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一品嫡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颜均带兵四处攻略,从北到南,一路杀过去。不服他,全部被赶到京城。敢反他的,统统杀光。敢落草为寇祸害百姓的,统统杀光。敢阴奉阳违的,暗地里算计他的,统统杀光。
颜均用铁血手段,让天下臣服。同时让那些有异心的人知道,大周已经穷途末路,是时候闭上嘴巴,看他颜均如何治理这个天下。
颜均还没建国,但是颜均治下的土地,已经从王朝末世中挣扎出来,呈现出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颜均的西北军已经从十万,扩军到二十万。颜均也决定将西北军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西北军,征南军,定北军。同时改革军职,将手下的人提拔上来,出任三支军队的大将军。
颜均摇身一变,也从西北大将军,变成三军大元帅,统领三支军队。
除定北军留守京城外,征南军,西北军根据颜均的计划,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路征伐,收编当地军队,扩充军队兵源,清理当地的户籍人口,重新划定治所。
颜均很忙,忙着梳理天下。
而天下人的目光却盯着京城。皇帝还在,朝堂还在,京城还是大周的京城。颜均想要取代大周,想要让天下人心归顺,除非能够占领京城,取萧氏而代之。
颜均不急着攻入京城,也不急着取萧氏而代之。
这个国家看似很强大,实际很虚弱。颜均在称帝登基之前,先要为自己的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为当颜均做了皇帝后,很多事情做起来反而束手束脚。皇帝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也代表着束缚。
颜均不想过早的被皇帝这道枷锁锁住,所以他不着急进入京城。
三路大军的将领都能独当一面,颜均渐渐的从军事上抽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民政,地方建设,为工业和商业打下基础。
同时,颜均给颜宓宋安然去信,请父母和弟弟妹妹回归中原。
当初,父母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中原的时候,颜均曾立下誓言,终有一天他会让父母光明正大的回到中原。而今,他完成了誓言。
海外有百万汉人,有花费几十年建起来的三座城市。颜均和宋安然不可能说走就走。离开之前,二人必须为海外汉人规划一个未来。究竟是建国,还是回归中原,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决定的。
这个问题影响着未来几百年,颜宓和宋安然必须慎重。
所以颜宓和宋安然暂时还不能离开。不过颜垚和颜筝,可以先随船队回归中原。
得知父母还要继续留在海外,颜均很失望。不过想到弟弟妹妹即将归来,颜均又开心起来。
十多年没见,弟弟妹妹都已经长大。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模样,还能看到小时候的影子吗?
京城,气氛很压抑。
自从被定北军围困,京城的老百姓就没有过个一天的安心日子。一开始,大家都在担心定北军什么时候攻城。
后来见定北军围而不攻,大家虽然放心下来,但是一种绝望的情绪却又在人群中弥漫。
京城很大,人口很多,每天吃喝拉撒,就是一个大工程。
定北军围困京城,外人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要不了多久,京城就会变成臭城。大家没饿死之前,就先被熏死了。
更要命的是,虽然有足够的存粮,可是没有足够的蔬菜肉类。当然,大家可以在自家屋前屋后种植蔬菜,养殖牲畜。可就算这样,也不能解决上百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就在大家对未来感到恐慌的时候,定北军做出了让步。
京城的城门每天可以开启两个时辰,但是只能出不能进。
定北军做出了让步,朝廷却不肯答应。人口只出不进,颜均打的好算盘。一旦城门开启,京城的老百姓,就会蜂拥离开京城。就连京城的富户,估计也会趁机离开京城,住到外面的别院,或者投奔亲戚。
老百姓心里面的想法很朴素,定北军今天不打京城,不代表明天不打京城。而且被困在京城,时间一长,整个人都感到绝望。还不如趁着城门开启的时候,先到乡下躲一段时间。
现在乡下很安全,定北军纪律很好,从不到乡下祸害老百姓。到了乡下虽然日子不好过,可总比每天绝望着数着天数过日子强。
这样想法的人很多。朝臣们对此一清二楚。因为朝臣也有家人,他们的家人也想找机会离开京城,离开这个是非窝。
所以就算定北军做出了让步,让开一个城门,可是朝堂却不同意开启城门。万一城门一开,定北军就杀了进来,那如何是好。就算定北军信守承诺,不会杀进来,却挡不住老百姓蜂拥离开京城。
永泰帝坐在龙椅上,问道:“诸位臣工都认为不该开启城门?”
朝臣们纷纷点头,“这是颜均的阴谋,不能开启城门。”
永泰帝笑了笑,说道:“很好,那就不开启城门。”
朝堂上下意见统一,都认为此举破坏了颜均的阴谋。
却不料朝堂的决定,却引起了民变。
老百姓渴望出城,眼看着出城的希望就在眼前,朝堂竟然不肯开启城门。老百姓顿时愤怒了。
愤怒的人群冲上街头,汇聚在一起,冲击衙门。衙门官老爷跑了,愤怒的百姓就冲入贵里巷,冲入皇城,要求朝堂官员开启城门。
愤怒的情绪会感染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冲击皇城,贵里巷。
官员们集体懵逼,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朝堂里有颜均安插的奸细?肯定是这样,肯定是有人故意将消息散布出去,煽动百姓上街闹事。
不过现在要紧的是平息老百姓的怒火,而不是抓出奸细。
老百姓群情汹涌,处理不好的话,颜均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京城。
朝臣们义愤填膺,好生恶毒的颜均,竟然耍这种阴谋诡计。
更让朝臣们寒心的是,国朝有难,百姓不思报国,反而还给朝廷添乱。百姓知不知道,他们是在助纣为虐,是在帮颜均攻打京城。
这群愚昧无知的百姓,让朝臣们非常愤怒。可是百姓不听劝告,只想逼着朝堂开启城门。就算一天只开启两个时辰,就算只出不进,百姓也是高兴的。
朝臣们急匆匆地赶到皇宫,请示永泰帝。
永泰帝惊慌莫名。京城百姓闹民变,是不是意味着大周不得人心?是不是意味着他这个皇帝真的会做亡国之君。
永泰帝又慌又怕,急切地问道:“诸位爱卿,此事要怎么解决?”
朝臣们面面相觑,有人提议,“不如派兵镇压?”
“此举不可。派兵镇压,只会激怒百姓,后果将不堪设想。”
“难道真要顺了这群刁民的愿,每天开启城门两个时辰?”
大家都看着首辅大人。关键时刻,首辅大人就该站出来做决定。永泰帝同样看着杨首辅,希望杨首辅能够力挽狂澜,平息这场民变。
杨首辅没有能力力挽狂澜,颜均算计人心,一算一个准。这个破解这个局面,很难。
杨首辅却不知道,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和颜均没有关系。这场民变,一直都是闻先生在策划。
闻先生代替颜均驻守京城,自然不能辜负颜均的希望。闻先生早就打算好了,要用这种手段,一点点的瓦解京城,瓦解朝堂。
如果到最后,朝堂和永泰帝不战而降,那么颜均威望不足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到时候天下臣服,颜均所要进行的改革也将顺利推行。
杨首辅沉吟片刻,在众人的注目下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两个时辰太长,那就将开启城门的时间定为一个时辰。”
朝臣惊讶,却并不意外。永泰帝却实实在在地感到意外。
永泰帝不明白,一开始是朝臣说这是颜均的阴谋,吵着不要开启城门。怎么一转眼,这帮朝臣就改变了主意。
永泰帝呵呵冷笑,这帮朝臣果然毫无节操可言,他早就该想明白,不能指望这帮朝臣。
永泰帝目光扫视在场的朝臣,“诸位臣工意下如何?”
朝臣们低着头,彼此交换眼神,然后齐声说道:“首辅大人的办法甚好。”
永泰帝出离了愤怒,如此不要脸的朝臣,他也算是见识到了。
永泰帝板着脸,说道:“那就依着首辅大人的意思办。”
话音一落,永泰帝起身,甩袖离去。永泰帝不想见到这帮毫无节操可言的朝臣,那只会让他更加生气。
一道旨意,城门开启。每天只有一个时辰,只出不进。
可就算如此,京城的老百姓也很满意。民变顺利平息,要出城的都赶着回家收拾细软,赶着出城的时间,急匆匆地离开京城。
一开始,还有人在观望。
后来见出城的人平平安安,城外的定北军并没有为难,城门的守卫也很规矩。过了小半个月后,观望的人也心动了。一时间,出城的人瞬间暴增。以至于城门开启的那一个时辰,城门周围交通堵塞,完全动弹不得。
有人着急着出城,自然也有人坚守京城。
一个月后,出城的人逐渐减少。京城的老百姓,见定北军真的没有攻打京城的意思,心安定了很多。既然定北军不打算攻打京城,那就继续留在京城讨生活吧。去了乡下,还要看亲戚脸色,又没有合适的活计,还不如留在京城过一天是一天。
至于朝堂上的官老爷们怎么想,没人在意。至于永泰帝是怎么想的,更没人在意。
不管是萧家当皇帝,还是颜家当皇帝,反正都是汉人当皇帝。说不定颜家人当皇帝比萧家人当皇帝做得更好。
京城老百姓的日子从紧张,绝望,茫然,到习惯,时间如流水一般的滑过。
皇宫内,永泰帝却越来越绝望,整个人也跟着瘦了下来,脸颊瘦得都凹了下去。
定北军对京城围而不攻,却没有阻断消息。隔段时间,永泰帝就能得到地方官员写来的奏章。征南军打到了哪里,西北军又打到了哪里。某某官员投降了颜均,某某将军带领几千,或者几万官兵投降了颜均。
颜均又出了什么新政策,某某地方在颜均的治理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消息很多,很杂,可是对永泰帝来说,却没有一件好消息。永远都是西北军,征南均所向披靡,天下就快要被颜均打下来。很快这片天,这片地,就要改名换姓,被一个叫做颜均的小子占领。
永泰帝连连咳嗽,连血都咳了出来。
内侍很惊慌,永泰帝却毫不在意。
他真想不负责任的就此死去,或者直接将皇位传给儿子。可是他不能这么做。就算要做亡国之君,也让他来做,没必要让自己的儿子来背这个黑锅。
永泰帝看完奏章,浑身无力,冷汗已经浸湿了衣衫。永泰帝坐在椅子上,动都不愿意动一下。
刘小七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悄无声息地来到永泰帝身边。
见到永泰帝一脸灰白的模样,刘小七竟然有点同情对方。
刘小七甩甩头,回过神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刚接到奏报,东南都指挥使已经降了颜均。”
永泰帝缓缓转过头,盯着刘小七,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刘小七只得将话重复一遍。
永泰帝的表情有些茫然,他问道:“降了?”
刘小七点头。
永泰帝呵呵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绝望。
东南驻军是大周朝仅剩的,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东南都指挥室降了颜均,也就意味着大周已经没有可战之兵。就靠京城的两万守军,要和颜均的二十万大军打仗,开什么玩笑。只怕还没开战,京城的两万守军就已经丢盔弃甲,跪地求降。
看着绝望的永泰帝,刘小七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或者说,他已经无力安慰永泰帝。
永泰帝疯狂的笑着,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永泰帝心中充满了愤怒,同时又无能为力。
永泰帝笑过之后,懒洋洋地问道:“你说朕还能活多久?”
刘小七脸色一白,躬身,不敢说话。
永泰帝笑呵呵地说道:“随便说,朕恕你无罪。”
“奴才不敢说。”刘小七只有这个回答。
“朕让你说。”永泰帝突然暴怒,站起来,狠狠地踢打刘小七。
刘小七跪在地上,沉默地承受着永泰帝的踢打。永泰帝太瘦太虚弱,看似凶猛,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力气,刘小七完全承受得住。
刘小七没有求饶,也没有安慰永泰帝。因为刘小七知道,永泰帝现在最需要的是发泄。
永泰帝发泄完毕,急促的喘着气。他指着刘小七,怒道:“你,站起来。”
刘小七顺从地站起来。
永泰帝怒问:“你说朕这个皇帝还能当多久?”
刘小七摇头,他不知道。永泰帝还能当多久皇帝,得看颜均的态度。
永泰帝呆坐在龙椅上,目光茫然地盯着大殿门外。许久之后,他幽幽一叹,“自围城以来,已经有半年了吧。”
刘小七小声说道:“启禀陛下,是八个月十五天。”
“是吗?朕将日子都记错了。”永泰帝自嘲一笑。
只可惜永泰帝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
笑过之后,永泰帝又问刘小七:“衙门里还有人办差吗?”
刘小七犹豫了一下,说道:“一部分衙门还有人办差。”
留守京城的官员早就看明白了,这天下迟早是颜均的。正因为看明白了天下大势,很多官员开始消极怠工。反正大周没几天就要灭了,又何必继续替大周卖命。不如关起门来过几天舒坦日子。
甚至连看守颜氏族人的禁军都开始消极怠工。
颜均志在天下,永泰帝有心大开杀戒,杀光颜氏一族。因为宋安然的一封信,永泰帝打消了这个主意。他敢大开杀戒,颜均就敢进攻京城,杀光萧氏族人。
永泰帝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命禁军将颜氏族人看守起来。一开始,颜氏族人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永泰帝会灭了颜氏一族。到了现在,颜氏族人除了不能四处走动外,生活已经恢复了正常。
当然,有人消极怠工,自然就有人忠心耿耿,立誓要为大周尽忠。坚持上朝,坚持去衙门办差。只可惜,一个月前,永泰帝就已经停了早朝。
永泰帝苦笑一声,“原来还有人坚持办差。大周养士一百多年,总算养出了几个忠臣孝子。”
刘小七躬身,没接这话。
永泰帝嘲讽一笑,问道:“内阁几位大人,最近在做什么?”
刘小七斟酌着说道:“杨首辅病了,说是已经下不了床。至于其他几位大人,最近常去宋家。”
永泰帝冷哼一声,“看来他们是准备做颜均的臣子。趁着颜均还没称帝,赶紧讨好宋子期。说不定等颜均称帝后,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 -->>
颜均带兵四处攻略,从北到南,一路杀过去。不服他,全部被赶到京城。敢反他的,统统杀光。敢落草为寇祸害百姓的,统统杀光。敢阴奉阳违的,暗地里算计他的,统统杀光。
颜均用铁血手段,让天下臣服。同时让那些有异心的人知道,大周已经穷途末路,是时候闭上嘴巴,看他颜均如何治理这个天下。
颜均还没建国,但是颜均治下的土地,已经从王朝末世中挣扎出来,呈现出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颜均的西北军已经从十万,扩军到二十万。颜均也决定将西北军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西北军,征南军,定北军。同时改革军职,将手下的人提拔上来,出任三支军队的大将军。
颜均摇身一变,也从西北大将军,变成三军大元帅,统领三支军队。
除定北军留守京城外,征南军,西北军根据颜均的计划,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路征伐,收编当地军队,扩充军队兵源,清理当地的户籍人口,重新划定治所。
颜均很忙,忙着梳理天下。
而天下人的目光却盯着京城。皇帝还在,朝堂还在,京城还是大周的京城。颜均想要取代大周,想要让天下人心归顺,除非能够占领京城,取萧氏而代之。
颜均不急着攻入京城,也不急着取萧氏而代之。
这个国家看似很强大,实际很虚弱。颜均在称帝登基之前,先要为自己的国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为当颜均做了皇帝后,很多事情做起来反而束手束脚。皇帝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同时也代表着束缚。
颜均不想过早的被皇帝这道枷锁锁住,所以他不着急进入京城。
三路大军的将领都能独当一面,颜均渐渐的从军事上抽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民政,地方建设,为工业和商业打下基础。
同时,颜均给颜宓宋安然去信,请父母和弟弟妹妹回归中原。
当初,父母带着弟弟妹妹离开中原的时候,颜均曾立下誓言,终有一天他会让父母光明正大的回到中原。而今,他完成了誓言。
海外有百万汉人,有花费几十年建起来的三座城市。颜均和宋安然不可能说走就走。离开之前,二人必须为海外汉人规划一个未来。究竟是建国,还是回归中原,都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决定的。
这个问题影响着未来几百年,颜宓和宋安然必须慎重。
所以颜宓和宋安然暂时还不能离开。不过颜垚和颜筝,可以先随船队回归中原。
得知父母还要继续留在海外,颜均很失望。不过想到弟弟妹妹即将归来,颜均又开心起来。
十多年没见,弟弟妹妹都已经长大。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什么模样,还能看到小时候的影子吗?
京城,气氛很压抑。
自从被定北军围困,京城的老百姓就没有过个一天的安心日子。一开始,大家都在担心定北军什么时候攻城。
后来见定北军围而不攻,大家虽然放心下来,但是一种绝望的情绪却又在人群中弥漫。
京城很大,人口很多,每天吃喝拉撒,就是一个大工程。
定北军围困京城,外人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要不了多久,京城就会变成臭城。大家没饿死之前,就先被熏死了。
更要命的是,虽然有足够的存粮,可是没有足够的蔬菜肉类。当然,大家可以在自家屋前屋后种植蔬菜,养殖牲畜。可就算这样,也不能解决上百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就在大家对未来感到恐慌的时候,定北军做出了让步。
京城的城门每天可以开启两个时辰,但是只能出不能进。
定北军做出了让步,朝廷却不肯答应。人口只出不进,颜均打的好算盘。一旦城门开启,京城的老百姓,就会蜂拥离开京城。就连京城的富户,估计也会趁机离开京城,住到外面的别院,或者投奔亲戚。
老百姓心里面的想法很朴素,定北军今天不打京城,不代表明天不打京城。而且被困在京城,时间一长,整个人都感到绝望。还不如趁着城门开启的时候,先到乡下躲一段时间。
现在乡下很安全,定北军纪律很好,从不到乡下祸害老百姓。到了乡下虽然日子不好过,可总比每天绝望着数着天数过日子强。
这样想法的人很多。朝臣们对此一清二楚。因为朝臣也有家人,他们的家人也想找机会离开京城,离开这个是非窝。
所以就算定北军做出了让步,让开一个城门,可是朝堂却不同意开启城门。万一城门一开,定北军就杀了进来,那如何是好。就算定北军信守承诺,不会杀进来,却挡不住老百姓蜂拥离开京城。
永泰帝坐在龙椅上,问道:“诸位臣工都认为不该开启城门?”
朝臣们纷纷点头,“这是颜均的阴谋,不能开启城门。”
永泰帝笑了笑,说道:“很好,那就不开启城门。”
朝堂上下意见统一,都认为此举破坏了颜均的阴谋。
却不料朝堂的决定,却引起了民变。
老百姓渴望出城,眼看着出城的希望就在眼前,朝堂竟然不肯开启城门。老百姓顿时愤怒了。
愤怒的人群冲上街头,汇聚在一起,冲击衙门。衙门官老爷跑了,愤怒的百姓就冲入贵里巷,冲入皇城,要求朝堂官员开启城门。
愤怒的情绪会感染人,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冲击皇城,贵里巷。
官员们集体懵逼,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朝堂里有颜均安插的奸细?肯定是这样,肯定是有人故意将消息散布出去,煽动百姓上街闹事。
不过现在要紧的是平息老百姓的怒火,而不是抓出奸细。
老百姓群情汹涌,处理不好的话,颜均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京城。
朝臣们义愤填膺,好生恶毒的颜均,竟然耍这种阴谋诡计。
更让朝臣们寒心的是,国朝有难,百姓不思报国,反而还给朝廷添乱。百姓知不知道,他们是在助纣为虐,是在帮颜均攻打京城。
这群愚昧无知的百姓,让朝臣们非常愤怒。可是百姓不听劝告,只想逼着朝堂开启城门。就算一天只开启两个时辰,就算只出不进,百姓也是高兴的。
朝臣们急匆匆地赶到皇宫,请示永泰帝。
永泰帝惊慌莫名。京城百姓闹民变,是不是意味着大周不得人心?是不是意味着他这个皇帝真的会做亡国之君。
永泰帝又慌又怕,急切地问道:“诸位爱卿,此事要怎么解决?”
朝臣们面面相觑,有人提议,“不如派兵镇压?”
“此举不可。派兵镇压,只会激怒百姓,后果将不堪设想。”
“难道真要顺了这群刁民的愿,每天开启城门两个时辰?”
大家都看着首辅大人。关键时刻,首辅大人就该站出来做决定。永泰帝同样看着杨首辅,希望杨首辅能够力挽狂澜,平息这场民变。
杨首辅没有能力力挽狂澜,颜均算计人心,一算一个准。这个破解这个局面,很难。
杨首辅却不知道,这件事情从头到尾都和颜均没有关系。这场民变,一直都是闻先生在策划。
闻先生代替颜均驻守京城,自然不能辜负颜均的希望。闻先生早就打算好了,要用这种手段,一点点的瓦解京城,瓦解朝堂。
如果到最后,朝堂和永泰帝不战而降,那么颜均威望不足的问题将迎刃而解。到时候天下臣服,颜均所要进行的改革也将顺利推行。
杨首辅沉吟片刻,在众人的注目下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两个时辰太长,那就将开启城门的时间定为一个时辰。”
朝臣惊讶,却并不意外。永泰帝却实实在在地感到意外。
永泰帝不明白,一开始是朝臣说这是颜均的阴谋,吵着不要开启城门。怎么一转眼,这帮朝臣就改变了主意。
永泰帝呵呵冷笑,这帮朝臣果然毫无节操可言,他早就该想明白,不能指望这帮朝臣。
永泰帝目光扫视在场的朝臣,“诸位臣工意下如何?”
朝臣们低着头,彼此交换眼神,然后齐声说道:“首辅大人的办法甚好。”
永泰帝出离了愤怒,如此不要脸的朝臣,他也算是见识到了。
永泰帝板着脸,说道:“那就依着首辅大人的意思办。”
话音一落,永泰帝起身,甩袖离去。永泰帝不想见到这帮毫无节操可言的朝臣,那只会让他更加生气。
一道旨意,城门开启。每天只有一个时辰,只出不进。
可就算如此,京城的老百姓也很满意。民变顺利平息,要出城的都赶着回家收拾细软,赶着出城的时间,急匆匆地离开京城。
一开始,还有人在观望。
后来见出城的人平平安安,城外的定北军并没有为难,城门的守卫也很规矩。过了小半个月后,观望的人也心动了。一时间,出城的人瞬间暴增。以至于城门开启的那一个时辰,城门周围交通堵塞,完全动弹不得。
有人着急着出城,自然也有人坚守京城。
一个月后,出城的人逐渐减少。京城的老百姓,见定北军真的没有攻打京城的意思,心安定了很多。既然定北军不打算攻打京城,那就继续留在京城讨生活吧。去了乡下,还要看亲戚脸色,又没有合适的活计,还不如留在京城过一天是一天。
至于朝堂上的官老爷们怎么想,没人在意。至于永泰帝是怎么想的,更没人在意。
不管是萧家当皇帝,还是颜家当皇帝,反正都是汉人当皇帝。说不定颜家人当皇帝比萧家人当皇帝做得更好。
京城老百姓的日子从紧张,绝望,茫然,到习惯,时间如流水一般的滑过。
皇宫内,永泰帝却越来越绝望,整个人也跟着瘦了下来,脸颊瘦得都凹了下去。
定北军对京城围而不攻,却没有阻断消息。隔段时间,永泰帝就能得到地方官员写来的奏章。征南军打到了哪里,西北军又打到了哪里。某某官员投降了颜均,某某将军带领几千,或者几万官兵投降了颜均。
颜均又出了什么新政策,某某地方在颜均的治理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消息很多,很杂,可是对永泰帝来说,却没有一件好消息。永远都是西北军,征南均所向披靡,天下就快要被颜均打下来。很快这片天,这片地,就要改名换姓,被一个叫做颜均的小子占领。
永泰帝连连咳嗽,连血都咳了出来。
内侍很惊慌,永泰帝却毫不在意。
他真想不负责任的就此死去,或者直接将皇位传给儿子。可是他不能这么做。就算要做亡国之君,也让他来做,没必要让自己的儿子来背这个黑锅。
永泰帝看完奏章,浑身无力,冷汗已经浸湿了衣衫。永泰帝坐在椅子上,动都不愿意动一下。
刘小七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悄无声息地来到永泰帝身边。
见到永泰帝一脸灰白的模样,刘小七竟然有点同情对方。
刘小七甩甩头,回过神来。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刚接到奏报,东南都指挥使已经降了颜均。”
永泰帝缓缓转过头,盯着刘小七,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刘小七只得将话重复一遍。
永泰帝的表情有些茫然,他问道:“降了?”
刘小七点头。
永泰帝呵呵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绝望。
东南驻军是大周朝仅剩的,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东南都指挥室降了颜均,也就意味着大周已经没有可战之兵。就靠京城的两万守军,要和颜均的二十万大军打仗,开什么玩笑。只怕还没开战,京城的两万守军就已经丢盔弃甲,跪地求降。
看着绝望的永泰帝,刘小七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或者说,他已经无力安慰永泰帝。
永泰帝疯狂的笑着,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永泰帝心中充满了愤怒,同时又无能为力。
永泰帝笑过之后,懒洋洋地问道:“你说朕还能活多久?”
刘小七脸色一白,躬身,不敢说话。
永泰帝笑呵呵地说道:“随便说,朕恕你无罪。”
“奴才不敢说。”刘小七只有这个回答。
“朕让你说。”永泰帝突然暴怒,站起来,狠狠地踢打刘小七。
刘小七跪在地上,沉默地承受着永泰帝的踢打。永泰帝太瘦太虚弱,看似凶猛,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力气,刘小七完全承受得住。
刘小七没有求饶,也没有安慰永泰帝。因为刘小七知道,永泰帝现在最需要的是发泄。
永泰帝发泄完毕,急促的喘着气。他指着刘小七,怒道:“你,站起来。”
刘小七顺从地站起来。
永泰帝怒问:“你说朕这个皇帝还能当多久?”
刘小七摇头,他不知道。永泰帝还能当多久皇帝,得看颜均的态度。
永泰帝呆坐在龙椅上,目光茫然地盯着大殿门外。许久之后,他幽幽一叹,“自围城以来,已经有半年了吧。”
刘小七小声说道:“启禀陛下,是八个月十五天。”
“是吗?朕将日子都记错了。”永泰帝自嘲一笑。
只可惜永泰帝的笑容比哭还要难看。
笑过之后,永泰帝又问刘小七:“衙门里还有人办差吗?”
刘小七犹豫了一下,说道:“一部分衙门还有人办差。”
留守京城的官员早就看明白了,这天下迟早是颜均的。正因为看明白了天下大势,很多官员开始消极怠工。反正大周没几天就要灭了,又何必继续替大周卖命。不如关起门来过几天舒坦日子。
甚至连看守颜氏族人的禁军都开始消极怠工。
颜均志在天下,永泰帝有心大开杀戒,杀光颜氏一族。因为宋安然的一封信,永泰帝打消了这个主意。他敢大开杀戒,颜均就敢进攻京城,杀光萧氏族人。
永泰帝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命禁军将颜氏族人看守起来。一开始,颜氏族人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永泰帝会灭了颜氏一族。到了现在,颜氏族人除了不能四处走动外,生活已经恢复了正常。
当然,有人消极怠工,自然就有人忠心耿耿,立誓要为大周尽忠。坚持上朝,坚持去衙门办差。只可惜,一个月前,永泰帝就已经停了早朝。
永泰帝苦笑一声,“原来还有人坚持办差。大周养士一百多年,总算养出了几个忠臣孝子。”
刘小七躬身,没接这话。
永泰帝嘲讽一笑,问道:“内阁几位大人,最近在做什么?”
刘小七斟酌着说道:“杨首辅病了,说是已经下不了床。至于其他几位大人,最近常去宋家。”
永泰帝冷哼一声,“看来他们是准备做颜均的臣子。趁着颜均还没称帝,赶紧讨好宋子期。说不定等颜均称帝后,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