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帝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修补边墙的材料不足,卫中指挥正发愁。
看到缺损一大片,像是被巨兽咬开豁口的墙垣,杨瓒提笔写下一封书信,请引路的文吏送至指挥处。
得信不久,郭指挥亲自来见,当面向杨瓒道谢。
“指挥使万万不可!”
怀来卫指挥使是正三品,杨瓒仅是正五品。即便翰林清贵,文官地位高于武官,品级也相差太多。
真受了对方的礼,说不得又是一桩把柄。
“杨侍读雪中送炭,本官实不知当如何感谢。”郭指挥使道,“杨侍读回京之后,可持本官名帖至武定侯府,事无大小,必不推辞。”
“下官愚钝,敢问武定侯同指挥是?”
“郭亮是我大哥。”
郭指挥使爽朗一笑,用力拍了拍杨瓒的背,告辞离去,连夜安排人铲雪堆砌,浇水铸墙。
房门关上,杨瓒反手揉着肩背,一阵呲牙咧嘴。看着-强--塞--到手里的名帖,唯有苦笑。
武将粗莽,不谙心机?
当真的话,早晚都会倒大霉。
郭牧此举,的确是为了感谢,然也在无形之中,将他同武定侯府“联系”起来。
收起名帖,杨瓒有些后悔,自己干嘛要多此一举。
与之相对,郭牧则是心情大好。
文官不屑同锦衣卫相交,多认为杨瓒甘同鹰犬为伍,实是离-经-叛-道。武官却没那么多忌讳。
锦衣卫属天子亲军,亦归武官体系。
自国朝开立,南北镇抚司之内,上自指挥同知,下至千户百户,多出自勋贵功臣之家。早些年,郭牧也曾在锦衣卫中“挂-职”。
难得有文官愿意同武臣结交,又是天子亲信之人,机会送上门,不赶紧抓紧,还要往外推不成?
“来人,铲雪担水!”
心情好,声音自然轻快。
“想当年,仁宗皇帝守卫北平,城头泼水,结冰成墙,挡住几十万大军。我等仿效而行,铸成冰墙,鞑子有三头六臂也休想冲破!”
“是!”
“指挥英明!”
同知佥事分头行事,千户百户撸起袖子,和兵卒一起挥舞铁铲,堆雪成墙。
卫中将官彻夜未眠,点燃火把,推雪担水,忙得热火朝天。
缺口之外,多处土墙砖墙都结成厚冰,火光照耀之下,光滑如镜,以弓箭试射,屡屡滑落,刀劈斧砍,只留下几道浅浅白痕。
“好!”
郭牧亲自提起一桶冰水,从墙面浇下。其后交由同知和佥事指挥,自顾返回军帐,提笔写下几封短信,唤来亲卫,连夜送出。
“此信送入京,交给我大哥。”
“是!”
亲卫飞身上马,一人向南,余下四散,多往附近卫所飞驰而去。
清晨时分,大雪方止。
彤云散去,天空初晴,现出一片湛蓝。
难得一夜好眠,杨瓒走出房门,精神格外的好。深深吸气,凉意从喉咙流入肺部,激灵灵打个寒颤,只觉得通体舒畅,没有任何不适。
文吏亲自送来热水饭食,感谢杨瓒出计,帮卫所度过难关。
“只是仿前人之举,这般过誉,杨某实是惭愧。”
用过茶饭,趁天气好,杨瓒向郭指挥告辞,套马上车,继续前行。
离开卫所时,杨瓒推开车窗,向远处眺望。
苍茫大地,银装素裹。
城头之上,赤-红-烈烈。
空旷的北疆大地,明军的卫所仿佛一座座-孤-岛,矗立在冰天雪地中,守卫着广阔的疆域,天下万民。
寒风呼啸,仿佛战场的号角,苍劲古老,亘古悠然。
实耶,梦耶?
“杨老爷?”
“走吧。”
收回视线,合上车窗。杨瓒靠向车壁,再不多言。
弘治十八年,十二月已未,杨瓒离京第七日,仁寿宫发下懿旨,先时迎进宫的十二名美人,八人受册为才人选侍,分入长春、万春两宫。
余下四人将由太皇太后亲自教导,择最优者为后,余者将为妃选,封号等级最低也会为嫔。
朱厚照忙于政事,按时去两宫问安,并不会多留。
美人恩重,奈何天子无心,多数都将落空。
因杨瓒不在,弘文馆讲习由谢丕顾晣臣轮替。有朝臣上言,再选贤德饱学之士入弘文馆。
无论上疏的是谁,朱厚照一律驳回。
“弘文馆之事乃先皇所定,不可轻改。”
几次之后,群臣也品过味道。
杨侍读圣心之隆,的确非一般。
又两日,户部上言,军饷不可拖延,灾民赈济亦不可迟缓,请发太仓银。
“三十万两银,十万充作军银,余下换得粮米,尽发州县。”
“凡官衙赈济,饭中不杂陈米,粥中立筷不倒!”
敕令发下,朱厚照仍不放心,令各地镇守太监和锦衣卫镇抚严查,凡有官员阴奉阳违,贪墨灾银,必解至京城,严惩不贷!
圣旨以密令发出,仍未能瞒过朝中。
只因敕令下发两日,既有锦衣卫密报,通州官员贪墨灾银,已拿下首犯及从犯六人,不日押往京城。
囚车进京,群臣哗然。
联系前朝旧例,刘健谢迁同样皱眉。独李东阳不动声色,更劝刘健两人,此乃天子之令,就长远来看,未必是坏事。无需急着上疏反驳,看看再论。
刘健谢迁被劝住,不代表他人会保持沉默。
两京言官的讽谏直言,雪花般飞入内阁,递送至乾清宫。
“前朝有例,授内官以权,必数兴罪恶。许锦衣卫以刑罚,必早冤案。”
“陛下践祚之初,诏查守备内官不法,严束锦衣卫之权。今诏墨未干,竟至复起,何以大信天下!”
“乞圣命如故,严束厂卫,务授权柄,以致欺瞒圣意,妄造冤案!”
天子没有表态,上言一封比一封严厉。
都察院中,戴珊已卒,史琳重病不起,吏部请迁刑部左侍郎屠勋为都御使,天子准奏。
屠勋上任之初,既表明态度。
不和言官站到一处,也不赞同天子之举。
“官员确有其罪,应交刑部大理寺严查。厂卫肆意弄权,超于法外,不奉严律,恐酿成大祸!”
简言之,抓人可以,当由刑部大理寺派人。
没有真凭实据,锦衣卫和东厂胡乱抓人,随意株连,置国法明律于何地?
如有官官相护,锦衣卫可发驾帖。但在那之前,必须依律法办事。否则,还设立刑部大理寺做什么?
屠勋的意见十分中肯,的确是为天子考虑。可惜,尚没说动天子,先被他人曲解,归入讽谏的直言,和骂厂卫的上疏捏在一处,奏于早朝。
听着言官一句句昏庸无道、纵容奸邪、祸起之兆,朱厚照仅有的一点耐心,也被消耗殆尽。
杨侍读不在,天子犯熊,没人能想到“怀柔”。
统一的认知,天子不“悔悟”,上言必须更加强硬!
同不让步的结果,朱厚照彻底爆发,李东阳都劝不住,直接上了廷杖,将骂得最凶的数人下狱抄家。
要证据?
好,朕给你!
查抄出的银两,摆到朝堂之上,众人皆默,嘿然不语。
短短几日,天子同朝臣针锋相对。看似略胜一筹,实则两败俱伤。
天子恼怒,信不过朝中,更视内官近侍为心腹。群臣再度对天子失望,只觉得天子年少,听信贱谗,重用厂卫,后患无穷。
矛盾愈演愈烈时,刘瑾终于逮住机会,趁张永谷大用至腾骧四卫查点人员名册,凑到朱厚照跟前,舌灿莲花,终于得了天子一个笑脸。
丘聚高凤翔看得皱眉,终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刘瑾在天子面前讨好,恨得牙痒。
十二月末,用了比预期多出一倍的时间,杨瓒一行终于抵达涿鹿县。
走下马车,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街景,望着得到消息,前来迎接的族人,杨瓒张开嘴,却说不出一个字。
直到一名鬓角斑白的男子走到面前,道一声“四郎”,忽感眼眶刺痛,回过神时,已跪倒在地。
“爹,四郎……回来了!”
,修补边墙的材料不足,卫中指挥正发愁。
看到缺损一大片,像是被巨兽咬开豁口的墙垣,杨瓒提笔写下一封书信,请引路的文吏送至指挥处。
得信不久,郭指挥亲自来见,当面向杨瓒道谢。
“指挥使万万不可!”
怀来卫指挥使是正三品,杨瓒仅是正五品。即便翰林清贵,文官地位高于武官,品级也相差太多。
真受了对方的礼,说不得又是一桩把柄。
“杨侍读雪中送炭,本官实不知当如何感谢。”郭指挥使道,“杨侍读回京之后,可持本官名帖至武定侯府,事无大小,必不推辞。”
“下官愚钝,敢问武定侯同指挥是?”
“郭亮是我大哥。”
郭指挥使爽朗一笑,用力拍了拍杨瓒的背,告辞离去,连夜安排人铲雪堆砌,浇水铸墙。
房门关上,杨瓒反手揉着肩背,一阵呲牙咧嘴。看着-强--塞--到手里的名帖,唯有苦笑。
武将粗莽,不谙心机?
当真的话,早晚都会倒大霉。
郭牧此举,的确是为了感谢,然也在无形之中,将他同武定侯府“联系”起来。
收起名帖,杨瓒有些后悔,自己干嘛要多此一举。
与之相对,郭牧则是心情大好。
文官不屑同锦衣卫相交,多认为杨瓒甘同鹰犬为伍,实是离-经-叛-道。武官却没那么多忌讳。
锦衣卫属天子亲军,亦归武官体系。
自国朝开立,南北镇抚司之内,上自指挥同知,下至千户百户,多出自勋贵功臣之家。早些年,郭牧也曾在锦衣卫中“挂-职”。
难得有文官愿意同武臣结交,又是天子亲信之人,机会送上门,不赶紧抓紧,还要往外推不成?
“来人,铲雪担水!”
心情好,声音自然轻快。
“想当年,仁宗皇帝守卫北平,城头泼水,结冰成墙,挡住几十万大军。我等仿效而行,铸成冰墙,鞑子有三头六臂也休想冲破!”
“是!”
“指挥英明!”
同知佥事分头行事,千户百户撸起袖子,和兵卒一起挥舞铁铲,堆雪成墙。
卫中将官彻夜未眠,点燃火把,推雪担水,忙得热火朝天。
缺口之外,多处土墙砖墙都结成厚冰,火光照耀之下,光滑如镜,以弓箭试射,屡屡滑落,刀劈斧砍,只留下几道浅浅白痕。
“好!”
郭牧亲自提起一桶冰水,从墙面浇下。其后交由同知和佥事指挥,自顾返回军帐,提笔写下几封短信,唤来亲卫,连夜送出。
“此信送入京,交给我大哥。”
“是!”
亲卫飞身上马,一人向南,余下四散,多往附近卫所飞驰而去。
清晨时分,大雪方止。
彤云散去,天空初晴,现出一片湛蓝。
难得一夜好眠,杨瓒走出房门,精神格外的好。深深吸气,凉意从喉咙流入肺部,激灵灵打个寒颤,只觉得通体舒畅,没有任何不适。
文吏亲自送来热水饭食,感谢杨瓒出计,帮卫所度过难关。
“只是仿前人之举,这般过誉,杨某实是惭愧。”
用过茶饭,趁天气好,杨瓒向郭指挥告辞,套马上车,继续前行。
离开卫所时,杨瓒推开车窗,向远处眺望。
苍茫大地,银装素裹。
城头之上,赤-红-烈烈。
空旷的北疆大地,明军的卫所仿佛一座座-孤-岛,矗立在冰天雪地中,守卫着广阔的疆域,天下万民。
寒风呼啸,仿佛战场的号角,苍劲古老,亘古悠然。
实耶,梦耶?
“杨老爷?”
“走吧。”
收回视线,合上车窗。杨瓒靠向车壁,再不多言。
弘治十八年,十二月已未,杨瓒离京第七日,仁寿宫发下懿旨,先时迎进宫的十二名美人,八人受册为才人选侍,分入长春、万春两宫。
余下四人将由太皇太后亲自教导,择最优者为后,余者将为妃选,封号等级最低也会为嫔。
朱厚照忙于政事,按时去两宫问安,并不会多留。
美人恩重,奈何天子无心,多数都将落空。
因杨瓒不在,弘文馆讲习由谢丕顾晣臣轮替。有朝臣上言,再选贤德饱学之士入弘文馆。
无论上疏的是谁,朱厚照一律驳回。
“弘文馆之事乃先皇所定,不可轻改。”
几次之后,群臣也品过味道。
杨侍读圣心之隆,的确非一般。
又两日,户部上言,军饷不可拖延,灾民赈济亦不可迟缓,请发太仓银。
“三十万两银,十万充作军银,余下换得粮米,尽发州县。”
“凡官衙赈济,饭中不杂陈米,粥中立筷不倒!”
敕令发下,朱厚照仍不放心,令各地镇守太监和锦衣卫镇抚严查,凡有官员阴奉阳违,贪墨灾银,必解至京城,严惩不贷!
圣旨以密令发出,仍未能瞒过朝中。
只因敕令下发两日,既有锦衣卫密报,通州官员贪墨灾银,已拿下首犯及从犯六人,不日押往京城。
囚车进京,群臣哗然。
联系前朝旧例,刘健谢迁同样皱眉。独李东阳不动声色,更劝刘健两人,此乃天子之令,就长远来看,未必是坏事。无需急着上疏反驳,看看再论。
刘健谢迁被劝住,不代表他人会保持沉默。
两京言官的讽谏直言,雪花般飞入内阁,递送至乾清宫。
“前朝有例,授内官以权,必数兴罪恶。许锦衣卫以刑罚,必早冤案。”
“陛下践祚之初,诏查守备内官不法,严束锦衣卫之权。今诏墨未干,竟至复起,何以大信天下!”
“乞圣命如故,严束厂卫,务授权柄,以致欺瞒圣意,妄造冤案!”
天子没有表态,上言一封比一封严厉。
都察院中,戴珊已卒,史琳重病不起,吏部请迁刑部左侍郎屠勋为都御使,天子准奏。
屠勋上任之初,既表明态度。
不和言官站到一处,也不赞同天子之举。
“官员确有其罪,应交刑部大理寺严查。厂卫肆意弄权,超于法外,不奉严律,恐酿成大祸!”
简言之,抓人可以,当由刑部大理寺派人。
没有真凭实据,锦衣卫和东厂胡乱抓人,随意株连,置国法明律于何地?
如有官官相护,锦衣卫可发驾帖。但在那之前,必须依律法办事。否则,还设立刑部大理寺做什么?
屠勋的意见十分中肯,的确是为天子考虑。可惜,尚没说动天子,先被他人曲解,归入讽谏的直言,和骂厂卫的上疏捏在一处,奏于早朝。
听着言官一句句昏庸无道、纵容奸邪、祸起之兆,朱厚照仅有的一点耐心,也被消耗殆尽。
杨侍读不在,天子犯熊,没人能想到“怀柔”。
统一的认知,天子不“悔悟”,上言必须更加强硬!
同不让步的结果,朱厚照彻底爆发,李东阳都劝不住,直接上了廷杖,将骂得最凶的数人下狱抄家。
要证据?
好,朕给你!
查抄出的银两,摆到朝堂之上,众人皆默,嘿然不语。
短短几日,天子同朝臣针锋相对。看似略胜一筹,实则两败俱伤。
天子恼怒,信不过朝中,更视内官近侍为心腹。群臣再度对天子失望,只觉得天子年少,听信贱谗,重用厂卫,后患无穷。
矛盾愈演愈烈时,刘瑾终于逮住机会,趁张永谷大用至腾骧四卫查点人员名册,凑到朱厚照跟前,舌灿莲花,终于得了天子一个笑脸。
丘聚高凤翔看得皱眉,终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刘瑾在天子面前讨好,恨得牙痒。
十二月末,用了比预期多出一倍的时间,杨瓒一行终于抵达涿鹿县。
走下马车,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街景,望着得到消息,前来迎接的族人,杨瓒张开嘴,却说不出一个字。
直到一名鬓角斑白的男子走到面前,道一声“四郎”,忽感眼眶刺痛,回过神时,已跪倒在地。
“爹,四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