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旧书大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说,一九五七年年底,毛太祖通过《人民日报》向全国发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倡议,为了响应这个号召,全国进行******。******时,中国的工农兵和知识分子放了许多卫星。
什么叫“卫星”呢?不好定义,举例子吧:比如某乡村放出一个亩产小麦7320斤的卫星,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京城某大学的教授,在几天之内编写出了几十万字的教科书;某电影制片厂,十几天拍出一部故事片……
这样的“卫星”不太好。也有些“卫星”是比较好的,比如,上海音乐学院的几个教师,几天之内,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经典;京城在9个月的时间里盖起了人民大会堂。
这里重点想说说郭沫若先生放的一个“卫星”---他在十天内,以花为主题,替花说话,一口气写了百余首诗歌。
这些诗是三月三十日正式开始的。一九五六年做过三首(牡丹、芍药、春兰),除此而外,一共费了十天工夫便东风一吹,百花齐放。
这就是说,他用十天时间写了102首诗歌。
作者保留了1956年的三首,抽掉******写作的其它四首,《百花齐放》这本集子****收诗歌101首。作者想到,“普通说‘百花’是包含一切的花,只选出一百种花来写,那就是只有一百种,而不包括其他的花,这样,‘百花’的含义就变了。因此,我就格外写了一首‘其他一切花’,作为第101首。”
《百花齐放》先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1958年7月出版,“原计划每花插一图,因来不及了,故先出无插图本,将来再出有插图本。在报上发表时曾有插图,因为不全,故省去了。刘岘同志的‘睡莲’被保留下来,作为封面画。”郭沫若自己题写了书名。
这本书原本分为平装和精装两个版本,平装的印刷量大一些,大约5万多册,内精装则只有2000册。后来,到了1960年,郭沫若同志又把这一百首咏花诗交给了荣宝斋。同年,荣宝斋又请了三位著名的花鸟画家于非誾、田世光、俞致贞为每一首诗配一幅画,并使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技术刊印。此书较以前印制的《十竹斋画谱》等作品最大的进步就是“页面上晕润的色彩和凸出于纸面的花蕊的艺术效果”,这在当时是个重要突破。此书也被荣宝斋的木版水印专家冯鹏生先生誉为“印制之精细,费工之浩大,则推《百花诗画》”。代表了文-革前荣宝斋木板水印的最高水平。因其费工浩大,印制精良,所以数量极少,市面上也很难见到。
此刻,这一套两册带函,重量级的画册往那里一放,这帮“书虫儿”就都争前恐后地围了上去,抢着看了起来。
当时眼疾手快的“老袁”拿着就舍不得撒手了,后来一听那赵三炮一说价,这帮“书虫儿”那想买便宜书的火热心情,便都凉了半截了。赵三炮直接叫价3万块钱。他斩钉截铁地说了,少一分钱谁也拿不去。
就这样,这帮“书虫儿”想花小钱买大书的心情,就被这3万块钱的书价打得是落花流水了。
可怜的“老袁”,一向只买地方志书的他,第一次这么热爱一本书,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初恋时代,此刻,五十多岁的他,苦着脸,只好把那本抱了半天,抱在怀里,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地放回了原地。
这期间,只有一位玩磁带的贩子很生猛地给了赵三炮3000块钱。结果不言而喻,肯定是放屁崩墙地被弹了回来。接下来这帮“书虫儿”们就象被绳子拴住的蚂蚱一般,隔一会便到赵三炮的摊上,心有不甘的看上一眼。
末了,“老袁”做出最后的努力,当机立断掏出手机给老婆,在一通苦苦哀求后,一向买书最多递价50元的,他竟然破天荒地给到了5000块钱,不过他的“诚意”也被破天荒地崩了回来,价钱太少,依然是无功而返。再后来真正的买主终于来了。
……
当林逸逛到这里的时候,赵三炮整个书摊已经被人围堵的水泄不通,在黄教头一只大手的分拨下,这才留给林逸一条凑过去的路。
林逸过去看了看,然后就看见了那一套两本的荣宝斋水印本《百花齐放》。
他揩了揩鼻子,闻到一股幽香从画册里面悠悠地传了出来,已经很久没有闻到这么好闻的书香了。
林逸有些惬意地揩了揩鼻子,然后就伸手去摸那两本画册。
“别动,动坏了怎么办!”赵三炮不耐烦地说,这会儿他的脾气很不好。原本以为这次集会难得,自己大老远跑来把宝贝拿来,多少能够卖个高价,然后回去跟老婆炫耀炫耀,可是这帮人递的都是些什么****价,不是3000就是5000,连上万的都没有,还以为南都人有钱,玩旧书的阔佬不少,看起来自己错了,这地方的人,也都是穷鬼。
面对赵三炮的呵斥,林逸不以为意,依旧笑眯眯地看了看书,再看了看赵三炮,亲切地问:“这书是你的吗?”
“不是我的难道还是你的?”赵三炮语气很横,在他看来,林逸整个模样就是那种喜欢逛书摊却买不起书的穷书生---没见他空着手吗,这么大的集会却啥也没卖,还不是因为没钱;再看他,穿的... -->>
话说,一九五七年年底,毛太祖通过《人民日报》向全国发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倡议,为了响应这个号召,全国进行******。******时,中国的工农兵和知识分子放了许多卫星。
什么叫“卫星”呢?不好定义,举例子吧:比如某乡村放出一个亩产小麦7320斤的卫星,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京城某大学的教授,在几天之内编写出了几十万字的教科书;某电影制片厂,十几天拍出一部故事片……
这样的“卫星”不太好。也有些“卫星”是比较好的,比如,上海音乐学院的几个教师,几天之内,写出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经典;京城在9个月的时间里盖起了人民大会堂。
这里重点想说说郭沫若先生放的一个“卫星”---他在十天内,以花为主题,替花说话,一口气写了百余首诗歌。
这些诗是三月三十日正式开始的。一九五六年做过三首(牡丹、芍药、春兰),除此而外,一共费了十天工夫便东风一吹,百花齐放。
这就是说,他用十天时间写了102首诗歌。
作者保留了1956年的三首,抽掉******写作的其它四首,《百花齐放》这本集子****收诗歌101首。作者想到,“普通说‘百花’是包含一切的花,只选出一百种花来写,那就是只有一百种,而不包括其他的花,这样,‘百花’的含义就变了。因此,我就格外写了一首‘其他一切花’,作为第101首。”
《百花齐放》先在《人民日报》发表,后由人民日报出版社于1958年7月出版,“原计划每花插一图,因来不及了,故先出无插图本,将来再出有插图本。在报上发表时曾有插图,因为不全,故省去了。刘岘同志的‘睡莲’被保留下来,作为封面画。”郭沫若自己题写了书名。
这本书原本分为平装和精装两个版本,平装的印刷量大一些,大约5万多册,内精装则只有2000册。后来,到了1960年,郭沫若同志又把这一百首咏花诗交给了荣宝斋。同年,荣宝斋又请了三位著名的花鸟画家于非誾、田世光、俞致贞为每一首诗配一幅画,并使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技术刊印。此书较以前印制的《十竹斋画谱》等作品最大的进步就是“页面上晕润的色彩和凸出于纸面的花蕊的艺术效果”,这在当时是个重要突破。此书也被荣宝斋的木版水印专家冯鹏生先生誉为“印制之精细,费工之浩大,则推《百花诗画》”。代表了文-革前荣宝斋木板水印的最高水平。因其费工浩大,印制精良,所以数量极少,市面上也很难见到。
此刻,这一套两册带函,重量级的画册往那里一放,这帮“书虫儿”就都争前恐后地围了上去,抢着看了起来。
当时眼疾手快的“老袁”拿着就舍不得撒手了,后来一听那赵三炮一说价,这帮“书虫儿”那想买便宜书的火热心情,便都凉了半截了。赵三炮直接叫价3万块钱。他斩钉截铁地说了,少一分钱谁也拿不去。
就这样,这帮“书虫儿”想花小钱买大书的心情,就被这3万块钱的书价打得是落花流水了。
可怜的“老袁”,一向只买地方志书的他,第一次这么热爱一本书,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初恋时代,此刻,五十多岁的他,苦着脸,只好把那本抱了半天,抱在怀里,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地放回了原地。
这期间,只有一位玩磁带的贩子很生猛地给了赵三炮3000块钱。结果不言而喻,肯定是放屁崩墙地被弹了回来。接下来这帮“书虫儿”们就象被绳子拴住的蚂蚱一般,隔一会便到赵三炮的摊上,心有不甘的看上一眼。
末了,“老袁”做出最后的努力,当机立断掏出手机给老婆,在一通苦苦哀求后,一向买书最多递价50元的,他竟然破天荒地给到了5000块钱,不过他的“诚意”也被破天荒地崩了回来,价钱太少,依然是无功而返。再后来真正的买主终于来了。
……
当林逸逛到这里的时候,赵三炮整个书摊已经被人围堵的水泄不通,在黄教头一只大手的分拨下,这才留给林逸一条凑过去的路。
林逸过去看了看,然后就看见了那一套两本的荣宝斋水印本《百花齐放》。
他揩了揩鼻子,闻到一股幽香从画册里面悠悠地传了出来,已经很久没有闻到这么好闻的书香了。
林逸有些惬意地揩了揩鼻子,然后就伸手去摸那两本画册。
“别动,动坏了怎么办!”赵三炮不耐烦地说,这会儿他的脾气很不好。原本以为这次集会难得,自己大老远跑来把宝贝拿来,多少能够卖个高价,然后回去跟老婆炫耀炫耀,可是这帮人递的都是些什么****价,不是3000就是5000,连上万的都没有,还以为南都人有钱,玩旧书的阔佬不少,看起来自己错了,这地方的人,也都是穷鬼。
面对赵三炮的呵斥,林逸不以为意,依旧笑眯眯地看了看书,再看了看赵三炮,亲切地问:“这书是你的吗?”
“不是我的难道还是你的?”赵三炮语气很横,在他看来,林逸整个模样就是那种喜欢逛书摊却买不起书的穷书生---没见他空着手吗,这么大的集会却啥也没卖,还不是因为没钱;再看他,穿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