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读小说网 5du5.co,聂鲁达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954年7月,布宜诺斯艾利斯洛萨达出版社出了巴勃罗·聂鲁达的新作《元素颂》,这是对诗人五十寿辰的献礼。
这部诗集的创作,开始于3年前。1951年底,诗人的挚友、当时正主办加拉加斯《国民报》的米格尔·奥特罗·席尔瓦向他约稿,请他每周为该报的文学增刊写些东西,诗人痛快地答应了。但他要求,他的诗别登在文艺版上,要放在新闻版上。这样,才能让各类读者都看得到。
就是这些陆续在新闻版上登出的诗歌,组成了《元素颂》的主体。1956年,《新元素颂》出版。1957年,又出了《颂歌第三集》。还有一部诗集,诗人自己曾名之为《颂歌第四集》,后来称为《出航与归来》。
在3部颂歌集中共有诗185首,绝大部分是咏物诗,也有一些是歌颂人物的,如《献给沃尔特·惠特曼的颂歌》《献给保尔·罗伯逊的颂歌》《献给塞萨尔·巴列霍的颂歌》《歌唱一位夜晚的洗衣妇》等。咏物诗几乎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上至“天空”,下至“大地”;大如“江海”,小到“原子”;雅如“希望”,俗到“洋葱”,都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例如:风、洋蓟、冬、洋葱、书、酒、孤独、大海、幸福的一天、原子、番茄、数字、生活、夜、面包、欢乐、智利的鸟……真是无所不有,构成一个真正的宇宙。这些诗的排列顺序也很独特,根据标题的第一个字母严格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丝毫不考虑其他分类标准。因此,从题目排列看,十分滑稽,有趣。如“爱情”,后面是“原子”,“智利的鸟”,因为它们的第一个字母都是“a”。“生活”后面是“酒”,因为它们都以“v”开头。这真可以称得上是独出心裁的尝试。诗人像能点石成金的弥达斯弥达斯,希腊神话中的弗里吉亚国王。酒神狄俄尼索斯把点金术传给了他,于是凡是他摸触的东西就都变成金子。,经他的艺术魔杖一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以至视而不见的普通事物就有了生命。
诗人为什么要歌颂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事物呢?他在回忆录中说得很清楚:“在《元素颂》里,我决心认识生成世间万物的初始本质。我想把前人已经讲述过无数次的许多事物再描绘一番。我深思熟虑过的出发点,应该是像那个咂着铅笔头的孩子,开始写关于太阳、黑板、钟表或家庭的指定作文。我不会忽略任何一个题目;在行走或飞行中,我必须涉及一切,把我的思想表达得尽可能明晰和清新。”
的确,这3部诗集,被公认为是诗人笔下最通俗易懂的诗篇,它的语言简洁、活泼,节奏缓慢,一步一顿,一句诗分成几行,每行只有两三个字甚至一个字:
在高耸、
陡峭的山脉,
凿石,
钉木板,
缝衣,
砍柴,
捣碎土块……
他用朴素的语言明确表达了他的追求:为人民大众而写。他说:“我们美洲人中有数千万文盲;这种没文化现象,是作为封建主义的遗产和特权保存下来的。面对7000万文盲这块绊脚石,可以说我们的读者尚未诞生。我们应该促进他们的诞生,以便有人阅读我们和一切诗人的作品。我们应该打开美洲的子宫,从中迎出灿烂的光。”因此,他要用朴实无华、能够为大众所理解的语言,为他们写出宇宙、自然、社会、人类中的一切题材。他要“自觉地以诗为大众服务”。
他唱道:
在这
一千九百五十七年
我写下了
这些颂歌,
我弹奏着
我那正义而响亮的七弦琴,
我知道我歌唱的是什么,
我知道我的歌走向何处。
是的,我明白:
奇迹和神话的收买商,
进入了我用砖头和原木建造的
颂歌的住宅之后,
他将憎恶所有的家具,
他将憎恶祖先的肖像,
我的祖国的风景画,
朴素的
面包
和盐。
但我的颂歌的住宅就是这个样!
我推翻了黑暗的王国,
我搅乱了梦幻的发丝,
我踩住了御用文人的尾巴,
我选择了新的事物,
我挑选了大地和人类
所需要的水和火。
……
我希望,通过我的颂歌的大门,
所有的人民都能坐到一条长凳上。
……
让所有的人都到这儿来吧,
让他们找到,
让他们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我是一个来自南方的人,
一个智利人,
一个从大洋上漂泊
归来的航海者。
我没有留在海岛上
高戴着王冠,
我没有留在梦幻中的宝座上。
我只是回来,为了
和大家在一起工作,
也为了大家而工作。
我写作,就是为了大家都能住在
我的房屋里,
我这用透明的颂歌
建筑起来的房屋里!
——《颂歌的住宅》
诗人是为谁而写,用什么方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全都一清二楚地通过这首诗表达出来。这是他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捍卫的原则。
这颇有点儿“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气概,必然招致形形色色卫道士们的大为不满。他们指手画脚,说长道短。比如,一位乌拉圭评论家对诗人以小鸭子作为题材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类小动物不宜作为诗歌题材。这类批评家企图强制文学家只涉及高雅崇高的题材。聂鲁达毫不含糊地指出:“但是,他们错了。我们要让那些趣味高雅的大师所不齿的事物入诗。”
诗人正是这样,几乎是用所有的“元素”营造了他的“颂歌的住宅”,不管他们是高雅的还是“卑俗”的,是崇高的还是平凡的:它们在宇宙中的合法存在就决定了它们在诗歌中有权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对为艺术而艺术的“高雅论”的挑战。
还有人出来量聂鲁达诗句的长短。他们指责说:“颂歌”中多是短句,一句诗分成几行,每行只有两三个甚至一个字,这是对诗句的肢解。
应该承认,这些人是相当准确地抓住了“颂歌”的显著特点,但由此而产生的批评却是毫无道理、霸气十足的。这里用“无知”是解释不了的,用“偏见比无知距真理更远”解释大概正合适。
诗人的答复是明确的:“另外一些人量了我每一行诗句的长短,断言我把有的诗句肢解得零零碎碎,或者过于拉长了。这种批评毫无意义。谁规定诗句该短些还是长些、该细些还是粗些、该黄些还是红些?写诗的诗人才是对此做决定的人。他按照自己的呼吸与热血、自己的智慧与无知对此做出决定,因为所有这些都要放进诗的面包里去。”
又有人说:“颂歌”对生活中普通事物的“亲近”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的“疏远”,这是他“共产主义思想”的“滑坡”。甚至还有人疑虑重重地提出,“颂歌”中表现出的欢快、乐观,是一种策略,其中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企图……这已经不是文学批评,而是政治偏见了。可见当时的智利,对“共产主义”的了解是多么浮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诗人的聂鲁达所处的环境又是多么严峻,绝非到处是鲜花和歌声。
聂鲁达很清楚,文艺批评总是带点火药味的,难免存在派别之争。因此,他对自己的作品不时地受到攻击并不很在意。但是,他也绝不放弃不失时机地阐述他的主张的机会,并顺手回敬两枪。他说:“我的诗日益倾向简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对这些批评我不在意。对我的诗歌的反对来自两个相当确定的方面:来自各种各样的反动派和那些书呆子与唯美主义者们,他们几乎总是文学中的落伍者和被生活所否定了的人。”
他认为,他的诗既受到公正的批评,也遭到诽谤中伤,这是很自然的。在这场争论中他没有发言权,却有投票权。“对于有实质内容的批评,我的书,我的全部诗歌就是我投的票。对于充满敌意的诽谤中伤,我也有投票权,这张票也是由我独特的和源源不断的创作构成的。”当《元素颂》遭到一些人的非议时,诗人挑战式地笑着宣告:“我正在写另一本书,它的名字就叫《新元素颂》。”这部诗集果然于1956年问世,他歌颂了铁丝、短袜、胆量、多变的一天……有评论称诗人为“物品主义者”,断言在这第二集中,他的“元素”宝库已被挖尽。但是,出乎他们意料,各种“元素”源源不断地继续被诗人收进“颂歌”,赋予生命。于是,在又一次近于嘲弄式的挑战中,《颂歌第三集》问世。
当然,更多的还是公正的批评,杰出的评论家毕竟还是大有人在。他们以自己的睿智、正直和勇气成为诗人的忠实战友,诗歌的捍卫者。
他们敏锐地指出,3部颂歌体现了诗人创作的重大变化,标志着他诗歌创作的新阶段。这些“颂歌”对世界进行了唯物主义的审视和评价,这种方式从《漫歌集》开始日益明显。但它的存在实际更早,早已分散地表现在诗人的个别诗篇中。“颂歌”所表现的审美情趣,在多年前就初露端倪,而现在,它以新的内容强烈、突出而且集中地表现出来。诗人涉及的每一种“元素”,都不是无垠太空中的无序个体,而是存在于一定空间、时间和运动之中的。它们存在于星球的某一处,参与着人的存在,在人的生活中各得其所。因此这和诗人青年时代的泛神论远不是一回事,它们已不再被奉为神明。
诗人对“元素”的这种审视,不是鸟瞰式的,也不是走马观花。很少有诗人能这么深入地进入它的本质。他不仅仅是“利用”了几乎一切“元素”,更重要的是,在准确地把握它们各自的“本质”的基础上,找到适当的语言来描绘——“装扮”它们,使它们具有生命。由此,宇宙万物,从“原子”到“大海”,从“孤独”到“生活”,从“夜”到“日”,从“面包”到“酒”,在诗中都获得了生命。诗人不但揭示了它们的实用价值,而且揭示了它们的“存在价值”。由此,多少世纪以来在文学中一向被当作配角的众“元素”,第一次成了主角。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把大自然与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歌颂过大自然。据说在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之前,欧洲人还不曾歌颂过大海的美。《游记》歌颂大海的威力,以大海象征不可征服的自由力量,谁要妄图征服大海,大海就必将把他摔得粉碎。而普希金在《致大海》一诗中,借对大海的赞美,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它的第一句就是:“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可见,大自然进入诗歌,作为“元素”被歌颂,并不始自聂鲁达。
但评论家们却坚持认为,在文学史上,吟咏“元素”最精彩的,当属聂鲁达,没有哪一位诗人像他这样,如此大量地普遍地把人们周围的各种事物——“元素”收入诗中,而且以几部专集来吟诵。他的吟唱是抒情的、热情奔放的,但又是非常客观的。诗人严格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给予客观的、质朴的描写。因此,他笔下的众“元素”没有被“主观化”,极少个人色彩。这与19世纪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强烈主观抒情性的描写大相径庭。诗人施展了他的全部才能,调动了自己所有的感官,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他的智慧、思绪、感情全部转化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他从质地、结构、颜色、面积、体积、形态、味道、气味……各个方面挖掘“元素”的本质,谱就了颂歌。在对“元素”内在价值的感受和领会方面,诗人具有一种超人的敏锐。
聂鲁达以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观察、认识构成世界的众“元素”,从中探索美与善。他以丰富的艺术想象、朴素的艺术风格,对宇宙万物——“元素”给以精雕细刻,展示出了它们本身所蕴含的诗意和哲理。这就构成了几部元素颂歌的基本特点:通俗的诗句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要真正读懂它们,并非易事。
元素的颂歌产生于一种内心的呼唤,多年以来,这种愿望就一直萦绕在诗人心中,即使在用最苦涩的语言写诗的日子里他也未能忘怀。1922年,当他18岁时,现代派的矫揉造作使他感到苦恼,他已经感到有必要尝试质朴的表达方式。他在《光明》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有时候他产生这样一种愿望,写诗要简略,不讲究方式,用活跃在街头巷尾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语言。
1935年10月,他在《绿马》诗刊上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不纯粹的诗》一文,主张诗歌“要有生活气息”,“要横扫纯粹诗歌的贫乏的抽象”,表现了对“纯粹诗歌”的大不敬。这是由理念走向客观现实的重要一步,尽管他还没有试图探索事物的“生命”,还没有谈到诗歌的社会公益作用。但是他确实开始感觉到,诗歌是他斗争中不可分离的战友。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后没几个月,他写出了《献给阵亡民兵的母亲们》一诗,然后是整个《西班牙在我心中》,实践了他的主张。
20世纪初的诗歌,几乎把史诗完全排除在外,但聂鲁达就写出了拉丁美洲史诗《漫歌集》。在这部诗集中,他就开始写构成世界的一些“元素”。在开篇第一章《大地上的灯》中,他以6小节,分别写了拉丁美洲的:“植物、兽类、鸟儿、河流、矿藏、人类。”他认为,任何物质都不应该被排斥在外。这些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已经被人们遗忘得太久了,应该回过头来重新描写它们,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
1953年,当描写元素的一部分诗歌已在世上流行,巴勃罗·聂鲁达在圣地亚哥召开的美洲文化大会上作了演讲,他承认,质朴地写诗,已经成为他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
可见,“元素”在西班牙语诗歌中得到重新评价,获得应有地位,是诗人长期不懈地探索和追求的结果。
“十四块木板搭成的小屋”
当记者问及聂鲁达在大学是学什么专业的,他回答:“建筑学和法语。”建筑学?人们感到奇怪。是的,他学过建筑学。他听过一些课,但后来就没再去听。这真是有点儿遗憾。因为诗人始终对房屋设计建造有种特殊的爱好,他称得上是个天生的建筑师。他的住宅全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趣味建成的。他虽然请了设计师,但房子实际上却总是按他的主意盖。
黑岛的家是诗人的第一处住宅。那年,他从西班牙内战的炮火硝烟中返回智利,寻找一个可以安心写作的地方。他“深感迫切需要写一部比较集中的诗,能把众多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地理条件、我们人民的生活和种种斗争结合到一起”。他要在海边找个落脚点,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面对他热爱的大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
在几乎还没有居民的荒凉海岸拉斯加维奥达,他找到一幢面对太平洋的石屋。房主是位饱经风霜的年迈的西班牙海军上校,出于对大海的怀念,他在海边买地盖了房。得知要买房子的是聂鲁达时,这位老海员豪爽地说,和这位诗人,可以不讲价,随便他给多少,“他可是为西班牙做了好事的人!”上校对诗人在西班牙的作为极为赞赏,有这样的买主,他感到荣幸。
黑岛的“家”就像人,像树木,它在不断长大。诗人对它加工改造:加了塔楼,用石块砌成了宽敞的起居室,用从科尔多瓦峡谷里捡回的大卵石砌了一个大壁炉,一扇大落地窗户外就是汹涌澎湃的太平洋,夹杂着咸沙、海藻气味的海风扑面而来,带来海浪的絮语。窗下是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野花,阳光慷慨地照耀着。它们一年一新生,青春永驻。起居室入口处,迎面是一块大木牌,上面是诗人亲手写的大字:“远航归来,乐在其中。”诗人爱海胜过一切。马蒂尔德说过,巴勃罗的一生,是不同寻常的航海者的一生!他永远向着欢乐,扬帆远航。与其说诗人属于陆地,不如说他属于海洋。他热爱海,特别是他祖国的大海。一次,是在欧洲,聂鲁达对马蒂尔德说:“真想回去,看看大海。”后者一听就笑起来,因为当时他们正在海边散步。那是在意大利的维亚雷焦。聂鲁达解释说:“这儿算不得大海。你看,它根本不翻腾,不咆哮,而且没有海洋的气味儿。”黑岛的海,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就在这座木石房子里,坐在壁炉旁,面对大海,聂鲁达在他的诗国里遨游。他这个积习难改的命名者,把那个当时只有3户人家的地方改名为黑岛。那里从此就以这个名字闻名天下。世界各地都有人打听它,人们以各种方式去想象它。诗人黑岛的家,确实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马蒂尔德说过:“与其说它是现实的,不如说它是想象的产物——一个诗人丰富想象力的产物。这诗人从小坐着父亲开的运碎石的火车走遍四方,这种漫游培养了他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其实,黑岛并不是岛,也不是黑色的,那儿的房屋以坚实的大陆为根基,周围是长满茂盛绿色海滨植物的黄沙地。
聂鲁达去世后,曾有穿着朴素的农妇坚持要求进诗人黑岛的家,她想“看看巴勃罗在海底的那间透明房子,那间他一边写诗一边看鱼儿游过的房子”。马蒂尔德不想让她失望,告诉她:“巴勃罗活着时,有这间屋子。他去世了,屋子也不存在了。”这农妇很难过,直说自己来晚了,并羡慕地对马蒂尔德说:“你真有福气,和巴勃罗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过。”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拉查斯哥那”,是聂鲁达流亡归来后建的一处别墅,最初那儿是“罗萨里奥”和“船长”的秘密“小巢”。那儿原来是一块长满黑莓的斜坡,它位于圣克里斯托瓦尔山脚,一条清澈的瀑布从山间飞流直下,不时可以听到附近动物园里狮子的怒吼声。他们被这儿的景致迷住了,毅然买下了这块并不适宜建房的地皮。爱情使他们年轻了,办起事来也像年轻人一样浪漫冲动。聂鲁达请来了建筑师,一位朋友。建筑师一看到这块地就大笑起来:“住在这种地方,每天都得爬台阶。”他拿来了图纸:“房子向阳,面对圣地亚哥市区。”诗人把图上的房子转了180度,他不愿意整天看着闹市,他喜欢看山。他把图纸改了又改,改得起居室只剩下一面墙,其他三面都成了落地窗。房子建成后,马蒂尔德向建筑师致谢,她觉得房子很漂亮。这位朋友说:“设计这房子的不是我,是巴勃罗。”的确如此,连屋里的家具都是诗人自己设计的,床的靠背上烙着两个大写字母P和MP。和M。,Pablo(巴勃罗)和Matilde(马蒂尔德)的缩写。。桌上摆着那张迭戈·里维拉画的双头女士像。
聂鲁达黑岛家的门外。这个家被他设计成船的模样,屋里屋外到处都是跟大海和航海有关的东西。黑岛的家
聂鲁达黑岛家中的船首雕像。这是聂鲁达最钟爱的一个船首雕像,因为她的眼睛是蜡做的,有时她会流眼泪。
聂鲁达将已经离开人世的朋友的名字都刻在黑岛家中的房顶上。他说这样就像他们从未离开,永远留在他的身边,而且黑岛永远是他们的家。聂鲁达在黑岛家中
聂鲁达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黑岛家中那时,聂鲁达还住在洛斯金多斯,那是他和“蚂蚁”的家。那座房子也是用诗人喜欢的两种材料:石头和木头建的。为纪念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诗人特地在院子里建了一个小舞台。那儿总是高朋满座,朋友们和诗人共进午餐。饭后,诗人要睡午觉,天天如此。但并不是在洛斯金多斯,而是去拉查斯哥那。这已成了惯例,所以他离开时,不必再打招呼,也不会有人问及什么。准确地说,没有人在德丽亚面前评说什么,因为除了德丽亚,其他人都心中有数,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聂鲁达一直希望能和马蒂尔德有个孩子,这也是她的愿望。她曾怀孕3次,但是都没能保住。最后一次是在圣地亚哥,为了保住这孩子,马蒂尔德遵医嘱卧床休息了整整6个月。孩子已有了生命的征兆,她在动。他们高兴极了,商量着该给她起个什么名字。最后决定,在出生前,暂时叫她“Procopio”。它是什么意思?寄寓着什么?这恐怕只有擅长起名的诗人本人说得准。因为字典上是没有这个词的。诗人希望这是个女孩儿,实际上也是个女孩儿,可惜没能保住。在医生说的危险期过后,马蒂尔德开始下床活动,但10天后,孩子又流产了。费了这么大劲,吃了这么多苦,仍然没能保住她。马蒂尔德难过地住进医院。聂鲁达刚从北方回来,他抱着一大捧鲜花,赶到医院,他还有勇气笑着说:“不要紧,一切如初,你和我,还有我们的爱情。”“既然这可能夺去你的健康,甚至生命,那我宁愿不要孩子。对于我,最宝贵的是我的‘巴多哈’。”
从此,他们不再谈孩子的事,他们开始筹建自己的家“拉查斯哥那”。他们渴望见面,渴望在一起。他们常常“溜”出去做短期旅行,为了能在一起。他们曾去过阿特兰蒂达,住在乌拉圭朋友海滩上的别墅里。每天他们都闻着周围松树林的芳香,下海游泳。诗人还没忘记他在圣安黑洛学会的那两下子,但总得让马蒂尔德陪着。他说:“要是你不下水,我就什么都不记得,我会沉下去的。”在那儿,聂鲁达写了很多诗。在诗中,他称阿特兰蒂达为达蒂特拉,这也是一个杜撰的名字。暂时得保密,不能让人知道他们曾一起到过那儿。诗人和马蒂尔德越来越清楚,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再分开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好几年过去了。马蒂尔德为诗人誊清手稿,抄出第一稿,成为他不公开的秘书。于是谣传随之而起:聂鲁达带回一个意大利女友,没人认识她,他也不向人介绍。这一切变得越来越神秘。
终于,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了。聂鲁达因故辞退了洛斯金多斯家里的园丁,而园丁和那儿唯一知道马蒂尔德的“存在”的司机是好友。于是在走前,园丁把有关情况告诉了德丽亚。德丽亚感到自己的自尊心被伤害,她要求聂鲁达放弃这种爱情,否则,她就离开。诗人和马蒂尔德也感到很痛苦,从一开始他们就有约在先,诗人要保持与德丽亚的夫妻关系,他们不想伤害德丽亚,他们想避免这种痛苦的决裂。马蒂尔德觉得,自己并没有从德丽亚那儿夺走什么。当她进入他们的生活时,他们之间已经只存在友谊了。她不希望德丽亚失去妻子的名分,因为马蒂尔德对这不感兴趣。她知道聂鲁达的爱情是属于她的,即使他属于另一个家庭。
一天晚上,聂鲁达用绿墨水(他一直用绿墨水书写)给德丽亚写了告别信,他请好友、作家博洛迪亚代为转交。博洛迪亚坐在诗人和马蒂尔德的家里,等着他写信,等了很久。聂鲁达这封信写得很长,大概写得也很费劲儿。这封信由博洛迪亚交给德丽亚的一位朋友转交。他们都是守信用的,恪守了送信人的职责。因此,除了聂鲁达和收信人,始终没人知道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和聂鲁达共同生活了20年后,德丽亚又回到了她那无数脱缰的奔马中间,成了一个隐居的画家。她和诗人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家米却肯,从此再不叫这个名字,而只简单地称为洛斯金多斯。原来的餐厅改成了画室,那儿四周全是玻璃窗,光线充足,可以清楚地看到院里的花草树木。
诗人和马蒂尔德一起住在拉查斯哥那,但他一直关注着“蚂蚁”,希望她能承受住离异的沉重打击,振作起来。当他听说现在只属于德丽亚一个人的洛斯金多斯又开始举行绘画—文学聚会,他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现在,“地下活动”终于结束,诗人和马蒂尔德有两个家——拉查斯哥那和黑岛。“我们是幸福的,尽管这件事与其他任何人无关。”诗人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把我们共有的时间,长久地消磨在智利荒凉的海边。但不是在夏天,因为这时被阳光晒干的海岸,显得像沙漠那样发黄;而是在冬日,这时是奇特的开花季节,海滨随着雨水和寒冷的降临而披上绿色和黄色、蓝色和紫色的外衣。”“我的妻子跟我一样,是个外省人。她出生于南方的城市契扬,幸运的是这个城市以农民的陶瓷制品闻名遐迩,不幸的是它以可怖的地震而尽人皆知。我在《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里,把我要对她说的话全部倾吐了。这些诗句也许表明了她对我意味着什么。大地和生活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按评论家的说法,是“给女王加冕”的。诗人是“欢呼着”闯入马蒂尔德的生活的,但是,在很多年里,这不可抑制的爱情却不得不以缄默的方式表达它的欢乐。诗人只能用佚名诗歌唱他的幸福,比如《船长的诗》。他不能公开自己的名字和他的心上人的名字,那表达炽烈的火山爆发般的感情的诗句,只能以不知名的船长献给神秘莫测的罗萨里奥·德·拉·塞尔达的方式出现。
1957年,聂鲁达在黑岛开始写献给马蒂尔德·乌鲁蒂亚的十四行诗,他头一次在诗中写出她的名字,他渴望让人们都知道。身边,是已经成为他妻子的马蒂尔德;面前,是他挚爱的大海。他诗思泉涌,一首又一首十四行诗从笔下溢出。
十四行诗最初源于民间,13世纪意大利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是第一个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并使之具有严谨格律的文人作者。他绝不会想到,这种形式的诗歌后来会成为诗国中的“女王”。这种由两节四行诗和二节三行诗构成、每行11个音节的十四行诗,成为每一个时代诗人追求的伟大目标。十四行诗首先在但丁特别是彼特拉克笔下臻于完美,然后由意大利传到英国、西班牙、法国,又传到更遥远的其他国家,应用到各种奇异的语言中,成为欧洲诗歌中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诗体。十四行诗走到哪儿都大受欢迎,当然,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于是产生了变体。16世纪的英国,先后出现了许多十四行诗诗人,使十四行诗辉煌的当首推莎士比亚。他的十四行诗由三节四行诗和一副对句组成。押韵的格式由古典的ABBA,ABBA,CDE,CDE,改成ABAB,CDCD,EFEF,GG。诗句每行有10个抑扬格音节。这种十四行诗,后来就称为“莎士比亚体”。1964年,在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时,巴勃罗·聂鲁达评论道,这位英国天才作家,与其说是戏剧家,不如说是诗人。而作为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位十四行诗诗人。
英国的弥尔顿弥尔顿(1608—1674),英国诗人、政治活动家。、华兹华斯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雪莱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勃朗宁夫人勃朗宁夫人(1806—1861),英国女诗人。都写十四行诗,其中不乏名篇。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名著《恶之花》中,十四行诗占很大比重。十四行诗直到现代,仍富有生命力。不少现代欧洲著名诗人,如英国的奥登,奥地利的里尔克,法国的瓦莱里瓦莱里(1871—1945),法国诗人、评论家、思想家。,都用彼特拉克式的变体写十四行诗。用西班牙语写十四行诗,则始于15世纪的西班牙。16世纪有被称为“西班牙的彼特拉克”的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1503—1536),西班牙文学史上“黄金时代”的第一位重要诗人。,黄金世纪被誉为“天才中的凤凰”的洛卜·德·拉·维加写过1500首十四行诗。几乎所有的伟大西班牙诗人都写过出色的十四行诗。
写十四行诗,聂鲁达也有自己的方式,与莎士比亚的相去甚远。诗人保留了传统的分节格式,即两节四行诗,两节三行诗。但诗句的音节却由诗人的思绪和情致而定,不拘一格:有十音节的,有十一音节的,也有十二、十三,甚至十八个音节的。诗句的构成取决于诗人所要歌唱的爱情的需要。
提出创造主义诗歌理论的先锋派诗人比森特·维多夫罗曾说:“我不写十四行诗,因为那是我的祖父母辈写的。”他认为写十四行诗是复古,只能写出优雅但却冷冰冰没有生命的石雕式作品。但巴勃罗·聂鲁达却没有这种顾忌。当然,他是力图不受束缚有所创新的。有评论家判断,诗人写十四行诗也许如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意图一样?塞万提斯厌恶离奇虚幻的骑士小说,他在这部小说自序中宣布他要“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堂吉诃德》以戏拟骑士小说的形式宣告了骑士小说的终结。但聂鲁达并不想以这100首十四行诗结束十四行诗,因为天才的前辈诗人们在这由四节三节诗组成的金杯中给我们留下了最纯正的点金石。诗人只是想用我们这个时代的服饰和语言来装扮它。尽管诗人在献给马蒂尔德的题词中模仿地道的骑士语言,但他的诗中写得明白,他为心上人献上的不是闪着珠光宝气或响着刀剑撞击声的抒情诗,而是“木质”的十四行诗,它们是用斧头砍刀削出来的“十四块木板搭成的小屋”,为了让诗人所挚爱和歌唱的心上人生活在里面。他敬重前辈诗人,但是在面对世界时,他要使用自己的语言,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革新者。他想用朴素的方式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
诗人放声歌唱他对马蒂尔德的爱。为了对心上人倾诉衷情,他选定了100这个数字。他写了100首十四行诗,为了把这爱情的方方面面都写到。好的、美的、甜的、愉快、忠诚、美德、纯朴、理智,写进了他的诗中。而坏的、丑的、苦的、悲伤、不忠、狡猾、恶习、无理也写在诗中。爱情的“是”和“否”尽在其中。他曾在诗中写道:“知道吗,我不爱你又爱你/因为这是生活的两种方式,/话语是沉默的一只翅膀/而火焰有一半是冷的。”
为了包容那宽广的感情,诗人走遍了一天的每个时辰:100首诗分为晨、午、黄昏和夜四个部分。但是却没有诗人青年时代那么热爱的晚霞,因为它有种浪漫的意味。而在这部爱情诗集里,爱情是有血有肉,有空间有时间的实体。
《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是聂鲁达的重要作品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诗思,是西班牙语十四行诗的杰作。它为十四行诗这位“女王”在西班牙的诗国中“加冕”,而在诗集中,诗人为他心中的“女王”马蒂尔德“加冕”。
“第一部献给古巴革命的书”
1960年,聂鲁达乘“路易·吕米埃号”轮船离开美洲去欧洲旅行。4月12日,在航程中,他完成了诗集《英雄事业的赞歌》。这正是古巴革命胜利1年零3个月之时。
在《赞歌》序言中,聂鲁达重申他的主张:要写有益于公众利益的诗。他为自己肩负着这种责任而感到自豪。他认为,这样的诗人才是真正的诗人。他希望能有所作为。人民遭受了太多的磨难,即使为他们做了一切,也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部诗集不是无奈的叹息,而是献到每天都在战斗的情同手足的人民手上的锐利武器,为了给他们以有效的、真诚的帮助。对于可能招来的非议,他也早有准备。他说:“那些不遗余力地指责我的人又要指手画脚了,但是我还是要再一次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以此为荣。”
他为自己写出了《赞歌》而骄傲。在回忆录中他写道:“我不会忘记我是第一个写了整整一本书来歌颂古巴革命的人。”确实,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一部诗集歌颂马蒂儿女们英雄业绩的诗人。1968年,在这部诗集乌拉圭版的前言中他又一次谈到有关情况。诗集完成后,诗人曾走遍美洲,在各种群众集会上朗诵它。在他的祖国智利,他朗诵着歌颂古巴人民英雄业绩的诗篇,从北部沙漠一直走到麦哲伦海峡以南。墨西哥和秘鲁都听到过他的朗诵。他的热情的听众大部分是学生和工人。他曾应邀去美国参加国际笔会的一次代表大会。在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诗人向众多听众朗诵他的抒情诗、史诗和反帝诗篇,在美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赞成诗人对帝国主义的谴责。诗人亲自证实了,与拉丁美洲人民为敌的美帝国主义,也是美国人民的敌人。《英雄事业的赞歌》出了一版又一版,一直葆有旺盛的生命力。诗人再次自豪地说:“它是早于古巴和任何其他地方的诗人写出的第一部献给古巴革命的书。”虽然在这之后出现了古巴作家联名信事件,聂鲁达遭到无端的攻击(诗人回忆录中对此有详细记述),但诗人仍然未改初衷,他对这件事有十分清醒和明确的认识。他说:“在伟大的事业里,某个进程中出现一个盲点,一个小小的盲点,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迄今依然歌唱,依然热爱和崇敬古巴革命、古巴人民和那些品格高尚的革命主将。”因此,“我仍然是写过《英雄事业的赞歌》的那个人。这本诗集我依然喜爱”。
聂鲁达明确指出《赞歌》“是献给古巴的解放者:菲德尔·卡斯特罗菲德尔·卡斯特罗(1926—),古巴和国际共运活动家。、他的同志们和全体古巴人民的,是献给为摆脱来自北方的威胁、为争取自由而战的波多黎各和加勒比人民的”。《赞歌》中的一些诗篇写于黑岛,另一些写于1959年,在古巴革命胜利之时,当时诗人正在委内瑞拉旅行。它的最后完成,是在“路易·吕米埃号”上,在由美洲去欧洲的旅途中。也就是说,《赞歌》动笔于古巴革命胜利之前,那时他写的是加勒比人民特别是波多黎各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斗争,正在此时,古巴革命成功,这一辉煌胜利改变了诗人的思路,歌颂古巴人民的英雄业绩成为诗集的主体。
加勒比,一直是聂鲁达关注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末,拉丁美洲还有24个地区处在殖民统治之下,它们几乎都在加勒比。“二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势力,迅速取代英国,称霸拉美。昔日,称霸世界的古罗马帝国曾称地中海为“我们的海”。如今,加勒比海也几乎成了美国的领海——“美国的地中海”,他在那儿为所欲为。加勒比地区发生的一切,聂鲁达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10年前,在《漫歌集》中,他就沉痛而愤恨地写道:“坏年头,耗子的年头,肮脏的年头!”“在古巴,人们被暗杀!”“为了让甘蔗田的嘶哑声音/再也不会发出。”“恶年头,你看到/蛮荒丛林浓重的阴影那边,/我们地理的细腰吗?/浪涛/好像一个蓝色蜜蜂的蜂房,/撞碎在海岸边,两边大洋的/闪烁光芒,在痛苦的土地上飞掠……/……我的土地的苦难!啊,/压抑着一片沉默的窒息!/啊,长时期受苦的人民!/啊,呜咽啜泣中的细腰!”
诗人特别写到波多黎各,它是最早落到新殖民主义魔爪中的地区。1898年,美国迫不及待地对西班牙宣战,通过美西战争,从老殖民主义者手中夺去了古巴和波多黎各:古巴沦为它的“保护国”,波多黎各则被兼... -->>
1954年7月,布宜诺斯艾利斯洛萨达出版社出了巴勃罗·聂鲁达的新作《元素颂》,这是对诗人五十寿辰的献礼。
这部诗集的创作,开始于3年前。1951年底,诗人的挚友、当时正主办加拉加斯《国民报》的米格尔·奥特罗·席尔瓦向他约稿,请他每周为该报的文学增刊写些东西,诗人痛快地答应了。但他要求,他的诗别登在文艺版上,要放在新闻版上。这样,才能让各类读者都看得到。
就是这些陆续在新闻版上登出的诗歌,组成了《元素颂》的主体。1956年,《新元素颂》出版。1957年,又出了《颂歌第三集》。还有一部诗集,诗人自己曾名之为《颂歌第四集》,后来称为《出航与归来》。
在3部颂歌集中共有诗185首,绝大部分是咏物诗,也有一些是歌颂人物的,如《献给沃尔特·惠特曼的颂歌》《献给保尔·罗伯逊的颂歌》《献给塞萨尔·巴列霍的颂歌》《歌唱一位夜晚的洗衣妇》等。咏物诗几乎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上至“天空”,下至“大地”;大如“江海”,小到“原子”;雅如“希望”,俗到“洋葱”,都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例如:风、洋蓟、冬、洋葱、书、酒、孤独、大海、幸福的一天、原子、番茄、数字、生活、夜、面包、欢乐、智利的鸟……真是无所不有,构成一个真正的宇宙。这些诗的排列顺序也很独特,根据标题的第一个字母严格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丝毫不考虑其他分类标准。因此,从题目排列看,十分滑稽,有趣。如“爱情”,后面是“原子”,“智利的鸟”,因为它们的第一个字母都是“a”。“生活”后面是“酒”,因为它们都以“v”开头。这真可以称得上是独出心裁的尝试。诗人像能点石成金的弥达斯弥达斯,希腊神话中的弗里吉亚国王。酒神狄俄尼索斯把点金术传给了他,于是凡是他摸触的东西就都变成金子。,经他的艺术魔杖一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以至视而不见的普通事物就有了生命。
诗人为什么要歌颂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事物呢?他在回忆录中说得很清楚:“在《元素颂》里,我决心认识生成世间万物的初始本质。我想把前人已经讲述过无数次的许多事物再描绘一番。我深思熟虑过的出发点,应该是像那个咂着铅笔头的孩子,开始写关于太阳、黑板、钟表或家庭的指定作文。我不会忽略任何一个题目;在行走或飞行中,我必须涉及一切,把我的思想表达得尽可能明晰和清新。”
的确,这3部诗集,被公认为是诗人笔下最通俗易懂的诗篇,它的语言简洁、活泼,节奏缓慢,一步一顿,一句诗分成几行,每行只有两三个字甚至一个字:
在高耸、
陡峭的山脉,
凿石,
钉木板,
缝衣,
砍柴,
捣碎土块……
他用朴素的语言明确表达了他的追求:为人民大众而写。他说:“我们美洲人中有数千万文盲;这种没文化现象,是作为封建主义的遗产和特权保存下来的。面对7000万文盲这块绊脚石,可以说我们的读者尚未诞生。我们应该促进他们的诞生,以便有人阅读我们和一切诗人的作品。我们应该打开美洲的子宫,从中迎出灿烂的光。”因此,他要用朴实无华、能够为大众所理解的语言,为他们写出宇宙、自然、社会、人类中的一切题材。他要“自觉地以诗为大众服务”。
他唱道:
在这
一千九百五十七年
我写下了
这些颂歌,
我弹奏着
我那正义而响亮的七弦琴,
我知道我歌唱的是什么,
我知道我的歌走向何处。
是的,我明白:
奇迹和神话的收买商,
进入了我用砖头和原木建造的
颂歌的住宅之后,
他将憎恶所有的家具,
他将憎恶祖先的肖像,
我的祖国的风景画,
朴素的
面包
和盐。
但我的颂歌的住宅就是这个样!
我推翻了黑暗的王国,
我搅乱了梦幻的发丝,
我踩住了御用文人的尾巴,
我选择了新的事物,
我挑选了大地和人类
所需要的水和火。
……
我希望,通过我的颂歌的大门,
所有的人民都能坐到一条长凳上。
……
让所有的人都到这儿来吧,
让他们找到,
让他们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一切!
我是一个来自南方的人,
一个智利人,
一个从大洋上漂泊
归来的航海者。
我没有留在海岛上
高戴着王冠,
我没有留在梦幻中的宝座上。
我只是回来,为了
和大家在一起工作,
也为了大家而工作。
我写作,就是为了大家都能住在
我的房屋里,
我这用透明的颂歌
建筑起来的房屋里!
——《颂歌的住宅》
诗人是为谁而写,用什么方式写,为什么要这样写,全都一清二楚地通过这首诗表达出来。这是他以高度的责任感自觉地捍卫的原则。
这颇有点儿“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气概,必然招致形形色色卫道士们的大为不满。他们指手画脚,说长道短。比如,一位乌拉圭评论家对诗人以小鸭子作为题材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类小动物不宜作为诗歌题材。这类批评家企图强制文学家只涉及高雅崇高的题材。聂鲁达毫不含糊地指出:“但是,他们错了。我们要让那些趣味高雅的大师所不齿的事物入诗。”
诗人正是这样,几乎是用所有的“元素”营造了他的“颂歌的住宅”,不管他们是高雅的还是“卑俗”的,是崇高的还是平凡的:它们在宇宙中的合法存在就决定了它们在诗歌中有权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对为艺术而艺术的“高雅论”的挑战。
还有人出来量聂鲁达诗句的长短。他们指责说:“颂歌”中多是短句,一句诗分成几行,每行只有两三个甚至一个字,这是对诗句的肢解。
应该承认,这些人是相当准确地抓住了“颂歌”的显著特点,但由此而产生的批评却是毫无道理、霸气十足的。这里用“无知”是解释不了的,用“偏见比无知距真理更远”解释大概正合适。
诗人的答复是明确的:“另外一些人量了我每一行诗句的长短,断言我把有的诗句肢解得零零碎碎,或者过于拉长了。这种批评毫无意义。谁规定诗句该短些还是长些、该细些还是粗些、该黄些还是红些?写诗的诗人才是对此做决定的人。他按照自己的呼吸与热血、自己的智慧与无知对此做出决定,因为所有这些都要放进诗的面包里去。”
又有人说:“颂歌”对生活中普通事物的“亲近”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的“疏远”,这是他“共产主义思想”的“滑坡”。甚至还有人疑虑重重地提出,“颂歌”中表现出的欢快、乐观,是一种策略,其中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企图……这已经不是文学批评,而是政治偏见了。可见当时的智利,对“共产主义”的了解是多么浮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诗人的聂鲁达所处的环境又是多么严峻,绝非到处是鲜花和歌声。
聂鲁达很清楚,文艺批评总是带点火药味的,难免存在派别之争。因此,他对自己的作品不时地受到攻击并不很在意。但是,他也绝不放弃不失时机地阐述他的主张的机会,并顺手回敬两枪。他说:“我的诗日益倾向简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对这些批评我不在意。对我的诗歌的反对来自两个相当确定的方面:来自各种各样的反动派和那些书呆子与唯美主义者们,他们几乎总是文学中的落伍者和被生活所否定了的人。”
他认为,他的诗既受到公正的批评,也遭到诽谤中伤,这是很自然的。在这场争论中他没有发言权,却有投票权。“对于有实质内容的批评,我的书,我的全部诗歌就是我投的票。对于充满敌意的诽谤中伤,我也有投票权,这张票也是由我独特的和源源不断的创作构成的。”当《元素颂》遭到一些人的非议时,诗人挑战式地笑着宣告:“我正在写另一本书,它的名字就叫《新元素颂》。”这部诗集果然于1956年问世,他歌颂了铁丝、短袜、胆量、多变的一天……有评论称诗人为“物品主义者”,断言在这第二集中,他的“元素”宝库已被挖尽。但是,出乎他们意料,各种“元素”源源不断地继续被诗人收进“颂歌”,赋予生命。于是,在又一次近于嘲弄式的挑战中,《颂歌第三集》问世。
当然,更多的还是公正的批评,杰出的评论家毕竟还是大有人在。他们以自己的睿智、正直和勇气成为诗人的忠实战友,诗歌的捍卫者。
他们敏锐地指出,3部颂歌体现了诗人创作的重大变化,标志着他诗歌创作的新阶段。这些“颂歌”对世界进行了唯物主义的审视和评价,这种方式从《漫歌集》开始日益明显。但它的存在实际更早,早已分散地表现在诗人的个别诗篇中。“颂歌”所表现的审美情趣,在多年前就初露端倪,而现在,它以新的内容强烈、突出而且集中地表现出来。诗人涉及的每一种“元素”,都不是无垠太空中的无序个体,而是存在于一定空间、时间和运动之中的。它们存在于星球的某一处,参与着人的存在,在人的生活中各得其所。因此这和诗人青年时代的泛神论远不是一回事,它们已不再被奉为神明。
诗人对“元素”的这种审视,不是鸟瞰式的,也不是走马观花。很少有诗人能这么深入地进入它的本质。他不仅仅是“利用”了几乎一切“元素”,更重要的是,在准确地把握它们各自的“本质”的基础上,找到适当的语言来描绘——“装扮”它们,使它们具有生命。由此,宇宙万物,从“原子”到“大海”,从“孤独”到“生活”,从“夜”到“日”,从“面包”到“酒”,在诗中都获得了生命。诗人不但揭示了它们的实用价值,而且揭示了它们的“存在价值”。由此,多少世纪以来在文学中一向被当作配角的众“元素”,第一次成了主角。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把大自然与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歌颂过大自然。据说在拜伦拜伦(1788—182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之前,欧洲人还不曾歌颂过大海的美。《游记》歌颂大海的威力,以大海象征不可征服的自由力量,谁要妄图征服大海,大海就必将把他摔得粉碎。而普希金在《致大海》一诗中,借对大海的赞美,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它的第一句就是:“再见吧,自由的元素!”可见,大自然进入诗歌,作为“元素”被歌颂,并不始自聂鲁达。
但评论家们却坚持认为,在文学史上,吟咏“元素”最精彩的,当属聂鲁达,没有哪一位诗人像他这样,如此大量地普遍地把人们周围的各种事物——“元素”收入诗中,而且以几部专集来吟诵。他的吟唱是抒情的、热情奔放的,但又是非常客观的。诗人严格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给予客观的、质朴的描写。因此,他笔下的众“元素”没有被“主观化”,极少个人色彩。这与19世纪浪漫主义对大自然的强烈主观抒情性的描写大相径庭。诗人施展了他的全部才能,调动了自己所有的感官,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他的智慧、思绪、感情全部转化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他从质地、结构、颜色、面积、体积、形态、味道、气味……各个方面挖掘“元素”的本质,谱就了颂歌。在对“元素”内在价值的感受和领会方面,诗人具有一种超人的敏锐。
聂鲁达以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观察、认识构成世界的众“元素”,从中探索美与善。他以丰富的艺术想象、朴素的艺术风格,对宇宙万物——“元素”给以精雕细刻,展示出了它们本身所蕴含的诗意和哲理。这就构成了几部元素颂歌的基本特点:通俗的诗句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要真正读懂它们,并非易事。
元素的颂歌产生于一种内心的呼唤,多年以来,这种愿望就一直萦绕在诗人心中,即使在用最苦涩的语言写诗的日子里他也未能忘怀。1922年,当他18岁时,现代派的矫揉造作使他感到苦恼,他已经感到有必要尝试质朴的表达方式。他在《光明》杂志上发表文章说,有时候他产生这样一种愿望,写诗要简略,不讲究方式,用活跃在街头巷尾现实生活中的普通语言。
1935年10月,他在《绿马》诗刊上发表了著名的《关于不纯粹的诗》一文,主张诗歌“要有生活气息”,“要横扫纯粹诗歌的贫乏的抽象”,表现了对“纯粹诗歌”的大不敬。这是由理念走向客观现实的重要一步,尽管他还没有试图探索事物的“生命”,还没有谈到诗歌的社会公益作用。但是他确实开始感觉到,诗歌是他斗争中不可分离的战友。就在这篇文章发表后没几个月,他写出了《献给阵亡民兵的母亲们》一诗,然后是整个《西班牙在我心中》,实践了他的主张。
20世纪初的诗歌,几乎把史诗完全排除在外,但聂鲁达就写出了拉丁美洲史诗《漫歌集》。在这部诗集中,他就开始写构成世界的一些“元素”。在开篇第一章《大地上的灯》中,他以6小节,分别写了拉丁美洲的:“植物、兽类、鸟儿、河流、矿藏、人类。”他认为,任何物质都不应该被排斥在外。这些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已经被人们遗忘得太久了,应该回过头来重新描写它们,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
1953年,当描写元素的一部分诗歌已在世上流行,巴勃罗·聂鲁达在圣地亚哥召开的美洲文化大会上作了演讲,他承认,质朴地写诗,已经成为他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
可见,“元素”在西班牙语诗歌中得到重新评价,获得应有地位,是诗人长期不懈地探索和追求的结果。
“十四块木板搭成的小屋”
当记者问及聂鲁达在大学是学什么专业的,他回答:“建筑学和法语。”建筑学?人们感到奇怪。是的,他学过建筑学。他听过一些课,但后来就没再去听。这真是有点儿遗憾。因为诗人始终对房屋设计建造有种特殊的爱好,他称得上是个天生的建筑师。他的住宅全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趣味建成的。他虽然请了设计师,但房子实际上却总是按他的主意盖。
黑岛的家是诗人的第一处住宅。那年,他从西班牙内战的炮火硝烟中返回智利,寻找一个可以安心写作的地方。他“深感迫切需要写一部比较集中的诗,能把众多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地理条件、我们人民的生活和种种斗争结合到一起”。他要在海边找个落脚点,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面对他热爱的大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
在几乎还没有居民的荒凉海岸拉斯加维奥达,他找到一幢面对太平洋的石屋。房主是位饱经风霜的年迈的西班牙海军上校,出于对大海的怀念,他在海边买地盖了房。得知要买房子的是聂鲁达时,这位老海员豪爽地说,和这位诗人,可以不讲价,随便他给多少,“他可是为西班牙做了好事的人!”上校对诗人在西班牙的作为极为赞赏,有这样的买主,他感到荣幸。
黑岛的“家”就像人,像树木,它在不断长大。诗人对它加工改造:加了塔楼,用石块砌成了宽敞的起居室,用从科尔多瓦峡谷里捡回的大卵石砌了一个大壁炉,一扇大落地窗户外就是汹涌澎湃的太平洋,夹杂着咸沙、海藻气味的海风扑面而来,带来海浪的絮语。窗下是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野花,阳光慷慨地照耀着。它们一年一新生,青春永驻。起居室入口处,迎面是一块大木牌,上面是诗人亲手写的大字:“远航归来,乐在其中。”诗人爱海胜过一切。马蒂尔德说过,巴勃罗的一生,是不同寻常的航海者的一生!他永远向着欢乐,扬帆远航。与其说诗人属于陆地,不如说他属于海洋。他热爱海,特别是他祖国的大海。一次,是在欧洲,聂鲁达对马蒂尔德说:“真想回去,看看大海。”后者一听就笑起来,因为当时他们正在海边散步。那是在意大利的维亚雷焦。聂鲁达解释说:“这儿算不得大海。你看,它根本不翻腾,不咆哮,而且没有海洋的气味儿。”黑岛的海,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
就在这座木石房子里,坐在壁炉旁,面对大海,聂鲁达在他的诗国里遨游。他这个积习难改的命名者,把那个当时只有3户人家的地方改名为黑岛。那里从此就以这个名字闻名天下。世界各地都有人打听它,人们以各种方式去想象它。诗人黑岛的家,确实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马蒂尔德说过:“与其说它是现实的,不如说它是想象的产物——一个诗人丰富想象力的产物。这诗人从小坐着父亲开的运碎石的火车走遍四方,这种漫游培养了他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其实,黑岛并不是岛,也不是黑色的,那儿的房屋以坚实的大陆为根基,周围是长满茂盛绿色海滨植物的黄沙地。
聂鲁达去世后,曾有穿着朴素的农妇坚持要求进诗人黑岛的家,她想“看看巴勃罗在海底的那间透明房子,那间他一边写诗一边看鱼儿游过的房子”。马蒂尔德不想让她失望,告诉她:“巴勃罗活着时,有这间屋子。他去世了,屋子也不存在了。”这农妇很难过,直说自己来晚了,并羡慕地对马蒂尔德说:“你真有福气,和巴勃罗在这样的房子里生活过。”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拉查斯哥那”,是聂鲁达流亡归来后建的一处别墅,最初那儿是“罗萨里奥”和“船长”的秘密“小巢”。那儿原来是一块长满黑莓的斜坡,它位于圣克里斯托瓦尔山脚,一条清澈的瀑布从山间飞流直下,不时可以听到附近动物园里狮子的怒吼声。他们被这儿的景致迷住了,毅然买下了这块并不适宜建房的地皮。爱情使他们年轻了,办起事来也像年轻人一样浪漫冲动。聂鲁达请来了建筑师,一位朋友。建筑师一看到这块地就大笑起来:“住在这种地方,每天都得爬台阶。”他拿来了图纸:“房子向阳,面对圣地亚哥市区。”诗人把图上的房子转了180度,他不愿意整天看着闹市,他喜欢看山。他把图纸改了又改,改得起居室只剩下一面墙,其他三面都成了落地窗。房子建成后,马蒂尔德向建筑师致谢,她觉得房子很漂亮。这位朋友说:“设计这房子的不是我,是巴勃罗。”的确如此,连屋里的家具都是诗人自己设计的,床的靠背上烙着两个大写字母P和MP。和M。,Pablo(巴勃罗)和Matilde(马蒂尔德)的缩写。。桌上摆着那张迭戈·里维拉画的双头女士像。
聂鲁达黑岛家的门外。这个家被他设计成船的模样,屋里屋外到处都是跟大海和航海有关的东西。黑岛的家
聂鲁达黑岛家中的船首雕像。这是聂鲁达最钟爱的一个船首雕像,因为她的眼睛是蜡做的,有时她会流眼泪。
聂鲁达将已经离开人世的朋友的名字都刻在黑岛家中的房顶上。他说这样就像他们从未离开,永远留在他的身边,而且黑岛永远是他们的家。聂鲁达在黑岛家中
聂鲁达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黑岛家中那时,聂鲁达还住在洛斯金多斯,那是他和“蚂蚁”的家。那座房子也是用诗人喜欢的两种材料:石头和木头建的。为纪念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诗人特地在院子里建了一个小舞台。那儿总是高朋满座,朋友们和诗人共进午餐。饭后,诗人要睡午觉,天天如此。但并不是在洛斯金多斯,而是去拉查斯哥那。这已成了惯例,所以他离开时,不必再打招呼,也不会有人问及什么。准确地说,没有人在德丽亚面前评说什么,因为除了德丽亚,其他人都心中有数,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聂鲁达一直希望能和马蒂尔德有个孩子,这也是她的愿望。她曾怀孕3次,但是都没能保住。最后一次是在圣地亚哥,为了保住这孩子,马蒂尔德遵医嘱卧床休息了整整6个月。孩子已有了生命的征兆,她在动。他们高兴极了,商量着该给她起个什么名字。最后决定,在出生前,暂时叫她“Procopio”。它是什么意思?寄寓着什么?这恐怕只有擅长起名的诗人本人说得准。因为字典上是没有这个词的。诗人希望这是个女孩儿,实际上也是个女孩儿,可惜没能保住。在医生说的危险期过后,马蒂尔德开始下床活动,但10天后,孩子又流产了。费了这么大劲,吃了这么多苦,仍然没能保住她。马蒂尔德难过地住进医院。聂鲁达刚从北方回来,他抱着一大捧鲜花,赶到医院,他还有勇气笑着说:“不要紧,一切如初,你和我,还有我们的爱情。”“既然这可能夺去你的健康,甚至生命,那我宁愿不要孩子。对于我,最宝贵的是我的‘巴多哈’。”
从此,他们不再谈孩子的事,他们开始筹建自己的家“拉查斯哥那”。他们渴望见面,渴望在一起。他们常常“溜”出去做短期旅行,为了能在一起。他们曾去过阿特兰蒂达,住在乌拉圭朋友海滩上的别墅里。每天他们都闻着周围松树林的芳香,下海游泳。诗人还没忘记他在圣安黑洛学会的那两下子,但总得让马蒂尔德陪着。他说:“要是你不下水,我就什么都不记得,我会沉下去的。”在那儿,聂鲁达写了很多诗。在诗中,他称阿特兰蒂达为达蒂特拉,这也是一个杜撰的名字。暂时得保密,不能让人知道他们曾一起到过那儿。诗人和马蒂尔德越来越清楚,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再分开了。
就这样,不知不觉,好几年过去了。马蒂尔德为诗人誊清手稿,抄出第一稿,成为他不公开的秘书。于是谣传随之而起:聂鲁达带回一个意大利女友,没人认识她,他也不向人介绍。这一切变得越来越神秘。
终于,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了。聂鲁达因故辞退了洛斯金多斯家里的园丁,而园丁和那儿唯一知道马蒂尔德的“存在”的司机是好友。于是在走前,园丁把有关情况告诉了德丽亚。德丽亚感到自己的自尊心被伤害,她要求聂鲁达放弃这种爱情,否则,她就离开。诗人和马蒂尔德也感到很痛苦,从一开始他们就有约在先,诗人要保持与德丽亚的夫妻关系,他们不想伤害德丽亚,他们想避免这种痛苦的决裂。马蒂尔德觉得,自己并没有从德丽亚那儿夺走什么。当她进入他们的生活时,他们之间已经只存在友谊了。她不希望德丽亚失去妻子的名分,因为马蒂尔德对这不感兴趣。她知道聂鲁达的爱情是属于她的,即使他属于另一个家庭。
一天晚上,聂鲁达用绿墨水(他一直用绿墨水书写)给德丽亚写了告别信,他请好友、作家博洛迪亚代为转交。博洛迪亚坐在诗人和马蒂尔德的家里,等着他写信,等了很久。聂鲁达这封信写得很长,大概写得也很费劲儿。这封信由博洛迪亚交给德丽亚的一位朋友转交。他们都是守信用的,恪守了送信人的职责。因此,除了聂鲁达和收信人,始终没人知道信里究竟写了些什么。
和聂鲁达共同生活了20年后,德丽亚又回到了她那无数脱缰的奔马中间,成了一个隐居的画家。她和诗人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家米却肯,从此再不叫这个名字,而只简单地称为洛斯金多斯。原来的餐厅改成了画室,那儿四周全是玻璃窗,光线充足,可以清楚地看到院里的花草树木。
诗人和马蒂尔德一起住在拉查斯哥那,但他一直关注着“蚂蚁”,希望她能承受住离异的沉重打击,振作起来。当他听说现在只属于德丽亚一个人的洛斯金多斯又开始举行绘画—文学聚会,他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现在,“地下活动”终于结束,诗人和马蒂尔德有两个家——拉查斯哥那和黑岛。“我们是幸福的,尽管这件事与其他任何人无关。”诗人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把我们共有的时间,长久地消磨在智利荒凉的海边。但不是在夏天,因为这时被阳光晒干的海岸,显得像沙漠那样发黄;而是在冬日,这时是奇特的开花季节,海滨随着雨水和寒冷的降临而披上绿色和黄色、蓝色和紫色的外衣。”“我的妻子跟我一样,是个外省人。她出生于南方的城市契扬,幸运的是这个城市以农民的陶瓷制品闻名遐迩,不幸的是它以可怖的地震而尽人皆知。我在《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里,把我要对她说的话全部倾吐了。这些诗句也许表明了她对我意味着什么。大地和生活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按评论家的说法,是“给女王加冕”的。诗人是“欢呼着”闯入马蒂尔德的生活的,但是,在很多年里,这不可抑制的爱情却不得不以缄默的方式表达它的欢乐。诗人只能用佚名诗歌唱他的幸福,比如《船长的诗》。他不能公开自己的名字和他的心上人的名字,那表达炽烈的火山爆发般的感情的诗句,只能以不知名的船长献给神秘莫测的罗萨里奥·德·拉·塞尔达的方式出现。
1957年,聂鲁达在黑岛开始写献给马蒂尔德·乌鲁蒂亚的十四行诗,他头一次在诗中写出她的名字,他渴望让人们都知道。身边,是已经成为他妻子的马蒂尔德;面前,是他挚爱的大海。他诗思泉涌,一首又一首十四行诗从笔下溢出。
十四行诗最初源于民间,13世纪意大利诗人雅科波·达·连蒂尼是第一个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并使之具有严谨格律的文人作者。他绝不会想到,这种形式的诗歌后来会成为诗国中的“女王”。这种由两节四行诗和二节三行诗构成、每行11个音节的十四行诗,成为每一个时代诗人追求的伟大目标。十四行诗首先在但丁特别是彼特拉克笔下臻于完美,然后由意大利传到英国、西班牙、法国,又传到更遥远的其他国家,应用到各种奇异的语言中,成为欧洲诗歌中一个占有特殊地位的重要诗体。十四行诗走到哪儿都大受欢迎,当然,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于是产生了变体。16世纪的英国,先后出现了许多十四行诗诗人,使十四行诗辉煌的当首推莎士比亚。他的十四行诗由三节四行诗和一副对句组成。押韵的格式由古典的ABBA,ABBA,CDE,CDE,改成ABAB,CDCD,EFEF,GG。诗句每行有10个抑扬格音节。这种十四行诗,后来就称为“莎士比亚体”。1964年,在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00周年时,巴勃罗·聂鲁达评论道,这位英国天才作家,与其说是戏剧家,不如说是诗人。而作为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位十四行诗诗人。
英国的弥尔顿弥尔顿(1608—1674),英国诗人、政治活动家。、华兹华斯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雪莱雪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勃朗宁夫人勃朗宁夫人(1806—1861),英国女诗人。都写十四行诗,其中不乏名篇。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名著《恶之花》中,十四行诗占很大比重。十四行诗直到现代,仍富有生命力。不少现代欧洲著名诗人,如英国的奥登,奥地利的里尔克,法国的瓦莱里瓦莱里(1871—1945),法国诗人、评论家、思想家。,都用彼特拉克式的变体写十四行诗。用西班牙语写十四行诗,则始于15世纪的西班牙。16世纪有被称为“西班牙的彼特拉克”的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1503—1536),西班牙文学史上“黄金时代”的第一位重要诗人。,黄金世纪被誉为“天才中的凤凰”的洛卜·德·拉·维加写过1500首十四行诗。几乎所有的伟大西班牙诗人都写过出色的十四行诗。
写十四行诗,聂鲁达也有自己的方式,与莎士比亚的相去甚远。诗人保留了传统的分节格式,即两节四行诗,两节三行诗。但诗句的音节却由诗人的思绪和情致而定,不拘一格:有十音节的,有十一音节的,也有十二、十三,甚至十八个音节的。诗句的构成取决于诗人所要歌唱的爱情的需要。
提出创造主义诗歌理论的先锋派诗人比森特·维多夫罗曾说:“我不写十四行诗,因为那是我的祖父母辈写的。”他认为写十四行诗是复古,只能写出优雅但却冷冰冰没有生命的石雕式作品。但巴勃罗·聂鲁达却没有这种顾忌。当然,他是力图不受束缚有所创新的。有评论家判断,诗人写十四行诗也许如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的意图一样?塞万提斯厌恶离奇虚幻的骑士小说,他在这部小说自序中宣布他要“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堂吉诃德》以戏拟骑士小说的形式宣告了骑士小说的终结。但聂鲁达并不想以这100首十四行诗结束十四行诗,因为天才的前辈诗人们在这由四节三节诗组成的金杯中给我们留下了最纯正的点金石。诗人只是想用我们这个时代的服饰和语言来装扮它。尽管诗人在献给马蒂尔德的题词中模仿地道的骑士语言,但他的诗中写得明白,他为心上人献上的不是闪着珠光宝气或响着刀剑撞击声的抒情诗,而是“木质”的十四行诗,它们是用斧头砍刀削出来的“十四块木板搭成的小屋”,为了让诗人所挚爱和歌唱的心上人生活在里面。他敬重前辈诗人,但是在面对世界时,他要使用自己的语言,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革新者。他想用朴素的方式写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
诗人放声歌唱他对马蒂尔德的爱。为了对心上人倾诉衷情,他选定了100这个数字。他写了100首十四行诗,为了把这爱情的方方面面都写到。好的、美的、甜的、愉快、忠诚、美德、纯朴、理智,写进了他的诗中。而坏的、丑的、苦的、悲伤、不忠、狡猾、恶习、无理也写在诗中。爱情的“是”和“否”尽在其中。他曾在诗中写道:“知道吗,我不爱你又爱你/因为这是生活的两种方式,/话语是沉默的一只翅膀/而火焰有一半是冷的。”
为了包容那宽广的感情,诗人走遍了一天的每个时辰:100首诗分为晨、午、黄昏和夜四个部分。但是却没有诗人青年时代那么热爱的晚霞,因为它有种浪漫的意味。而在这部爱情诗集里,爱情是有血有肉,有空间有时间的实体。
《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是聂鲁达的重要作品之一。它充分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诗思,是西班牙语十四行诗的杰作。它为十四行诗这位“女王”在西班牙的诗国中“加冕”,而在诗集中,诗人为他心中的“女王”马蒂尔德“加冕”。
“第一部献给古巴革命的书”
1960年,聂鲁达乘“路易·吕米埃号”轮船离开美洲去欧洲旅行。4月12日,在航程中,他完成了诗集《英雄事业的赞歌》。这正是古巴革命胜利1年零3个月之时。
在《赞歌》序言中,聂鲁达重申他的主张:要写有益于公众利益的诗。他为自己肩负着这种责任而感到自豪。他认为,这样的诗人才是真正的诗人。他希望能有所作为。人民遭受了太多的磨难,即使为他们做了一切,也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部诗集不是无奈的叹息,而是献到每天都在战斗的情同手足的人民手上的锐利武器,为了给他们以有效的、真诚的帮助。对于可能招来的非议,他也早有准备。他说:“那些不遗余力地指责我的人又要指手画脚了,但是我还是要再一次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以此为荣。”
他为自己写出了《赞歌》而骄傲。在回忆录中他写道:“我不会忘记我是第一个写了整整一本书来歌颂古巴革命的人。”确实,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一部诗集歌颂马蒂儿女们英雄业绩的诗人。1968年,在这部诗集乌拉圭版的前言中他又一次谈到有关情况。诗集完成后,诗人曾走遍美洲,在各种群众集会上朗诵它。在他的祖国智利,他朗诵着歌颂古巴人民英雄业绩的诗篇,从北部沙漠一直走到麦哲伦海峡以南。墨西哥和秘鲁都听到过他的朗诵。他的热情的听众大部分是学生和工人。他曾应邀去美国参加国际笔会的一次代表大会。在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诗人向众多听众朗诵他的抒情诗、史诗和反帝诗篇,在美国人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赞成诗人对帝国主义的谴责。诗人亲自证实了,与拉丁美洲人民为敌的美帝国主义,也是美国人民的敌人。《英雄事业的赞歌》出了一版又一版,一直葆有旺盛的生命力。诗人再次自豪地说:“它是早于古巴和任何其他地方的诗人写出的第一部献给古巴革命的书。”虽然在这之后出现了古巴作家联名信事件,聂鲁达遭到无端的攻击(诗人回忆录中对此有详细记述),但诗人仍然未改初衷,他对这件事有十分清醒和明确的认识。他说:“在伟大的事业里,某个进程中出现一个盲点,一个小小的盲点,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迄今依然歌唱,依然热爱和崇敬古巴革命、古巴人民和那些品格高尚的革命主将。”因此,“我仍然是写过《英雄事业的赞歌》的那个人。这本诗集我依然喜爱”。
聂鲁达明确指出《赞歌》“是献给古巴的解放者:菲德尔·卡斯特罗菲德尔·卡斯特罗(1926—),古巴和国际共运活动家。、他的同志们和全体古巴人民的,是献给为摆脱来自北方的威胁、为争取自由而战的波多黎各和加勒比人民的”。《赞歌》中的一些诗篇写于黑岛,另一些写于1959年,在古巴革命胜利之时,当时诗人正在委内瑞拉旅行。它的最后完成,是在“路易·吕米埃号”上,在由美洲去欧洲的旅途中。也就是说,《赞歌》动笔于古巴革命胜利之前,那时他写的是加勒比人民特别是波多黎各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的斗争,正在此时,古巴革命成功,这一辉煌胜利改变了诗人的思路,歌颂古巴人民的英雄业绩成为诗集的主体。
加勒比,一直是聂鲁达关注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末,拉丁美洲还有24个地区处在殖民统治之下,它们几乎都在加勒比。“二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势力,迅速取代英国,称霸拉美。昔日,称霸世界的古罗马帝国曾称地中海为“我们的海”。如今,加勒比海也几乎成了美国的领海——“美国的地中海”,他在那儿为所欲为。加勒比地区发生的一切,聂鲁达都看在眼里,痛在心上。10年前,在《漫歌集》中,他就沉痛而愤恨地写道:“坏年头,耗子的年头,肮脏的年头!”“在古巴,人们被暗杀!”“为了让甘蔗田的嘶哑声音/再也不会发出。”“恶年头,你看到/蛮荒丛林浓重的阴影那边,/我们地理的细腰吗?/浪涛/好像一个蓝色蜜蜂的蜂房,/撞碎在海岸边,两边大洋的/闪烁光芒,在痛苦的土地上飞掠……/……我的土地的苦难!啊,/压抑着一片沉默的窒息!/啊,长时期受苦的人民!/啊,呜咽啜泣中的细腰!”
诗人特别写到波多黎各,它是最早落到新殖民主义魔爪中的地区。1898年,美国迫不及待地对西班牙宣战,通过美西战争,从老殖民主义者手中夺去了古巴和波多黎各:古巴沦为它的“保护国”,波多黎各则被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