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家给你儿子守墓去,这里已经没有你的事情了。”
他一边骂,却悄悄地搭箭拉弓,猛地一箭射去,箭似流星,霎时便射到了长孙全绪的面前,长孙全绪早有防备,举巨盾一迎,箭射在了盾牌之上。
这一支箭就像一个信号,丹凤门前顿时一阵大乱,无数士兵像挣脱了栅栏的马群,向长孙全绪这边飞奔跑来,后面的军官喊也喊不住,只瞬间功夫,一大半羽林军士兵都策反了,纷纷投奔长孙全绪。
徐子耀看得目瞪口呆,他忽然意识到,对方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自己,他急得大喊道:“快关宫门!快关宫门!”
丹凤门的大门轰隆隆地关上了,这时,长孙全绪身边已有三千余羽林军,长孙全绪忍不住哈哈大笑:“公道自在人心!”
他调转马头,对准备进宫的官员们大喊道:“我的士兵尚知廉耻,你们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官员,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兵吗?要去侍奉一个弑君杀子的恶人吗?如果再执迷不悟,你们就是不忠不孝,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人世间?我只数三声,你们再不走,我就让士兵杀了你们这帮不忠不孝之人,一!”
长孙全绪的声音变得异常严厉,他的眼睛都似乎要喷出火来,“二!”
堵在他身后的数百名官员一片大乱,官员们纷纷调转马头,向回走,这些官员中,有些是不知道内情,现在知道了,便趁机要溜掉,有的是趁机升官,但长孙全绪和他的手下很凶恶,先避避风头再说。
这时,随着官员们逃走,长孙全绪看到了张筠马车周围的两百名关中军骑兵,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之死,心中一阵疼痛,他立刻举剑喝令道:“儿郎们,把那群恶犬的头给我砍了!”
数百羽林军一起发动,向这两百关中军骑兵猛冲而来,这些关中军吓得魂飞魄散,调转马头便逃,也顾不上张筠,张筠的车夫见机会已到,猛一抽马匹,马车迅速启动,向长孙全绪奔去,摆脱了关中的控制。
街头安静下来,张筠拉开车帘,向长孙全绪拱手谢道:“多谢长孙将军助我逃脱虎穴。”
长孙全绪瞥了他一眼,用一种嘲讽的语气道:“张尚书不必客气了,不过我听说张尚书不也支持政事堂解散吗?”
张筠脸一红,羞惭万分道:“我识人不明,中了李亨的圈套,现在我已醒悟,正如将军之言,我绝不会去支持一个弑君杀子、不忠不义之人,我现在要去长安县,烦请将军派人护送我一程。”
“说得好!”
长孙全绪爽快地笑道:“张尚书能迷途知返,让人敬佩,李亨的关中军马上就会到来,此地不宜久留,请随我一同去长安县。”
长孙全绪一挥手,数千羽林军护卫着张筠的马车迅速向长安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沉沉的夜色之中。
.......
天色渐渐地亮了,五万关中军从春明门入城,再一次控制住了万年县,此时皇城的羽林军也撤到了长安县,从咸阳开来的一万安西军也抵达了长安县的延平门外,加上两万千牛卫士兵,三万安西军控制着长安县,与关中军对峙。
形势也并不危急,至少安西军在没有接到李庆安的命令之前,是不会反对李亨登基,他们只注意关中军有没有违反双方协议,越过朱雀大街,而李亨也对关中军下了严令,不准越过朱雀大街一步,这个关键的时刻,他不想引发和安西军的冲突。
而反对李亨登基的抗议只是在朝官层面上十分激烈,许多住在万年县的官员趁百官上朝的机会逃过了朱雀大街,躲到长安县内,只有李亨的死党依然前往大明宫拥戴李亨登基。
含元殿内空空荡荡,李亨头戴冲天冠,身着赤黄袍,腰束玉带,他已经坐上了帝王的宝座,昨天晚上他一夜未睡,按理,他登基之前应先拜祭太庙,征得先祖的同意他才能登基,但太庙却在皇城之内,被另一支忠于长孙全绪的羽林军所控制,他无法前往,便在四更时,偷偷在大明宫内拜祭了先祖。
现在时辰快要到了,而可以容纳万余人的含元殿内,此时只有一百多名朝官,大多是各寺监的中低职事官,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六部的官员几乎都看不见身影。
李亨目光阴冷地望着下方,他心中的失落之感难以形容,他所梦想的万官朝拜,千国来贺的盛况是看不到了,只有这么一百余人,活像一出闹剧。
李亨已将长孙全绪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正是此人的寻衅滋事,才使他的计划完全被破坏了,本来有上千名朝官将来上朝,现在都被他们逃掉了。
李亨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有想到长孙全绪回会来报复,上次的平楼事件,最后竟引发出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大殿上除了一些居心叵测的官员外,其他都是他的监国党人,王珙、房琯、令狐飞、李麟、李俅、达奚珣、张垍.....
这个张垍就是张筠的弟弟,李隆基的驸马都尉,官拜太常寺卿,他的到来倒是出乎李亨的意料,但李亨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张党的代表,而他和张筠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只要张筠一天在相位上,这个张垍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这个人倒可以好好利用,李亨决定加封他为左相门下侍中。
这时,大殿外传来了一声钟鸣,这是时辰到了,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匆匆上前,附耳对站在李亨旁边的内侍监令李辅国说了几句,李亨看见了,便低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陛下,沈太后被看管她的羽林军放走了,从太极宫逃出了皇城,听说躲到长安县太平坊去了。”
“该死的贱人!”
李亨恨恨地骂了一句,本来是想过几个月再毒杀她,却被她跑掉了,李亨心中虽恨,却有无可奈何,这时,王珙上前奏道:“陛下,吉时已到,可以开始了。
李亨收拢心神,对李辅国点了点头,李辅国走上几步,展开了圣旨,高声宣布道:“今上不幸病重而驾崩,是为社稷之不幸,是大唐之哀事,当举国吊唁、堆陵厚葬,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有雍王殿下监国,为前帝三子,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上仁爱英悟,得之天然,开元二十六年六月庚子,立为皇太子,久居东宫,仁爱厚德,可继大统,现百官拥立,请为上位!”
念到这,李辅国一声高喝,“百官叩拜,拥殿下上位!”
含元殿上稀稀疏疏地百十人一齐跪下,一种难以服众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臣等参拜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贞治二年三月,年少的皇帝李适蹊跷而亡,李亨在得不到百官支持的情况下强行登基,改年号为大安,封太后沈氏为太皇太后,移居太极宫,封良娣张氏为皇后,封次子系为皇太子,兼天下兵马大元帅。
又封王珙为中书令右相兼吏部尚书,张垍为门下侍中左相兼兵部尚书,房琯为户部尚书、令狐飞为刑部尚书、李麟为礼部尚书、达奚珣为工部尚书,李俅为太子詹事,此七人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组成新的政事堂。
裴旻、崔涣、韦滔、张镐、裴遵庆、卢奂、张筠等人皆罢免其官职,贬为庶人,但其中最关键李庆安,李亨的诏书中却只字未提。
但就在李亨诏书下发之际,由太后沈氏写下了控诉血书,相国裴旻、张筠、崔涣、韦滔等九百六十四名朝官联名向天下发出了倡议书,呼吁天下州县不承认李亨的登基,并向天下民众揭发了李亨毒死两任皇帝的事实。
家给你儿子守墓去,这里已经没有你的事情了。”
他一边骂,却悄悄地搭箭拉弓,猛地一箭射去,箭似流星,霎时便射到了长孙全绪的面前,长孙全绪早有防备,举巨盾一迎,箭射在了盾牌之上。
这一支箭就像一个信号,丹凤门前顿时一阵大乱,无数士兵像挣脱了栅栏的马群,向长孙全绪这边飞奔跑来,后面的军官喊也喊不住,只瞬间功夫,一大半羽林军士兵都策反了,纷纷投奔长孙全绪。
徐子耀看得目瞪口呆,他忽然意识到,对方的人数已经超过了自己,他急得大喊道:“快关宫门!快关宫门!”
丹凤门的大门轰隆隆地关上了,这时,长孙全绪身边已有三千余羽林军,长孙全绪忍不住哈哈大笑:“公道自在人心!”
他调转马头,对准备进宫的官员们大喊道:“我的士兵尚知廉耻,你们这些饱读圣贤书的官员,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兵吗?要去侍奉一个弑君杀子的恶人吗?如果再执迷不悟,你们就是不忠不孝,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人世间?我只数三声,你们再不走,我就让士兵杀了你们这帮不忠不孝之人,一!”
长孙全绪的声音变得异常严厉,他的眼睛都似乎要喷出火来,“二!”
堵在他身后的数百名官员一片大乱,官员们纷纷调转马头,向回走,这些官员中,有些是不知道内情,现在知道了,便趁机要溜掉,有的是趁机升官,但长孙全绪和他的手下很凶恶,先避避风头再说。
这时,随着官员们逃走,长孙全绪看到了张筠马车周围的两百名关中军骑兵,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之死,心中一阵疼痛,他立刻举剑喝令道:“儿郎们,把那群恶犬的头给我砍了!”
数百羽林军一起发动,向这两百关中军骑兵猛冲而来,这些关中军吓得魂飞魄散,调转马头便逃,也顾不上张筠,张筠的车夫见机会已到,猛一抽马匹,马车迅速启动,向长孙全绪奔去,摆脱了关中的控制。
街头安静下来,张筠拉开车帘,向长孙全绪拱手谢道:“多谢长孙将军助我逃脱虎穴。”
长孙全绪瞥了他一眼,用一种嘲讽的语气道:“张尚书不必客气了,不过我听说张尚书不也支持政事堂解散吗?”
张筠脸一红,羞惭万分道:“我识人不明,中了李亨的圈套,现在我已醒悟,正如将军之言,我绝不会去支持一个弑君杀子、不忠不义之人,我现在要去长安县,烦请将军派人护送我一程。”
“说得好!”
长孙全绪爽快地笑道:“张尚书能迷途知返,让人敬佩,李亨的关中军马上就会到来,此地不宜久留,请随我一同去长安县。”
长孙全绪一挥手,数千羽林军护卫着张筠的马车迅速向长安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沉沉的夜色之中。
.......
天色渐渐地亮了,五万关中军从春明门入城,再一次控制住了万年县,此时皇城的羽林军也撤到了长安县,从咸阳开来的一万安西军也抵达了长安县的延平门外,加上两万千牛卫士兵,三万安西军控制着长安县,与关中军对峙。
形势也并不危急,至少安西军在没有接到李庆安的命令之前,是不会反对李亨登基,他们只注意关中军有没有违反双方协议,越过朱雀大街,而李亨也对关中军下了严令,不准越过朱雀大街一步,这个关键的时刻,他不想引发和安西军的冲突。
而反对李亨登基的抗议只是在朝官层面上十分激烈,许多住在万年县的官员趁百官上朝的机会逃过了朱雀大街,躲到长安县内,只有李亨的死党依然前往大明宫拥戴李亨登基。
含元殿内空空荡荡,李亨头戴冲天冠,身着赤黄袍,腰束玉带,他已经坐上了帝王的宝座,昨天晚上他一夜未睡,按理,他登基之前应先拜祭太庙,征得先祖的同意他才能登基,但太庙却在皇城之内,被另一支忠于长孙全绪的羽林军所控制,他无法前往,便在四更时,偷偷在大明宫内拜祭了先祖。
现在时辰快要到了,而可以容纳万余人的含元殿内,此时只有一百多名朝官,大多是各寺监的中低职事官,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尚书六部的官员几乎都看不见身影。
李亨目光阴冷地望着下方,他心中的失落之感难以形容,他所梦想的万官朝拜,千国来贺的盛况是看不到了,只有这么一百余人,活像一出闹剧。
李亨已将长孙全绪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挫骨扬灰,正是此人的寻衅滋事,才使他的计划完全被破坏了,本来有上千名朝官将来上朝,现在都被他们逃掉了。
李亨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没有想到长孙全绪回会来报复,上次的平楼事件,最后竟引发出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大殿上除了一些居心叵测的官员外,其他都是他的监国党人,王珙、房琯、令狐飞、李麟、李俅、达奚珣、张垍.....
这个张垍就是张筠的弟弟,李隆基的驸马都尉,官拜太常寺卿,他的到来倒是出乎李亨的意料,但李亨明白,这并不是什么张党的代表,而他和张筠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只要张筠一天在相位上,这个张垍就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这个人倒可以好好利用,李亨决定加封他为左相门下侍中。
这时,大殿外传来了一声钟鸣,这是时辰到了,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匆匆上前,附耳对站在李亨旁边的内侍监令李辅国说了几句,李亨看见了,便低声问道:“出了什么事?”
“陛下,沈太后被看管她的羽林军放走了,从太极宫逃出了皇城,听说躲到长安县太平坊去了。”
“该死的贱人!”
李亨恨恨地骂了一句,本来是想过几个月再毒杀她,却被她跑掉了,李亨心中虽恨,却有无可奈何,这时,王珙上前奏道:“陛下,吉时已到,可以开始了。
李亨收拢心神,对李辅国点了点头,李辅国走上几步,展开了圣旨,高声宣布道:“今上不幸病重而驾崩,是为社稷之不幸,是大唐之哀事,当举国吊唁、堆陵厚葬,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有雍王殿下监国,为前帝三子,二岁封陕王,五岁拜安西大都护、河西四镇诸蕃落大使,上仁爱英悟,得之天然,开元二十六年六月庚子,立为皇太子,久居东宫,仁爱厚德,可继大统,现百官拥立,请为上位!”
念到这,李辅国一声高喝,“百官叩拜,拥殿下上位!”
含元殿上稀稀疏疏地百十人一齐跪下,一种难以服众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臣等参拜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贞治二年三月,年少的皇帝李适蹊跷而亡,李亨在得不到百官支持的情况下强行登基,改年号为大安,封太后沈氏为太皇太后,移居太极宫,封良娣张氏为皇后,封次子系为皇太子,兼天下兵马大元帅。
又封王珙为中书令右相兼吏部尚书,张垍为门下侍中左相兼兵部尚书,房琯为户部尚书、令狐飞为刑部尚书、李麟为礼部尚书、达奚珣为工部尚书,李俅为太子詹事,此七人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组成新的政事堂。
裴旻、崔涣、韦滔、张镐、裴遵庆、卢奂、张筠等人皆罢免其官职,贬为庶人,但其中最关键李庆安,李亨的诏书中却只字未提。
但就在李亨诏书下发之际,由太后沈氏写下了控诉血书,相国裴旻、张筠、崔涣、韦滔等九百六十四名朝官联名向天下发出了倡议书,呼吁天下州县不承认李亨的登基,并向天下民众揭发了李亨毒死两任皇帝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