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抗战之国士无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是把人收敛起来,卖给军队。
国民政府实行募兵制,由于连年军阀内战,兵源严重缺乏,后来在金陵成立了国民军政部兵役科,第一任科长叫朱为轸,朱为轸上任之后,先到日本考察该国的兵役情况,回国之后,着手制定了国府的兵役法。但这个法案的漏洞比筛子还多,简直成了玩笑。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服兵役、中学生不服役,仅此两点,就为无数富人阶级提供了让孩子逃避兵役的可能(在当时,花关系让自家子弟在机关挂上一个名字是很容易的;至于后者,贫苦人家的孩子,是很难上得起学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文盲总数,超过7成)。
兵役法颁布之前,虽然也有些许反对声音,却还是被通过了,并且在金陵附近选择四处师管区作为试点。但等征兵法推行起来,其中黑幕频出,百姓叫苦不迭,成了真真正正的恶政。
征兵法设两级,一个是师管区,设司令,由正规师副师长担任,并且区与师配合,征上来的兵就归该师补充使用;师管区之下有团管区,由地方上的行政专员负责,没有专员的,就专设一个团管区司令,负责临近几个县的征兵工作。
设立起这样的行政架构之后,便开始调查适龄壮年、检查身体、发榜公布姓名、抽签、最后按照签号的先后顺序征集壮丁入营。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公平合理的,但实际上,人为操作因素很多。
各地的乡、保、甲长成了肥差,他们在调查之先,就已经把富家子弟的名字刨除在外,农民想逃役,就得花钱贿赂;除了这些人,军医也成了热门人物,他们的一纸证明,就可以免除一个壮丁要服的兵役,于是,当初谁都不愿意去参加的征兵体检,现在却成了抢破头也要弄到手的好差事。
虽然弊端多多,但胜在来源广阔,于是,金陵政府便大幅度的增加了征兵范围,其中也包括北平的29军。
29军军长宋哲元,出身西北、中国著名的大军阀之一。他本来是冯玉祥的部下,1930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张少帅率领东北虎突然入关,助力蒋公,杀了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一个措手不及,部队一下子就被打垮了!
宋哲元、张自忠、韩复渠、孙连仲、孙殿英等人相继或降或叛,脱离了老上司——中原大战,以冯氏的下场最为凄惨,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化作乌有,这个从来没有军人骨气,素来以吃谁家的饭、砸谁家的锅;受谁的管、造谁的反而闻名于世的冯焕章,终于落得一个凄凄惨惨的可悲下场。
之后的数年,宋哲元苦苦挣扎,直到1935年《何梅协定》签署,他的机会终于来了。按照《协定》,国府军队不得在平津地区驻兵,蒋系关麟征、黄杰率部退出平津地区,由日本人操纵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29军瞅准了这个机会,乘势做大,宋哲元兼任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要职,冀察两省、平津两市的政务、军务,统统归其一人节制。
截止1937年初,29军麾下有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2个保安旅、1个独立旅、一个特务旅,另外还有直属军事教导团,冀、察、津保安队,总人数超过10万大关,势力膨胀得很厉害。
宋哲元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手中有人有枪,根本不拿金陵的蒋公当回事,国府军务部长何应钦就曾经很无奈的说过:“我们只能希望宋哲元听从命令,却不能命令他们。”
征兵法的通过,本来不关宋哲元29军的事,但这一次,他却很主动的选择了‘顺从’国府的政令,在平津等所辖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征兵运动,名为征兵,实则就是明抢。特别是那些到大城市来投亲无着的,天然就是兵源了。
但身为国家的正规军人,上街拉壮丁,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于是,马世仁这样的家伙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马世仁也不会亲自去抓壮丁,他做手脚的地方在征集费上。按照《征兵法》规定,每一个兵要发征集费2圆,他只发给乡、保长每兵每天伙食费2角,办公费5分,路上按照每天60里,同样是每天2角,统统计算下来,平均要花费8角钱上下,剩下的1.2圆就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这还不算完,等到接兵部队到来,马世仁又有新花样,只说现在没有兵,百般搪塞;部队长官当然希望接新兵到部队,也知道他是在敲竹杠,只得和他商量,于是马世仁开出条件,要把接兵日期倒填半个月——士兵在部队登记名册,是有军饷的!而这些新兵这半个月的军饷,价值大约是3个银元上下,自然的,这些钱也要由马世仁和接兵部队长按相应的比例平分了。
因为这样的恶政,马世仁之流,一到春冬征集之期,都会大大的发一笔横财,万八千的银元唾手可得,他的心情也变得非常之好,原因不言自明。今天他到火车站来,是为了送一位朋友,送行完毕,准备叫一辆黄包车返回的时候,忽然听见一个北平口音的年轻人在和人吵嚷,一时好奇,便站住了。
等到那个傻乎乎的大个子走近些,马世仁眼前一亮:真是肥猪拱门啊!看他这副德行,半傻不苶的,岂不是天然的好材料?真是,人的运道来了,城墙都挡不住!
新作品,尚在裸奔,需要大家多多投票支持!
人,是把人收敛起来,卖给军队。
国民政府实行募兵制,由于连年军阀内战,兵源严重缺乏,后来在金陵成立了国民军政部兵役科,第一任科长叫朱为轸,朱为轸上任之后,先到日本考察该国的兵役情况,回国之后,着手制定了国府的兵役法。但这个法案的漏洞比筛子还多,简直成了玩笑。例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服兵役、中学生不服役,仅此两点,就为无数富人阶级提供了让孩子逃避兵役的可能(在当时,花关系让自家子弟在机关挂上一个名字是很容易的;至于后者,贫苦人家的孩子,是很难上得起学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文盲总数,超过7成)。
兵役法颁布之前,虽然也有些许反对声音,却还是被通过了,并且在金陵附近选择四处师管区作为试点。但等征兵法推行起来,其中黑幕频出,百姓叫苦不迭,成了真真正正的恶政。
征兵法设两级,一个是师管区,设司令,由正规师副师长担任,并且区与师配合,征上来的兵就归该师补充使用;师管区之下有团管区,由地方上的行政专员负责,没有专员的,就专设一个团管区司令,负责临近几个县的征兵工作。
设立起这样的行政架构之后,便开始调查适龄壮年、检查身体、发榜公布姓名、抽签、最后按照签号的先后顺序征集壮丁入营。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公平合理的,但实际上,人为操作因素很多。
各地的乡、保、甲长成了肥差,他们在调查之先,就已经把富家子弟的名字刨除在外,农民想逃役,就得花钱贿赂;除了这些人,军医也成了热门人物,他们的一纸证明,就可以免除一个壮丁要服的兵役,于是,当初谁都不愿意去参加的征兵体检,现在却成了抢破头也要弄到手的好差事。
虽然弊端多多,但胜在来源广阔,于是,金陵政府便大幅度的增加了征兵范围,其中也包括北平的29军。
29军军长宋哲元,出身西北、中国著名的大军阀之一。他本来是冯玉祥的部下,1930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张少帅率领东北虎突然入关,助力蒋公,杀了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一个措手不及,部队一下子就被打垮了!
宋哲元、张自忠、韩复渠、孙连仲、孙殿英等人相继或降或叛,脱离了老上司——中原大战,以冯氏的下场最为凄惨,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化作乌有,这个从来没有军人骨气,素来以吃谁家的饭、砸谁家的锅;受谁的管、造谁的反而闻名于世的冯焕章,终于落得一个凄凄惨惨的可悲下场。
之后的数年,宋哲元苦苦挣扎,直到1935年《何梅协定》签署,他的机会终于来了。按照《协定》,国府军队不得在平津地区驻兵,蒋系关麟征、黄杰率部退出平津地区,由日本人操纵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29军瞅准了这个机会,乘势做大,宋哲元兼任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要职,冀察两省、平津两市的政务、军务,统统归其一人节制。
截止1937年初,29军麾下有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2个保安旅、1个独立旅、一个特务旅,另外还有直属军事教导团,冀、察、津保安队,总人数超过10万大关,势力膨胀得很厉害。
宋哲元深知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手中有人有枪,根本不拿金陵的蒋公当回事,国府军务部长何应钦就曾经很无奈的说过:“我们只能希望宋哲元听从命令,却不能命令他们。”
征兵法的通过,本来不关宋哲元29军的事,但这一次,他却很主动的选择了‘顺从’国府的政令,在平津等所辖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征兵运动,名为征兵,实则就是明抢。特别是那些到大城市来投亲无着的,天然就是兵源了。
但身为国家的正规军人,上街拉壮丁,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于是,马世仁这样的家伙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马世仁也不会亲自去抓壮丁,他做手脚的地方在征集费上。按照《征兵法》规定,每一个兵要发征集费2圆,他只发给乡、保长每兵每天伙食费2角,办公费5分,路上按照每天60里,同样是每天2角,统统计算下来,平均要花费8角钱上下,剩下的1.2圆就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这还不算完,等到接兵部队到来,马世仁又有新花样,只说现在没有兵,百般搪塞;部队长官当然希望接新兵到部队,也知道他是在敲竹杠,只得和他商量,于是马世仁开出条件,要把接兵日期倒填半个月——士兵在部队登记名册,是有军饷的!而这些新兵这半个月的军饷,价值大约是3个银元上下,自然的,这些钱也要由马世仁和接兵部队长按相应的比例平分了。
因为这样的恶政,马世仁之流,一到春冬征集之期,都会大大的发一笔横财,万八千的银元唾手可得,他的心情也变得非常之好,原因不言自明。今天他到火车站来,是为了送一位朋友,送行完毕,准备叫一辆黄包车返回的时候,忽然听见一个北平口音的年轻人在和人吵嚷,一时好奇,便站住了。
等到那个傻乎乎的大个子走近些,马世仁眼前一亮:真是肥猪拱门啊!看他这副德行,半傻不苶的,岂不是天然的好材料?真是,人的运道来了,城墙都挡不住!
新作品,尚在裸奔,需要大家多多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