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明鹿鼎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方的天平开始倾斜,不再是李成梁的单方面强势!
为什么李成梁要在没有明显战争迹象的情况下就放弃大量的良田、堡垒、迁走大量人口,就是因为李成梁要用这些土地与努尔哈赤进行交换。
努尔哈赤就如此一边支持着李成梁,一边快速的扩张着自己的势力,从“聪睿贝勒”、“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发展到了“昆都伦汗”。
在这样不停的发展中,双方的博弈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候。
1615年李成梁去世,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正式建立起了政权,以前那个需要看家族后母脸色的努尔哈赤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方政治势力的首脑!
这个是非常近期的事情,距离韦宝眼下的1624年秋天,不过八年功夫而已。
那么是否该说李成梁是养虎为患呢?韦宝觉得,即便是这样,李成梁也有苦衷,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在努尔哈赤的前期,他只是被李成梁当成一枚棋子使用,这时候,确实李成梁对他是一种放纵和使用,但是这种使用的目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要用他去制衡其他女真势力,第二个是他需要努尔哈赤,人们往往忽视历史中强者对于被纵容者的某种需要性,也就是李成梁使用努尔哈赤去调整女真能够让他变得非常轻松,这种需要促成了努尔哈赤的强大。
另外当李成梁被贬的时候,明朝没能快速调整辽东的局势,使明朝势力在辽东变得稳固是他兴起的关键,再加上等李成梁再次回来,他甚至可说是需要依靠努尔哈赤的支持才能维持地位了。
所以从始至终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关系上都不曾有一个善字,都是利用和压榨,只是因为机遇和能力的关系让努尔哈赤反攻成功,这自然不能说成是养虎为患或者农夫与蛇的关系,更何况俩人还有杀父之仇。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正是努尔哈赤向明朝学习的地方,努尔哈赤没有追求眼前的成功,在关外称个山大王就算了,他想要追求的是王朝化,这种王朝化能够使得后金变得真正强大起来,他的目光已经不再是一个部落酋长的视野,而是想要进行更大的拓展。
在这样情况下,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意味着他与明朝的正式决裂。
万历遂派遣杨镐出兵攻打努尔哈赤,由于当时的辽东并没有完成真正的变革,再加上军队构成复杂不统一,造成了混乱又分兵挺进,让努尔哈赤用运动战逐个击破,史称萨尔浒之战。
输掉萨尔浒之战的明朝,则开始了长期与后金的拉锯战,双方在期间不停的攻杀,努尔哈赤趁机快速发展势力,让后金成为明朝的一个重要敌人。
努尔哈赤真正的成功,在韦宝看来并不在于他最初如何与明朝对抗,而是努尔哈赤看破了李成梁的心思,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了自己的机遇。
在开原之战、广宁之战、辽阳沈阳之战,努尔哈赤挥军西进,势如破竹,连续大胜明军,俘斩无数,几十万明军卫所兵的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整个辽东地区迅速沦入后金版图。然而,在节节胜利下,努尔哈赤也不免被冲昏了头脑,秉承极大的民族偏见,推行严重的民族歧视制度,在他的治下,数百万辽东汉人横遭杀戮,或被贬为奴隶。
当管辖境内遭逢天灾,粮草不济时,努尔哈赤的选择竟是“杀尽辽东无谷汉人”,就是不从事农耕、为八旗奴仆的汉人皆被他杀尽。因此导致人心大失,后金军被视为恶魔野鬼,所经之处,无不激起广大汉人民众的反抗。
可想而知,如果此后的后金政权一直秉行努尔哈赤的这种凶暴做派,甚至连降伏做顺民的机会都不给汉人留下,那必然处处都遇殊死抵抗,绝无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可能。
当明朝稳定了辽西战局,以辽人守辽土,筑起“关宁防线”,遏止了后金政权的继续侵攻时,又有传奇英雄毛文龙跨海远征,开镇东江,在皮岛收罗逃亡明朝军民,背靠朝鲜建立了反清基地,不时对后金的后方进行侵扰,杀戮其老弱,毁坏其根基。
所以,在韦宝看来,努尔哈赤这等马上英雄不足为惧,努尔哈赤时代,也是自己能从建奴方面最大限度弄来好处的时代。
嗜杀的努尔哈赤也正因为这样,才会在听说复州守将一次性杀了近五千汉奸武装之后,不但没有斥责,反而会持默许态度的原因!在努尔哈赤的眼里,只要是利于巩固统治,死多少人都无所谓!
对于官僚系统来说,吃西瓜只吃尖,吃桃子也只吃尖。最喜欢惠而不费的事,可以白拿;也喜欢好大喜功的事,可以白捞。
没人喜欢出力不讨好的事,容易出事。
这也是韦宝敢于向孙承宗提出放辽东百姓入关,这么‘夸张’的方案。
李成梁之于努尔哈赤,正如唐玄宗、李林甫之于安禄山。
而李成梁之所以可以有努尔哈赤,恰恰是因为明朝官僚机构对此的放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大明的官僚体系已经腐败无脑到了这种地步,都能凭白将野狼养成扑灭自己政权的力量,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李成梁、努尔哈赤能够送钱,这些雇佣官僚才不管钱是怎么来的。
哪怕将来他们会为此家族诛灭,他们也不相信这样的惩罚会真的落到他们头上。何况他们还可以投降。
鲁肃曰: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达成默契,很容易就可以保持东北的稳定。虽然它可能产生的后遗症是惊人的,但腐败的官僚体系不会看以后,他们只管现在,只管为官一任。
如果李成梁真的扶弱抑强,东北可能当时就会陷入大乱!虽然以后可能会好一些。这在官僚集团看来,是给帝国政府找麻烦的行为。
当时帝国的统帅,只能褪化成官僚。所以,才有了王化贞说只要六万大军荡平辽阳,以及以后的原本历史中,袁崇焕说减少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的军费,可以五年平辽。
只有这种统帅,才会得到官僚集团的喜欢。如果他们天天高呼,必须得十八万军队,才能如何如之何;必须增加多少军费,才能如何如之何,官僚集团肯定会排斥。
0成本,高政绩,听起来很滑稽,却能上下开心。
李成梁当时的玩法,让帝国政府一直不用为东北事务费心。大家自然会支持他。如果李成梁换一种玩法,虽然可能有利于帝国长远的利益,却让帝国政府当时就为东北事务弄得焦头滥额,大家自然会排斥他了。
说到底,大明死在了官僚政治手上。再加上其它因素助攻,再也没有回天之力。让建奴捡了个便宜。
其实也不能全赖到大明头上,当帝国内部稳定繁荣昌盛的时候,这些都不是事情,但是帝国一旦内部出现问题,还拿什么搞平衡?自己力量不足,又如何制约外族?
汉时对付边关就是这一套了,不缺经验,缺的是眼光和手腕。
韦宝不认为自己穿越到眼下这个时期,提前把努尔哈赤扼杀在摇篮中,大明就能怎么怎么样,问题是杀了一个努尔哈赤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努尔哈赤。
实际上在努尔哈赤崛起的这几十年里,明帝国可能已经消灭无数将来会成为统治女真乃至中原的潜在敌人。
结果呢?路线错误才是根本问题,明帝国的政治环境下,女真统一可以说是一个必然。
李成梁,或者说明末未能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而即使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也是在玩火,长期以往必然还是逃不过被反噬的命运。
萨尔浒之后,辽沈、广宁、宁锦之战时,明帝国配置的资源,都比不萨尔浒少。只是这种锅,全让杨镐背了。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杨镐无能的错,与帝国政府毫无关系。
问题是,就明帝国政府那种摊子,谁当统帅也是白搭。
帝国政府处于上升期时,优秀的统帅那是层出不群的。
汉景帝杀了周亚夫,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帝国就是汉景帝这种作法,让帝国一蹶不振了。问题是,没有了周亚夫,怎么了?帝国真不缺这种人。
汉武帝杀了主战的王恢,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滥摊子,人们肯定又会说了,这是敌国的阴谋,总而言之,帝国自毁长城啊。问题是,杀了王恢怎么了?
卫青有个好姐姐,于是当了帝国大军统帅,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武帝这样用人惟亲,是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用人惟亲怎么了?汉武帝还因为霍去病有个好舅舅,就重用霍去病呢。
在许多眼中,这只能证明汉武帝命好。因为用裙带关系,就能选出历史上最优秀的两个统帅,这恐怕比买彩票中大奖都难。
韦宝却觉得,关键看实力,有实力,怎么玩都叫艺术,没实力,再偶尔有高光表现,都能被骂成渣渣。
就像自己眼前的恩师孙承宗,其实现在日子就很难过,东林党和阉党很难得一条心,就是在孙承宗的问题上,一直攻讦孙承宗,要将老孙赶下台,因为老孙两边的人都不算。
一个彻底官僚化的政府,各级官员都是只考虑眼前,绝不管以后。
李成梁压制辽东靠的是他那8000辽东铁骑,也就是他的私人武装家丁。后期这些辽东铁骑在对日本和土蛮的作战中消耗掉了,他压制努尔哈赤的实力已经没有了。
“恩师,只要您支持我,朝廷方面,我会花银子解决,绝不会有人因为有人义捐粮食给几百万辽民而诟病恩师,这是造化苍生的善举,谁能诟病?至于本地守将,也由学生来打点,我给他们按人头付钱,他们多余的军户,用不上,留着被建奴杀,被建奴抢划算,还是给我这里来换钱划算?”韦宝道。
孙承宗摸了摸胡子,仍然一脸迟疑,暗忖李成梁当初养大了一个努尔哈赤,别再在我孙承宗手上养大你一个小韦宝吧?
孙承宗此时眼中的韦宝,越看越不像是一个少年,倒是像一个妖怪,一个妖孽,一方枭雄。
韦宝被孙承宗看的有点瘆得慌,赔笑道:“恩师,您的看法怎么样?”
孙承宗听韦宝这么问,简直想一个大螺丝敲到韦宝的头上去,暗忖你小子是真敢想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怎么想出来的?
方的天平开始倾斜,不再是李成梁的单方面强势!
为什么李成梁要在没有明显战争迹象的情况下就放弃大量的良田、堡垒、迁走大量人口,就是因为李成梁要用这些土地与努尔哈赤进行交换。
努尔哈赤就如此一边支持着李成梁,一边快速的扩张着自己的势力,从“聪睿贝勒”、“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发展到了“昆都伦汗”。
在这样不停的发展中,双方的博弈终于到了摊牌的时候。
1615年李成梁去世,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正式建立起了政权,以前那个需要看家族后母脸色的努尔哈赤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方政治势力的首脑!
这个是非常近期的事情,距离韦宝眼下的1624年秋天,不过八年功夫而已。
那么是否该说李成梁是养虎为患呢?韦宝觉得,即便是这样,李成梁也有苦衷,也属于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在努尔哈赤的前期,他只是被李成梁当成一枚棋子使用,这时候,确实李成梁对他是一种放纵和使用,但是这种使用的目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要用他去制衡其他女真势力,第二个是他需要努尔哈赤,人们往往忽视历史中强者对于被纵容者的某种需要性,也就是李成梁使用努尔哈赤去调整女真能够让他变得非常轻松,这种需要促成了努尔哈赤的强大。
另外当李成梁被贬的时候,明朝没能快速调整辽东的局势,使明朝势力在辽东变得稳固是他兴起的关键,再加上等李成梁再次回来,他甚至可说是需要依靠努尔哈赤的支持才能维持地位了。
所以从始至终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关系上都不曾有一个善字,都是利用和压榨,只是因为机遇和能力的关系让努尔哈赤反攻成功,这自然不能说成是养虎为患或者农夫与蛇的关系,更何况俩人还有杀父之仇。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正是努尔哈赤向明朝学习的地方,努尔哈赤没有追求眼前的成功,在关外称个山大王就算了,他想要追求的是王朝化,这种王朝化能够使得后金变得真正强大起来,他的目光已经不再是一个部落酋长的视野,而是想要进行更大的拓展。
在这样情况下,努尔哈赤发布了七大恨,意味着他与明朝的正式决裂。
万历遂派遣杨镐出兵攻打努尔哈赤,由于当时的辽东并没有完成真正的变革,再加上军队构成复杂不统一,造成了混乱又分兵挺进,让努尔哈赤用运动战逐个击破,史称萨尔浒之战。
输掉萨尔浒之战的明朝,则开始了长期与后金的拉锯战,双方在期间不停的攻杀,努尔哈赤趁机快速发展势力,让后金成为明朝的一个重要敌人。
努尔哈赤真正的成功,在韦宝看来并不在于他最初如何与明朝对抗,而是努尔哈赤看破了李成梁的心思,通过自己的奋斗创造了自己的机遇。
在开原之战、广宁之战、辽阳沈阳之战,努尔哈赤挥军西进,势如破竹,连续大胜明军,俘斩无数,几十万明军卫所兵的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整个辽东地区迅速沦入后金版图。然而,在节节胜利下,努尔哈赤也不免被冲昏了头脑,秉承极大的民族偏见,推行严重的民族歧视制度,在他的治下,数百万辽东汉人横遭杀戮,或被贬为奴隶。
当管辖境内遭逢天灾,粮草不济时,努尔哈赤的选择竟是“杀尽辽东无谷汉人”,就是不从事农耕、为八旗奴仆的汉人皆被他杀尽。因此导致人心大失,后金军被视为恶魔野鬼,所经之处,无不激起广大汉人民众的反抗。
可想而知,如果此后的后金政权一直秉行努尔哈赤的这种凶暴做派,甚至连降伏做顺民的机会都不给汉人留下,那必然处处都遇殊死抵抗,绝无入主中原、君临天下的可能。
当明朝稳定了辽西战局,以辽人守辽土,筑起“关宁防线”,遏止了后金政权的继续侵攻时,又有传奇英雄毛文龙跨海远征,开镇东江,在皮岛收罗逃亡明朝军民,背靠朝鲜建立了反清基地,不时对后金的后方进行侵扰,杀戮其老弱,毁坏其根基。
所以,在韦宝看来,努尔哈赤这等马上英雄不足为惧,努尔哈赤时代,也是自己能从建奴方面最大限度弄来好处的时代。
嗜杀的努尔哈赤也正因为这样,才会在听说复州守将一次性杀了近五千汉奸武装之后,不但没有斥责,反而会持默许态度的原因!在努尔哈赤的眼里,只要是利于巩固统治,死多少人都无所谓!
对于官僚系统来说,吃西瓜只吃尖,吃桃子也只吃尖。最喜欢惠而不费的事,可以白拿;也喜欢好大喜功的事,可以白捞。
没人喜欢出力不讨好的事,容易出事。
这也是韦宝敢于向孙承宗提出放辽东百姓入关,这么‘夸张’的方案。
李成梁之于努尔哈赤,正如唐玄宗、李林甫之于安禄山。
而李成梁之所以可以有努尔哈赤,恰恰是因为明朝官僚机构对此的放任。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
大明的官僚体系已经腐败无脑到了这种地步,都能凭白将野狼养成扑灭自己政权的力量,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李成梁、努尔哈赤能够送钱,这些雇佣官僚才不管钱是怎么来的。
哪怕将来他们会为此家族诛灭,他们也不相信这样的惩罚会真的落到他们头上。何况他们还可以投降。
鲁肃曰: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达成默契,很容易就可以保持东北的稳定。虽然它可能产生的后遗症是惊人的,但腐败的官僚体系不会看以后,他们只管现在,只管为官一任。
如果李成梁真的扶弱抑强,东北可能当时就会陷入大乱!虽然以后可能会好一些。这在官僚集团看来,是给帝国政府找麻烦的行为。
当时帝国的统帅,只能褪化成官僚。所以,才有了王化贞说只要六万大军荡平辽阳,以及以后的原本历史中,袁崇焕说减少一百二十万两白银的军费,可以五年平辽。
只有这种统帅,才会得到官僚集团的喜欢。如果他们天天高呼,必须得十八万军队,才能如何如之何;必须增加多少军费,才能如何如之何,官僚集团肯定会排斥。
0成本,高政绩,听起来很滑稽,却能上下开心。
李成梁当时的玩法,让帝国政府一直不用为东北事务费心。大家自然会支持他。如果李成梁换一种玩法,虽然可能有利于帝国长远的利益,却让帝国政府当时就为东北事务弄得焦头滥额,大家自然会排斥他了。
说到底,大明死在了官僚政治手上。再加上其它因素助攻,再也没有回天之力。让建奴捡了个便宜。
其实也不能全赖到大明头上,当帝国内部稳定繁荣昌盛的时候,这些都不是事情,但是帝国一旦内部出现问题,还拿什么搞平衡?自己力量不足,又如何制约外族?
汉时对付边关就是这一套了,不缺经验,缺的是眼光和手腕。
韦宝不认为自己穿越到眼下这个时期,提前把努尔哈赤扼杀在摇篮中,大明就能怎么怎么样,问题是杀了一个努尔哈赤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努尔哈赤。
实际上在努尔哈赤崛起的这几十年里,明帝国可能已经消灭无数将来会成为统治女真乃至中原的潜在敌人。
结果呢?路线错误才是根本问题,明帝国的政治环境下,女真统一可以说是一个必然。
李成梁,或者说明末未能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实际上也是一种必然。而即使实行抑强扶弱的政策,也是在玩火,长期以往必然还是逃不过被反噬的命运。
萨尔浒之后,辽沈、广宁、宁锦之战时,明帝国配置的资源,都比不萨尔浒少。只是这种锅,全让杨镐背了。总而言之,一切都是杨镐无能的错,与帝国政府毫无关系。
问题是,就明帝国政府那种摊子,谁当统帅也是白搭。
帝国政府处于上升期时,优秀的统帅那是层出不群的。
汉景帝杀了周亚夫,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帝国就是汉景帝这种作法,让帝国一蹶不振了。问题是,没有了周亚夫,怎么了?帝国真不缺这种人。
汉武帝杀了主战的王恢,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滥摊子,人们肯定又会说了,这是敌国的阴谋,总而言之,帝国自毁长城啊。问题是,杀了王恢怎么了?
卫青有个好姐姐,于是当了帝国大军统帅,如果放到明帝国后期那种摊子,人们肯定会说,汉武帝这样用人惟亲,是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用人惟亲怎么了?汉武帝还因为霍去病有个好舅舅,就重用霍去病呢。
在许多眼中,这只能证明汉武帝命好。因为用裙带关系,就能选出历史上最优秀的两个统帅,这恐怕比买彩票中大奖都难。
韦宝却觉得,关键看实力,有实力,怎么玩都叫艺术,没实力,再偶尔有高光表现,都能被骂成渣渣。
就像自己眼前的恩师孙承宗,其实现在日子就很难过,东林党和阉党很难得一条心,就是在孙承宗的问题上,一直攻讦孙承宗,要将老孙赶下台,因为老孙两边的人都不算。
一个彻底官僚化的政府,各级官员都是只考虑眼前,绝不管以后。
李成梁压制辽东靠的是他那8000辽东铁骑,也就是他的私人武装家丁。后期这些辽东铁骑在对日本和土蛮的作战中消耗掉了,他压制努尔哈赤的实力已经没有了。
“恩师,只要您支持我,朝廷方面,我会花银子解决,绝不会有人因为有人义捐粮食给几百万辽民而诟病恩师,这是造化苍生的善举,谁能诟病?至于本地守将,也由学生来打点,我给他们按人头付钱,他们多余的军户,用不上,留着被建奴杀,被建奴抢划算,还是给我这里来换钱划算?”韦宝道。
孙承宗摸了摸胡子,仍然一脸迟疑,暗忖李成梁当初养大了一个努尔哈赤,别再在我孙承宗手上养大你一个小韦宝吧?
孙承宗此时眼中的韦宝,越看越不像是一个少年,倒是像一个妖怪,一个妖孽,一方枭雄。
韦宝被孙承宗看的有点瘆得慌,赔笑道:“恩师,您的看法怎么样?”
孙承宗听韦宝这么问,简直想一个大螺丝敲到韦宝的头上去,暗忖你小子是真敢想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怎么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