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崇祯十七年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嘉峪关以西三十里,青头山脚下,白杨河边上,入目的俱是一个个白包般的帐篷,一望无际,都是金军的营帐。
整个营地占地极广,几乎铺满了青头山脚,营内人马穿梭,密密麻麻的士卒行走在营帐之间,人声马嘶满营喧哗,怕至少有六七万人之多。
这些人中,有穿着金国衣甲的士卒,还有一半则是西域来的蒙古人,包着头巾穿着白杉的突厥人,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
从山顶往下看,整个营盘分为几层,最中间是一个占地一亩的王帐,外面竖着一杆大腿粗,高三丈的王旗大纛,上书“安西王孙”四个金色的大字。
在大帐周围,是金军的营帐,颇有章法,营垒整肃。内圈的金军营帐的外面,就是三部玉兹,以及叶尔羌人的营帐,布置的便比较随意,显得十分混乱。
整个营盘外,则是成群的马匹和牛羊,在山腰和营盘外的草场上游荡,白扬河两岸都是成群结队的牛羊。
要是中原,六万余人的后勤压力非常之大,但是金军赶着牛羊作战,边走边吃,边吃边养,却相对没有那么大的后勤压力。
这正是金国安西王孙可望的大营,他纠集西域各小国和臣服的蒙古部落,共计马步人马六万余人,东进至嘉峪关外,准备驰援金国。
不过,大军走到嘉峪关外之后,便在青头山和白杨河畔扎下营垒,不再往前一步。
此时大军在青头山脚下,已经驻扎了大半个月,营帐一望无际,帐外牛羊成群,场面十分壮观。
金军在此操练,士卒和粮草都还齐全,就等孙可望一声令下,大军便拔营出发。
不过孙可望却并没下令,他内心也正在纠结之中,他还在等待,等一个确切的消息传来。
金国朝廷中,一直有两派存在,一派是向东派,一派是向西派。
向东的以关中为核心,还是想与明朝争一争,他们虽然也支持向西扩张,但是他们的本意还是希望能通过向西来补充实力,为向东进取做准备,本质上还是想向东获得更大的版图和利益。
孟乔芳、韩朝宣、甚至吴三桂都可以看做这一派。毕竟逐鹿中原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一派占据了金国朝廷的主流。金国虽然处于劣势,暂时没有东进的实力,可是他们却一直在加强关中的力量,与明朝形成对抗。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东出潼关,只是他们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
向西派则认为明金差距太大,金国不该对关东存在幻想,而是应该将重心西移,给予西域同关中一样的政治地位,用同样的资源甚至更多的资源来经营,继续向西扩张,而不是调头回来。
这一派势力便单薄一些,基本就孙可望一人,虞胤也勉强算半个。
这两条路线之间,其实是有冲突的。孙可望做为向西派,希望金国能留给他更多的资源,用于经营西域,然而朝中由向东派主导,使得孙可望不得不给关中输送大量的毛皮和牛羊,限制了他在西域的发展。
不过,孙可望在路线上与金国虽有矛盾,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此,他也离不开关中。
孙可望能将西域各部整合起来,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有丝绸之路存在,而丝路的关键就在关中,所以孙可望领兵前来。
保护丝绸之路,让他能获得关中的物资,同时能将从印度、波斯、东欧的货物运来关中出售,保护整个贸易网络,是孙可望出兵的唯一理由。
只是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次明朝来势汹汹,加上金国经济遭受重创,却又让他不敢冒然参战。
清晨,白杨河两岸,牧草芬芳,营盘内炊烟袅袅,孙可望领着部将站在青头山的山腰间下望,眺望远处嘉峪关的方向。
“王爷,大军再此驻扎以有半月,这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却是为何?”一旁心腹部将张胜,顺着孙可望的目光眺望嘉峪关,有些担心道:“万一朝廷打胜了,怕是会责怪王爷,而朝廷打败了,失去关中,那我们在西域的丝路也将难以为继啊!”
张胜的话,说出了身后李企晨等将的担心,其实他们心里,还是希望与明朝一拼的。
孙可望眺望东面,却叹了口气对张胜道:“本王自起兵以来已经是几起几落,今日好不容易在西域建立根基,却着实担心再次失去。”
从崇祯三年,1630年开始随着张献忠起兵,到如今已... -->>
嘉峪关以西三十里,青头山脚下,白杨河边上,入目的俱是一个个白包般的帐篷,一望无际,都是金军的营帐。
整个营地占地极广,几乎铺满了青头山脚,营内人马穿梭,密密麻麻的士卒行走在营帐之间,人声马嘶满营喧哗,怕至少有六七万人之多。
这些人中,有穿着金国衣甲的士卒,还有一半则是西域来的蒙古人,包着头巾穿着白杉的突厥人,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
从山顶往下看,整个营盘分为几层,最中间是一个占地一亩的王帐,外面竖着一杆大腿粗,高三丈的王旗大纛,上书“安西王孙”四个金色的大字。
在大帐周围,是金军的营帐,颇有章法,营垒整肃。内圈的金军营帐的外面,就是三部玉兹,以及叶尔羌人的营帐,布置的便比较随意,显得十分混乱。
整个营盘外,则是成群的马匹和牛羊,在山腰和营盘外的草场上游荡,白扬河两岸都是成群结队的牛羊。
要是中原,六万余人的后勤压力非常之大,但是金军赶着牛羊作战,边走边吃,边吃边养,却相对没有那么大的后勤压力。
这正是金国安西王孙可望的大营,他纠集西域各小国和臣服的蒙古部落,共计马步人马六万余人,东进至嘉峪关外,准备驰援金国。
不过,大军走到嘉峪关外之后,便在青头山和白杨河畔扎下营垒,不再往前一步。
此时大军在青头山脚下,已经驻扎了大半个月,营帐一望无际,帐外牛羊成群,场面十分壮观。
金军在此操练,士卒和粮草都还齐全,就等孙可望一声令下,大军便拔营出发。
不过孙可望却并没下令,他内心也正在纠结之中,他还在等待,等一个确切的消息传来。
金国朝廷中,一直有两派存在,一派是向东派,一派是向西派。
向东的以关中为核心,还是想与明朝争一争,他们虽然也支持向西扩张,但是他们的本意还是希望能通过向西来补充实力,为向东进取做准备,本质上还是想向东获得更大的版图和利益。
孟乔芳、韩朝宣、甚至吴三桂都可以看做这一派。毕竟逐鹿中原的思想深入人心,这一派占据了金国朝廷的主流。金国虽然处于劣势,暂时没有东进的实力,可是他们却一直在加强关中的力量,与明朝形成对抗。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东出潼关,只是他们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
向西派则认为明金差距太大,金国不该对关东存在幻想,而是应该将重心西移,给予西域同关中一样的政治地位,用同样的资源甚至更多的资源来经营,继续向西扩张,而不是调头回来。
这一派势力便单薄一些,基本就孙可望一人,虞胤也勉强算半个。
这两条路线之间,其实是有冲突的。孙可望做为向西派,希望金国能留给他更多的资源,用于经营西域,然而朝中由向东派主导,使得孙可望不得不给关中输送大量的毛皮和牛羊,限制了他在西域的发展。
不过,孙可望在路线上与金国虽有矛盾,但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此,他也离不开关中。
孙可望能将西域各部整合起来,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有丝绸之路存在,而丝路的关键就在关中,所以孙可望领兵前来。
保护丝绸之路,让他能获得关中的物资,同时能将从印度、波斯、东欧的货物运来关中出售,保护整个贸易网络,是孙可望出兵的唯一理由。
只是从他得到的消息来看,这次明朝来势汹汹,加上金国经济遭受重创,却又让他不敢冒然参战。
清晨,白杨河两岸,牧草芬芳,营盘内炊烟袅袅,孙可望领着部将站在青头山的山腰间下望,眺望远处嘉峪关的方向。
“王爷,大军再此驻扎以有半月,这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却是为何?”一旁心腹部将张胜,顺着孙可望的目光眺望嘉峪关,有些担心道:“万一朝廷打胜了,怕是会责怪王爷,而朝廷打败了,失去关中,那我们在西域的丝路也将难以为继啊!”
张胜的话,说出了身后李企晨等将的担心,其实他们心里,还是希望与明朝一拼的。
孙可望眺望东面,却叹了口气对张胜道:“本王自起兵以来已经是几起几落,今日好不容易在西域建立根基,却着实担心再次失去。”
从崇祯三年,1630年开始随着张献忠起兵,到如今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