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大流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顺军方面坚持去清室帝号,降称国主,若清廷不同意,则双方立即停止议和,刀枪见真章。
为了防止清廷拖延时间,顺军方面随后又正式向城中射书,告之于申时三刻之前必须给出答复,届时若无答复,顺军便将攻城。
与此同时,反正的耿仲明下令其子耿继茂、右营总兵徐得功等将领集中红衣炮至广渠门,若清廷拒绝去皇帝号,则立时轰塌广渠城门,再由淮军第一镇由此突进。
耿仲明并不担心满洲人有胆杀害他部下的家眷,因为那样做的话一来和谈肯定破裂,二来也必将遭到顺军的残酷报复。
以北京城现有的实际守卫力量,纵是能给予大顺军一定杀伤,但终将避免不了破城的命运。
北京城中除了耿仲明部家眷外,其实还有平西王吴三桂部的家眷,他们原本是被清廷安置在京东永平诸府的。
去年淮军高杰部突入京畿,吸取尚可喜部家眷被淮军掳走教训的清廷为防万一,便将吴三桂部的家眷都迁到北京城中居住,其中包括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两个儿子吴应熊、吴应麟。
除了平西藩外,在山东战死的恭顺藩孔有德部汉军的家眷也在城中。不过因为恭顺藩全军覆没,这些原藩军家眷的重要性急剧降低,已经被视为普通汉民,而非是八旗子民看待。
倘若顺军方面提出索要吴三桂部的家眷,清廷是绝不可能答应的,因为那样做的话等于将吴三桂拱手“让”给大顺。
但要是顺军索要孔有德的家眷,清廷恐怕想都不想就将人交出,这上万恭顺藩家眷如今在清廷眼里都是累赘,本就不会带出关。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
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从顺营回到城中后,紫禁城中没有敲响百官上朝的钟声,因两宫太后已降谕由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等满洲王公大臣全权交涉议和之事,诸王达成一致意见后只须报知宫中知晓就可。
国主福晋哲哲自太宗时期就不问朝政,现在又一心想回关外保存大清骨血,巴不得赶紧和谈成功才好。
圣母太后布木布泰虽有心思,但毕竟是一妇人,在没有多尔衮给其撑腰的情形下,对国事的影响力也是不足。因此清廷的权力随着两宫太后的降谕实际已转移到诸王之长的代善手中。
为了方便与诸王贝勒共商国事,也方便与宫中联系,代善便暂时在从前多尔衮摄理国政所在的武英殿主持朝政。
听说郑亲王回来,闻讯赶到武英殿的大小官员怕有上百人之多,其中多半都是满洲人。
议和之事现在已是彻底公开,诚如首倡议和的汉人大学士冯铨私下里对顺军方面的“提醒”,议和消息一出,在京八旗便将人心瓦解,根本不可能再有死战之心。便是议和不成,顺军方面也可利用政治手段分化八旗,从而事半功倍。
已经发生的就是大量前明降官神奇的“消失”,朝钟敲得再响,这帮降官也跟聋子一样装作没听见。
而城中少量的汉军八旗也似乎开始心照不宣起来,知道养子祖可法降顺的祖大寿,更是大门不出一步,可每日悄悄往他府上的汉军官员却是不少。
大清出关虽不是大厦将倾,但对祖大寿这些前明降清将领而言,基本上也是考虑重投明主的时候了。
祖大寿对于大顺方面抱有很大的希望和信心,不仅是因为养子祖可法如今在大顺闯王麾下效力,更因为他还有个外甥叫吴三桂。
只要大顺那新任陆闯王志在问鼎,有一统中国之心,那肯定会善待及重用他祖大寿。
在京汉军官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有意识的“团结”在祖大寿身边,可他们以及祖大寿都不知道的是,祖大寿的亲生儿子祖泽润已在沧州被顺军杀害。
对于京中的局面,内弘文院大学士,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希福看在眼里,曾于议政王公大臣会议后入慈宁宫叩见国主福晋,痛心疾首道:“自议和以来,满洲人心瓦解,皆以出关回国为望,无论固山还是甲喇亦或佐领披甲人,都不欲死战。”
希福的话便是如今北京的现实写照,既然可以让出北京为代价安全出关,那八千满洲将士又哪个还愿意为大清流尽最后一滴血!
........
武英殿中发生激烈的争执。
争执原因自是关于是否去帝号。
豫亲王多铎迫于局势不得不违心同意议和,但骨子里却是不愿议和的,因此一听顺军方面竟敢咄咄逼人,要大清皇帝降称国主,忍不住又说起坚守以待多尔衮、阿济格赶回的话来,甚至叫嚣于北京共存亡。
代善沉吟不语,顺军方面执着于要大清皇帝去帝号,甚至不去帝号就不和谈,让这位一心想要出关的老王爷有些吃不准,生怕弄巧成拙因此坏了议和,导致北京被人家攻破,那时可就真是因小失大,连后悔药都没的吃。
宁完我提出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其认为顺军方面虽然欺人太甚,但也可从此事看出顺军确是愿意同大清和谈,否则何必执着帝号之事。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顺贼是小聪明而大糊涂。
大清此时势弱可以降称国主,但一等出了关聚拢了兵马,再称皇帝你顺贼还能打过来不成。
“流贼无人矣!”
众满洲王公贝勒及那大学士们没来由的倒生出了高人一等的心理。
多铎却还叫嚷绝不能让皇帝降称国主,吵得不可开交时,饶余郡王阿巴泰提出一个建议,就是由在京宗室和八旗议政大臣共同投签决定是否去帝号。
代善和济尔哈朗也不想同多铎闹得太僵,也同意大家共商。
多铎一人难“敌”三王,只好同意。
没想竟成了一次“民主”的试验。
投票结果是赞成去帝号和谈的34人,不赞成的11人。
少数服从多数,面对大多数人的选择,多铎也只得捏着鼻子不吭声,结果很快被报进慈宁宫。
一直等侯消息的国主福晋同圣母太后叫内侍吴良辅过来传话,说:“太宗皇帝在时,曾言攻伐中国非一朝一夕之事,当缓图之。今既中国不能速取,便当依太宗皇帝在时,先行出关,他日再图。”
有了两位太后的“背书”... -->>
顺军方面坚持去清室帝号,降称国主,若清廷不同意,则双方立即停止议和,刀枪见真章。
为了防止清廷拖延时间,顺军方面随后又正式向城中射书,告之于申时三刻之前必须给出答复,届时若无答复,顺军便将攻城。
与此同时,反正的耿仲明下令其子耿继茂、右营总兵徐得功等将领集中红衣炮至广渠门,若清廷拒绝去皇帝号,则立时轰塌广渠城门,再由淮军第一镇由此突进。
耿仲明并不担心满洲人有胆杀害他部下的家眷,因为那样做的话一来和谈肯定破裂,二来也必将遭到顺军的残酷报复。
以北京城现有的实际守卫力量,纵是能给予大顺军一定杀伤,但终将避免不了破城的命运。
北京城中除了耿仲明部家眷外,其实还有平西王吴三桂部的家眷,他们原本是被清廷安置在京东永平诸府的。
去年淮军高杰部突入京畿,吸取尚可喜部家眷被淮军掳走教训的清廷为防万一,便将吴三桂部的家眷都迁到北京城中居住,其中包括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两个儿子吴应熊、吴应麟。
除了平西藩外,在山东战死的恭顺藩孔有德部汉军的家眷也在城中。不过因为恭顺藩全军覆没,这些原藩军家眷的重要性急剧降低,已经被视为普通汉民,而非是八旗子民看待。
倘若顺军方面提出索要吴三桂部的家眷,清廷是绝不可能答应的,因为那样做的话等于将吴三桂拱手“让”给大顺。
但要是顺军索要孔有德的家眷,清廷恐怕想都不想就将人交出,这上万恭顺藩家眷如今在清廷眼里都是累赘,本就不会带出关。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中。
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从顺营回到城中后,紫禁城中没有敲响百官上朝的钟声,因两宫太后已降谕由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豫亲王多铎等满洲王公大臣全权交涉议和之事,诸王达成一致意见后只须报知宫中知晓就可。
国主福晋哲哲自太宗时期就不问朝政,现在又一心想回关外保存大清骨血,巴不得赶紧和谈成功才好。
圣母太后布木布泰虽有心思,但毕竟是一妇人,在没有多尔衮给其撑腰的情形下,对国事的影响力也是不足。因此清廷的权力随着两宫太后的降谕实际已转移到诸王之长的代善手中。
为了方便与诸王贝勒共商国事,也方便与宫中联系,代善便暂时在从前多尔衮摄理国政所在的武英殿主持朝政。
听说郑亲王回来,闻讯赶到武英殿的大小官员怕有上百人之多,其中多半都是满洲人。
议和之事现在已是彻底公开,诚如首倡议和的汉人大学士冯铨私下里对顺军方面的“提醒”,议和消息一出,在京八旗便将人心瓦解,根本不可能再有死战之心。便是议和不成,顺军方面也可利用政治手段分化八旗,从而事半功倍。
已经发生的就是大量前明降官神奇的“消失”,朝钟敲得再响,这帮降官也跟聋子一样装作没听见。
而城中少量的汉军八旗也似乎开始心照不宣起来,知道养子祖可法降顺的祖大寿,更是大门不出一步,可每日悄悄往他府上的汉军官员却是不少。
大清出关虽不是大厦将倾,但对祖大寿这些前明降清将领而言,基本上也是考虑重投明主的时候了。
祖大寿对于大顺方面抱有很大的希望和信心,不仅是因为养子祖可法如今在大顺闯王麾下效力,更因为他还有个外甥叫吴三桂。
只要大顺那新任陆闯王志在问鼎,有一统中国之心,那肯定会善待及重用他祖大寿。
在京汉军官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有意识的“团结”在祖大寿身边,可他们以及祖大寿都不知道的是,祖大寿的亲生儿子祖泽润已在沧州被顺军杀害。
对于京中的局面,内弘文院大学士,精通满、汉、蒙三种文字的希福看在眼里,曾于议政王公大臣会议后入慈宁宫叩见国主福晋,痛心疾首道:“自议和以来,满洲人心瓦解,皆以出关回国为望,无论固山还是甲喇亦或佐领披甲人,都不欲死战。”
希福的话便是如今北京的现实写照,既然可以让出北京为代价安全出关,那八千满洲将士又哪个还愿意为大清流尽最后一滴血!
........
武英殿中发生激烈的争执。
争执原因自是关于是否去帝号。
豫亲王多铎迫于局势不得不违心同意议和,但骨子里却是不愿议和的,因此一听顺军方面竟敢咄咄逼人,要大清皇帝降称国主,忍不住又说起坚守以待多尔衮、阿济格赶回的话来,甚至叫嚣于北京共存亡。
代善沉吟不语,顺军方面执着于要大清皇帝去帝号,甚至不去帝号就不和谈,让这位一心想要出关的老王爷有些吃不准,生怕弄巧成拙因此坏了议和,导致北京被人家攻破,那时可就真是因小失大,连后悔药都没的吃。
宁完我提出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其认为顺军方面虽然欺人太甚,但也可从此事看出顺军确是愿意同大清和谈,否则何必执着帝号之事。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顺贼是小聪明而大糊涂。
大清此时势弱可以降称国主,但一等出了关聚拢了兵马,再称皇帝你顺贼还能打过来不成。
“流贼无人矣!”
众满洲王公贝勒及那大学士们没来由的倒生出了高人一等的心理。
多铎却还叫嚷绝不能让皇帝降称国主,吵得不可开交时,饶余郡王阿巴泰提出一个建议,就是由在京宗室和八旗议政大臣共同投签决定是否去帝号。
代善和济尔哈朗也不想同多铎闹得太僵,也同意大家共商。
多铎一人难“敌”三王,只好同意。
没想竟成了一次“民主”的试验。
投票结果是赞成去帝号和谈的34人,不赞成的11人。
少数服从多数,面对大多数人的选择,多铎也只得捏着鼻子不吭声,结果很快被报进慈宁宫。
一直等侯消息的国主福晋同圣母太后叫内侍吴良辅过来传话,说:“太宗皇帝在时,曾言攻伐中国非一朝一夕之事,当缓图之。今既中国不能速取,便当依太宗皇帝在时,先行出关,他日再图。”
有了两位太后的“背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