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铁血大民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海军也未免没有复兴之日。我研究过‘中山’号的设计图纸,认为航空母舰建造的难度远低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而且‘中山’号对航速、装甲和防空火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如果在这几个方面适当降低一些标准,航母的建造难度和成本还会大幅降低。但是〖日〗本还受到《上海海军条约》的限制,航母的总吨位不能超过81000吨,这也会限制〖日〗本海军复兴的脚步。”
常瑞青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条约这种东西对一个苏维埃国家来说是没有任何限制作用的。现在〖日〗本GCD的政权已经慢慢巩固下来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构建起一道铁幕。届时他们在铁幕后面干点什么事情,国际上面根本就无从知晓,现在就看托洛茨基这个世界**领袖准备怎么打〖日〗本牌了。
关于〖日〗本海军的话题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常瑞青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造舰设想。他指着正在建造的“中山”号道:“乃芬先生(叶在馥),平贺先生,我们的海军需要一种可以伴随‘中山’级航空母舰,为其提供防空和反舰火力掩护的军舰……我的设想是,这种军舰的空载排水量应该在两万五千吨上下,航速在30节以上,主炮火力可以击败所有的重巡洋舰,防空火力不亚于‘中山’号航空母舰。”
“委员长是想要一款战列巡洋舰么?”叶在馥反问。
“也可以算战列巡洋舰吧,占用主力舰的配额,我想建造六艘这样的军舰。不过这种战巡的作战对象不是敌方战列舰或战巡,而是敌方重巡洋舰和飞机。”常瑞青顿了一顿,又说:“此外,未来海军还需要一种大型轻巡洋舰。”
“大型轻巡洋舰?这是什么船?”平贺让有些疑惑地望着常瑞青。似乎对这位陆军出生,压根不懂海军的委员长提出的造舰构想感到非常诧异。
“英美两国最近预备在伦敦召开一轮新的海军会议,一方面讨论九艘〖日〗本主力舰的处置;一方面讨论限制巡洋舰的总吨位。我设想中的大型轻巡洋舰将会占用重巡洋舰的配额,排水量最多不能超过一万吨,主炮选用150mm级的加农炮,航速应该超过所有的重巡洋舰,同样要求强大的防空火力。平贺先生,这样的船能设计出来么?”
平贺让耸耸肩:“不就是建造排水量相当于战列巡洋舰的重巡洋舰和排水量相当于重巡洋舰的轻巡洋舰,同时大大加强防空火力么?这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他的话说的一点也不大,这个时代军舰的建造和设计受到海军条约的限制,所有的海军工程师都在追求在吨位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出火力、航速和生存能力更强的舰艇。而常瑞青现在提出的造舰构想就是牺牲反舰火力以换取防空火力和航速,对平贺让这样的海军造船专家来说,真是没有一点难度的。
一旁的江南厂厂长叶在馥此时却提出了疑问:“委员长,未来海军真的不考虑进行舰队决战了么?靠三艘航母上的270架飞机恐怕很难夺取制海权吧?”
常瑞青摆了摆手,说道:“舰队决战不必考虑了,未来的〖中〗国海军确定走空中优势的路子。所以我还需要你们设计一款排水量在两万吨左右,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建造,可搭载70到80架飞机,最高航速达到30节的航空母舰。这一级航母的建造周期要求控制在18个月之内……”
……
就在常瑞青视察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同时,一个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派出的专家组也已经抵达了〖日〗本横滨港。
冷冷清清的横滨港内,来自尼古拉耶夫斯克的明斯克号散货轮缓缓靠上码头,甲板上面原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古比雪夫很认真地看着眼前一片破败的海港。他来〖日〗本之前已经研究过相关资料了,那些资料所描绘的横滨都是一个现代化的繁荣港口,是〖日〗本最大的港口和〖日〗本重要的工业中心,集中了钢铁、炼油、化工、造船等重要的重工业产业。可古比雪夫现在所见到的,却是一个混乱、肮脏、到处都是废墟的破烂海港。如果不是有几艘挂着星条旗的美国运粮船正靠岸卸货,古比雪夫都要以为这里是个被废弃了的港口了。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你确定这里就是苏维埃〖日〗本最大的港口吗?”古比雪夫身边站着一位和他年纪差不多,但是身材非常高大的斯拉夫男子。此人就是古比雪夫的副手,苏联专家团的副团长卡冈诺维奇。他和古比雪夫都是斯大林一条线上的人物。之前他还担任过副粮食人民委员,在斯大林前往远东的几个月里还代理过粮食人民委员,现在则受了斯大林的牵连被贬为这个小小的专家团副团长来帮助苏维埃〖日〗本。这份差事如果再干不好,大概就得去古拉格劳动改造了。
古比雪夫也叹了口气,苦笑道:“这里的确是横滨,〖日〗本最大的港口,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同志,看来我们和〖日〗本GCD所面临的挑战都是非常非常艰巨的!”
卡冈诺维奇同意他的观点,说道:“是的。所以托洛茨基同志才派我们来〖日〗本,我想这个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对苏联和GC国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对了,你说〖日〗本方面会同意托洛茨基同志提出的世界**布局么?”
古比雪夫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们这次来〖日〗本的首要任务还是全面调查〖日〗本经济的情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日〗本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计划。当然了,〖日〗本未来的工业布局最好还能考虑到世界**的需要,不过和〖日〗本讨论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两个“经济专家”的任务,一个级别更高的军事代表团,已经在几天前抵达东京了。
的海军也未免没有复兴之日。我研究过‘中山’号的设计图纸,认为航空母舰建造的难度远低于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而且‘中山’号对航速、装甲和防空火力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如果在这几个方面适当降低一些标准,航母的建造难度和成本还会大幅降低。但是〖日〗本还受到《上海海军条约》的限制,航母的总吨位不能超过81000吨,这也会限制〖日〗本海军复兴的脚步。”
常瑞青微微一笑,不置可否。条约这种东西对一个苏维埃国家来说是没有任何限制作用的。现在〖日〗本GCD的政权已经慢慢巩固下来了,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能构建起一道铁幕。届时他们在铁幕后面干点什么事情,国际上面根本就无从知晓,现在就看托洛茨基这个世界**领袖准备怎么打〖日〗本牌了。
关于〖日〗本海军的话题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常瑞青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造舰设想。他指着正在建造的“中山”号道:“乃芬先生(叶在馥),平贺先生,我们的海军需要一种可以伴随‘中山’级航空母舰,为其提供防空和反舰火力掩护的军舰……我的设想是,这种军舰的空载排水量应该在两万五千吨上下,航速在30节以上,主炮火力可以击败所有的重巡洋舰,防空火力不亚于‘中山’号航空母舰。”
“委员长是想要一款战列巡洋舰么?”叶在馥反问。
“也可以算战列巡洋舰吧,占用主力舰的配额,我想建造六艘这样的军舰。不过这种战巡的作战对象不是敌方战列舰或战巡,而是敌方重巡洋舰和飞机。”常瑞青顿了一顿,又说:“此外,未来海军还需要一种大型轻巡洋舰。”
“大型轻巡洋舰?这是什么船?”平贺让有些疑惑地望着常瑞青。似乎对这位陆军出生,压根不懂海军的委员长提出的造舰构想感到非常诧异。
“英美两国最近预备在伦敦召开一轮新的海军会议,一方面讨论九艘〖日〗本主力舰的处置;一方面讨论限制巡洋舰的总吨位。我设想中的大型轻巡洋舰将会占用重巡洋舰的配额,排水量最多不能超过一万吨,主炮选用150mm级的加农炮,航速应该超过所有的重巡洋舰,同样要求强大的防空火力。平贺先生,这样的船能设计出来么?”
平贺让耸耸肩:“不就是建造排水量相当于战列巡洋舰的重巡洋舰和排水量相当于重巡洋舰的轻巡洋舰,同时大大加强防空火力么?这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他的话说的一点也不大,这个时代军舰的建造和设计受到海军条约的限制,所有的海军工程师都在追求在吨位受限的情况下,设计出火力、航速和生存能力更强的舰艇。而常瑞青现在提出的造舰构想就是牺牲反舰火力以换取防空火力和航速,对平贺让这样的海军造船专家来说,真是没有一点难度的。
一旁的江南厂厂长叶在馥此时却提出了疑问:“委员长,未来海军真的不考虑进行舰队决战了么?靠三艘航母上的270架飞机恐怕很难夺取制海权吧?”
常瑞青摆了摆手,说道:“舰队决战不必考虑了,未来的〖中〗国海军确定走空中优势的路子。所以我还需要你们设计一款排水量在两万吨左右,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建造,可搭载70到80架飞机,最高航速达到30节的航空母舰。这一级航母的建造周期要求控制在18个月之内……”
……
就在常瑞青视察上海江南造船厂的同时,一个由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派出的专家组也已经抵达了〖日〗本横滨港。
冷冷清清的横滨港内,来自尼古拉耶夫斯克的明斯克号散货轮缓缓靠上码头,甲板上面原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古比雪夫很认真地看着眼前一片破败的海港。他来〖日〗本之前已经研究过相关资料了,那些资料所描绘的横滨都是一个现代化的繁荣港口,是〖日〗本最大的港口和〖日〗本重要的工业中心,集中了钢铁、炼油、化工、造船等重要的重工业产业。可古比雪夫现在所见到的,却是一个混乱、肮脏、到处都是废墟的破烂海港。如果不是有几艘挂着星条旗的美国运粮船正靠岸卸货,古比雪夫都要以为这里是个被废弃了的港口了。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你确定这里就是苏维埃〖日〗本最大的港口吗?”古比雪夫身边站着一位和他年纪差不多,但是身材非常高大的斯拉夫男子。此人就是古比雪夫的副手,苏联专家团的副团长卡冈诺维奇。他和古比雪夫都是斯大林一条线上的人物。之前他还担任过副粮食人民委员,在斯大林前往远东的几个月里还代理过粮食人民委员,现在则受了斯大林的牵连被贬为这个小小的专家团副团长来帮助苏维埃〖日〗本。这份差事如果再干不好,大概就得去古拉格劳动改造了。
古比雪夫也叹了口气,苦笑道:“这里的确是横滨,〖日〗本最大的港口,拉扎尔.莫伊谢耶维奇同志,看来我们和〖日〗本GCD所面临的挑战都是非常非常艰巨的!”
卡冈诺维奇同意他的观点,说道:“是的。所以托洛茨基同志才派我们来〖日〗本,我想这个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对苏联和GC国际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对了,你说〖日〗本方面会同意托洛茨基同志提出的世界**布局么?”
古比雪夫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他们这次来〖日〗本的首要任务还是全面调查〖日〗本经济的情况,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日〗本经济,特别是工业发展的计划。当然了,〖日〗本未来的工业布局最好还能考虑到世界**的需要,不过和〖日〗本讨论这个问题不是他们两个“经济专家”的任务,一个级别更高的军事代表团,已经在几天前抵达东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