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盛唐风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欲置颜勤礼元配殷氏之子,她的叔父颜敬仲于死地。危急时刻,她带着两个妹妹上殿陈情割耳明志,最终终于使叔父得以免死,然则她的堂兄弟,柳氏与颜勤礼所出五子,最终却是终身不得入仕。直到武后崩逝后,这一条禁令方才得以根除。而颜真定因嫁殷履直,因而常被人称为殷夫人。
当年那场大案对于当事人来说刻骨铭心,但对于寻常人来说,已经是过眼云烟不复记忆了。王缙便是几乎一无所知,而王维博闻强记,杜士仪这一提醒,他便惊呼道:“我记得当年殷夫人裴夫人岑夫人姊妹三人一块上殿鸣冤,一时传为美谈,却不想今日竟然能得见真人!”
那割耳鸣冤的旧事对于颜氏一家来说,可以说是深深的痛楚,但也可以说是门风家声的最好写照。听得外人居然知道这段旧事,从小便是听着这些事情长大的颜家兄弟几个不免对这三位来客生出了认同感。尤其是回京等候迁转的颜春卿便爽朗地笑道:“这几天一直听人说杜十九郎博闻强记,进士科第一场帖经竟是考得比明经科的人更好,我本就想见一见,谁知道竟是人送上了门来!”
颜杲卿亦是笑道:“王十三郎的诗才亦是名扬京城,今日家门何幸,竟是二位一块来访!只可惜家父和六郎一样,都出去交游了,否则必定喜不自胜!大姑母,既是来客,不妨你也稍留片刻如何?”
殷夫人虽已渐入暮年,但平日最喜和晚辈论文谈书,此刻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在众人谈笑风生入后宅花园时,颜真卿这年纪最小的童子自然而然便有些被人忽视了。别人不注意他,杜士仪却怎么也不会忘了这位楷圣,时不时瞥上一眼,见其沉静自如,心中不禁有了些计较。待到了后园,自有仆婢来设了一张极大的高足长食案,两边各设一张又长又宽的坐榻,而食案的窄头两处,则是一头设了一张方坐具,却是殷夫人坐了。
这样的后园宴饮,王维在长安见得多了,杜士仪和王缙也觉得如此更自在,即便如此,殷夫人仍是笑着解释道:“三兄赋闲在家和宾客谈道论文相娱,也都是如此摆设,正好无拘无束。若不是此刻时辰近午,去曲江池边上倒更自在。说起来,杜郎君和二位王郎君如此年纪便打算试进士科,真是后生可畏!”
杜士仪还不及说话,颜春卿便点头说道:“诸科之中,进士科最难,帖经之才,能试明经的不在话下,然则杂文策论二道,却足以让人知难而退。我于博闻强记上自诩出类拔萃,然则诗赋却非所长,而策论也稍逊三分,不在文采,而在立意。”
见颜杲卿和其他几个颜家兄弟亦是附和,纷纷言进士科之难,竟是几乎更胜制科,又历数颜氏自唐以来从颜希庄、颜康成到父亲颜元孙在内的三位进士,如颜春卿颜杲卿这样已经得了明经出身的摇头叹自己不得进士第,杜士仪见年纪最小的颜真卿始终默然不语,他不禁若有所思地问道:“颜十七郎刚刚在树下,不知道看的是什么书?”
“是大姑母令我抄的《三都赋》和《恨赋》、《别赋》,默诵之间另有所得。”颜真卿见几个兄长并殷夫人都看着自己,而王缙更是笑眯眯地冲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他不禁有些赧颜地说道,“颜氏一门近些年来都未有进士科及第,我想勉力试一试,将来一定要进士科及第!”
杜士仪隐约记得颜氏三代之内仿佛有六位进士,这放在后世明清也已是让人叹为观止,更不要说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唐朝。此时此刻见颜真卿这一言之下,四座鸦雀无声,他便笑着说道:“有志不在年高,颜十七郎好志向!”
王维回过神后亦是大为敬服地说道:“我也是打十三岁开始方才立志于科场,颜十七郎少年立大志,将来必不同凡响。”
王缙则不比两人正经,摸了摸鼻子方才面色不自然地说道:“我可比不上阿兄和杜十九郎,背不熟那些经史,只想着还不如去试一试博学鸿词科,真是自叹不如!”
三位客人或勉励或打趣,颜家兄弟几个不禁大笑。就是殷夫人,亦是笑着招手示意有些不知所措的外甥到面前,轻轻按了按他有些瘦弱的肩膀,竟是径直叫出了颜真卿的小名:“羡门子,有志固然好,却不可光是口中说。如杜郎君抄书破千卷,这才得有今日。王郎君作诗如吃饭喝水一般自然,方才能够随手拈来。你从小都是我和你舅舅阿娘一块教的,你阿娘说如今你渐长,我倒是希望你另拜一位名师。”
说到这里,殷夫人便看向了杜士仪道:“杜郎君今日正巧来拜访,我倒是想请托一二。嵩山卢公大名鼎鼎,不知道能否让羡门子拜于门下?”
杜士仪愣了一愣,随即便笑了起来:“卢师有教无类,如颜十七郎这般少年大志的俊杰,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我近日打算回山一趟,倘使颜十七郎有意,不妨和我一块回嵩山。”
殷夫人立刻想都不想地点点头道:“那却好!我回去之后便和十七郎的阿娘和舅父好好商量商量!”
欲置颜勤礼元配殷氏之子,她的叔父颜敬仲于死地。危急时刻,她带着两个妹妹上殿陈情割耳明志,最终终于使叔父得以免死,然则她的堂兄弟,柳氏与颜勤礼所出五子,最终却是终身不得入仕。直到武后崩逝后,这一条禁令方才得以根除。而颜真定因嫁殷履直,因而常被人称为殷夫人。
当年那场大案对于当事人来说刻骨铭心,但对于寻常人来说,已经是过眼云烟不复记忆了。王缙便是几乎一无所知,而王维博闻强记,杜士仪这一提醒,他便惊呼道:“我记得当年殷夫人裴夫人岑夫人姊妹三人一块上殿鸣冤,一时传为美谈,却不想今日竟然能得见真人!”
那割耳鸣冤的旧事对于颜氏一家来说,可以说是深深的痛楚,但也可以说是门风家声的最好写照。听得外人居然知道这段旧事,从小便是听着这些事情长大的颜家兄弟几个不免对这三位来客生出了认同感。尤其是回京等候迁转的颜春卿便爽朗地笑道:“这几天一直听人说杜十九郎博闻强记,进士科第一场帖经竟是考得比明经科的人更好,我本就想见一见,谁知道竟是人送上了门来!”
颜杲卿亦是笑道:“王十三郎的诗才亦是名扬京城,今日家门何幸,竟是二位一块来访!只可惜家父和六郎一样,都出去交游了,否则必定喜不自胜!大姑母,既是来客,不妨你也稍留片刻如何?”
殷夫人虽已渐入暮年,但平日最喜和晚辈论文谈书,此刻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而在众人谈笑风生入后宅花园时,颜真卿这年纪最小的童子自然而然便有些被人忽视了。别人不注意他,杜士仪却怎么也不会忘了这位楷圣,时不时瞥上一眼,见其沉静自如,心中不禁有了些计较。待到了后园,自有仆婢来设了一张极大的高足长食案,两边各设一张又长又宽的坐榻,而食案的窄头两处,则是一头设了一张方坐具,却是殷夫人坐了。
这样的后园宴饮,王维在长安见得多了,杜士仪和王缙也觉得如此更自在,即便如此,殷夫人仍是笑着解释道:“三兄赋闲在家和宾客谈道论文相娱,也都是如此摆设,正好无拘无束。若不是此刻时辰近午,去曲江池边上倒更自在。说起来,杜郎君和二位王郎君如此年纪便打算试进士科,真是后生可畏!”
杜士仪还不及说话,颜春卿便点头说道:“诸科之中,进士科最难,帖经之才,能试明经的不在话下,然则杂文策论二道,却足以让人知难而退。我于博闻强记上自诩出类拔萃,然则诗赋却非所长,而策论也稍逊三分,不在文采,而在立意。”
见颜杲卿和其他几个颜家兄弟亦是附和,纷纷言进士科之难,竟是几乎更胜制科,又历数颜氏自唐以来从颜希庄、颜康成到父亲颜元孙在内的三位进士,如颜春卿颜杲卿这样已经得了明经出身的摇头叹自己不得进士第,杜士仪见年纪最小的颜真卿始终默然不语,他不禁若有所思地问道:“颜十七郎刚刚在树下,不知道看的是什么书?”
“是大姑母令我抄的《三都赋》和《恨赋》、《别赋》,默诵之间另有所得。”颜真卿见几个兄长并殷夫人都看着自己,而王缙更是笑眯眯地冲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他不禁有些赧颜地说道,“颜氏一门近些年来都未有进士科及第,我想勉力试一试,将来一定要进士科及第!”
杜士仪隐约记得颜氏三代之内仿佛有六位进士,这放在后世明清也已是让人叹为观止,更不要说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唐朝。此时此刻见颜真卿这一言之下,四座鸦雀无声,他便笑着说道:“有志不在年高,颜十七郎好志向!”
王维回过神后亦是大为敬服地说道:“我也是打十三岁开始方才立志于科场,颜十七郎少年立大志,将来必不同凡响。”
王缙则不比两人正经,摸了摸鼻子方才面色不自然地说道:“我可比不上阿兄和杜十九郎,背不熟那些经史,只想着还不如去试一试博学鸿词科,真是自叹不如!”
三位客人或勉励或打趣,颜家兄弟几个不禁大笑。就是殷夫人,亦是笑着招手示意有些不知所措的外甥到面前,轻轻按了按他有些瘦弱的肩膀,竟是径直叫出了颜真卿的小名:“羡门子,有志固然好,却不可光是口中说。如杜郎君抄书破千卷,这才得有今日。王郎君作诗如吃饭喝水一般自然,方才能够随手拈来。你从小都是我和你舅舅阿娘一块教的,你阿娘说如今你渐长,我倒是希望你另拜一位名师。”
说到这里,殷夫人便看向了杜士仪道:“杜郎君今日正巧来拜访,我倒是想请托一二。嵩山卢公大名鼎鼎,不知道能否让羡门子拜于门下?”
杜士仪愣了一愣,随即便笑了起来:“卢师有教无类,如颜十七郎这般少年大志的俊杰,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我近日打算回山一趟,倘使颜十七郎有意,不妨和我一块回嵩山。”
殷夫人立刻想都不想地点点头道:“那却好!我回去之后便和十七郎的阿娘和舅父好好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