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二十二章
</span>
1920年美国波士顿
1919年过后,我们便真的进入了镀金的二十年代。这二十年代的第一年里,我和伊莎白便是在平和的甜蜜中度过的。
第二学期,学校的宿舍危机依然如故。原本入住哈佛园计划再行搁浅。我趁此便向白牧师提出,与其在外面再找地方,能否就在榆园长期租住下去。此时,我和伊莎白二人心中的默契白牧师想必也能觉察一二。他说租金照市价收取后,略显年纪的脸上多了笑容。
第一年下来,我的成绩还算令人满意,四门课程之中,一个A,两个A-,一个B+。相比来说,在中国留学生中这也算不得什么。大维兄在研究院的课程自然难上很多,可却是全A。可反过来,哈佛的本科更多的毕竟是新英格兰的世家子弟,能有一个与年轻绅士地位相称的C便是满意了。
拿到成绩,自然少不了给父亲去信报喜。七月初,接着父亲的回信,不想他竟是破例地写了两页纸。除了稍事嘉许,几番忠告,还告知我培真被波士顿大学录取,但因为错过了官派留学,只得四处筹措银钱,走自费留学之路了。
听了这消息,我忙着给培真拍电报,询问他赴美的行期。电报发出,心里却是有些许不安,不知培真收着电报,会做何感。不想刚到周末,回电便已收到,只短短几字,“翌日启程、抵美后再电告。”
接着这封电报,我稍算安心。谁知到了九月初,按着时日计算,船总是该到了旧金山,可偏偏不见培真的电报。如此又过了两个星期,波士顿大学的开学日期已过,仍是没有培真的消息。
到了九月底,哈佛的课全开了,自然是一番忙乱。挨到那个周末,培真仍是音信全无。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周一早上便坐了地铁去波士顿大学问个究竟。
这一问,却问出了我心头的担忧。注册办公室那里告知中国来的罗培真确实因故迟到了两周,不过在三天之前,他人已到了波士顿,住进了联邦街上的一栋公寓。
联邦街离着河边不远,心里踌躇着,脚步却是在往那个方向走。可到了近前,我却是没停下。想了想,或许听其自然倒是对的。培真自然有他的道理,既然人是安全的,也就不需再担心旁的了。
十月中旬的周五,我刚刚上完基特里奇教授的英国文学,脑子里满是《暴风雨》中斐迪南初见米兰达时的抒情诗句。如此心里想着事,走到榆树下,正准备拐进门前的车道,却是听见一声久违的轻唤:“友然哥。”
抬头看去,不远处,那第三棵榆树下站着的正是培真。前些日子正为他的下落而忧心整日,可他这飘然而至却是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了。
“想让你吃一惊,就没跟你打招呼,”培真微笑着说道,“没吓着你吧?”
我定定神,忙走过去和他握手,满心兴奋的说道:“快进去吧。白牧师应该在家。前两天我们都有点为你担心呢。”
提起前两天,培真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他微微低下头,捋了下额前留长了的头发,缓缓地说道:“不进去了。你我是自家兄弟,不辞而别、不宣而至也不算什么。别让别人也跟着麻烦了。我来就是想和你聊一会儿。”
培真的话里自然有话。分别一年多,他脸上虽然仍满是笑容,可眉目间却像是罩着一层薄薄的忧郁。
“那就走走?”我试探着问道。
培真听了,只点点头,转过身,便走了起来。
我们虽是总角之交,可分开了些时日,却觉着无形中有了隔阂。一时间,我二人都沉默着,顺着河边走到了波易尔斯顿街。这里再往上走,便是哈佛广场。在十字路口,我们止步片刻,对视时,不禁都努力地做出微笑。
“友然哥,老早以前就想着咱们俩有一天会在这儿。不过怪我,来晚了。”
“我一直盼着你来呢,”我小心地说道。“到这儿一年,也认识了几位从中国来的同学。可说心里话,还是想着以前和你一块最聊得来。”
培真会意地点点头,向前一指:“以往老是想着能去那里上学。现在不成了,就带我去看看吧。”
“你要是想,其实也可以过来选课,或者过一年两年,转学过来也行啊。”
“友然哥,原来我自然是想着留洋,学着知识可以救国。可是现在……说老实话,这次来留学全是为了父亲。”
这话在我听来,倒也有几分耳熟,便和培真说起父亲对我的希冀。
培真听了,摇摇头,叹道:“友然哥,你是个孝子,我比不上。我爹这次多少是逼着我出来的。他老人家担心,要是让我留在国内,说不准我会再给抓起来,或者更糟。”
“更糟?”我不解地问道。
“比抓起来更糟的,”培真故作神秘地顿了顿,然后把手臂屈起,手掌的边缘比在颈间,“那就是抓起来然后杀头。”
他看着我脸上瞬间的恐惧,却是露出些得意的神情,“听说过革命党吗?”
我这人天性原本就对政治鲁钝,那时自然又是年少无知,只觉着这个词耳熟,便问道:“好像辛亥那年常听见这词儿。现在都民国了,还有革命党?”
“革命没成功,当然就还会有革命党,”培真的语气忽然变得坚毅而果断,“父亲就是怕我去做革命党。因为培云的事,他心里已然是不好受了,我也不想让他再为我们伤心,否则我说不准真的也去当革命党了。”
这番话我听在耳里,心里却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培真也没有在意我的沉默。他双手在空中一划,高声说道:“我现在想着,先学个一两年,对父亲也算有个交代。到时候,培云的事过去了,我就回去。这辈人,生在这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年代,革命就是天赐给咱们的机会。要是不抓紧,过两年就说不定错过了,那可是天大的遗憾。”
说罢,他停下脚步,双眼热切地看着我,问道:“你呢,友然哥,你怎么打算。”
“我,那自然是先把学上完。”
“那毕业以后呢?”培真的语气虽说平和,可这话却是径直点向我心头。
“那还有三年呢,也没有太仔细考虑。若是再念个硕士、博士,恐怕还需要个五、六年也说不准。”
“念完博士呢?”培真已然是追问不止,而这次,他索性捅破了为我庇护的所有的掩饰,“加在一起,就算十年吧,到那时是不是就该回去了?”
面对培真,我无法说谎,只得摇摇头,叹道:“你说咱们是自家兄弟,所以我也就不瞒你。我真的不知道。本来,咱们来此留学,都是想着要报国,自然应该尽快回去的。可是现在,这里有了牵挂。我自己知道总有一天得下个决心的,只不过,现在能拖就拖了。”
“我们虽然没什么父母命、媒妁言,更不会有三书六礼,可我们俩心里都有了默契。”
“默契就是爱?”培真依然是不依不饶地一定要听我说出真话。
我转过头,只盯着马路对面的庄士顿门,不敢直视他率真的眼神。
“应该是吧。不过我没对她说过这个词,她更没有对我说过,所以才是默契嘛。”
“顺理成章,要恭喜你啦。”
校园中此时已进入午后的静谧,周末前的午后便更是如此。带着培真在哈佛园中四处观游,虽然聊得仍是欢愉,却少了以往的畅快,似乎两人在说话前都会想上那么半秒钟。
眼看着太阳渐渐偏西,培真终于说出了要道别的话。
“公寓里有电话吗?”我问道,“以后有事好联系。”
培真微微一笑,从上衣兜里取出自来水笔,把号码写在了我手上,“是怕又找不着我了?”
我自知他猜出了我前一段的担忧,心里也释然了不少,便说道:“前几个星期没你的音信,真是挺担心的。”
说道那几个星期,培真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难以琢磨,如若说是苦笑,毋宁说是一种骄傲。他的头向后一甩,用手捋住额前的长发。我忽然记起,以前的培真留的都是短发,现在这样子却是第一次见着。
“看看这儿,”他轻松地说着,还眨了眨眼睛,示意我向右眼上方,发际线处看去。那里有条一寸多长的伤疤。伤疤应该是新的,没有完全长好,还带着淡粉的颜色。
“拜‘给所有人自由和正义的国家
’所赐。”
培真看着我满脸的惊诧,放下手,让头发又盖住了伤疤,淡淡地讲来:“在旧金山一上岸,就碰见个移民官。他看着我不顺眼,说是我穿得太破,又坐的是统舱,怀疑我是工人而非学生。我气不过,就和他顶了起来。他就把我给扔到移民监狱里,等着驱逐。”
“你知道的,这坐监狱的事,我现在是家常便饭了,也不在乎。倒是另几个同船的中国学生,也给扔进来了,都急着写信想办法,把我也算了进去。”
“那你怎么没给我写信?白牧师说不准也能帮上忙的。”
“友然哥,你这话就错了。我来美国,既不是讨饭也不是做猪仔。他们的学校收了我的人,也收了我家的钱,他本就应该请我进来。要找人也应该找波士顿大学的人,怎么关你们的事?”
“我就拿在北京监狱里的办法和他们斗。学校的信来了,他们也知道自己理亏,一定得放人。放之前,他们可能是看出来我领着大家和他们对着干,就暗地里让一起关着的一个不知道哪个国家来的家伙揍我一顿。他们本来是想做得不露馅,可我偏没给他们机会。打就打,打完了我们倒成了朋友,大家还都留了个纪念。”
“本来我想等这疤长好了再来见你,免得吓着你。后来想想,也算不了什么,老没我的信儿,反倒更让你担心。把头发留长点也看不出来了。”
他必定是看出我脸上还满都是不安,就又轻松地摇摇头安慰我道:“友然哥,你别担心。我没事的。不过倒是你自己要多保重。这儿终究不是咱们自己的地方。你有白牧师这家人,虽是不同,不过,”他顿了顿,语气也变得低沉,“不过,有些决心你即使现在不下,最后也是躲不过去的。”
见着培真的事我没有告诉白牧师或是伊莎白。隔了几天才假说他托了同学捎信,报了平安。白牧师做何想,我猜不透,可伊莎白必定是看出了我有心事,不过她只如往常一般,并不追问,而是耐心地等着我,等我自己准备好。
二零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我想请培真来榆园,他都推辞了。到了二一年的头上,眼见着春节将至,我却是连请他都不敢请了。
那阵子我和白牧师一家都在忙着排演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是莎翁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剧,虽貌似轻松欢快,满是神话般的幻境,可内里却是藏着陈浆老醸,回味绵长。前一个学期,我在基特里奇教授的课上便学了这出剧。那课上到最后,也是要排演一出剧目在桑德斯剧院上演的。我的课虽上得很顺利,可要说登台,我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那个胆量。
而这次却是不同,这是伯金斯盲校推出的节目,由盲童、教师和学校的友人共同出演,自然意义不凡。我本只是想试演一个不用说话的小精灵,可白牧师与伊莎白都劝我放大胆子,至少也试一个大臣。谁知一试,却是越发不可收拾,竟然被剧团的导演径直安排了那不勒斯王子斐迪南的角色。不知是巧合还是特意的安排,伊莎白的试演得着了米兰公爵女儿米兰达的角色,而白牧师,仍是她的父亲,被废黜的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
这出剧我实是早已烂熟于心,而此时的排演更多的则是与伊莎白的默契。起初,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心猿意马,更多地是看着伊莎白动情也动人的表演,而自己无法入戏。
直到一天,白牧师提醒我,既然眼中伊莎白的影子在分我的神,或许闭上眼睛反而就好了。我按照他的提醒去试,果真心静了很多,脑子里虽然一边想着台词,一边想着自己的举手投足,一边想着对面的伊莎白,却正是让我们彼此都在黑暗之中找到了那心无旁骛的默契。此后伊莎白把她的卧室改成了舞台的样子,码放上道具,帮着我们熟练于心。
我记得腊月二十九那一日是个礼拜天,白牧师下午出门了,只留下我和伊莎白在家里对第四幕和第五幕的台词。这第五幕的结尾,米兰达和斐迪南有一段对弈棋局的戏,我们尚未试过,在棋盘边一边对话,还要一招一式做得惟妙惟肖,却是个难点。
正要开始试排,却听见敲门声传来,下楼一看原来是大维兄登门来拜早年。他因为学业出众,得到了谢尔顿游学奖,不久便会启程赴德国继续深造,所以这次来既是拜年也是辞行。
“德国虽然战败了,可做学问还是一流的,”他兴奋地对我们说道,“而且现在因为马克贬值,在剑桥不到一个星期的房租在那边能撑一个月不止。
不少原本去英法的中国留学生,现在都转去了德国。表兄也决定去了。”
听说陈先生也即将离开,我心里不禁又是一阵惋惜。我这人原本便不善交际,好不容易交的两个朋友就要去德国,而培真虽是来了美国,却也是... -->>
<span class="content-word">
第二十二章
</span>
1920年美国波士顿
1919年过后,我们便真的进入了镀金的二十年代。这二十年代的第一年里,我和伊莎白便是在平和的甜蜜中度过的。
第二学期,学校的宿舍危机依然如故。原本入住哈佛园计划再行搁浅。我趁此便向白牧师提出,与其在外面再找地方,能否就在榆园长期租住下去。此时,我和伊莎白二人心中的默契白牧师想必也能觉察一二。他说租金照市价收取后,略显年纪的脸上多了笑容。
第一年下来,我的成绩还算令人满意,四门课程之中,一个A,两个A-,一个B+。相比来说,在中国留学生中这也算不得什么。大维兄在研究院的课程自然难上很多,可却是全A。可反过来,哈佛的本科更多的毕竟是新英格兰的世家子弟,能有一个与年轻绅士地位相称的C便是满意了。
拿到成绩,自然少不了给父亲去信报喜。七月初,接着父亲的回信,不想他竟是破例地写了两页纸。除了稍事嘉许,几番忠告,还告知我培真被波士顿大学录取,但因为错过了官派留学,只得四处筹措银钱,走自费留学之路了。
听了这消息,我忙着给培真拍电报,询问他赴美的行期。电报发出,心里却是有些许不安,不知培真收着电报,会做何感。不想刚到周末,回电便已收到,只短短几字,“翌日启程、抵美后再电告。”
接着这封电报,我稍算安心。谁知到了九月初,按着时日计算,船总是该到了旧金山,可偏偏不见培真的电报。如此又过了两个星期,波士顿大学的开学日期已过,仍是没有培真的消息。
到了九月底,哈佛的课全开了,自然是一番忙乱。挨到那个周末,培真仍是音信全无。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周一早上便坐了地铁去波士顿大学问个究竟。
这一问,却问出了我心头的担忧。注册办公室那里告知中国来的罗培真确实因故迟到了两周,不过在三天之前,他人已到了波士顿,住进了联邦街上的一栋公寓。
联邦街离着河边不远,心里踌躇着,脚步却是在往那个方向走。可到了近前,我却是没停下。想了想,或许听其自然倒是对的。培真自然有他的道理,既然人是安全的,也就不需再担心旁的了。
十月中旬的周五,我刚刚上完基特里奇教授的英国文学,脑子里满是《暴风雨》中斐迪南初见米兰达时的抒情诗句。如此心里想着事,走到榆树下,正准备拐进门前的车道,却是听见一声久违的轻唤:“友然哥。”
抬头看去,不远处,那第三棵榆树下站着的正是培真。前些日子正为他的下落而忧心整日,可他这飘然而至却是让我一时间不知所措了。
“想让你吃一惊,就没跟你打招呼,”培真微笑着说道,“没吓着你吧?”
我定定神,忙走过去和他握手,满心兴奋的说道:“快进去吧。白牧师应该在家。前两天我们都有点为你担心呢。”
提起前两天,培真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他微微低下头,捋了下额前留长了的头发,缓缓地说道:“不进去了。你我是自家兄弟,不辞而别、不宣而至也不算什么。别让别人也跟着麻烦了。我来就是想和你聊一会儿。”
培真的话里自然有话。分别一年多,他脸上虽然仍满是笑容,可眉目间却像是罩着一层薄薄的忧郁。
“那就走走?”我试探着问道。
培真听了,只点点头,转过身,便走了起来。
我们虽是总角之交,可分开了些时日,却觉着无形中有了隔阂。一时间,我二人都沉默着,顺着河边走到了波易尔斯顿街。这里再往上走,便是哈佛广场。在十字路口,我们止步片刻,对视时,不禁都努力地做出微笑。
“友然哥,老早以前就想着咱们俩有一天会在这儿。不过怪我,来晚了。”
“我一直盼着你来呢,”我小心地说道。“到这儿一年,也认识了几位从中国来的同学。可说心里话,还是想着以前和你一块最聊得来。”
培真会意地点点头,向前一指:“以往老是想着能去那里上学。现在不成了,就带我去看看吧。”
“你要是想,其实也可以过来选课,或者过一年两年,转学过来也行啊。”
“友然哥,原来我自然是想着留洋,学着知识可以救国。可是现在……说老实话,这次来留学全是为了父亲。”
这话在我听来,倒也有几分耳熟,便和培真说起父亲对我的希冀。
培真听了,摇摇头,叹道:“友然哥,你是个孝子,我比不上。我爹这次多少是逼着我出来的。他老人家担心,要是让我留在国内,说不准我会再给抓起来,或者更糟。”
“更糟?”我不解地问道。
“比抓起来更糟的,”培真故作神秘地顿了顿,然后把手臂屈起,手掌的边缘比在颈间,“那就是抓起来然后杀头。”
他看着我脸上瞬间的恐惧,却是露出些得意的神情,“听说过革命党吗?”
我这人天性原本就对政治鲁钝,那时自然又是年少无知,只觉着这个词耳熟,便问道:“好像辛亥那年常听见这词儿。现在都民国了,还有革命党?”
“革命没成功,当然就还会有革命党,”培真的语气忽然变得坚毅而果断,“父亲就是怕我去做革命党。因为培云的事,他心里已然是不好受了,我也不想让他再为我们伤心,否则我说不准真的也去当革命党了。”
这番话我听在耳里,心里却是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培真也没有在意我的沉默。他双手在空中一划,高声说道:“我现在想着,先学个一两年,对父亲也算有个交代。到时候,培云的事过去了,我就回去。这辈人,生在这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的年代,革命就是天赐给咱们的机会。要是不抓紧,过两年就说不定错过了,那可是天大的遗憾。”
说罢,他停下脚步,双眼热切地看着我,问道:“你呢,友然哥,你怎么打算。”
“我,那自然是先把学上完。”
“那毕业以后呢?”培真的语气虽说平和,可这话却是径直点向我心头。
“那还有三年呢,也没有太仔细考虑。若是再念个硕士、博士,恐怕还需要个五、六年也说不准。”
“念完博士呢?”培真已然是追问不止,而这次,他索性捅破了为我庇护的所有的掩饰,“加在一起,就算十年吧,到那时是不是就该回去了?”
面对培真,我无法说谎,只得摇摇头,叹道:“你说咱们是自家兄弟,所以我也就不瞒你。我真的不知道。本来,咱们来此留学,都是想着要报国,自然应该尽快回去的。可是现在,这里有了牵挂。我自己知道总有一天得下个决心的,只不过,现在能拖就拖了。”
“我们虽然没什么父母命、媒妁言,更不会有三书六礼,可我们俩心里都有了默契。”
“默契就是爱?”培真依然是不依不饶地一定要听我说出真话。
我转过头,只盯着马路对面的庄士顿门,不敢直视他率真的眼神。
“应该是吧。不过我没对她说过这个词,她更没有对我说过,所以才是默契嘛。”
“顺理成章,要恭喜你啦。”
校园中此时已进入午后的静谧,周末前的午后便更是如此。带着培真在哈佛园中四处观游,虽然聊得仍是欢愉,却少了以往的畅快,似乎两人在说话前都会想上那么半秒钟。
眼看着太阳渐渐偏西,培真终于说出了要道别的话。
“公寓里有电话吗?”我问道,“以后有事好联系。”
培真微微一笑,从上衣兜里取出自来水笔,把号码写在了我手上,“是怕又找不着我了?”
我自知他猜出了我前一段的担忧,心里也释然了不少,便说道:“前几个星期没你的音信,真是挺担心的。”
说道那几个星期,培真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难以琢磨,如若说是苦笑,毋宁说是一种骄傲。他的头向后一甩,用手捋住额前的长发。我忽然记起,以前的培真留的都是短发,现在这样子却是第一次见着。
“看看这儿,”他轻松地说着,还眨了眨眼睛,示意我向右眼上方,发际线处看去。那里有条一寸多长的伤疤。伤疤应该是新的,没有完全长好,还带着淡粉的颜色。
“拜‘给所有人自由和正义的国家
’所赐。”
培真看着我满脸的惊诧,放下手,让头发又盖住了伤疤,淡淡地讲来:“在旧金山一上岸,就碰见个移民官。他看着我不顺眼,说是我穿得太破,又坐的是统舱,怀疑我是工人而非学生。我气不过,就和他顶了起来。他就把我给扔到移民监狱里,等着驱逐。”
“你知道的,这坐监狱的事,我现在是家常便饭了,也不在乎。倒是另几个同船的中国学生,也给扔进来了,都急着写信想办法,把我也算了进去。”
“那你怎么没给我写信?白牧师说不准也能帮上忙的。”
“友然哥,你这话就错了。我来美国,既不是讨饭也不是做猪仔。他们的学校收了我的人,也收了我家的钱,他本就应该请我进来。要找人也应该找波士顿大学的人,怎么关你们的事?”
“我就拿在北京监狱里的办法和他们斗。学校的信来了,他们也知道自己理亏,一定得放人。放之前,他们可能是看出来我领着大家和他们对着干,就暗地里让一起关着的一个不知道哪个国家来的家伙揍我一顿。他们本来是想做得不露馅,可我偏没给他们机会。打就打,打完了我们倒成了朋友,大家还都留了个纪念。”
“本来我想等这疤长好了再来见你,免得吓着你。后来想想,也算不了什么,老没我的信儿,反倒更让你担心。把头发留长点也看不出来了。”
他必定是看出我脸上还满都是不安,就又轻松地摇摇头安慰我道:“友然哥,你别担心。我没事的。不过倒是你自己要多保重。这儿终究不是咱们自己的地方。你有白牧师这家人,虽是不同,不过,”他顿了顿,语气也变得低沉,“不过,有些决心你即使现在不下,最后也是躲不过去的。”
见着培真的事我没有告诉白牧师或是伊莎白。隔了几天才假说他托了同学捎信,报了平安。白牧师做何想,我猜不透,可伊莎白必定是看出了我有心事,不过她只如往常一般,并不追问,而是耐心地等着我,等我自己准备好。
二零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我想请培真来榆园,他都推辞了。到了二一年的头上,眼见着春节将至,我却是连请他都不敢请了。
那阵子我和白牧师一家都在忙着排演莎士比亚的《暴风雨》。这是莎翁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剧,虽貌似轻松欢快,满是神话般的幻境,可内里却是藏着陈浆老醸,回味绵长。前一个学期,我在基特里奇教授的课上便学了这出剧。那课上到最后,也是要排演一出剧目在桑德斯剧院上演的。我的课虽上得很顺利,可要说登台,我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那个胆量。
而这次却是不同,这是伯金斯盲校推出的节目,由盲童、教师和学校的友人共同出演,自然意义不凡。我本只是想试演一个不用说话的小精灵,可白牧师与伊莎白都劝我放大胆子,至少也试一个大臣。谁知一试,却是越发不可收拾,竟然被剧团的导演径直安排了那不勒斯王子斐迪南的角色。不知是巧合还是特意的安排,伊莎白的试演得着了米兰公爵女儿米兰达的角色,而白牧师,仍是她的父亲,被废黜的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
这出剧我实是早已烂熟于心,而此时的排演更多的则是与伊莎白的默契。起初,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心猿意马,更多地是看着伊莎白动情也动人的表演,而自己无法入戏。
直到一天,白牧师提醒我,既然眼中伊莎白的影子在分我的神,或许闭上眼睛反而就好了。我按照他的提醒去试,果真心静了很多,脑子里虽然一边想着台词,一边想着自己的举手投足,一边想着对面的伊莎白,却正是让我们彼此都在黑暗之中找到了那心无旁骛的默契。此后伊莎白把她的卧室改成了舞台的样子,码放上道具,帮着我们熟练于心。
我记得腊月二十九那一日是个礼拜天,白牧师下午出门了,只留下我和伊莎白在家里对第四幕和第五幕的台词。这第五幕的结尾,米兰达和斐迪南有一段对弈棋局的戏,我们尚未试过,在棋盘边一边对话,还要一招一式做得惟妙惟肖,却是个难点。
正要开始试排,却听见敲门声传来,下楼一看原来是大维兄登门来拜早年。他因为学业出众,得到了谢尔顿游学奖,不久便会启程赴德国继续深造,所以这次来既是拜年也是辞行。
“德国虽然战败了,可做学问还是一流的,”他兴奋地对我们说道,“而且现在因为马克贬值,在剑桥不到一个星期的房租在那边能撑一个月不止。
不少原本去英法的中国留学生,现在都转去了德国。表兄也决定去了。”
听说陈先生也即将离开,我心里不禁又是一阵惋惜。我这人原本便不善交际,好不容易交的两个朋友就要去德国,而培真虽是来了美国,却也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