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八十八章 老姜嫩葱
“回禀皇祖父,父亲身体不好,我这段时间是时常去探望他。”
李豫小心翼翼地回答,事实上他们父子就这个问题已经商量了不下十次,圣上问这个问题是他该怎么回答,一种方案就是已经近一年没有见面了,思念父亲,因不得圣谕而不敢妄自去探望,这是最好的答辞,但这样未必瞒得过那些常驻王府的宦官,中官的新总管鱼朝恩不会帮他们隐瞒事实,所以风险太大,李亨父子便退而求其次,打人情牌,先点出身体不好,再用含糊的词汇‘时常’,就很难明确是天天,还是三天一次,还是每旬一次,甚至每月一次,这样便可以有缓和的余地,所以当李豫说出这个答案时,他看见李隆遇眼中的目光还是保持着温和,他便知道自己的答案对了,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李隆基点了点头,现在他并不是很看重李亨了,他已经决定放弃李亨,那李亨便是一个普通的亲王,只是他的儿子,棣王事件后,李隆基尤其看重子孙们对自己的诚实度,所以长孙去探望从前的东宫太子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长孙会不会也对自己说谎,他事先已经从宦官手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皇长孙这一个多月来几乎是天天去探望父亲,尽管不知道他们谈什么,但每次都在一刻钟以上,所以他很担心自己看中的皇长孙也对自己说谎,万幸的是没有,皇长孙没有对自己说谎,他这一年来,是每旬去一次,只有最近一个月他才天天去,而且最近一个月里亨的身体确实不好。
这个答案让李隆基很满意,长孙以孝为先,而诚实稳重更让他满意,这确实是一个最合格的皇位继承者,李隆基做出皇长孙继位的决定并非偶然,他已经观察了两年,最初他看中的是颖王,但观察半年后,他便发现颖王有遇事冲动的弱点,这不是帝王应有的品格,他便放弃了颖王,继而是棣王,棣王是四子,从长幼排序来看,他比较合适,可是河南旱灾引发土地兼并事件后,李庆安弹劾庆王、崔翘两人,李隆基立刻派出心腹宦官去秘密核查,不料却拔出萝卜带出泥,宦官竟查出棣王也在陈留及荥阳一带圈地近五万亩,这令李隆基极为震怒,庆王的贪婪是浮在水面上,一眼便看得出来,而棣王的贪婪却是隐藏得更深,这样的人心机可怕,如果自己还能再继续在坐皇位十年,他能忍得下去吗?
正是从棣王心机使李隆基终于决定放弃子辈,而把目标转向孙辈,让孙辈继承王位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就是他李隆基能够平平安安坐完皇位,这是李隆基忌讳了几十年的大问题,他在皇位上呆的时间太长了,已经四十年,他还想再坐二十年,这样一来,等他退位时,他的儿子都已近花甲,哪个儿子能忍得下去?李隆基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每隔十几年换一个太子,先是在开元二十五年时除掉了不耐烦的太子瑛,又在十几年后再次废掉太子亨,但这样频繁换太子的后果李隆基也知道,所以立孙辈为储君,便可使他担忧了几十年矛盾迎刃而解。
立孙辈为太孙,李隆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长孙李俶,这是他最喜爱的孙子,在很大程度上,他其实就是为了这个长孙而立资质平庸的三子亨为太子,最后让大唐皇位能落在长孙的手中,现在既然不考虑儿子,而李隆基目光自然就锁定在长孙的身上,而且他当初废太子的理由现在看起来是个冤案,是他的长子琮和他的情妇虢国夫人联合下套,所以他对三子亨也有一种内疚感,立他的儿子为储君,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诸般因素综合考虑,使李隆基最终确立了皇长孙继承大统的方案,今天上午,他突然在大朝上宣布了这个方案。
李隆基望着自己这个生机勃勃的长孙,心中充满了欣慰,在他的潜意识中,他已经无力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正好让自己年富力强的孙子来接手解决这个问题。
“孙儿,今天祖父已经在大朝中宣布你为储君,虽然事先没有和你商议,但祖父希望你不要因此惊慌失措,或者得意忘形,祖父希望你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看待此事。”
李隆基的语气很温和,这和与他儿子说话时的态度完全不同,他打心眼里喜欢和信任自己的孙子,他不想让自己的严厉吓坏了孙子,他此刻就像一个坐在大树下给孙子讲故事的慈祥的祖父。
“孙儿不会得意忘形,孙儿只觉得肩头的担子很重,孙儿会更加努力读书,让自己能负担起皇祖父的重托。”
李隆基点点头道:“读书是有必要,但也不能一味读书,朕会逐渐下放一些权力给你,让你尽早地处理政务,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朕不会像对从前你父亲那样束缚你,你可以结交百官,建立自己的势力,为你将来的继承做准备。”
应该说这是李隆基破天荒的决定,他从前对两任太子都是百般限制,唯恐他们掌权,说到底还是怕儿子权势过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但对孙子他却没有这个顾忌,他完全可以放手让他去做事,即使做错了,他也能替他挽回,或许这就是隔代继承的好处,父子是天敌,祖孙却不是,另一方面李隆基也有私心,他实在倦于政务,可又不放心杨国忠的能力,让孙子开始处理政务,既可替他分忧,也能制衡杨国忠一党独大。
李隆基一边说,一边注视着李豫的神情,他今天是把李豫找来长谈,就是不想李豫有过多的负担,这时他见孙子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忧虑,便问道:“孙儿有什么担忧,可以说出来!”
李豫嘴唇动了动,他忽然跪了下来,道:“皇祖父,孙儿着实忧虑土地兼并,孙儿这几个月曾几次去关中考察,发现土地兼并十分严重,七成农民已无土地,孙儿认为若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土地兼并,孙儿担心我大唐危矣!”
这并不是李豫的一时冲动,他早在几年前便知道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大唐的毒瘤,而且愈演愈烈,大量国戚,权贵重臣都有侵占土地的事实,权势大的拒不交赋,权势小的则将租赋转嫁给佃农,高昂的租赋使大量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稍有天灾便会出现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若再不遏制土地兼并,大唐必将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从而动摇到李氏江山的统治,李豫为此忧心忡忡,今天他便趁这个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想得到皇祖父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土地兼并。
李隆基依然在不紧不慢地喝他的参茶,土地问题的严重性,他何尝不知,他为此已经几次下诏,严禁土地兼并,可并没有任何效果,土地兼并牵涉到大唐上上下下几乎所有权贵的利益,甚至他李隆基不也拥有数万顷的皇庄吗?这个问题他不敢动,一动则牵涉全局,他只有寄希望于自己的继任者来解决这个问题,长孙李豫能提出要解决土地兼并的危机,着实令他感到欣慰,但李隆基并不认可长孙的方法,他太急了一点,甚至有点轻率,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当然这因为是孙子有锐劲、年轻气盛,可让孙子明白他的处境,却是自己的责任。
李隆基放下茶碗,便缓缓道:“孙儿想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朕理解,也支持你,但朕也要告诉你,如果你现在就着手解决土地兼并,你将来会坐不稳皇位,你明白吗?”
李豫没有想到祖父会这样回答,他一时沉默了,李隆基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朕不想解决土地问题吗?可是难啊!这已经不是个别官僚贪渎土地,如果是个别官僚贪腐,很好办!杀... -->>
第二百八十八章 老姜嫩葱
“回禀皇祖父,父亲身体不好,我这段时间是时常去探望他。”
李豫小心翼翼地回答,事实上他们父子就这个问题已经商量了不下十次,圣上问这个问题是他该怎么回答,一种方案就是已经近一年没有见面了,思念父亲,因不得圣谕而不敢妄自去探望,这是最好的答辞,但这样未必瞒得过那些常驻王府的宦官,中官的新总管鱼朝恩不会帮他们隐瞒事实,所以风险太大,李亨父子便退而求其次,打人情牌,先点出身体不好,再用含糊的词汇‘时常’,就很难明确是天天,还是三天一次,还是每旬一次,甚至每月一次,这样便可以有缓和的余地,所以当李豫说出这个答案时,他看见李隆遇眼中的目光还是保持着温和,他便知道自己的答案对了,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李隆基点了点头,现在他并不是很看重李亨了,他已经决定放弃李亨,那李亨便是一个普通的亲王,只是他的儿子,棣王事件后,李隆基尤其看重子孙们对自己的诚实度,所以长孙去探望从前的东宫太子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长孙会不会也对自己说谎,他事先已经从宦官手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皇长孙这一个多月来几乎是天天去探望父亲,尽管不知道他们谈什么,但每次都在一刻钟以上,所以他很担心自己看中的皇长孙也对自己说谎,万幸的是没有,皇长孙没有对自己说谎,他这一年来,是每旬去一次,只有最近一个月他才天天去,而且最近一个月里亨的身体确实不好。
这个答案让李隆基很满意,长孙以孝为先,而诚实稳重更让他满意,这确实是一个最合格的皇位继承者,李隆基做出皇长孙继位的决定并非偶然,他已经观察了两年,最初他看中的是颖王,但观察半年后,他便发现颖王有遇事冲动的弱点,这不是帝王应有的品格,他便放弃了颖王,继而是棣王,棣王是四子,从长幼排序来看,他比较合适,可是河南旱灾引发土地兼并事件后,李庆安弹劾庆王、崔翘两人,李隆基立刻派出心腹宦官去秘密核查,不料却拔出萝卜带出泥,宦官竟查出棣王也在陈留及荥阳一带圈地近五万亩,这令李隆基极为震怒,庆王的贪婪是浮在水面上,一眼便看得出来,而棣王的贪婪却是隐藏得更深,这样的人心机可怕,如果自己还能再继续在坐皇位十年,他能忍得下去吗?
正是从棣王心机使李隆基终于决定放弃子辈,而把目标转向孙辈,让孙辈继承王位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就是他李隆基能够平平安安坐完皇位,这是李隆基忌讳了几十年的大问题,他在皇位上呆的时间太长了,已经四十年,他还想再坐二十年,这样一来,等他退位时,他的儿子都已近花甲,哪个儿子能忍得下去?李隆基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每隔十几年换一个太子,先是在开元二十五年时除掉了不耐烦的太子瑛,又在十几年后再次废掉太子亨,但这样频繁换太子的后果李隆基也知道,所以立孙辈为储君,便可使他担忧了几十年矛盾迎刃而解。
立孙辈为太孙,李隆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长孙李俶,这是他最喜爱的孙子,在很大程度上,他其实就是为了这个长孙而立资质平庸的三子亨为太子,最后让大唐皇位能落在长孙的手中,现在既然不考虑儿子,而李隆基目光自然就锁定在长孙的身上,而且他当初废太子的理由现在看起来是个冤案,是他的长子琮和他的情妇虢国夫人联合下套,所以他对三子亨也有一种内疚感,立他的儿子为储君,也算是对他的补偿。
诸般因素综合考虑,使李隆基最终确立了皇长孙继承大统的方案,今天上午,他突然在大朝上宣布了这个方案。
李隆基望着自己这个生机勃勃的长孙,心中充满了欣慰,在他的潜意识中,他已经无力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正好让自己年富力强的孙子来接手解决这个问题。
“孙儿,今天祖父已经在大朝中宣布你为储君,虽然事先没有和你商议,但祖父希望你不要因此惊慌失措,或者得意忘形,祖父希望你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冷静看待此事。”
李隆基的语气很温和,这和与他儿子说话时的态度完全不同,他打心眼里喜欢和信任自己的孙子,他不想让自己的严厉吓坏了孙子,他此刻就像一个坐在大树下给孙子讲故事的慈祥的祖父。
“孙儿不会得意忘形,孙儿只觉得肩头的担子很重,孙儿会更加努力读书,让自己能负担起皇祖父的重托。”
李隆基点点头道:“读书是有必要,但也不能一味读书,朕会逐渐下放一些权力给你,让你尽早地处理政务,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朕不会像对从前你父亲那样束缚你,你可以结交百官,建立自己的势力,为你将来的继承做准备。”
应该说这是李隆基破天荒的决定,他从前对两任太子都是百般限制,唯恐他们掌权,说到底还是怕儿子权势过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但对孙子他却没有这个顾忌,他完全可以放手让他去做事,即使做错了,他也能替他挽回,或许这就是隔代继承的好处,父子是天敌,祖孙却不是,另一方面李隆基也有私心,他实在倦于政务,可又不放心杨国忠的能力,让孙子开始处理政务,既可替他分忧,也能制衡杨国忠一党独大。
李隆基一边说,一边注视着李豫的神情,他今天是把李豫找来长谈,就是不想李豫有过多的负担,这时他见孙子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忧虑,便问道:“孙儿有什么担忧,可以说出来!”
李豫嘴唇动了动,他忽然跪了下来,道:“皇祖父,孙儿着实忧虑土地兼并,孙儿这几个月曾几次去关中考察,发现土地兼并十分严重,七成农民已无土地,孙儿认为若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土地兼并,孙儿担心我大唐危矣!”
这并不是李豫的一时冲动,他早在几年前便知道土地问题已经成为大唐的毒瘤,而且愈演愈烈,大量国戚,权贵重臣都有侵占土地的事实,权势大的拒不交赋,权势小的则将租赋转嫁给佃农,高昂的租赋使大量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稍有天灾便会出现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悲惨景象,若再不遏制土地兼并,大唐必将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从而动摇到李氏江山的统治,李豫为此忧心忡忡,今天他便趁这个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想得到皇祖父的支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土地兼并。
李隆基依然在不紧不慢地喝他的参茶,土地问题的严重性,他何尝不知,他为此已经几次下诏,严禁土地兼并,可并没有任何效果,土地兼并牵涉到大唐上上下下几乎所有权贵的利益,甚至他李隆基不也拥有数万顷的皇庄吗?这个问题他不敢动,一动则牵涉全局,他只有寄希望于自己的继任者来解决这个问题,长孙李豫能提出要解决土地兼并的危机,着实令他感到欣慰,但李隆基并不认可长孙的方法,他太急了一点,甚至有点轻率,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当然这因为是孙子有锐劲、年轻气盛,可让孙子明白他的处境,却是自己的责任。
李隆基放下茶碗,便缓缓道:“孙儿想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朕理解,也支持你,但朕也要告诉你,如果你现在就着手解决土地兼并,你将来会坐不稳皇位,你明白吗?”
李豫没有想到祖父会这样回答,他一时沉默了,李隆基叹了口气道:“你以为朕不想解决土地问题吗?可是难啊!这已经不是个别官僚贪渎土地,如果是个别官僚贪腐,很好办!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