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犬韬——拥治乱兴衰之能 (1) (1/2)
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本卷主要分为《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等十篇,主要论述了车兵、骑兵、步兵的不同特点、作用以及三者之间作战能力的对比,强调在战斗中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优势,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军事领域中新的变化。
分合第一:军队的集结、将领的 签到、赏罚的标准
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为数处。将欲期会合战①,约誓②赏罚。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③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④。大将设营而阵,立表辕门⑤,清道以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
①期会合战:时间地点约定好,集中军队与敌交战。
②誓:作战军队集合之前,要宣布作战目的、作战原因并申明军纪,告诉将士。
③檄书: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
④漏刻有时:军队到达时间的规定。漏刻,古代的一种计时器。方法是用两铜壶分置上下,上壶盛水,使水漏入下壶。下壶设有浮标,标杆上面刻有分画。上壶的水漏入下壶时,标杆会慢慢升起,以此来计算时间。
⑤立表:古代表为立木,通过观察太阳影子来计算时间。辕门,军营的正门。在古时候军队驻扎时,四周以车辆为墙,在营门处用两车仰置,两条系马之辕杆在车上,竖立于门之两侧以为门,故称之。
武王问太公:“君王率兵出征,三军分别驻在数处,主将需要按期集结军队与敌人交战,并且还要号令全军官兵,规定赏罚制度,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一般讲到用兵的方法,因为三军人数众多,所以一定要掌握将兵力分散和集中的权变之法。首先,主将要确定作战的地点和日期,然后向部下下达战斗文书,要把攻打和包围的城邑、各军集结的地点规定明确,作战的日期及各部队到达的时间也要规定明确。然后,主将要提前到达集结地点,并对营垒进行布置,布列阵势,在营门竖立标杆以观测日影,计算时间。行人禁止通行,等待将吏报到。各部将吏到达时要核对先后次序,奖励先到者,过期的杀头示众。这样不管远近,都会按时到达目的地。等三军全部到达后,就可以集中力量与敌交战了。”
以上详细描述了军队大战之前的精密部署,平日部队分驻各地,战斗时则需要集合起来。这就是分合之道。大战即将到来,统帅应冷静从容,军队部署应有条不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沦为乌合之众的部队都是慵懒成风的。
通观本篇,其中有三点尤为重要。兵贵神速是第一点,分合之道是第二点,治军严谨是第三点。在战争中,时间就等于生命,常言道“兵贵神速”。一场战争,部队本身的行动力与机动性通常影响着战局的走向。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秋天,吐蕃军大肆侵略,试图报新城之仇。驻扎在新城的唐军遭遇吐蕃重兵的进攻,我寡敌众。
王忠嗣作为唐朝军队的左威卫郎将,临危不惧,泰然自若。他先以骑兵冲击敌方的两侧,使敌方的部署被扰乱,溃不成军。然后,王忠嗣集合三军主力,乘乱追击,最终,打败了吐蕃军。
纵观整个战局,整场胜利最重要的一点源自部队平日的严谨治军,行动力与机动性都是吐蕃军不可比拟的。
所谓兵贵神速,尤其是在战争中,只要快一刻就可以勘察地形,布置埋伏。而慢一刻不但会耽误战机,而且很有可能会因此中了敌方埋伏。
第二点便是讲究分合之道。所谓分合之道,分的时候,散如满天星;合的时候,能够齐心协力。“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分进合击就是一种有名的战法,具体而言,就是指从几个方向同时前进,进而围歼敌人。这种方略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集结起战斗力。我国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就绝妙地运用了这一战法。
1938年以后,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已经扩大到了华北和华中地区。当时,国民党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已经在徐州附近集结了约50个师的兵力,他们成功地阻击了日军快速推进的步伐。
日军看到这种情况,决心消灭李宗仁率领的这支军队,进而瓦解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于是,日军大本营命令华北派遣军(5师、10师、114师)和华中派遣军(3师、9师、13师)从两个方向分进合击,希望能够在徐州周围歼灭中国守军。
日军的这两支部队行动神速,接连胜利,并且在5月19日的时候最终占领了徐州。在最终破城之前,蒋介石看到日军分进合击的进攻作战已经取得了成功,中国守军抵挡不住了,就在5月15日决定让部队向西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中国军队分成了若干小股部队,分散突围。日军兵力有限,无力进行全方位追捕,中国军队的主力得以成功后撤,并且还在后撤的过程中切断了日军华中派遣军兵力薄弱的后方交通线,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由此看来,分合之道能够在战争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治军严明同样很重要,秦朝末年彭越起义之前先立法,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
彭越是秦末巨野泽中(今山东巨野县)的渔民,有一百多名青年一起请求他带头起义。当时,陈胜、项梁等已揭竿起义一年有余。彭越觉得时机已成熟,但是他知道这些渔民虽是热血青年,但是闲云野鹤的日子过惯了,很难加以控制。所以,他假意拒绝:“起义之事岂是儿戏,如果不能成功,反会招来株连九族的大祸。”
众人见他不肯答应,立刻跪地起誓:“我等真心相随,愿与大哥对天发誓,定会荣辱与共、风雨同舟,望大哥不要推辞。”彭越见大家决心已下,便说:“请诸位明日日出之时在此会合,对... -->>
本卷主要分为《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等十篇,主要论述了车兵、骑兵、步兵的不同特点、作用以及三者之间作战能力的对比,强调在战斗中发挥各兵种协同作战的优势,充分反映了战国时期军事领域中新的变化。
分合第一:军队的集结、将领的 签到、赏罚的标准
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
武王问太公曰:“王者帅师,三军分为数处。将欲期会合战①,约誓②赏罚。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其大将先定战地、战日,然后移檄书③与诸将吏:期攻城围邑,各会其所;明告战日,漏刻有时④。大将设营而阵,立表辕门⑤,清道以待。诸将吏至者,校其先后。先期至者,赏;后期至者,斩。如此,则远近奔集,三军俱至,并力合战。”
①期会合战:时间地点约定好,集中军队与敌交战。
②誓:作战军队集合之前,要宣布作战目的、作战原因并申明军纪,告诉将士。
③檄书: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
④漏刻有时:军队到达时间的规定。漏刻,古代的一种计时器。方法是用两铜壶分置上下,上壶盛水,使水漏入下壶。下壶设有浮标,标杆上面刻有分画。上壶的水漏入下壶时,标杆会慢慢升起,以此来计算时间。
⑤立表:古代表为立木,通过观察太阳影子来计算时间。辕门,军营的正门。在古时候军队驻扎时,四周以车辆为墙,在营门处用两车仰置,两条系马之辕杆在车上,竖立于门之两侧以为门,故称之。
武王问太公:“君王率兵出征,三军分别驻在数处,主将需要按期集结军队与敌人交战,并且还要号令全军官兵,规定赏罚制度,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一般讲到用兵的方法,因为三军人数众多,所以一定要掌握将兵力分散和集中的权变之法。首先,主将要确定作战的地点和日期,然后向部下下达战斗文书,要把攻打和包围的城邑、各军集结的地点规定明确,作战的日期及各部队到达的时间也要规定明确。然后,主将要提前到达集结地点,并对营垒进行布置,布列阵势,在营门竖立标杆以观测日影,计算时间。行人禁止通行,等待将吏报到。各部将吏到达时要核对先后次序,奖励先到者,过期的杀头示众。这样不管远近,都会按时到达目的地。等三军全部到达后,就可以集中力量与敌交战了。”
以上详细描述了军队大战之前的精密部署,平日部队分驻各地,战斗时则需要集合起来。这就是分合之道。大战即将到来,统帅应冷静从容,军队部署应有条不紊。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沦为乌合之众的部队都是慵懒成风的。
通观本篇,其中有三点尤为重要。兵贵神速是第一点,分合之道是第二点,治军严谨是第三点。在战争中,时间就等于生命,常言道“兵贵神速”。一场战争,部队本身的行动力与机动性通常影响着战局的走向。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秋天,吐蕃军大肆侵略,试图报新城之仇。驻扎在新城的唐军遭遇吐蕃重兵的进攻,我寡敌众。
王忠嗣作为唐朝军队的左威卫郎将,临危不惧,泰然自若。他先以骑兵冲击敌方的两侧,使敌方的部署被扰乱,溃不成军。然后,王忠嗣集合三军主力,乘乱追击,最终,打败了吐蕃军。
纵观整个战局,整场胜利最重要的一点源自部队平日的严谨治军,行动力与机动性都是吐蕃军不可比拟的。
所谓兵贵神速,尤其是在战争中,只要快一刻就可以勘察地形,布置埋伏。而慢一刻不但会耽误战机,而且很有可能会因此中了敌方埋伏。
第二点便是讲究分合之道。所谓分合之道,分的时候,散如满天星;合的时候,能够齐心协力。“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分进合击就是一种有名的战法,具体而言,就是指从几个方向同时前进,进而围歼敌人。这种方略能够在适当的时候集结起战斗力。我国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就绝妙地运用了这一战法。
1938年以后,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已经扩大到了华北和华中地区。当时,国民党第5战区司令李宗仁已经在徐州附近集结了约50个师的兵力,他们成功地阻击了日军快速推进的步伐。
日军看到这种情况,决心消灭李宗仁率领的这支军队,进而瓦解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于是,日军大本营命令华北派遣军(5师、10师、114师)和华中派遣军(3师、9师、13师)从两个方向分进合击,希望能够在徐州周围歼灭中国守军。
日军的这两支部队行动神速,接连胜利,并且在5月19日的时候最终占领了徐州。在最终破城之前,蒋介石看到日军分进合击的进攻作战已经取得了成功,中国守军抵挡不住了,就在5月15日决定让部队向西撤退。在撤退的过程中,中国军队分成了若干小股部队,分散突围。日军兵力有限,无力进行全方位追捕,中国军队的主力得以成功后撤,并且还在后撤的过程中切断了日军华中派遣军兵力薄弱的后方交通线,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由此看来,分合之道能够在战争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治军严明同样很重要,秦朝末年彭越起义之前先立法,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证。
彭越是秦末巨野泽中(今山东巨野县)的渔民,有一百多名青年一起请求他带头起义。当时,陈胜、项梁等已揭竿起义一年有余。彭越觉得时机已成熟,但是他知道这些渔民虽是热血青年,但是闲云野鹤的日子过惯了,很难加以控制。所以,他假意拒绝:“起义之事岂是儿戏,如果不能成功,反会招来株连九族的大祸。”
众人见他不肯答应,立刻跪地起誓:“我等真心相随,愿与大哥对天发誓,定会荣辱与共、风雨同舟,望大哥不要推辞。”彭越见大家决心已下,便说:“请诸位明日日出之时在此会合,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