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读小说网 5du5.co,晚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八万帝国西征军,在恒罗斯与六万黑汗军与五万萨曼军会战。

    那是我到现在都不愿意去回忆的一场大战,虽然那场以少敌众的大战,帝国军依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那胜利,却是惨胜。甚至可以说,这是武皇所开创建立的军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惨重伤亡的胜利。八万帝国西征军,在那场战斗中几乎全歼了黑汗的回鹘与葛逻禄及突骑施六万兵马,可五万萨曼军,尤其是其中的一万古拉姆近卫军,开头去一直坐视我们对黑汗军的扫荡,他们就那样坐视。以致于。西征军的将帅们一度以为,萨曼军是见势不妙,而抛弃了他们的盟友。

    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萨曼人就应当在我们进攻左路的黑汗军时,出动救援。可他们没有,因此大家就都认为此事已经结束了。可就当我砍下了一个葛逻禄骑兵百夫长的头颅。心中想着终于为百余年前被他们先祖背叛的帝国勇士们报仇血恨之时,久久不动的萨曼人在所有人想不到的时机出动了。

    他们无视已经完全被击溃了的黑汗兵马,也不顾已经取得左路大捷的帝国军,就那样不管不顾的猛冲而来。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们因为大败黑汗军,兵马队列有了些混乱,阵形拉的很长。

    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萨曼人用六万黑汗军做诱饵,他们背叛了自己的盟友。故意送给我们吃掉,使得我们的阵形变动。然后,突然出击。可惜,这些古拉姆虽然自负,却自负过了头。帝国军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虽然阵形拉散。可面对他们,没有一个人后退。

    那一天,我把随身带的两把战刀全部砍折了。换了三匹马,两杆骑枪,还把铁骨朵,钢鞭,铜锏都用上了,而我的三把弓和两把弩以及六枚手雷,则早在对付黑汗人时就用光了。

    那场血战打了两天一夜,我杀了多少人,我自己都记不清了,大概好像我杀了超过十个。不过多数是黑汗兵,死在我手下的萨曼兵大约只有三个,而古拉姆。则只有一个。那是一个古拉姆近卫军的军官,一个高大的突厥奴隶军官。到现在有时我还想不明白,同样是突厥人,怎么黑汗王朝的黑衣突厥兵,与同样黑衣黑旗的突厥奴隶近卫军,怎么会相差那么大?

    那场战斗以帝国军获胜而结束,萨曼人低估了我们,他们最后饮恨而走,五万萨曼人,最后只有两万余人撤到葱岭以西。他们走的很狼狈,可惜我们当时却已经无力再追。获胜后的帝国军,清点之后,只剩下了不到三万,且人人带伤,当时我身上就有十几道伤口。到现在,我还不得不感谢帝国军的急救医院包和战地医疗营以及担架队的兄弟们,还得感谢在斯巴达训练营中学习到的那些急救知识,让我在那样重的伤势下还捡回了一条命。

    那场大战过后,武皇又派出了五万禁军前来支援,得到补充的西征军,一举荡平了葱岭以东到金山山脉的西域全境,西州回鹘、黑汗王朝,都被覆灭,只有少部翻越葱岭,逃到了萨曼帝国去了。

    我知道,帝国肯定还会与萨曼再战的一天,但我却不可能再参加了。

    那场大战结束之后,我被授予了英勇勋章和鹰扬勋章,获得了秦王亲自颁给授予的帝国男爵爵位,还破格晋长为上校军衔。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从西疆返回,在西京长安疗养许久,我的身体还是受伤严重,不再适合留在军中,最后只得退役返乡。朝廷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做教官,即可以选择在军校也可以选择在斯巴达训练营,或者转为文职,如我父亲当年一样回地方任职。

    不过最后我两条路都没选,我选择了彻底的脱下官服,返乡回家。

    帝国龙纪二十年,太子已经被立储二十年,也被武皇和百官观察了二十年。五十三岁的武皇,对已经三十二岁的太子李德昭很满意,满朝上下,也都对这位以庶长子身份在十二岁就得以册封为太子的皇太子很满意。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这位曾经在斯巴达训练营中是他学长的太子殿下,都极负乃父之风,甚至许多人都说,皇太子殿下简直与武皇陛下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完全就是年青时的武皇陛下。

    正因如此,到了今年,武皇终于下诏,册封皇太子监军国事,让其监国听政,协助处理国事。

    同时,武皇下诏,封建诸侯。

    武皇的这道诏书,可谓是震惊天下。

    这些年来,诸皇子都是自小参加训练营,成年后入军中,然后满五年之后,便会调离军中。回到神京,进入国子监学习。所有的皇子都在京中,没有一个留在军中和地方,而且虽然皇子们都封了王,可却没有一个就藩之国。原本天下都以为,武皇可能是要效仿前唐,不封诸侯。

    谁也没想到。原来武皇并不是不封,只是先前在等待而已。

    他在等待,看太子是不是真的合适。他在等待,等待诸皇子们成年。

    如今,龙纪二十年,最年长的皇太子已经三十二岁,其余的皇子们也多是二三十岁,皇子们都成长了,经过训练营和军队的磨砺。经过在国子监中的学习,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封建诸侯敕》一颁布,马上就分封了诸位皇子,从王国到郡国,皇帝把所有二十岁以上的皇子都分封了出去。武皇除了赫赫武功,最为天下百姓称道的就是其子孙繁盛。五十三岁的武皇,如今后宫妃嫔美人过百,皇子公主更是多达三百余位。光是皇子就有一百零八。这一次,一下就分封了七十二位皇子。

    不过更让天下百姓惊讶的是,武皇不但分封诸皇子,而且还分封了公主,第一批一百零八位已经出嫁的公主,也在分封之列,他们将分封公国。

    这次朝廷封建诸侯,全部分封在南洋,以及还是荒芜的澳州。除了黄金半岛、马来岛,以及婆罗洲、爪哇岛等几个大岛直属于帝国。列为行省外,南洋诸中小岛都被分封诸侯。王国封地百里,面积大致约等于一个县境。郡国则是半个县境。公主国,大致约等于中原一个乡。

    按诏书所宣,封建诸侯封地不论大小,皆称为国,王国,郡国、公国。朝廷为各封国宗主国,各封国享受自主权,封国内的军事、经济、内政等朝廷皆不干涉,但封国自定律法,须以朝廷法律为基矗此外,朝廷不在封国内驻军,封国有权自建军队,但封国军队不得超过定额,王国最多拥军五千,郡国三千,公国一千。另外,各封国每年须向朝廷上缴税赋收入三成。封国世代相袭,新君继位须上报朝廷,由朝廷册封。

    南洋诸岛虽然在中原有些人看来是个蛮荒之地,可大多数人其实早已经改变这种目光。这些年南洋海贸极为繁荣,朝廷大举移民南洋以及西南沿海,可以说,这里一年农作物一年三熟,大量的荒芜土地,以及许多丰富的矿产,便利的水道,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赶往南洋。东北的开发虽然还没有饱和,可那毕竟已经开发了几十年,许多好地好山都让先到的人占了,再去就没有那么划算了。

    相反,南洋诸岛和西南沿海甚至是天竺大陆上,那可是末开发的宝地,谁不想来这里赚取人生的第一桶金,甚至在这里建家立业。朝廷把第一批封国分封在南洋,可以说绝对让这些皇子公主们满意。靠近着南洋贸易海道,虽然分得的只是岛国,可就算只种植水稻、甘蔗、棉花这些作物,也足够不愁收入了。更何况,靠海吃海,做远洋贸易,甚至是中转贸易,也绝对能赚不少。

    从新年过后,整个中原沿海的商人,都大发了一笔财。北到旅顺大连,汉城平壤,秦王岛、天津,登州、青岛再到苏杭明越诸州,一百多个封侯国,几乎将沿海能买到的海船搜罗一空,甚至连带着其它大量的商品物资,都被这些封侯国给采买一空,刺激着各大工坊都接到了大量的订单,工人们不得不加班赶点的生产。

    我这个帝国男爵,在封侯令颁下后,也沾上了光。按诏书所宣,皇子公主们都能封侯建国,而我们这些帝国的爵位贵族们,也都能在帝国的边疆获得一块封邑。

    虽然与诸侯们的封国相比,贵族们的封邑受到很多限制。可也一样让我这样的贵族喜出望外,自前唐时起,贵族已经几乎没有了真正的封地,甚至连食邑也都只是个虚封。但当今帝国的迅速扩张,皇帝也开始大方的拿出真金白银的封邑来酬赏功臣们了。

    我因为是为帝国征战而获爵,因此在第一批获得的采邑的名单之中。我的采邑有周长二十里地,是在黄金半岛对面的马来岛东面的一座不大不小的岛上,据朝廷的负责此事的官员对我讲,那是一块很不错的土地,一块平地。虽然还是一块荒地,但只要我招募点人手过去,开垦当年甚至就能种上甘蔗,或者水稻。周长二十里,如果是个方形,那就每面都有五里地。如果全都开垦成土地,那相当于近一万亩地。这样丰厚的封赏,让我和父亲都兴奋万分。我父亲是帝国子爵,他的封地是周长四十里,那是三万七千五百亩地。虽然这地远离中原数万里之外的南洋某个从没去过的小岛上,但这也足以让我们父子高兴万分了。

    接到了正式的封地册书后,我立即就起程南下。这次我将去自己封邑的小岛,开垦他,并把父亲的封邑也开垦起来,既然地是我们的了。就不能再让他闲着了。我把我自己这几年的封赏和军饷所得的大约几百枚金币都带了上,父亲又给了我一些,凑足了一千个金龙。我相信,有这笔钱,足够我把这两块宝地开垦起来,甚至建两个庄园起来。父亲说。等他将来年老致仕之后,就到南洋采邑去养老。

    不过到了港口,我才发现这个时候要去南洋的人有多少。我一连换了几个港口。可根本买不到去南洋的船票,最后,我幸好碰上了一个熟了。红色胜利号的主人,扶风郡王李德翊,正是当年我在训练营时的同学。他见到我很高兴,听说我要去南洋,便拉着我上了他的船。他也是第一批封侯的皇子,按他的封爵封了一个郡国,他是个很有才华的皇子,不过他的母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家族出身的才人。因此他的封号只是一个郡王。说话间得知,他的封地与我的采邑居然离的很近。

    我的采邑虽是我的封地,但与封国是不一样的。我的采邑是在朝廷在南洋直接控制的行省上。但又不在行省的几个大岛上,而是在大岛周边的小岛上。恰与李德翊的不远,不过我在采邑内是没有那些独立的特权的,一切得按照帝国法律,得受帝国官员管辖,甚至每年的采邑产出,得将一半上交给帝国。但能有这样一块采邑封地,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贵族们还都是非常高兴的。

    虽然说李德翊的母亲只是个没有强大娘家势力支持的才人,但李德翊下南洋,武皇和皇后以及皇太后和皇太子,还是赐给了这位郡王一个营的禁军,虽然只有五百人,但却是精锐的禁军,再加上他们的家眷和亲友等愿去南洋的,就有好几千人口。再加上他们招募的工匠以及百姓,还有水手等,这支南下的队伍很庞大,人口近万,有二十多条船。

    除了这近万新扶风国的未来子民外,这二十几条武皇特别拔给的船上,还满载着从粮食到农具、耕牛、战马、药材、书籍等各式各样的物资,一去南洋,此后可能再难返故国。我也一路上采买了不少的种子农具等物资,一起随船带着。

    “新登州,到了1

    又是一声兴奋的喊声传来,甲板上的人群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这群远离故国来到南洋的人马,经过数月的海上航行,此时,终于到达了传说中遍地黄金的黄金半岛——新登州。

    我终于挤上了甲板,越过黑压压的人群,隐隐看到了几月来除了碧海蓝天之外的另外颜色,那是陆地的颜色,而且那不是海岛,那是真正的连绵海岸。

    “新登州,新登州1我听到船上的水手们扯大着嗓门大声的跟着回应,这些水手都是经验丰富,长年跑南洋的老手,他们的声音证明了我们确实到了新登州,这顿时引来二十几条船组成的船队上的人也一起兴奋的高呼起来:“新登州,新登州1

    大家激动的呼声压过了风声,响过了海浪,在他们的叫声中,我看到船头扶风郡王李德翊却转过了头,向着来的方向眺望。

    我默默的站着,也跟着回头望去。

    来的方向,除了碧海蓝天,只有白帆点点,以及海鸟飞翔空中,以及洁白的浪花点点。除了这些,再看不到其它,更看不到早已经远去的故国。

    碧天空净,从此,故乡,重洋远隔!

    他回头,迎向前方,那里,崭新的天空下,是一片新的家园!

    ps:完本了,十三个月,三百多个日夜,这一刻,最终到了完结之时,心中有许多不舍,也有读者说还有许多未写尽之处。不过考虑了许久,写到这里,已经足够了。

    ps2:这本书完本之后,可能要休息几天,然后再构思开新书。目前有个思路,下本大概可能写关于隋朝的那段时间,希望到时大家能喜欢。

    ps3:黄金半岛,即马来半岛。金洲岛,即苏门答腊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