供人通行的狭长甬道,走过昏暗的甬道,天井泄下微光,后面才是真正的住所。
两层楼的小四合院围着天井,算上半人高的阁楼,也不过是八间房,却住着三户共十四口人。
这家人姓舒,因家中老母尚在,三兄弟并未分家,一家老小全挤在老屋中。老屋前的铺子开了魔芋豆腐店,是舒老大带着一家老小在经营。
魔芋容易种活,郊区到处都有,乐山雪魔芋远近闻名,舒家的豆腐店开在贫民街上,正对应了同样贫困的百来户人家的需求,收入也就混个温饱。
早上四五点钟,天还没亮彻底,星月之光犹在,舒家的人已经起床了。
小天井角落中放了一个大石磨,借着月光,舒老大正在推磨。切成块的魔芋放进石磨中,随着舒老大的手臂不住挥动,深灰粘稠的魔芋汁水顺着磨盘口流到大木桶里。
“三妮子,端水端到哪里去了嘛?魔芋汁都要稠得点不出豆腐咯!”
“哎,来了!”
水井边上冒出一颗小脑袋,红绳子扎了两个小辫儿,满脸都是黑灰,看上去才五、六岁光景的女娃。
她费力从井里拉出小半桶水,端着木桶往石磨处移去。
舒老大瞧她小胳膊小腿儿端着一盆水走一步颠一半的样子的确不像话,一边抹汗,一边冲着堂屋里喊:“她伯娘,你快出来帮把手!”
一个皮肤白皙的妇人拉开门,将洗脸水泼了,扶着门框冷笑:“老娘还要服侍你家几个老小,可惜没掌第三只手,呸,就有那种没手没脚的懒货,看得惯她侄女做活!”
妇人指桑骂槐,把舒老大说得哑口无言。
她倒不是冲着小女娃,而是左边屋子的舒老二家。
舒家三兄弟未分家,舒老大两口子经营着魔芋豆腐店,舒老二则有一手木工活,平日里早出晚归,在县城一家铺子里做活。舒老三娶了一个茶女为妻,清明正是采茶的时机,两口子都住在峨眉山的茶园里,将六岁的女儿扔在家里由老母照料。
舒大嫂指桑骂槐说的就是二嫂,舒老二还要赚钱供家用,舒二嫂缠着三寸金莲尖尖小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舒大嫂看妯娌不顺眼很久了。
“大爹,我能端水的。”
小女娃终于将木盆挪到了磨盘旁,小小年纪知道家中时常争吵,赶紧表示自己能干活。
舒老大从侄女手里接过木盆,摸了摸她脑袋,叹了口气将水倒入魔芋中。
世道不好,赚钱不容易,舒家本来就穷,一家老小挤在小院子里,生活中有摩擦,哪家哪户都时常有争吵。
他有啥办法,只能怪自己身为长子不能撑起门户,既不能给老婆孩子过好日子,又没办法拉扯兄弟家,最可怜是夹在大伯娘和二伯娘中的小侄女,因爹妈常年离家,没少受夹板气。
舒老大擦了汗,一鼓作气将魔芋磨完。
勤快的小侄女又帮着烧火,等天光透亮,魔芋豆腐也出锅成形摆到了店里。
清明祭祖,穷人家也要勒紧裤带买只鸡或者一块肉去给祖宗上坟。祖宗“享用”完了,鸡或肉都要留给自家人吃的,少不得要来舒家买两块魔芋豆腐回去红烧着吃,所以今天舒家豆腐铺子生意格外好。
舒大嫂看着店,舒老大连做了两锅豆腐不到正午就卖光了。
一直忙到晌午,舒家的磨盘终于有了空闲。
清明要吃清明耙,用清明菜压出来的水泡糯米,磨成米浆沥干,再用糯米团包了肉馅儿,外面用柚子叶裹了上笼蒸,非常美味。
舒家忙着生意,才开始蒸清明耙,等热乎乎的清明耙出笼,已经是吃晚饭时分。跑了一天腿的三妮头终于可以... -->>
宣统二年春末,嘉定府乐山县。
二月份时同盟会革命党行动猖獗,秦炳、程德藩等数百人分路夺取嘉定童家场等处团练局枪弹,发动了历史留名的“川南嘉定起义”。
革命党虽然被早有戒备的朝廷兵马逼得改赴屏山,此次起义还是让嘉定府城的气氛绷紧。
嘉定府城乐山县,作为一府政治中心,事情过去两个月,街上的行人都仿佛依旧少几分。
乐山县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史称“天下风光在蜀,蜀之胜曰嘉州”,本是山川秀发,商贾喧阗之所,受到革命党事件冲击,那些商人们也不得不缩着脑袋,被县衙抓住了又会有巧立名目的“摊派”。
峨眉山茶,金口河的乌天麻,这些都是乐山本地的名产品。不过这年月,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消弱,政令不通,天南地北做生意的商人们行事不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采茶为生的当地人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四月初,茶工们吃住都在山上,忙碌几天为的就是为了最值钱的“明前茶”。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
华夏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在惊蛰和春分后,茶树开始发新芽,到了“清明”前这部分新芽既可以采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茶叶生长速度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峨眉山茶中的“明前茶”一向为客商所追捧。
都说明前西湖龙井贵,峨眉山茶集川蜀山水精华,芽叶细嫩,色翠香幽,不如明前龙井精贵,却另有一种山茶的野趣,并不愁销路。
乐山县城南面有条长街,巷子既窄且长,十几米的弯曲街道,倒挤了有百来户人家,是县城出了名的贫民聚集地。
临街的一楼都是店面,木板一张张卸开,大小不过十平方米的店铺就露出全貌,铺子最里面通常会有一条只供人通行的狭长甬道,走过昏暗的甬道,天井泄下微光,后面才是真正的住所。
两层楼的小四合院围着天井,算上半人高的阁楼,也不过是八间房,却住着三户共十四口人。
这家人姓舒,因家中老母尚在,三兄弟并未分家,一家老小全挤在老屋中。老屋前的铺子开了魔芋豆腐店,是舒老大带着一家老小在经营。
魔芋容易种活,郊区到处都有,乐山雪魔芋远近闻名,舒家的豆腐店开在贫民街上,正对应了同样贫困的百来户人家的需求,收入也就混个温饱。
早上四五点钟,天还没亮彻底,星月之光犹在,舒家的人已经起床了。
小天井角落中放了一个大石磨,借着月光,舒老大正在推磨。切成块的魔芋放进石磨中,随着舒老大的手臂不住挥动,深灰粘稠的魔芋汁水顺着磨盘口流到大木桶里。
“三妮子,端水端到哪里去了嘛?魔芋汁都要稠得点不出豆腐咯!”
“哎,来了!”
水井边上冒出一颗小脑袋,红绳子扎了两个小辫儿,满脸都是黑灰,看上去才五、六岁光景的女娃。
她费力从井里拉出小半桶水,端着木桶往石磨处移去。
舒老大瞧她小胳膊小腿儿端着一盆水走一步颠一半的样子的确不像话,一边抹汗,一边冲着堂屋里喊:“她伯娘,你快出来帮把手!”
一个皮肤白皙的妇人拉开门,将洗脸水泼了,扶着门框冷笑:“老娘还要服侍你家几个老小,可惜没掌第三只手,呸,就有那种没手没脚的懒货,看得惯她侄女做活!”
妇人指桑骂槐,把舒老大说得哑口无言。
她倒不是冲着小女娃,而是左边屋子的舒老二家。
舒家三兄弟未分家,舒老大两口子经营着魔芋豆腐店,舒老二则有一手木工活,平日里早出晚归,在县城一家铺子里做活。舒老三娶了一个茶女为妻,清明正是采茶的时机,两口子都住在峨眉山的茶园里,将六岁的女儿扔在家里由老母照料。
舒大嫂指桑骂槐说的就是二嫂,舒老二还要赚钱供家用,舒二嫂缠着三寸金莲尖尖小脚,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舒大嫂看妯娌不顺眼很久了。
“大爹,我能端水的。”
小女娃终于将木盆挪到了磨盘旁,小小年纪知道家中时常争吵,赶紧表示自己能干活。
舒老大从侄女手里接过木盆,摸了摸她脑袋,叹了口气将水倒入魔芋中。
世道不好,赚钱不容易,舒家本来就穷,一家老小挤在小院子里,生活中有摩擦,哪家哪户都时常有争吵。
他有啥办法,只能怪自己身为长子不能撑起门户,既不能给老婆孩子过好日子,又没办法拉扯兄弟家,最可怜是夹在大伯娘和二伯娘中的小侄女,因爹妈常年离家,没少受夹板气。
舒老大擦了汗,一鼓作气将魔芋磨完。
勤快的小侄女又帮着烧火,等天光透亮,魔芋豆腐也出锅成形摆到了店里。
清明祭祖,穷人家也要勒紧裤带买只鸡或者一块肉去给祖宗上坟。祖宗“享用”完了,鸡或肉都要留给自家人吃的,少不得要来舒家买两块魔芋豆腐回去红烧着吃,所以今天舒家豆腐铺子生意格外好。
舒大嫂看着店,舒老大连做了两锅豆腐不到正午就卖光了。
一直忙到晌午,舒家的磨盘终于有了空闲。
清明要吃清明耙,用清明菜压出来的水泡糯米,磨成米浆沥干,再用糯米团包了肉馅儿,外面用柚子叶裹了上笼蒸,非常美味。
舒家忙着生意,才开始蒸清明耙,等热乎乎的清明耙出笼,已经是吃晚饭时分。跑了一天腿的三妮头终于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