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三国最强特种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358章 话术
胡昭在洛阳隐居,却并非不问世事,也了解外界的消息。他知道刘枭很年轻,但此刻真正见到了刘枭,还是难免有些惊讶。
不过刘枭登基后,早已经蓄须。尤其是他身居高位,一言九鼎,居移气、养移体,身上早有了上位者的威严。虽然年轻,却气度俨然。
胡昭打起精神,进入殿内后,揖首行礼道:“草民胡昭,拜见陛下。”
刘枭道:“赐座!”
“谢陛下。”
胡昭道谢,在殿内落座。
不等刘枭开口,胡昭率先就说道:“草民前些日子,收到犬子胡纂来信,提及陛下征伐陈仓县樊稠后,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担任陈仓县的县令。陛下恩重,草民代犬子谢过陛下。”
这是拉近双方关系的话。
如果刘枭在陈仓县时,没有询问关于胡纂的事情,也不清楚胡纂是胡昭的儿子,胡昭就不会主动提及胡纂的事情,因为刘枭未必清楚胡昭和胡纂的关系。
然而胡纂的来信中,详细说了刘枭询问过胡纂家里的情况,也说了刘枭对胡纂的安排,而后刘枭就征召他入朝,显然刘枭清楚胡纂和胡昭的关系。
故而,胡昭一开场,就用胡纂作为楔子引入。
刘枭接过话,赞许道:“胡纂品行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有能力、有干劲,是一个好官。偌大一个陈仓县,上上下下都是贪官污吏,唯独他洁身自好,这很是不凡。这也证明,孔明先生家风纯正,教导得好。”
胡昭道:“陛下谬赞了,犬子年轻冲动,还需要磨砺。”
刘枭道:“的确尚需磨砺,否则,朕已经将他调入朝中为官。让他治理地方,积攒经验,以便于将来能重用。”
胡昭心中为胡纂高兴,说道:“陛下看重,是犬子的福分。草民的这个儿子,自幼跟在草民的身边读书学习,进步很快,也颇有天分。”
“只是他却没有学到草民淡泊名利的心思,反倒是一心入世,想入仕为官。草民和犬子两人,一正一反。草民好清静,喜欢隐居山野,不问世事。而犬子则喜欢喧嚣热闹之地,喜欢在尘世中折腾,真是父子不像。”
胡昭感慨一番,却也在察言观色,观察刘枭的神态变化。
刘枭心中却是暗道胡昭狡猾,因为胡昭刚才的一番话,开始步入正题了。胡昭通过谈论胡纂的事情,表明他的志向是淡泊名利,不愿意入仕为官,这是从侧面旁敲侧击。
这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刘枭打起精神,却是斗志昂扬。
后世太祖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和胡昭交谈,处处交锋,也有些意思,他不能被胡昭给忽悠了。
刘枭反问道:“《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生通读经典,当知此话。先生明明有能力,为什么却甘愿隐于乡野,不问世事呢?”
胡昭瞳孔一缩,神情凝重。
他知道关键来了。
此行能否顺利的脱身返回洛阳,继续隐居,就看这次能否游说成功。只要把刘枭说服,他就能全身而退,不必留在庙堂之上。
胡昭收敛心思,清理好思绪,缓缓说道:“陛下高看草民了,草民在乡野之间,虽说略有名望,但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好友的吹捧;另一方面,则是门下的弟子鼓噪声势,所以草民才略有薄名。”
“实际上,草民一介书生,肩不能抬、手不能提,是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
“论治国之道,草民一窍不通,甚至连儿子都比不了,因为草民连县尉、县丞... -->>
第358章 话术
胡昭在洛阳隐居,却并非不问世事,也了解外界的消息。他知道刘枭很年轻,但此刻真正见到了刘枭,还是难免有些惊讶。
不过刘枭登基后,早已经蓄须。尤其是他身居高位,一言九鼎,居移气、养移体,身上早有了上位者的威严。虽然年轻,却气度俨然。
胡昭打起精神,进入殿内后,揖首行礼道:“草民胡昭,拜见陛下。”
刘枭道:“赐座!”
“谢陛下。”
胡昭道谢,在殿内落座。
不等刘枭开口,胡昭率先就说道:“草民前些日子,收到犬子胡纂来信,提及陛下征伐陈仓县樊稠后,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担任陈仓县的县令。陛下恩重,草民代犬子谢过陛下。”
这是拉近双方关系的话。
如果刘枭在陈仓县时,没有询问关于胡纂的事情,也不清楚胡纂是胡昭的儿子,胡昭就不会主动提及胡纂的事情,因为刘枭未必清楚胡昭和胡纂的关系。
然而胡纂的来信中,详细说了刘枭询问过胡纂家里的情况,也说了刘枭对胡纂的安排,而后刘枭就征召他入朝,显然刘枭清楚胡纂和胡昭的关系。
故而,胡昭一开场,就用胡纂作为楔子引入。
刘枭接过话,赞许道:“胡纂品行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有能力、有干劲,是一个好官。偌大一个陈仓县,上上下下都是贪官污吏,唯独他洁身自好,这很是不凡。这也证明,孔明先生家风纯正,教导得好。”
胡昭道:“陛下谬赞了,犬子年轻冲动,还需要磨砺。”
刘枭道:“的确尚需磨砺,否则,朕已经将他调入朝中为官。让他治理地方,积攒经验,以便于将来能重用。”
胡昭心中为胡纂高兴,说道:“陛下看重,是犬子的福分。草民的这个儿子,自幼跟在草民的身边读书学习,进步很快,也颇有天分。”
“只是他却没有学到草民淡泊名利的心思,反倒是一心入世,想入仕为官。草民和犬子两人,一正一反。草民好清静,喜欢隐居山野,不问世事。而犬子则喜欢喧嚣热闹之地,喜欢在尘世中折腾,真是父子不像。”
胡昭感慨一番,却也在察言观色,观察刘枭的神态变化。
刘枭心中却是暗道胡昭狡猾,因为胡昭刚才的一番话,开始步入正题了。胡昭通过谈论胡纂的事情,表明他的志向是淡泊名利,不愿意入仕为官,这是从侧面旁敲侧击。
这是个极为聪明的人。
刘枭打起精神,却是斗志昂扬。
后世太祖曾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和胡昭交谈,处处交锋,也有些意思,他不能被胡昭给忽悠了。
刘枭反问道:“《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生通读经典,当知此话。先生明明有能力,为什么却甘愿隐于乡野,不问世事呢?”
胡昭瞳孔一缩,神情凝重。
他知道关键来了。
此行能否顺利的脱身返回洛阳,继续隐居,就看这次能否游说成功。只要把刘枭说服,他就能全身而退,不必留在庙堂之上。
胡昭收敛心思,清理好思绪,缓缓说道:“陛下高看草民了,草民在乡野之间,虽说略有名望,但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好友的吹捧;另一方面,则是门下的弟子鼓噪声势,所以草民才略有薄名。”
“实际上,草民一介书生,肩不能抬、手不能提,是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
“论治国之道,草民一窍不通,甚至连儿子都比不了,因为草民连县尉、县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