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明末大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是一步臭棋,而且是导致最后崩盘的那一步臭棋。
真不知太后是怎么想的,竟然会把吴三桂这条野狼当走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忠犬!
当年的大明朝如何?在闯军寇京之计,在崇祯皇帝发出“全城死守以待吴卿”的最后时刻,吴三桂回去救援了吗?
在李闯灭明之后,吴三桂表面顺从暗地里勾结多尔衮献出了山海关,导致了李闯的最终败亡。
吴三桂的什么样的人,朝廷应该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用他?难道说京城里的局面已经到了不得不启用吴三桂的地步?要不然的话,就算太后犯了糊涂,老谋深算的代善等人也不应该犯这个天大的错误!
洪承畴甚至已经想到了将来的情形:带着朝廷全部希望的吴三桂一定让朝廷彻底绝望,他根本不会和豪格对阵,而是在双方之间反复摇摆,左右逢源前后通吃……
在这之前,洪承畴觉得李吴山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清国的掘墓人,现在看来,他真的错了。在大清国的棺材板上钉上最后一颗钉子的很有可能就是吴三桂而不是李吴山!
大清国之兴,来自于吴三桂。
大清国之灭,很可能也是来自同一个人。
这真是成也吴三桂,败也吴三桂,冥冥之中似有定数。
在这个瞬间,连洪承畴都有些迷茫了:难道说这一切真的是天意?真的早已注定?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巧?
作为一方统帅,这个时候的洪承畴已彻底放弃了最后的幻想,他再也不期盼奇迹的出现,而是必须为将来更加糜烂的局势做好准备。
虽然李吴山已经卡在高邮一线,但是现在的洪承畴依旧手握几万大军,真要是不顾一切做出“壁虎断尾”的举动,彻底放弃淮扬不顾一切的回撤,未必就没有机会,只是付出多大代价的问题罢了。
收拢所有能够收拢的人马,集合一切可以集合的力量,适当的放弃一部分地盘,选择强力的断后队伍,最好强行突破大旗军防线的准备……
洪承畴知道自己必须突围了,要不然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了。
谋定而后动,素来就是洪承畴的老习惯。
先是通盘考虑了一下整体计划,然后又仔细而又慎重在内心中敲掉一个个细节,推演出整个过程。
按照洪承畴的估算,要是想实现突围北上的总体战略,至少要付出上万甚至两万士兵的生命,肯定还有失散更多,但这个代价绝对值得付出。
唯一的阻碍就是扬州城内的那两个八旗副都统和一些佐领统领。
这些人虽然是洪承畴手下的猛将和主力,同时也有监督的职能,在没有朝廷明确命令的情况下放弃江北选择撤退,必须先经过他们的同意。
若是这些人反对,洪承畴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
好在现在的局势已经崩坏如斯,想来这些“满洲太君”们已看的很清楚了,应该不会太过于反对吧?
七天,最迟不能超过十天,一定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再行延误的话,只怕就真的来不及了!
“尽起府库,不做存留。”
“各部各军死守防线,援兵不日即临。”
“不惜一切代价阻断运河交通,隔绝史德威追击之虞。”
“命泰东刘良佐部向我靠拢,四日之内完成……”
到了这步田地,洪承畴已什么都顾不得了,一条条命令发布下去……
到来了第二日清晨,各部已开始执行起了洪承畴的命令,为最后的撤退做起了准备。
唯一让洪承畴放心不下的竟然是部署在东边的刘良佐部。
刘良佐部是最大的一支新附军,虽然肯定没有号称的“两万人马”,一万多还是有的。
一万多人马啊,不是一股小力量,虽然还算不上是一方诸侯,肯定也是个实打实的军头了,洪承畴相当的重视。
在正常情况下,都了这个时候,刘良佐那边就应该做出回应,至少要“回报”一下。
但是,派往那边的人却如泥牛入海,至今杳无音信。
这让洪承畴愈发的担忧,隐隐约约的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为了不浪费时间,洪承畴马上就又派遣人手去那边找刘良佐联络。
这一次,消息传回来的很快:刘良佐反了!正率领上万大军猛攻泰县……
听到这个消息,洪承畴的脑袋就好像炸开了一样,一个踉跄险些当场栽倒。
他的双眼睁的很大,却空洞无神,似乎不是为了看到什么,仅仅只是为了睁着而睁着,口中还在喃喃的念叨着:“完了,完了……”
这是一步臭棋,而且是导致最后崩盘的那一步臭棋。
真不知太后是怎么想的,竟然会把吴三桂这条野狼当走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忠犬!
当年的大明朝如何?在闯军寇京之计,在崇祯皇帝发出“全城死守以待吴卿”的最后时刻,吴三桂回去救援了吗?
在李闯灭明之后,吴三桂表面顺从暗地里勾结多尔衮献出了山海关,导致了李闯的最终败亡。
吴三桂的什么样的人,朝廷应该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用他?难道说京城里的局面已经到了不得不启用吴三桂的地步?要不然的话,就算太后犯了糊涂,老谋深算的代善等人也不应该犯这个天大的错误!
洪承畴甚至已经想到了将来的情形:带着朝廷全部希望的吴三桂一定让朝廷彻底绝望,他根本不会和豪格对阵,而是在双方之间反复摇摆,左右逢源前后通吃……
在这之前,洪承畴觉得李吴山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清国的掘墓人,现在看来,他真的错了。在大清国的棺材板上钉上最后一颗钉子的很有可能就是吴三桂而不是李吴山!
大清国之兴,来自于吴三桂。
大清国之灭,很可能也是来自同一个人。
这真是成也吴三桂,败也吴三桂,冥冥之中似有定数。
在这个瞬间,连洪承畴都有些迷茫了:难道说这一切真的是天意?真的早已注定?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巧?
作为一方统帅,这个时候的洪承畴已彻底放弃了最后的幻想,他再也不期盼奇迹的出现,而是必须为将来更加糜烂的局势做好准备。
虽然李吴山已经卡在高邮一线,但是现在的洪承畴依旧手握几万大军,真要是不顾一切做出“壁虎断尾”的举动,彻底放弃淮扬不顾一切的回撤,未必就没有机会,只是付出多大代价的问题罢了。
收拢所有能够收拢的人马,集合一切可以集合的力量,适当的放弃一部分地盘,选择强力的断后队伍,最好强行突破大旗军防线的准备……
洪承畴知道自己必须突围了,要不然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连突围的机会都没有了。
谋定而后动,素来就是洪承畴的老习惯。
先是通盘考虑了一下整体计划,然后又仔细而又慎重在内心中敲掉一个个细节,推演出整个过程。
按照洪承畴的估算,要是想实现突围北上的总体战略,至少要付出上万甚至两万士兵的生命,肯定还有失散更多,但这个代价绝对值得付出。
唯一的阻碍就是扬州城内的那两个八旗副都统和一些佐领统领。
这些人虽然是洪承畴手下的猛将和主力,同时也有监督的职能,在没有朝廷明确命令的情况下放弃江北选择撤退,必须先经过他们的同意。
若是这些人反对,洪承畴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
好在现在的局势已经崩坏如斯,想来这些“满洲太君”们已看的很清楚了,应该不会太过于反对吧?
七天,最迟不能超过十天,一定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再行延误的话,只怕就真的来不及了!
“尽起府库,不做存留。”
“各部各军死守防线,援兵不日即临。”
“不惜一切代价阻断运河交通,隔绝史德威追击之虞。”
“命泰东刘良佐部向我靠拢,四日之内完成……”
到了这步田地,洪承畴已什么都顾不得了,一条条命令发布下去……
到来了第二日清晨,各部已开始执行起了洪承畴的命令,为最后的撤退做起了准备。
唯一让洪承畴放心不下的竟然是部署在东边的刘良佐部。
刘良佐部是最大的一支新附军,虽然肯定没有号称的“两万人马”,一万多还是有的。
一万多人马啊,不是一股小力量,虽然还算不上是一方诸侯,肯定也是个实打实的军头了,洪承畴相当的重视。
在正常情况下,都了这个时候,刘良佐那边就应该做出回应,至少要“回报”一下。
但是,派往那边的人却如泥牛入海,至今杳无音信。
这让洪承畴愈发的担忧,隐隐约约的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为了不浪费时间,洪承畴马上就又派遣人手去那边找刘良佐联络。
这一次,消息传回来的很快:刘良佐反了!正率领上万大军猛攻泰县……
听到这个消息,洪承畴的脑袋就好像炸开了一样,一个踉跄险些当场栽倒。
他的双眼睁的很大,却空洞无神,似乎不是为了看到什么,仅仅只是为了睁着而睁着,口中还在喃喃的念叨着:“完了,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