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相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读书人都是有师门的。明朝不以言罪人,读书人议论朝政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一听说徐珵要做平凉府院试的主考官,考生们就将徐大人前三代后五代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都查了出来,甚至连当年参加会试时的考卷都抄了一份,细心揣摩他的口味。
不管怎么看,这个徐珵的政治生涯已经完蛋了。就算得了圣旨招还回京,估计也会被打发到一个清水衙门做个闲官。运气好,会被外派去南京当个养老尚书。
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也就是在北京之外,另设南京为陪读。
南京那边依旧有一整套中央机关,只不过,这套班子不管事,通常做为安置即将退休的官员之用。比如某某大人年事已高,气血已衰,按理该回乡休息了。可人家威望高,就这么把他给打发了,情理上说不过去。于是,就升上半级,派去南京。比如你以前是北京户部侍郎,那么就当南京去做户部尚书,算是朝廷对老臣的体恤。
当然,那种难缠的人见人怕之人,或者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也会被弄到江宁去休息,算是体面下台。比如嘉靖年间的大清官海瑞,性格刚直。中央觉得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实在难以对付,就叫他去南京做右都御史,最后老死任上。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王大人的政治生涯大概也会是这个路数,做他的门生,确实是一件叫人无语的事情,将来就算做了官也别指望师门能给予你任何帮助。
一时间,众童生都是唉声叹气。
高文听得心头好笑,暗道:你们现在就开始叹息是不是早了点,首先你得过了院试这一关,做成秀才才好。
没错,平凉府因为经济欠发达,读书人少,县试、府试难度小,只要你进考场,多半是会中的。只不过,到院试这一关,竞争一下子就激烈起来。
据高文所知道,本届平凉府院试朝廷给的生员指标是五十个,而报名参考试的童生有已达惊人的八百。但从比例上来看,不过是十五比一,低于江南地区的二十一比。在江南一带,每场院试考生基本都超过千人,而录取名额也不过比西北多二十人,也就是七十名左右。
可这次院试的考生基数大,难度却是不小。若是掉以轻心,说不好就卷铺盖等明年再来了。
对于高文来说,自己的座师是谁都不重要,反正他只想要个功名防身。只要能中,哪怕座师是一条哈士奇也不打紧。
至于中了秀才,将来的路子该怎么走,他也没想太多。反正是先想办法脱了身上的罪名,至于那件案子该如何着手,现在不是考虑的时候。思虑太多,反影响了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上次府试,就给了他一个血的教训。
高文也附和着众生长吁短叹了半天,接下来,按照士林的规矩,自然是诗酒风流,暴饮暴食。对于文人们的吟风弄月,老实说他并不擅长,到现在甚至连行酒令的规矩也是半通不通。弄巧不如藏拙,遇到会的题目就续上一句,不会的则大大方方端起碗盏自罚一杯。
如此也算快活,正吃得酣畅,就听到一阵楼板响。高文抬头看去,却见一行大约六人走上楼来。
高文他们这群书生人多,雅间挤不下去。又贪大厅堂敞亮透气凉爽,且有街景儿看。所有,两张大圆桌就摆在二楼阑干处。
这六人都做衙役打扮,为首是一老一少。老的那人也看不出年纪,估计五十出头,眼角带着鱼尾纹,一脸的沧桑。古人生活质量不高,老得快。这人的真实年纪说不定还有年轻些。年纪轻的那个衙役大约十九二十,看起来很精神。
这二人都是身材高大健壮,上楼之后,下意识地将目光朝四周一扫,虽然只是一撇,可高文却有种异样的感觉,这两个差役已经将整层楼的所有人都端详得清楚了。再看他们走路,轻捷柔和,仿佛不肯浪费一丝力气。显然这二人是有武艺在身的,还很强。
至于他们身后四人应该是这一老一少的手下,腰上都挂着一口小木牌。
高文眼尖,看得明白,上面霍然刻着“陕西提刑按察使司”八个小字,在小字旁边,则是他们的姓名和身份。
原来是提刑司的捕快,看到这里,高文禁不住心中一跳。要知道,地方上但凡有案,当地的官府自己就可以处置。只有实在办不下来,又或者出了大案要案,需要缉拿凶徒悍匪时,他们才会出动。
这平凉城中到处都是兵,... -->>
在这个世界上,读书人都是有师门的。明朝不以言罪人,读书人议论朝政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一听说徐珵要做平凉府院试的主考官,考生们就将徐大人前三代后五代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都查了出来,甚至连当年参加会试时的考卷都抄了一份,细心揣摩他的口味。
不管怎么看,这个徐珵的政治生涯已经完蛋了。就算得了圣旨招还回京,估计也会被打发到一个清水衙门做个闲官。运气好,会被外派去南京当个养老尚书。
明朝实行的是两京制,也就是在北京之外,另设南京为陪读。
南京那边依旧有一整套中央机关,只不过,这套班子不管事,通常做为安置即将退休的官员之用。比如某某大人年事已高,气血已衰,按理该回乡休息了。可人家威望高,就这么把他给打发了,情理上说不过去。于是,就升上半级,派去南京。比如你以前是北京户部侍郎,那么就当南京去做户部尚书,算是朝廷对老臣的体恤。
当然,那种难缠的人见人怕之人,或者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也会被弄到江宁去休息,算是体面下台。比如嘉靖年间的大清官海瑞,性格刚直。中央觉得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实在难以对付,就叫他去南京做右都御史,最后老死任上。
如果不出意外,这个王大人的政治生涯大概也会是这个路数,做他的门生,确实是一件叫人无语的事情,将来就算做了官也别指望师门能给予你任何帮助。
一时间,众童生都是唉声叹气。
高文听得心头好笑,暗道:你们现在就开始叹息是不是早了点,首先你得过了院试这一关,做成秀才才好。
没错,平凉府因为经济欠发达,读书人少,县试、府试难度小,只要你进考场,多半是会中的。只不过,到院试这一关,竞争一下子就激烈起来。
据高文所知道,本届平凉府院试朝廷给的生员指标是五十个,而报名参考试的童生有已达惊人的八百。但从比例上来看,不过是十五比一,低于江南地区的二十一比。在江南一带,每场院试考生基本都超过千人,而录取名额也不过比西北多二十人,也就是七十名左右。
可这次院试的考生基数大,难度却是不小。若是掉以轻心,说不好就卷铺盖等明年再来了。
对于高文来说,自己的座师是谁都不重要,反正他只想要个功名防身。只要能中,哪怕座师是一条哈士奇也不打紧。
至于中了秀才,将来的路子该怎么走,他也没想太多。反正是先想办法脱了身上的罪名,至于那件案子该如何着手,现在不是考虑的时候。思虑太多,反影响了自己在考场上的发挥。上次府试,就给了他一个血的教训。
高文也附和着众生长吁短叹了半天,接下来,按照士林的规矩,自然是诗酒风流,暴饮暴食。对于文人们的吟风弄月,老实说他并不擅长,到现在甚至连行酒令的规矩也是半通不通。弄巧不如藏拙,遇到会的题目就续上一句,不会的则大大方方端起碗盏自罚一杯。
如此也算快活,正吃得酣畅,就听到一阵楼板响。高文抬头看去,却见一行大约六人走上楼来。
高文他们这群书生人多,雅间挤不下去。又贪大厅堂敞亮透气凉爽,且有街景儿看。所有,两张大圆桌就摆在二楼阑干处。
这六人都做衙役打扮,为首是一老一少。老的那人也看不出年纪,估计五十出头,眼角带着鱼尾纹,一脸的沧桑。古人生活质量不高,老得快。这人的真实年纪说不定还有年轻些。年纪轻的那个衙役大约十九二十,看起来很精神。
这二人都是身材高大健壮,上楼之后,下意识地将目光朝四周一扫,虽然只是一撇,可高文却有种异样的感觉,这两个差役已经将整层楼的所有人都端详得清楚了。再看他们走路,轻捷柔和,仿佛不肯浪费一丝力气。显然这二人是有武艺在身的,还很强。
至于他们身后四人应该是这一老一少的手下,腰上都挂着一口小木牌。
高文眼尖,看得明白,上面霍然刻着“陕西提刑按察使司”八个小字,在小字旁边,则是他们的姓名和身份。
原来是提刑司的捕快,看到这里,高文禁不住心中一跳。要知道,地方上但凡有案,当地的官府自己就可以处置。只有实在办不下来,又或者出了大案要案,需要缉拿凶徒悍匪时,他们才会出动。
这平凉城中到处都是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