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住她的手腕,右手的食指尖当作笔,也在她的手心一横一竖,一撇一点,一撇一点,最后再是一撇一捺地写好了一个“來”字。
写完了,伊莎白会心地一笑,合起了手,似乎是要把那个“來”字藏起来。
“你们看,这是中国人写的‘來’字。这个字再简单不过,每个语言都有它。可在基督教里,这‘來’字,却是意思不一般。白牧师,我说的没有错吧?”
白牧师点点头,答道,“来,这是指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到来。”
“不错,救世主的到来。那你们再看看,如果把这个‘來’字拆开来,是什么?”
他一边说着,一边慢慢地又重写那个“來”字。一横一竖。“这是第一个,”他接着说道。而此时伊莎白又摊开了手掌,我也就随着陈先生的笔画在她手中又写了起来。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陈先生问道。
旁人还未做声,伊莎白先惊呼了起来:“是十字架!”
“不错,是十字架。然后我要再写一撇、一捺。伊莎白小姐,你看不到,这在中文里是一个人字。”
听陈先生这话,我便又接着在那十字之上加了笔画。一边画着,我却觉着指尖下,伊莎白的手掌里似乎传来了微微的颤动。
“十字架上有一个人,难道这是耶稣的受难?”
陈先生点点头,说道:“还没有完。这个‘來’字还有左右两个人字。”如此说着,我跟着他又画了两个人字。“这两个人字比中间的要小,一左一右。”陈先生幽幽地说完,便停了下来。
此时,还是伊莎白先反应了:“难道这是说基督受难时旁边同时受刑的两个小偷?这个‘來’字你们中国人一直是这么写的吗?”
陈先生听着伊莎白的话,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伊莎白小姐,你这句话是问到关键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來’字,我们中国人至少在三千年前便是这么写的。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在青铜上铭文铸字,那时候这个‘來’字就已经是这么写的了。”
或许是这一发现太过惊人,伊莎白的脸上浮出了难得的红晕,兴奋之下,失明的双目也似乎在努力地寻找着这突来的光亮而难以自抑。“爸爸,你相信陈先生说的这些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也就不难找到上帝了。”
白牧师握住伊莎白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的手,爱怜地说道:“亲爱的,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陈先生所说的这些,是两百多年前的一桩公案,叫做‘中国礼仪之争’。”
陈先生点头称是:“不错,就是这个‘中国礼仪之争’。不过那是天主教的教廷和中国之争,不知道新教如何看待此事。”
“这争议始自入教的信徒能否祭祖、能否祭孔。这些祭祀从礼仪上讲,不合十诫,教廷自然不能允许。可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却觉着若是不许,就很难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士绅中传教。陈先生今天讲的这些,对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不过若是说这是耶稣会的教士们所为,也不难相信。如果真的能在中国的古籍中找出这些道理,在他们看来,或许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
他顿了顿,眼神环顾四周,一字一顿地说道:“可我觉着,这些都已迷失了方向。我们所信奉的,不同于天主教也在于此。这些都只注重了礼仪和道德,却忽视了最重要的,那便是信仰。”
“耶稣会的教士们希望能从礼仪和道德上调和,而却忘记了最要紧的是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信仰。不管这些义理和文字是巧合还是暗藏玄机,如果没有对耶稣的信仰便不能得到救赎。我看陈先生是十分严谨的学者,恐怕也不会全信这些对中国经典和文字的西洋解释吧?”
白牧师这番话虽然说得温润得体,可我听来,这背后无论是他的语气还是思想,都带着不可撼动的坚毅。自己生怕这个晚上宾主会因为宗教的讨论而起了冲突,不禁又担心起来。
“白牧师说话很客气,”陈先生点点头,面容严肃地说道,“这些东西恐怕不仅是西洋解释,而是曲解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实话实说,我用中国的成语,‘貌合神离’来形容也不为过。虽说貌似相同,可内里的精神却是断难相通的。我说句或是不中听的话,若非是中国人,无论怎么学,这些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总会是似是而非的。”
“照这么说,我学这些中国的古代哲学也已是迷失了方向?”白牧师笑着问道。
此时大维兄也觉出了冲突或许就在一两句话之间,忙着向陈先生使眼色。可陈先生似乎是视而不见,只是顺着自己的想法讲了下去:“白牧师,我这个人鲁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我一直以为基督教的教理是不容他人的。耶稣不是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如果你相信福音是唯一的真理,又何必去学我们这些旁门左道呢?”
白牧师仍是保持着平和的神态,不急不缓地反驳道:“我在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希望隐瞒的。首先,我相信福音是唯一通向天堂的路,但并非说福音是唯一的关于天堂的真理。”
“其次,正如耶稣的门徒和后世的基督教神学家们学习了希腊和罗马的哲学、修辞、逻辑,从而让生活在古典文明中的世界接受了福音,我们欲在中国传播福音,那也必将走过同样的道路。”
“再次,我想再加上一条,这是我一位也在中国传教的同事在近日里让我意识到的。我们不仅应该去研究中国的经典,还会去研究中国的当代。”
“最后,这也是最要紧的,我们研究中国经典,并非是想成为我们无法成为的中国人,而是由此更好地帮着中国人走向他们必将走向的救赎;我们参与中国当代,并非是要她沉迷于今世的革命,而是与她一起迎接未来的天国王朝。”
还未等陈先生答话,大维兄倒是先按捺不住了,激动地挥舞着双臂抗议道:“尊敬的牧师先生,你这样说未免太过一厢情愿了吧!中国的古语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现今我们中国积贫积弱,国家凋敝,民不聊生,肚子吃不饱,命活不成,哪还顾得上礼节、荣辱,更说不上什么天国王朝,什么超玄的神灵了。”
说了这些,他仍是意犹未尽,左手握拳,右手伸掌,左右摩擦,竟是一幅磨拳霍霍的景象。伊莎白虽看不见,可也觉出了空气中擦撞出的火星,握着我的双手心竟是渗出了汗,双眸里企盼的神情似是在向我求助。
平日里,我在经史子集上与陈先生自是如土丘望泰山,而就是与大维兄那也是不得望其项背的。可那一刻,或许是因为伊莎白恳请点燃了不知藏在哪里的一点灵光,我忽地想起不知什么地方学来的点典故,声音颤若游丝地说道:“大维兄,我忘了从哪里看来,这话在管子里是如你所说,仓廪足则知礼节,可后来到了管晏列传之中,被太史公改为而知礼节。这一字只差就好比你学的数理逻辑,也从充分变成了必要条件。所以说仓廪足未必就知礼节的。”
或许是我那声音过于飘忽,大维兄竟是一时无语,嘴里嘟囔了两句,然后啊地一声笑道:“你这小子,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手。这个‘则’和‘而’在中国古语里也不能严格地按你说的一为充分、一为必要,但意思确实是不同。可是啊,老弟,你这逻辑也该好好再补一补。如果按你说的,是必要条件,那不就更对了—仓廪足了未必就知礼节,可若是不足,那就是万万不可了。”
他顿了顿,觉着自己或许有些冲动而失态,便又补上了一句:“这样也算是大家都对吧。我们这些人先救国救民,有了必要条件,你再救大家的灵魂不也好吗?”
这些是趋于和解的话,白牧师自然是听得出来,可他或许也是认真了起来,并未就此转开话题,而是接着辩论了下去。
“大维,你怕是忘了圣经上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
’”
“两位都是中国的名门之后,饱读诗书,这我自然比不上。可我倒是敢说,我认识的中国的穷苦人怕是比你们还要多。”
“无论是上海外滩上背包的苦力,还是自流井挖井的盐工,他们就算是饿着肚子,也能成为难得的基督徒。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骄傲,他们渴望救赎,迫不及待地要超越此生的痛苦。可绅士们,绅士们怕是就像基督在马可福音当中说的财主。无论是金钱的财主还是知识的财主,若是因为自己所有的而心生骄傲,那么只会与主越走越远。所以我说,莫要觉着仓廪充足,人心便会向善,说不准,正好适得其反,那时人心反而更近罪恶。”
白牧师这段话情真意切,声音中自带着静静的力量。大维兄虽是心急,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反驳,径自着急。
“你也别争了,大维。这争论你也赢不了。”陈先生幽幽地说道。
或许是找到了自己心中激动的出口,大维兄冲着陈先生提高了声调,说道:“难道咱们想要中国富强是错的?咱们出来求学,难道不是为着富国强兵,难道不是为着民族自强?我就不信这有什么错!”
白牧师双手合十在胸前,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二位客人,沉吟片刻后又开了口:“两位朋友,你们这样想当然未必是错,我也很理解你们会这样想。可是如果你们能允许一位长辈问些问题,我会问:‘富国强兵之上—注意不是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去激励你们学习吗?富国强兵是为什么,你们的人民在国富兵强之上—注意也不是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去带领他们追求幸福吗?如果有一天,你们的国家如美国今日一样强大富足了,你们会觉着自己的梦想成真了吗,而那时的后世学子又因何而学呢?我看这些问题倒未必一时需要你们回答,我愿意和你们讨论下去。”
他这话说得虽是平静,可内里的刚毅却也是溢于言表。陈先生的声音也是同样的平静,而言词也是同样的刚毅:“我看再讨论也是无益。说来说去,总是绕不过要信上帝,要信耶稣。中外有别,华夷各异,和而不同有什么不好。岂可将你们的神话强加于人?”话毕起身,他确是觉着话到这里便也就到头了。
“陈先生,”还未待他道出去意,伊莎白站起身来,眼睛努力地凝视着他,“我没有你那么博学,可是我想你也相信孩子是不说谎的。我小的时候,生了很重的病,我看见了耶稣,是他救了我的命。我们收养的两个小姑娘,她们也是这样,在黑暗中看到了主,呼唤着主的名字,而主让我听到了她们,借我的手救了她们。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主的恩典是不分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的。”
这段话,伊莎白必定是花了十二分的努力。虽然都是至情至重的往事,可声音不失柔美,而那对晶莹的眸子,也是出奇地镇定,没有往日内心激动时左右无助的微颤,却是像有神明在其中。
一阵迟疑划过陈先生严肃的面庞。我想大智若他,倒也不会因为几句话便没了主意,想得更多的怕是不愿伤了这本已不幸的女孩子。这迟疑该不过一刻,而此前的坚毅便又重归他的面庞。此时,看着他如炬的目光,我不禁心生恐惧,也站起了身,扶住伊莎白。这与其说是帮她,倒不如说是帮自己。
“伊莎白小姐,我笃信的是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你要我信什么,我只有自己眼睛去看,自己心去求证才可以。我们同视一物可感知各异。你和慰慈年龄相仿,同受你父亲的教诲,朝夕相处,可你眼中看不到的东西,他讲给你也无从描述,而你心里看到的东西,你讲给他也不是一样。我们看你生活在眼盲的黑暗之中,你或许也觉着我们的灵魂生活在心盲的黑暗中。谁盲谁亮,孰是孰非,东西相隔,永为参商。”
话说完了,他仍不失礼貌,致意告辞。我身边的伊莎白虽是沉默,可我看过去,她眼中适才的镇定却是没了,双眸无助地颤抖。
此时我心头想着世上能只剩我们两人,便可去安慰她。可另一厢,毕竟礼数所在,不去送两位学长,于面子上却又是难为情。心里只这么一反复,该是扶着伊莎白的手上传过去些犹豫,她便明白了。“去吧,”她在我耳边轻声说道。
送两位学长回去的路上,先是一阵沉默。我们踩着脚下各自的影子,静静地走向车道尽头的那三棵榆树。从树下左转过去,便是河边的步行道。刚一走上去,我便觉着耳边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陈先生自顾自地摇了摇头,有感言道:“这白牧师一家耶教信得太深了,难谈得来。”
“表兄,”大维兄眼睛看着我,手却是轻轻地在拽陈先生的袖口,“我刚才言语虽然激动,可还是觉着白牧师家的人都很友善的。他毕竟是牧师,白小姐又不同旁人,如此虔诚也是应当,别无恶意。要是有机会,我倒愿意和他继续辩论。”
陈先生似乎心里憋了很久,一用力,袖口甩开了大维兄。“我没说他们不好。好人也会说不来,好人更可能办坏事,有的时候大好人就能做大坏事。这个在耶教尤其是如此。”
“表兄,你这么说,让慰慈难做人了。白牧师毕竟是慰慈的监护人,是慰慈的长辈。”
“慰慈,”陈先生转过脸,似是忽然间才意识到了我的存在,圆圆的镜片后面,不大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慰慈,”声音也显得有些激动,“你不会也入教了吧?”
其实,留学生中入教者也不乏其人,我虽没入,却是被陈先生问得有些惭愧。我忙着解释道:“我还不曾受洗。”
“那就好,”陈先生松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那就好。现在有些个年轻人,嘴边上左右挂着就是救国两字。科学、实业、教育,这些嘛,说说也就罢了。还有些个留学生,我看尤以咱们留美的为首,居然想出了耶教救国这种无稽之谈。要我说,耶教非但救不了国,还会大大的误国。”
“表兄,这也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大维兄想必是看出了我的尴尬,便从旁打着圆场。
“绝没有,”陈先生坚决地摆摆手,奋力地说道,“耶教和儒释道绝不相同。儒释道三家都是兼容并蓄,虽自成体系,各有教义,但绝不排外。这便是所谓中国人的功用和现实。”
“耶教可就不同了,上帝只有一个,圣经只有一本,你要不从我,要不反我,这就是他们的教条。有了耶教这两千年,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好人,没做好事,可坏事,大大的坏事也是不断。”
“坏事?“我惊诧地重复着这个刺耳的词,“陈先生,您也说了,白牧师、伊莎白他们都是好人。白牧师在我们家乡传教十几年,咱们就算不信他们的教,可这精神却不能不叫人敬佩的。”
陈先生摇摇头,本就严肃的面庞上此时更多了几分无奈。
“慰慈,你这么说也不奇怪。毕竟你和他有十几年的师生之谊。这些事我估计你虽是学过历史,也未必知道。今日能读到之西方历史,也多是耶教徒所撰述。你听我给你说说,对你也好。你看,最开始的时候,耶教徒生活在信奉多神的罗马和希腊人中间,这便是他们最开始的敌人。他们力量大了,便烧了亚历山大的图书馆,要把所有上古留下的,非耶教的思想一概斩尽杀绝。这把火怕是让欧洲的文化倒退了一千多年。”
“然后有了回教,这两家更是水火不融,各自都说自己是正宗,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十字军东征,拿回耶路撒冷之日,他们在全城杀穆斯林和犹太人,杀得圣殿山上血漫脚踝。你说这些杀戮,是异教间之战,也能勉强说过去,可你再看看,那耶教徒之间,打得更是不可开交。”
“先开始时,是西方的拉丁教廷和东方的希腊正教,为了正统之争纠缠了几百年。这之后呢,为了你的上帝和我的上帝到底谁是上帝,英国的天主教徒和清教徒打,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辉格派打,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打。这两千年,以耶稣的名义,流了多少血,有多少罪恶假其名以行。”
“慰慈啊,这便是我为什么说所谓的耶教救国是万万不可行。在耶教来说,只有黑白没有中庸,只有一心皈依没有和而不同。一个人自己信了那还罢了,若是把他在中国推行开了,那必定要为了教义杀戒大开、生灵涂炭、山河崩裂。”
说到此处,已到陈先生的寓所。砖墙的深红此时几近融入夜色。门前几棵树叶落尽的梧桐寂寞伫立,在墙上投下焦墨枯笔的身影。走到台阶前,陈先生左右看看我和大维兄,却只是略带着疲惫的神情轻声感叹道:“救国左右都是不易啊。”言罢,他没再与我们道别,便缓步走上台阶。
见着陈先生身后的门关上,大维兄拍了拍我的后背,宽慰地说道:“表兄的学识和才华都是古今少有的,只是人太直,怕是让你为难了。”
我努力地做出些笑容,恐怕更近似苦笑:“应该也没什么。我想白牧师不会太在意的,只是伊莎白有些难过。”
听我提起了伊莎白,大维兄会心地一笑,又说道:“表兄送完,再送送我吧,我有事要问你。”
大维兄的宿舍就在哈佛广场旁。我们绕回去,还要个五六分钟。听他说有事要问我,却是让我心里有几分莫名的紧张。
“慰慈,我比你大几岁,这事比你也看得清。你是不是喜欢白家的小姐,不是说一般的喜欢,是男女间的喜欢。”
我正支吾着想找些说辞,可却是被大维兄爽朗的笑声打断了。
“慰慈啊,你就别费事了。吃饭的时候,我都看在眼里了。你那眼神,在别人身上,难得停上一秒半秒,可一旦碰上伊莎白,那就不是一分钟、两分钟的事啦。”
“我那么明显吗?”我怯怯地问道。
“怕是已然路人皆知了。”大维兄夸张地大声论道。“要说,我觉着伊莎白也是喜欢你的。我坐在她旁边,能看出来。她眼睛看不见,可只要你一说话,她一定是听得最认真的。那脸上的神情,你能看出来她心里有种甜蜜。”
“可是大维兄,这事断定是难有结果的。家父那里就过不去。”
“是因为她的眼睛看不见?”
我无奈地摇摇头:“这事我说不好,可是这华夷之防却是父亲心上最重的。临走前,爹让我在祖宗前起誓,是不能背着父命,娶外洋女子为妻。违背父命、违背誓言,那会没脸见祖宗,死了也进不了祖坟。”
“慰慈,你这人还真有意思。洋书看得不比谁少,英文说得以假乱真,可脑子里还真挺封建的。要是我,管她什么中外,要爱就去爱吧。”
“要爱就去爱?”我喃喃地重复着,“可爱了之后怎么办呢。”
“那还要想怎么办?爱就爱了,把她娶了,结婚、生子,到那时候,反正生米煮成熟饭,谁还能怎么说。你得想着这是给自己娶妻,可不是给老爷子找儿媳妇,不就明白了。”
大维兄一向豁达,短短的一段路上只是在开导我。那天这几段话,事后我们倒也未再提起,只是这话日后却不知怎的鬼使神差般地在他自己身上应验了。
回到榆园时,已过了十点。想来白牧师和伊莎白都已休息,便准备放轻脚步,回去我临时借住的一层客房。大门轻声开启,步入前厅,整栋房子寂静无声,唯有脚下橡木地板轻轻地吱嘎。正待拐入书房边上的走廊,却听着一声轻唤:“乔治,你回来了?”
转身望去,却是伊莎白静静地端坐在夜色中。那夜新月素光依稀,透过纱帘更显朦胧,照不清她脸上的五官,却在她的眸子上映出星星般的微光。我顺着那微光走过去,到她近前,还未开口,她却伸出手,仿佛是在寻找我:“坐在我身边好吗?”
我们两手相握那一刻,我觉出她把我的手握得很紧,与平时我们一起散步之时的轻盈挽握似是多了些许焦虑。我虽是坐了下来,可伊莎白仍然没有放开手,却是握得更紧了,而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怎么没有去睡?”我轻声问道,“没有事吧?”
伊莎白原本在沙发上坐得笔直,此时我坐下了,她似乎也放松了些,便靠在沙发椅背上,幽幽地说道:“乔治,我怕你不回来了。”
“那怎么会,我只是去送送两位学长。”
“我不知道,你说是不是莫名其妙?可你刚一走,我心里就忽然不踏实起来。觉着说不定你会不想回来了。”
“是因为陈先生说的那些话?”
“也许我们真的永远不可能同样地看这个世界?”
换了平日,我恐怕只会绞尽脑汁地陪着她说话,说些聪明而得体的话。可那晚或许是因为两人在夜色中携手独坐,或许是大维兄那几句以壮行色的话,我未及细想便脱口而出,“那我闭上眼睛,就像那次陪你在河边一样。不用眼睛,只用心去看,那咱们看得不就一样了吗?”
“这是傻话,乔治,”伊莎白轻声嗔道,“不过这也很甜蜜,我感谢你。我说的不是这个。我一直希望你能皈依耶稣基督,得到福音和上帝的恩典。我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我心里一直暗暗想着,也许在信仰的路上,我能做你的向导。可是今天,我,我突然觉着也许自己错了?”
“你怎么会错呢,”我宽慰着说道,边说边让自己和她坐得更近些。
“我不是说希望你皈依基督是错的。信仰是不会错的。我是觉着,我怕是被自己的骄傲和虚荣所障眼,想着的只是自己,只希望自己是那个引你前行的人,可却忘了你的痛苦。”
“所以你心里就不踏实了?”
“你想听真话吗?”她虽是这么问着,却并没有给我机会回答,或是她心里怕只要一耽搁,这话就说不出来了,“真话是,我想着也许自己不是那个带着你走向基督无限的爱的那个人,心里就特别伤心。虽然你就在身边,可要是我们走着不同的路,哪怕都是在往前走,可我看不见你,我也就失去你了。”
听了她的话,我的身子一震,再也顾不得心里的畏惧或是顾忌。她的手仍在我手中,被我轻轻地拉着,一直贴近到我的脸颊。伊莎白也明白了我的意思,先是用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面庞,然后伸展开修长的手指,指尖在我的五官上滑过。
一阵阵温暖随着她灵动的指尖传来,我也闭上眼睛,两人之间的气息都能彼此觉着。在我们二人之间,这也许是一个纪元。自此我们或许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如此两心中有了默契,也就有了一种平和的甜蜜。
住她的手腕,右手的食指尖当作笔,也在她的手心一横一竖,一撇一点,一撇一点,最后再是一撇一捺地写好了一个“來”字。
写完了,伊莎白会心地一笑,合起了手,似乎是要把那个“來”字藏起来。
“你们看,这是中国人写的‘來’字。这个字再简单不过,每个语言都有它。可在基督教里,这‘來’字,却是意思不一般。白牧师,我说的没有错吧?”
白牧师点点头,答道,“来,这是指救世主,耶稣基督的到来。”
“不错,救世主的到来。那你们再看看,如果把这个‘來’字拆开来,是什么?”
他一边说着,一边慢慢地又重写那个“來”字。一横一竖。“这是第一个,”他接着说道。而此时伊莎白又摊开了手掌,我也就随着陈先生的笔画在她手中又写了起来。
“你们看看这是什么?”陈先生问道。
旁人还未做声,伊莎白先惊呼了起来:“是十字架!”
“不错,是十字架。然后我要再写一撇、一捺。伊莎白小姐,你看不到,这在中文里是一个人字。”
听陈先生这话,我便又接着在那十字之上加了笔画。一边画着,我却觉着指尖下,伊莎白的手掌里似乎传来了微微的颤动。
“十字架上有一个人,难道这是耶稣的受难?”
陈先生点点头,说道:“还没有完。这个‘來’字还有左右两个人字。”如此说着,我跟着他又画了两个人字。“这两个人字比中间的要小,一左一右。”陈先生幽幽地说完,便停了下来。
此时,还是伊莎白先反应了:“难道这是说基督受难时旁边同时受刑的两个小偷?这个‘來’字你们中国人一直是这么写的吗?”
陈先生听着伊莎白的话,眼前一亮,兴奋地说道:“伊莎白小姐,你这句话是问到关键了。我可以告诉你,这个‘來’字,我们中国人至少在三千年前便是这么写的。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在青铜上铭文铸字,那时候这个‘來’字就已经是这么写的了。”
或许是这一发现太过惊人,伊莎白的脸上浮出了难得的红晕,兴奋之下,失明的双目也似乎在努力地寻找着这突来的光亮而难以自抑。“爸爸,你相信陈先生说的这些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也就不难找到上帝了。”
白牧师握住伊莎白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的手,爱怜地说道:“亲爱的,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简单。陈先生所说的这些,是两百多年前的一桩公案,叫做‘中国礼仪之争’。”
陈先生点头称是:“不错,就是这个‘中国礼仪之争’。不过那是天主教的教廷和中国之争,不知道新教如何看待此事。”
“这争议始自入教的信徒能否祭祖、能否祭孔。这些祭祀从礼仪上讲,不合十诫,教廷自然不能允许。可在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却觉着若是不许,就很难在中国,特别是中国的士绅中传教。陈先生今天讲的这些,对我也是第一次听到,不过若是说这是耶稣会的教士们所为,也不难相信。如果真的能在中国的古籍中找出这些道理,在他们看来,或许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
他顿了顿,眼神环顾四周,一字一顿地说道:“可我觉着,这些都已迷失了方向。我们所信奉的,不同于天主教也在于此。这些都只注重了礼仪和道德,却忽视了最重要的,那便是信仰。”
“耶稣会的教士们希望能从礼仪和道德上调和,而却忘记了最要紧的是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信仰。不管这些义理和文字是巧合还是暗藏玄机,如果没有对耶稣的信仰便不能得到救赎。我看陈先生是十分严谨的学者,恐怕也不会全信这些对中国经典和文字的西洋解释吧?”
白牧师这番话虽然说得温润得体,可我听来,这背后无论是他的语气还是思想,都带着不可撼动的坚毅。自己生怕这个晚上宾主会因为宗教的讨论而起了冲突,不禁又担心起来。
“白牧师说话很客气,”陈先生点点头,面容严肃地说道,“这些东西恐怕不仅是西洋解释,而是曲解了。如果你不介意我实话实说,我用中国的成语,‘貌合神离’来形容也不为过。虽说貌似相同,可内里的精神却是断难相通的。我说句或是不中听的话,若非是中国人,无论怎么学,这些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总会是似是而非的。”
“照这么说,我学这些中国的古代哲学也已是迷失了方向?”白牧师笑着问道。
此时大维兄也觉出了冲突或许就在一两句话之间,忙着向陈先生使眼色。可陈先生似乎是视而不见,只是顺着自己的想法讲了下去:“白牧师,我这个人鲁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我一直以为基督教的教理是不容他人的。耶稣不是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如果你相信福音是唯一的真理,又何必去学我们这些旁门左道呢?”
白牧师仍是保持着平和的神态,不急不缓地反驳道:“我在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希望隐瞒的。首先,我相信福音是唯一通向天堂的路,但并非说福音是唯一的关于天堂的真理。”
“其次,正如耶稣的门徒和后世的基督教神学家们学习了希腊和罗马的哲学、修辞、逻辑,从而让生活在古典文明中的世界接受了福音,我们欲在中国传播福音,那也必将走过同样的道路。”
“再次,我想再加上一条,这是我一位也在中国传教的同事在近日里让我意识到的。我们不仅应该去研究中国的经典,还会去研究中国的当代。”
“最后,这也是最要紧的,我们研究中国经典,并非是想成为我们无法成为的中国人,而是由此更好地帮着中国人走向他们必将走向的救赎;我们参与中国当代,并非是要她沉迷于今世的革命,而是与她一起迎接未来的天国王朝。”
还未等陈先生答话,大维兄倒是先按捺不住了,激动地挥舞着双臂抗议道:“尊敬的牧师先生,你这样说未免太过一厢情愿了吧!中国的古语说: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现今我们中国积贫积弱,国家凋敝,民不聊生,肚子吃不饱,命活不成,哪还顾得上礼节、荣辱,更说不上什么天国王朝,什么超玄的神灵了。”
说了这些,他仍是意犹未尽,左手握拳,右手伸掌,左右摩擦,竟是一幅磨拳霍霍的景象。伊莎白虽看不见,可也觉出了空气中擦撞出的火星,握着我的双手心竟是渗出了汗,双眸里企盼的神情似是在向我求助。
平日里,我在经史子集上与陈先生自是如土丘望泰山,而就是与大维兄那也是不得望其项背的。可那一刻,或许是因为伊莎白恳请点燃了不知藏在哪里的一点灵光,我忽地想起不知什么地方学来的点典故,声音颤若游丝地说道:“大维兄,我忘了从哪里看来,这话在管子里是如你所说,仓廪足则知礼节,可后来到了管晏列传之中,被太史公改为而知礼节。这一字只差就好比你学的数理逻辑,也从充分变成了必要条件。所以说仓廪足未必就知礼节的。”
或许是我那声音过于飘忽,大维兄竟是一时无语,嘴里嘟囔了两句,然后啊地一声笑道:“你这小子,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手。这个‘则’和‘而’在中国古语里也不能严格地按你说的一为充分、一为必要,但意思确实是不同。可是啊,老弟,你这逻辑也该好好再补一补。如果按你说的,是必要条件,那不就更对了—仓廪足了未必就知礼节,可若是不足,那就是万万不可了。”
他顿了顿,觉着自己或许有些冲动而失态,便又补上了一句:“这样也算是大家都对吧。我们这些人先救国救民,有了必要条件,你再救大家的灵魂不也好吗?”
这些是趋于和解的话,白牧师自然是听得出来,可他或许也是认真了起来,并未就此转开话题,而是接着辩论了下去。
“大维,你怕是忘了圣经上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
’”
“两位都是中国的名门之后,饱读诗书,这我自然比不上。可我倒是敢说,我认识的中国的穷苦人怕是比你们还要多。”
“无论是上海外滩上背包的苦力,还是自流井挖井的盐工,他们就算是饿着肚子,也能成为难得的基督徒。为什么,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骄傲,他们渴望救赎,迫不及待地要超越此生的痛苦。可绅士们,绅士们怕是就像基督在马可福音当中说的财主。无论是金钱的财主还是知识的财主,若是因为自己所有的而心生骄傲,那么只会与主越走越远。所以我说,莫要觉着仓廪充足,人心便会向善,说不准,正好适得其反,那时人心反而更近罪恶。”
白牧师这段话情真意切,声音中自带着静静的力量。大维兄虽是心急,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反驳,径自着急。
“你也别争了,大维。这争论你也赢不了。”陈先生幽幽地说道。
或许是找到了自己心中激动的出口,大维兄冲着陈先生提高了声调,说道:“难道咱们想要中国富强是错的?咱们出来求学,难道不是为着富国强兵,难道不是为着民族自强?我就不信这有什么错!”
白牧师双手合十在胸前,静静地看着面前的二位客人,沉吟片刻后又开了口:“两位朋友,你们这样想当然未必是错,我也很理解你们会这样想。可是如果你们能允许一位长辈问些问题,我会问:‘富国强兵之上—注意不是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去激励你们学习吗?富国强兵是为什么,你们的人民在国富兵强之上—注意也不是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去带领他们追求幸福吗?如果有一天,你们的国家如美国今日一样强大富足了,你们会觉着自己的梦想成真了吗,而那时的后世学子又因何而学呢?我看这些问题倒未必一时需要你们回答,我愿意和你们讨论下去。”
他这话说得虽是平静,可内里的刚毅却也是溢于言表。陈先生的声音也是同样的平静,而言词也是同样的刚毅:“我看再讨论也是无益。说来说去,总是绕不过要信上帝,要信耶稣。中外有别,华夷各异,和而不同有什么不好。岂可将你们的神话强加于人?”话毕起身,他确是觉着话到这里便也就到头了。
“陈先生,”还未待他道出去意,伊莎白站起身来,眼睛努力地凝视着他,“我没有你那么博学,可是我想你也相信孩子是不说谎的。我小的时候,生了很重的病,我看见了耶稣,是他救了我的命。我们收养的两个小姑娘,她们也是这样,在黑暗中看到了主,呼唤着主的名字,而主让我听到了她们,借我的手救了她们。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孩子们看到的,听到的。主的恩典是不分中国人还是西方人的。”
这段话,伊莎白必定是花了十二分的努力。虽然都是至情至重的往事,可声音不失柔美,而那对晶莹的眸子,也是出奇地镇定,没有往日内心激动时左右无助的微颤,却是像有神明在其中。
一阵迟疑划过陈先生严肃的面庞。我想大智若他,倒也不会因为几句话便没了主意,想得更多的怕是不愿伤了这本已不幸的女孩子。这迟疑该不过一刻,而此前的坚毅便又重归他的面庞。此时,看着他如炬的目光,我不禁心生恐惧,也站起了身,扶住伊莎白。这与其说是帮她,倒不如说是帮自己。
“伊莎白小姐,我笃信的是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你要我信什么,我只有自己眼睛去看,自己心去求证才可以。我们同视一物可感知各异。你和慰慈年龄相仿,同受你父亲的教诲,朝夕相处,可你眼中看不到的东西,他讲给你也无从描述,而你心里看到的东西,你讲给他也不是一样。我们看你生活在眼盲的黑暗之中,你或许也觉着我们的灵魂生活在心盲的黑暗中。谁盲谁亮,孰是孰非,东西相隔,永为参商。”
话说完了,他仍不失礼貌,致意告辞。我身边的伊莎白虽是沉默,可我看过去,她眼中适才的镇定却是没了,双眸无助地颤抖。
此时我心头想着世上能只剩我们两人,便可去安慰她。可另一厢,毕竟礼数所在,不去送两位学长,于面子上却又是难为情。心里只这么一反复,该是扶着伊莎白的手上传过去些犹豫,她便明白了。“去吧,”她在我耳边轻声说道。
送两位学长回去的路上,先是一阵沉默。我们踩着脚下各自的影子,静静地走向车道尽头的那三棵榆树。从树下左转过去,便是河边的步行道。刚一走上去,我便觉着耳边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陈先生自顾自地摇了摇头,有感言道:“这白牧师一家耶教信得太深了,难谈得来。”
“表兄,”大维兄眼睛看着我,手却是轻轻地在拽陈先生的袖口,“我刚才言语虽然激动,可还是觉着白牧师家的人都很友善的。他毕竟是牧师,白小姐又不同旁人,如此虔诚也是应当,别无恶意。要是有机会,我倒愿意和他继续辩论。”
陈先生似乎心里憋了很久,一用力,袖口甩开了大维兄。“我没说他们不好。好人也会说不来,好人更可能办坏事,有的时候大好人就能做大坏事。这个在耶教尤其是如此。”
“表兄,你这么说,让慰慈难做人了。白牧师毕竟是慰慈的监护人,是慰慈的长辈。”
“慰慈,”陈先生转过脸,似是忽然间才意识到了我的存在,圆圆的镜片后面,不大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慰慈,”声音也显得有些激动,“你不会也入教了吧?”
其实,留学生中入教者也不乏其人,我虽没入,却是被陈先生问得有些惭愧。我忙着解释道:“我还不曾受洗。”
“那就好,”陈先生松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那就好。现在有些个年轻人,嘴边上左右挂着就是救国两字。科学、实业、教育,这些嘛,说说也就罢了。还有些个留学生,我看尤以咱们留美的为首,居然想出了耶教救国这种无稽之谈。要我说,耶教非但救不了国,还会大大的误国。”
“表兄,这也未免危言耸听了吧?”大维兄想必是看出了我的尴尬,便从旁打着圆场。
“绝没有,”陈先生坚决地摆摆手,奋力地说道,“耶教和儒释道绝不相同。儒释道三家都是兼容并蓄,虽自成体系,各有教义,但绝不排外。这便是所谓中国人的功用和现实。”
“耶教可就不同了,上帝只有一个,圣经只有一本,你要不从我,要不反我,这就是他们的教条。有了耶教这两千年,你不能说他们没有好人,没做好事,可坏事,大大的坏事也是不断。”
“坏事?“我惊诧地重复着这个刺耳的词,“陈先生,您也说了,白牧师、伊莎白他们都是好人。白牧师在我们家乡传教十几年,咱们就算不信他们的教,可这精神却不能不叫人敬佩的。”
陈先生摇摇头,本就严肃的面庞上此时更多了几分无奈。
“慰慈,你这么说也不奇怪。毕竟你和他有十几年的师生之谊。这些事我估计你虽是学过历史,也未必知道。今日能读到之西方历史,也多是耶教徒所撰述。你听我给你说说,对你也好。你看,最开始的时候,耶教徒生活在信奉多神的罗马和希腊人中间,这便是他们最开始的敌人。他们力量大了,便烧了亚历山大的图书馆,要把所有上古留下的,非耶教的思想一概斩尽杀绝。这把火怕是让欧洲的文化倒退了一千多年。”
“然后有了回教,这两家更是水火不融,各自都说自己是正宗,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十字军东征,拿回耶路撒冷之日,他们在全城杀穆斯林和犹太人,杀得圣殿山上血漫脚踝。你说这些杀戮,是异教间之战,也能勉强说过去,可你再看看,那耶教徒之间,打得更是不可开交。”
“先开始时,是西方的拉丁教廷和东方的希腊正教,为了正统之争纠缠了几百年。这之后呢,为了你的上帝和我的上帝到底谁是上帝,英国的天主教徒和清教徒打,法国的天主教徒和辉格派打,西班牙人和荷兰人打。这两千年,以耶稣的名义,流了多少血,有多少罪恶假其名以行。”
“慰慈啊,这便是我为什么说所谓的耶教救国是万万不可行。在耶教来说,只有黑白没有中庸,只有一心皈依没有和而不同。一个人自己信了那还罢了,若是把他在中国推行开了,那必定要为了教义杀戒大开、生灵涂炭、山河崩裂。”
说到此处,已到陈先生的寓所。砖墙的深红此时几近融入夜色。门前几棵树叶落尽的梧桐寂寞伫立,在墙上投下焦墨枯笔的身影。走到台阶前,陈先生左右看看我和大维兄,却只是略带着疲惫的神情轻声感叹道:“救国左右都是不易啊。”言罢,他没再与我们道别,便缓步走上台阶。
见着陈先生身后的门关上,大维兄拍了拍我的后背,宽慰地说道:“表兄的学识和才华都是古今少有的,只是人太直,怕是让你为难了。”
我努力地做出些笑容,恐怕更近似苦笑:“应该也没什么。我想白牧师不会太在意的,只是伊莎白有些难过。”
听我提起了伊莎白,大维兄会心地一笑,又说道:“表兄送完,再送送我吧,我有事要问你。”
大维兄的宿舍就在哈佛广场旁。我们绕回去,还要个五六分钟。听他说有事要问我,却是让我心里有几分莫名的紧张。
“慰慈,我比你大几岁,这事比你也看得清。你是不是喜欢白家的小姐,不是说一般的喜欢,是男女间的喜欢。”
我正支吾着想找些说辞,可却是被大维兄爽朗的笑声打断了。
“慰慈啊,你就别费事了。吃饭的时候,我都看在眼里了。你那眼神,在别人身上,难得停上一秒半秒,可一旦碰上伊莎白,那就不是一分钟、两分钟的事啦。”
“我那么明显吗?”我怯怯地问道。
“怕是已然路人皆知了。”大维兄夸张地大声论道。“要说,我觉着伊莎白也是喜欢你的。我坐在她旁边,能看出来。她眼睛看不见,可只要你一说话,她一定是听得最认真的。那脸上的神情,你能看出来她心里有种甜蜜。”
“可是大维兄,这事断定是难有结果的。家父那里就过不去。”
“是因为她的眼睛看不见?”
我无奈地摇摇头:“这事我说不好,可是这华夷之防却是父亲心上最重的。临走前,爹让我在祖宗前起誓,是不能背着父命,娶外洋女子为妻。违背父命、违背誓言,那会没脸见祖宗,死了也进不了祖坟。”
“慰慈,你这人还真有意思。洋书看得不比谁少,英文说得以假乱真,可脑子里还真挺封建的。要是我,管她什么中外,要爱就去爱吧。”
“要爱就去爱?”我喃喃地重复着,“可爱了之后怎么办呢。”
“那还要想怎么办?爱就爱了,把她娶了,结婚、生子,到那时候,反正生米煮成熟饭,谁还能怎么说。你得想着这是给自己娶妻,可不是给老爷子找儿媳妇,不就明白了。”
大维兄一向豁达,短短的一段路上只是在开导我。那天这几段话,事后我们倒也未再提起,只是这话日后却不知怎的鬼使神差般地在他自己身上应验了。
回到榆园时,已过了十点。想来白牧师和伊莎白都已休息,便准备放轻脚步,回去我临时借住的一层客房。大门轻声开启,步入前厅,整栋房子寂静无声,唯有脚下橡木地板轻轻地吱嘎。正待拐入书房边上的走廊,却听着一声轻唤:“乔治,你回来了?”
转身望去,却是伊莎白静静地端坐在夜色中。那夜新月素光依稀,透过纱帘更显朦胧,照不清她脸上的五官,却在她的眸子上映出星星般的微光。我顺着那微光走过去,到她近前,还未开口,她却伸出手,仿佛是在寻找我:“坐在我身边好吗?”
我们两手相握那一刻,我觉出她把我的手握得很紧,与平时我们一起散步之时的轻盈挽握似是多了些许焦虑。我虽是坐了下来,可伊莎白仍然没有放开手,却是握得更紧了,而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
“怎么没有去睡?”我轻声问道,“没有事吧?”
伊莎白原本在沙发上坐得笔直,此时我坐下了,她似乎也放松了些,便靠在沙发椅背上,幽幽地说道:“乔治,我怕你不回来了。”
“那怎么会,我只是去送送两位学长。”
“我不知道,你说是不是莫名其妙?可你刚一走,我心里就忽然不踏实起来。觉着说不定你会不想回来了。”
“是因为陈先生说的那些话?”
“也许我们真的永远不可能同样地看这个世界?”
换了平日,我恐怕只会绞尽脑汁地陪着她说话,说些聪明而得体的话。可那晚或许是因为两人在夜色中携手独坐,或许是大维兄那几句以壮行色的话,我未及细想便脱口而出,“那我闭上眼睛,就像那次陪你在河边一样。不用眼睛,只用心去看,那咱们看得不就一样了吗?”
“这是傻话,乔治,”伊莎白轻声嗔道,“不过这也很甜蜜,我感谢你。我说的不是这个。我一直希望你能皈依耶稣基督,得到福音和上帝的恩典。我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我心里一直暗暗想着,也许在信仰的路上,我能做你的向导。可是今天,我,我突然觉着也许自己错了?”
“你怎么会错呢,”我宽慰着说道,边说边让自己和她坐得更近些。
“我不是说希望你皈依基督是错的。信仰是不会错的。我是觉着,我怕是被自己的骄傲和虚荣所障眼,想着的只是自己,只希望自己是那个引你前行的人,可却忘了你的痛苦。”
“所以你心里就不踏实了?”
“你想听真话吗?”她虽是这么问着,却并没有给我机会回答,或是她心里怕只要一耽搁,这话就说不出来了,“真话是,我想着也许自己不是那个带着你走向基督无限的爱的那个人,心里就特别伤心。虽然你就在身边,可要是我们走着不同的路,哪怕都是在往前走,可我看不见你,我也就失去你了。”
听了她的话,我的身子一震,再也顾不得心里的畏惧或是顾忌。她的手仍在我手中,被我轻轻地拉着,一直贴近到我的脸颊。伊莎白也明白了我的意思,先是用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面庞,然后伸展开修长的手指,指尖在我的五官上滑过。
一阵阵温暖随着她灵动的指尖传来,我也闭上眼睛,两人之间的气息都能彼此觉着。在我们二人之间,这也许是一个纪元。自此我们或许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如此两心中有了默契,也就有了一种平和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