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我是贾似道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皇城背靠凤凰山,俯瞰西湖。而在紧靠皇城根儿的地方,则是整个临安城达官显贵的聚集地,处于凤凰山脚下的瑟苑是凤凰山下为数不多的几处风景绝佳的别院之一,本是当年史弥远兴建的,而后史弥远致仕,郑清之以帝师的身份、在赵昀的支持下开始主持朝政。
史弥远因为政敌众多,致仕回乡后就将当年花费了大气力修建的瑟苑送给了郑清之。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郑清之其实本身跟史弥远政见并不太一致。但是不管如何,作为当年的恩主,郑清之很清楚自己基本上永远不可能摆脱史党的印记,也就坦然受之。
瑟苑虽然郑清之收下了,但是却很少去住。有些事情他不好拒绝,但是该避讳的一些事情却还是必须要有所表示的。
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当时的蒙古大汗窝阔台遣使来临安城约大宋朝合兵灭金,百余年来一直有心一雪靖康之耻的南宋朝廷上下选择了同蒙古结盟。
同一年,蒙古大军和大宋数十万大军两面夹击,金国灭亡。金国灭亡之后,赵昀虽然献俘于太庙中,但是蒙古人并没有退出河南之地,事实上已经算是毁约。
这个时候,南宋朝野上下都明白,金亡之后,不管是为了夺回东西两京还是蒙古人想要继续南下,宋蒙之间必有一战。这个时候时任京河制置使、知应天府、南京留守兼淮东制置使的皇室宗亲赵葵向赵昀提出了据关守河的策略。
当“据关阻河,为坚守计”的策略提出后,右丞相郑清之马上就给予了支持。而这个时候,如今的左丞相乔行简却还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大宋朝的副相,距离宰执之位仅有半步之遥。
在赵葵提出据关守河的建议之前,乔行简其实一直都是主和派,主张同蒙古和平共处,少动兵戈。
可是这一次乔行简却是联络了包括枢密副使袁韶在内的朝中众多大臣对郑清之和赵葵的建议极力的反对。这些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坚决反史、想要对史弥远一党进行清算将史党彻底驱逐出大宋朝中枢的人。
但其实这次反对“据关阻河”,更多的出于乔行简个人的因素,他早有结盟取代郑清之的企图。
理宗赵昀为了在自己手中实现大宋皇族夺回东西两京的夙愿,最终选择了接纳乔行简、袁韶等人的建议,出兵主动进入河南夺回开封、汴梁两京。
这一决定招致了时任京湖制置使的史嵩之的强烈反对。郑清之为了完成自己满朝和谐的政治愿景,开始一力执行赵昀、乔行简等人的出兵入洛的策略。
由于众多的掣肘和各人的私心,轰轰烈烈的出兵入洛最终以大宋朝三万多精锐葬身在河南地而告终。这也直接导致了郑清之去掉相位、史嵩之被罢官的一连串连锁反应。
乔行简等人的动作,让史氏一族继史弥远之后再次准备将史嵩之当作标杆代表史氏一族重新登上大宋朝宰执位置上的念想彻底落空。
史嵩之最终因此被罢官整整雪藏三年,直到嘉熙元年才因为郑清之起复而需要史氏一族的帮助来对抗乔行简、杜范等人才被重新奉诏入朝。
虽然如此,但是史氏一族同郑清之显然不可能再跟之前一样合作的亲密无间了。双方也不过是因为乔行简登上相位而无奈的联合在一起罢了。
不管如何,郑清之来这瑟苑的次数却是愈发的少了,瑟苑在大多数时候也都是空置。只是今天,瑟苑却是罕见的热闹了起来。
从早上开始,一个个的新科进士、士子文人或骑马或轻车小轿的从临安城的四面八方赶到了这皇城跟凤凰山下的瑟苑之中。
瑟苑的大堂中,郑弘、周坦、杨铎等一干戊戌科进士的状元、榜眼探花郎以及十甲进士在大堂中团团而坐,其余一干进士也都是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小声的闲谈着。
当然郑弘身边的人却显然是最多的。因为他不仅仅是今天的诗会主办者,更是当朝秘书朗郑浚之的儿子、特进左丞相申国公郑清之的侄子。
而今天郑弘能够在这传说中的瑟苑中举办这诗会,却也让所有人看到了郑清之确实对郑弘极为的宠爱,很多人心中原本对郑弘将要过继到郑清之府中的怀疑却是不由自主的少了许多。同时也对郑弘那是愈发的热情。
左丞相乔行简窃据相位已经有三年之久,从去年就传出皇帝有意命乔行简致仕,重新让帝师郑清之接掌左丞相之位的消息,年初的特进左丞相和申国公的册封无疑更证实了这一点。
虽然当初因为入洛之战失败郑清之和史嵩之两人最终都黯然下野,但是其实赵昀何尝没有对一力主张入洛的乔行简等人心存不满?
当初为了最大程度的削弱史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打压史氏一族,赵昀选择了扶植乔行简等人,如今史党已经被打击的差不多了,显然皇帝又有了重用史党的意思。
这一点,从史嵩之能够再次出山并擢升为参知政事就已经清楚了。
那么郑清之可以预见的是,必然会再次登上宰执之位的。此刻又是郑弘亲自发的请帖,这个时候不拉关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只是,被一干士子簇拥在中间的郑弘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一边应付着周围热情似火的新科进士们,一边不时的将眼睛投向大堂外,神色间却是有... -->>
皇城背靠凤凰山,俯瞰西湖。而在紧靠皇城根儿的地方,则是整个临安城达官显贵的聚集地,处于凤凰山脚下的瑟苑是凤凰山下为数不多的几处风景绝佳的别院之一,本是当年史弥远兴建的,而后史弥远致仕,郑清之以帝师的身份、在赵昀的支持下开始主持朝政。
史弥远因为政敌众多,致仕回乡后就将当年花费了大气力修建的瑟苑送给了郑清之。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郑清之其实本身跟史弥远政见并不太一致。但是不管如何,作为当年的恩主,郑清之很清楚自己基本上永远不可能摆脱史党的印记,也就坦然受之。
瑟苑虽然郑清之收下了,但是却很少去住。有些事情他不好拒绝,但是该避讳的一些事情却还是必须要有所表示的。
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当时的蒙古大汗窝阔台遣使来临安城约大宋朝合兵灭金,百余年来一直有心一雪靖康之耻的南宋朝廷上下选择了同蒙古结盟。
同一年,蒙古大军和大宋数十万大军两面夹击,金国灭亡。金国灭亡之后,赵昀虽然献俘于太庙中,但是蒙古人并没有退出河南之地,事实上已经算是毁约。
这个时候,南宋朝野上下都明白,金亡之后,不管是为了夺回东西两京还是蒙古人想要继续南下,宋蒙之间必有一战。这个时候时任京河制置使、知应天府、南京留守兼淮东制置使的皇室宗亲赵葵向赵昀提出了据关守河的策略。
当“据关阻河,为坚守计”的策略提出后,右丞相郑清之马上就给予了支持。而这个时候,如今的左丞相乔行简却还是参知政事,也就是大宋朝的副相,距离宰执之位仅有半步之遥。
在赵葵提出据关守河的建议之前,乔行简其实一直都是主和派,主张同蒙古和平共处,少动兵戈。
可是这一次乔行简却是联络了包括枢密副使袁韶在内的朝中众多大臣对郑清之和赵葵的建议极力的反对。这些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坚决反史、想要对史弥远一党进行清算将史党彻底驱逐出大宋朝中枢的人。
但其实这次反对“据关阻河”,更多的出于乔行简个人的因素,他早有结盟取代郑清之的企图。
理宗赵昀为了在自己手中实现大宋皇族夺回东西两京的夙愿,最终选择了接纳乔行简、袁韶等人的建议,出兵主动进入河南夺回开封、汴梁两京。
这一决定招致了时任京湖制置使的史嵩之的强烈反对。郑清之为了完成自己满朝和谐的政治愿景,开始一力执行赵昀、乔行简等人的出兵入洛的策略。
由于众多的掣肘和各人的私心,轰轰烈烈的出兵入洛最终以大宋朝三万多精锐葬身在河南地而告终。这也直接导致了郑清之去掉相位、史嵩之被罢官的一连串连锁反应。
乔行简等人的动作,让史氏一族继史弥远之后再次准备将史嵩之当作标杆代表史氏一族重新登上大宋朝宰执位置上的念想彻底落空。
史嵩之最终因此被罢官整整雪藏三年,直到嘉熙元年才因为郑清之起复而需要史氏一族的帮助来对抗乔行简、杜范等人才被重新奉诏入朝。
虽然如此,但是史氏一族同郑清之显然不可能再跟之前一样合作的亲密无间了。双方也不过是因为乔行简登上相位而无奈的联合在一起罢了。
不管如何,郑清之来这瑟苑的次数却是愈发的少了,瑟苑在大多数时候也都是空置。只是今天,瑟苑却是罕见的热闹了起来。
从早上开始,一个个的新科进士、士子文人或骑马或轻车小轿的从临安城的四面八方赶到了这皇城跟凤凰山下的瑟苑之中。
瑟苑的大堂中,郑弘、周坦、杨铎等一干戊戌科进士的状元、榜眼探花郎以及十甲进士在大堂中团团而坐,其余一干进士也都是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小声的闲谈着。
当然郑弘身边的人却显然是最多的。因为他不仅仅是今天的诗会主办者,更是当朝秘书朗郑浚之的儿子、特进左丞相申国公郑清之的侄子。
而今天郑弘能够在这传说中的瑟苑中举办这诗会,却也让所有人看到了郑清之确实对郑弘极为的宠爱,很多人心中原本对郑弘将要过继到郑清之府中的怀疑却是不由自主的少了许多。同时也对郑弘那是愈发的热情。
左丞相乔行简窃据相位已经有三年之久,从去年就传出皇帝有意命乔行简致仕,重新让帝师郑清之接掌左丞相之位的消息,年初的特进左丞相和申国公的册封无疑更证实了这一点。
虽然当初因为入洛之战失败郑清之和史嵩之两人最终都黯然下野,但是其实赵昀何尝没有对一力主张入洛的乔行简等人心存不满?
当初为了最大程度的削弱史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打压史氏一族,赵昀选择了扶植乔行简等人,如今史党已经被打击的差不多了,显然皇帝又有了重用史党的意思。
这一点,从史嵩之能够再次出山并擢升为参知政事就已经清楚了。
那么郑清之可以预见的是,必然会再次登上宰执之位的。此刻又是郑弘亲自发的请帖,这个时候不拉关系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只是,被一干士子簇拥在中间的郑弘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一边应付着周围热情似火的新科进士们,一边不时的将眼睛投向大堂外,神色间却是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